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introduction
本节导读
总有人问我:“我干某某工作××年了,干的都是很基础的工作,代替性强……”
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一直在混日子到日子混不下去了,才发现努力非常重要,但也不知道怎么去努力。而另外一部分人呢,觉得自己特别努力,学了很多的知识,但是真的碰到了问题好像还是解决不了。
现在流行的说法:你假装在努力。
假装的努力是什么?是读到公众号推送的消息的时候,非常地激动,但让你说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你表述不出来。
假装努力还是什么呢?是你去听了各种加工过的书籍的精读本后,当你捧着一本真正的书,却明显感觉到大脑运转速度变慢了,一本不太难的读物,已经有一点点觉得阅读和理解起来困难了。
假装努力,是你要求自己半个小时安静下来好好学习一点什么,或做一点什么,结果发现这30分钟当中,你有30次的冲动,让自己重新拿起手机!
假装努力,是你在阅读的时候变得非常浮躁,只想一目十行不停地往下拉屏幕,一字一句地好好地来读,变成遥不可及的过去。
假装努力,是我们产生了一种获得知识的错觉。而当我们真的要去运用这些的时候呢,发现无从下手。
这个时代的焦虑,很多的,是因为我们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太快,信息萃取反而给自己带来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又让我们更加焦虑。
不论你是后悔没努力,还是假装努力××年,现在都来得及真的努力一把。不需要钱,不是软广我的课程,只需要你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和生活中,和我一样,看完这篇文章后,放下手机,让你高贵的、像素5个亿的眼睛,去一秒钟捕捉80张“照片”,去“拍下”更多的细节,就是一种努力。而这种努力,就能换来你的职场不可替代性!
并不是标题党,我们来论证。
职场为什么你就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你能搞定问题,换个人搞不定。
为什么你能搞定?
因为你擅长解决疑难杂症。
为什么你擅长解决?
因为你对病灶有超出别人的观察。
为什么观察就能解决问题?
因为观察完,你还思考了。
为什么你思考,就能思考出解决方案?
因为你观察得特别仔细。
如果以上论证不能说服你,来,拉开抽屉,取出你的美容镜,用有放大功能的那一面照尊容,画左边的眉毛,再用普通的一面照着,画右边的眉毛。现在,请教身边3个直男,哪一边的更好看?超过半数会选左边。如果你不相信直男的审美,再请教身边3个女性同事,100%会选左边。
当细节被放大时,当时间被放慢时,还是那支开架眉笔,还是你的残手,就能修饰出不一样的自然眉形。
解决其他问题,莫不如此。
如有美容镜厂商,请考虑和我合作。
拖延症
10年前,我觉得自己是有拖延症的人,10年后,收到各种问题邮件,70%+会提到:我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为了让如我般的拖延症患者舒服地面对艰难的人生,根据自己治疗过程,有以下建议。
治疗过程第一步:这就是天性!
我也曾经觉得自己是,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拖延就是人类的天性,如果现在的你,因为自己的拖延而自责或烦恼,建议先承认,这!就!是!天!性!
治疗过程第二步:你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拖延,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知道要做什么,但潜意识觉得不重要,既然不重要,就拖拖喽,这!是!正!确!滴!
不重要的事,当然不值得用宝贵的时间做,但,这并不是拖延。
拖延,是知道什么重要,但不去做。
所以,10年前,当我觉得是拖延症时,我分析了:天啊,病情判断错误,我才不是拖延症,我只是在享受生活!比如什么都不做,就是发呆;看电影、听音乐、会朋友,这些都是我该做的事,我积极地做了。如果你觉得这些时间应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我觉得吧,你的病,不是拖延症,是不会玩症。
如果是不会玩症,建议重新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去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治疗过程第三步:明知要做就是不做?
如果一件活很难,其实不是你在拖延,而是你正在思考,使自己更妥善地去处理而已,比如,我最近收到的论文,有几份过期才交的,质量非常高,他们在思考,而不是拖延……
治疗过程第四步:耽误别人进度?因为启动晚而匆忙?精神疲惫?
