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爱在路上

爱在路上

许久没有恋爱的女友问女友米猪,到哪里才会有下一场恋爱?米猪毫不犹豫地说:去旅游。女友说,我旅游过呀,并没有碰到什么?米猪说:那就再去,多去,久走夜路必撞鬼。

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在旅行中开展一场恋爱最容易。

单身的人出门旅游,最易感觉孤独,需要人分享所看所感,需要结伴去克服艰难,需要人帮自己按下相机快门,拍下自己的到此一游。单身出门的时候,心态最是开放,看见别人困难就忍不住要伸手去搭一把力。如果这时再看见另一个单身出行的人,马上引为同道,如果对方还是异性,更要引为知己了。

所以单身出门的人,多是抱着某些幻想的,觉得有一个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也在路上。如果没有百分之九十,那也会有百分之八十。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嘴上不肯承认,心里也未必没有想法。

陌生人结伴旅游,大家行动多而言语少,仿佛是默契的感觉,因为和对方不熟,所以迁就多而苛求少,考虑对方的种种现实因素少,路途艰苦而景色壮丽,充满了浪漫的元素,所以相依相伴,同甘共苦,很容易就擦出了火。

我以前去松潘玩的时候,就跟着一支马帮进山。当地有两支马帮,一支由年轻的当地人组成,我们跟的是另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马帮。很早就听说,很多来旅游的女子都爱上了那支年轻马帮里的成员,还有几个甚至嫁给了他们。我们跟着这支中老年马帮,也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子会在旅游时喜欢他们,因为在严峻的自然面前,这些马帮成员是那么自如强大,充满了男性魅力。

旅行会把人自然的东西表现得更充分,把后天教化得来的东西抛掉。

所以钱钟书在《围城》里有过一个著名论调,就是恋爱中的男女去经历一段艰苦旅途,最能看出本性。

有许多信了这个论调的人,就喜欢拖着恋人去跋山涉水,想在这其中考察对方。

这的确是个很有用的方法。跟单身旅行相反,这种与爱人结伴出游,不是去擦火花,而是去熄火。一个男人如果生活中没有承担的勇气,不果敢,不大方,无情趣,或者一个女人太娇气,太任性,不宽容,缺乏忍耐力,这在平时的恋爱中是不容易发现的。平时在城市里恋爱,只有烛光晚餐,电影大片,咖啡厅,酒吧……生活是以平和美好的姿态展现出来的,人也容易展现平和美好。但是旅途就不同了,旅途中充满了不可知的因素,仿佛一段浓缩的人生,两人最需要携手合力。这时,有什么不对都会暴露无遗。

所以最不好的旅行是蜜月旅行了。

再发现什么问题都晚了,每个人都不想刚刚结婚就离婚吧。所以蜜月旅行只能选择那种豪华旅行,阳光海滩,五星级酒店,让婚姻生活的开端很梦幻或者说很不真实,很不切实际。

制造娇妻

女人们如鲜花般可爱,她们穿得像芭比娃娃,擅长烹饪精致可口的饭菜,把房间打理得干净整齐,在床上,她们极尽所能满足丈夫,而在旁人面前,她们对丈夫言听计从,乖巧温顺。这是多少男人的理想啊。

美国新片《制造娇妻》中,这个愿望就可以轻易实现了。

一群丈夫,长期被女强人妻子压抑,女强人妻子都是能干无比,挣得钱比丈夫多,职位比丈夫高,名声比丈夫显要。于是这些无法忍受的丈夫