亲爱你,如果有以上症状,那你是拖延症。前面的三步治疗,其实在排除,如果到了第四步,你真的有病。有病治病,不可怕也不可耻。
1.将你认为重要的事告诉周围指责你拖延的人,比如我,我会说,我就喜欢闲着什么都不干,所以,家务给别人去干,不是我拖延,只是家务真的不是我觉得重要的事。
2.某份学习资料,告诉自己,现在用不上,不挤占宝贵时间学,丢到我的百宝箱里,需要的时候搜出来再学你,如果忘记了,就跟忘记在衣橱深处的衣服一样,不合时宜,不再需要。
3.写下你要做的10件事,进行重要性排序,树立自己的优先原则,然后从高到低一个个去做。比如我的优先原则:家人的事大过编辑的事,编辑大过下属,下属大过老板。这中间又结合截止日期,合理排排。
4.如果觉得自己学习拖延,如果你有10个想学的,只选1~3个。
5.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事不在此列,所以,把一个月必须要做的事,分布在你的时刻表上,记得,不是必须要做的不要写,徒增烦恼。既然必须做,就去做,去做了,开始的厌倦会消失,前提是,你要在思想上根本性的转变:如果不能换工作,那就不要去评价你的工作,一点一点去啃完鸡肋,早晚得做,不如趁早做。
总结:大多数我们责备自己拖延,其实只是当时我们在做我们觉得更重要的事,或者我们在深入思考、筹划。这!是!对!滴!
如果你只是害怕打某个电话、和某人沟通,你不是拖延症,你只是交流恐惧症,不是一个病,药不同,下次开方子!
交流恐惧症
不知道你有没这样的困扰:一到发言或是当众说话时,就会感觉心跳加速,手发抖,虽然也看了一些当众演讲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如何消除紧张感,从容地当众演讲?
大白兔77深深地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幸而,这个年头,不说自己有点什么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比如幽闭恐惧症、密集恐惧症、被长腿秒杀症……但,当我年轻的时候,这都是被鄙视的……一直没有人问:您为什么对心理学感兴趣呢?其实因为我以为我有病啊。
和许多人一样,我看过很多当众演讲的书,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秘笈。因为工作关系,有很多当众说话的场合,当某些成了必须,而自己又不会,唯一的秘笈是:练习!道理我们都懂,就是过不好一生,也皆因:我们不去做啊!所以,相信我的秘笈吧。又一句话聊完话题!我也是要哭了。
首先,紧张不是坏事,不等于怯场,很可能是亢奋。
你的心跳加速、手发抖,都是肾上腺素飙升的表现,它飙升了,才能让呼吸加快,为身体提供大量氧气;它飙升了,才能让心跳和血液加速流动,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快。
当众发言,是一种让人心生敬畏的责任,最伟大的演说家面临现场发挥,也不可避免地紧张。
其次,为了消除紧张,我们可能会在当众发言前——喝咖啡!这是错误的!喝咖啡会手抖!本人一贯用咖啡消除紧张,后果很惨烈!请一定听老人言:喝咖啡过急、过快、浓度过高、过频,会影响交感神经,产生类似于醉酒的效果,心跳加速,手抖。
再次,90%的怯场,来自平时训练不够,只有10%来自害怕。如果训练得不够,现场一个措辞,一个听众的撇嘴,都会让你心惊肉跳,被紧张打败,而如果训练得充分会怎么样?你要说的话变成你潜意识的一部分,不费力气脱口而出。
最后,练习的秘笈我无偿贡献出来,可谓20年经验的累积。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为了你的点赞、打赏、订阅,忍痛公开。培训与当众说话又有不同,故单独列出,加量不加价!
为当众说话系上安全带
1.列出三个最重要的说话场合,比如对付领导、开会发言、演讲。
预计时间10分钟
2.为三个场合写三段备用发言,比如领导表扬我时怎么应对;批评时;无感情色彩寒暄时。
预计时间20分钟×9段=180分钟
3.通勤途中,心里默默复习发言稿,练习3次。
预计时间5分钟×9段×3次=135分钟
4.找个朋友,对他说一次,害羞或找不到朋友,对着手机录下来,反复三次,直到自己满意。
预计时间5分钟×9段×3次=135分钟
5.当真实场景发生后,对比你实际发挥,做修改。
预计时间5分钟×9段=45分钟
综上所述,花掉505分钟,约8.5小时,大部分当众说话的紧张都能消除!
扪心自问:我们以为我们在当众说话上花了很多时间,但还是无效,于是自认为毫无天赋,甚至有缺陷,比如我,以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其实呢,但凡超过500分钟的练习,绝对有效果。其他任何学习都如此。
第一阶段:为你的培训写出逐字稿
此阶段根据个人情况1~10次,一般人3次以后可以脱稿。我是二班的,做培训近15年,基本上还是逐字稿,每句话我都要打磨,希望从细微的差异中,改进自己的技艺。也不希望有一句废话,耽误大家时间。而我的现场发挥又会跟逐字稿不一样,会更出彩,类似于人资做工资在底稿的基础上生成了简洁的工资表。
假设你3次后可以脱稿,3次1小时培训逐字稿约3万字,按1000字/小时算,约30小时。
第二阶段:为你的培训列出提词大纲
模拟培训时的每个场景,为不同的场景设计台本。比如每一页PPT的关键词、开场白、结束语、转场用语、案例、备用案例、串场用词、小组讨论用词、组队时的用词等等。
这个应该是每次培训都必须要做的,一场没有准备的培训,你手抖不抖都讲不好。即使你以为你讲得很好,但学员吸收一定不好,因为你没有为他们定制。
综上所述,在脱离逐字稿之前,约30小时,培训能力大幅提升!
美国第一钢琴夫人,4岁起以音乐神童的身份演出,被称为莫扎特之后最杰出的音乐神童。她说: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父亲总对外宣称,他的天才女儿一天只练习2小时,但实际上,我每天必定练9小时的琴。
所以,如果某些重要的事,我们做得不够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到正确的练习方法且足够多地练习。
看到此,如果你还有疑问:但我就是懒得练啊。亲爱的,弗洛伊德同志说过:懒惰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失败。
没有学习方法症
联合国教育课文组织的局长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是没有学习方法的人。故,提问:你是文盲吗?我曾经是。
一本书20万字,你的速度是400字/分钟,读完要500分钟,一天1小时,要读一周!
如果速度是800字/分钟,读完约4小时,过渡性语言等扫读,非重点段落略读,估计两小时,所以呢,我能一天看完一本书。而阅读的速度是很容易训练出来的,今天说下我的学习方法之一:速读,很容易训练,也能短时间内训练有效,推荐给大家,不妨试试看。
第一阶段训练
1.段落训练:练习阅读长句子或段落,找中心意思(动词前后就是中心意思)。
2.文章训练:计时,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看完一篇文章。
3.理解训练:复述文章意思,提高理解力。
4.强化:以上训练,做10次,速度翻番不是梦。
第二阶段训练
1.我想从这篇文章/课程/培训/演讲中得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哪些对我有用?
3.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4.我有类似的经历吗?
5.训练10次以上,理解力翻番。
第三阶段训练
在第二阶段基础上,边读边追问自己:
1.能不能想出新的点子?
2.下一步我的行动是?
3.训练10次以上,创意、行动力翻番。
本文500字,你用几分钟读完?还能更快吗?中心意思是什么?如果跟人复述你要怎么说?你有什么经验可以补充?现在开始训练,要不要试试看?
这只是一个例子,学习方法各人各法,你爱沉浸式精读也很好,不需要质疑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适合你的。
总结学习方法,初中语文教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5字真言,前面9个字我用以上文字衍生出具体可操作的细节,最后6个字,靠你自己判断我说得对不对,要不要实践了。
起这个标题只是为了耸动……
IP是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首字母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我们现在说的IP,指那些被广大受众所熟知的、可开发潜力巨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IP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可以应用于音乐、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光明日报》
通俗地说,Papi酱、宋仲基、太子妃、群管理员孙孙、小明、小eyes...IP自带流量、原创内容、独立的人格魅力,对,我最想说的是,独立的魅力。我们都可以成为网红,成为IP,把你个人的魅力发挥到你能达到的极致。
工作中的问题,千差万别,你处理的流程也许和我一样,但细节一定不一样,想一想,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怎么开始的,怎么发展的,怎么转折的,又怎么结束的?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而这些对你有什么启发?在工作中学习,无非是经常性总结反思,总结什么?你独特的处理手法,反思什么?这件事能更便捷吗?能更快速吗?能获得更多支持吗?
而我们遇到问题,往往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怎么做的?有经验的人怎么做?大公司怎么做?即使自己想到了办法,也觉得自己资历浅,这办法能成事吗?
举个例子,群里的小赵同志的公司老仓管成了老油条,怎么办?小赵想到两个办法,方法一激励油条成骨干,方法二,优胜劣汰,淘汰3人,招2个新血液,用5个人的钱养4个人,大家还都开心。晚上10点,小赵写报告,给老板谏言。写的过程中,他不确定选方法几,写到最后越来越清晰:老油条能成骨干,早就成了,用钱激励?效果不敢保证,老板也不定愿意多花钱;方法二,用新人新貌换整个部门的新颜,老板没多花钱,员工口袋里好像还能多钱。
报告两千字,经修改,第一,调整报告结构:把结论放前面,老板没时间看思路;第二,把论证放中间,增加数据说明和举例;第三,简化语言,不多一字。
这样的故事,我们总遇到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且不说小赵的手法采取了联想、华为等大公司都用的3人干2人的活,分2.5个人的钱的方法,小赵不一定知道别人在用,但不代表他不能想到这个方法。只是招聘仓库管理员,你会把这个活儿当个事,深夜还写报告吗?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报告可优化吗?
小赵把他严谨、多思的风格在工作中发挥到极致,至少他成了我们群的网红。在小事中投入,发现大世界,成长就是这么回事,你不是小赵,你有你的个性,找到它,发扬它,祝你早日成为公司超级IP!
喵的邮件:经历了HR部门32人的宫斗戏之后,我作为临时演员在4年后领了盒饭,而8年前,我还是销售。一句话说完我的前半生。现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HR主管,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知识上的匮乏,逻辑上的欠缺。但是我依然通过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努力地拼搏!
我已经过了这个年龄段,有点不知道怎么回复喵。于是翻查过往日记,看看我同年龄时遇到此类问题怎么想。
翻出一个自己写的能力提升要诀,大概是当年我觉得很重要的事,所以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提醒自己时刻注意,我有这么个习惯,自建大脑运行系统,经常翻看,时间长了,就刻进脑子里,变成大脑发出指令的默认程序。
一共27条,分享给大家。
一、目标能力提升要诀
1.1 志存高远,不立大志,只会在家门口转,转不出得胜桥,想都想不到,一定做不到。
1.2 分解目标,从小目标开始行动,一天一块钱,一年就是365块,一块钱难吗?
1.3 趋势,趋势,看远一点,想远一点。
1.4 目标后面要有行动计划。
1.5 不辩称“公司的方针不明确,所以无法订立部门的方针”(不懂,不妨碍我做我的)。
1.6 系统化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效率,懒得更出色。
二、组织能力提升要诀
2.1 分配工作的时候,考虑伙伴们的能力、兴趣、特长。
2.2 掌握每个伙伴的优缺点。
2.3 心里不喜,也要积极地承担困难、烦琐工作。
2.4 不干涉过度(切记),让小伙伴难以发挥。
2.5 与其他部门纵横联营,并配合他们的脚步。
三、管理能力提升要诀
3.1 知识的海洋永无止境。
3.2 环境大于知识。
3.3 取舍大于环境。
3.4 当机则立断。
3.5 与别人谈判时情绪稳定,忌感情用事。
3.6 钻石恒久远,决定下来的事,就持续下去,才能磨成钻石。
四、培养人的能力提升要诀
4.1 能使他们发挥主动意识及工作欲望。
4.2 能正确地评价亲爱的小伙伴的能力及适应性,并引导正确的方向。
4.3 能正确地掌握每个伙伴的优缺点,并告知本人。
4.4 能利用刺激或更换工作的方法来消除职业倦怠症。
4.5 能明确公布应达成的目标,并使每个人皆能达成。
4.6 用实际工作培育人。
4.7 授权,授权,使小伙伴发挥能力。
4.8 不会雪藏优秀的下属,一有机会必将提拔下属。
4.9 再不爱说话,也要计划性地与小伙伴沟通。
4.10 慎重考虑批评小伙伴的场所及时机。
有人说,什么阿猫阿狗都投HR岗的简历,这个岗位门槛太低。嗯,我也是阿猫阿狗中的一员,阿猫阿狗大白兔成为HRD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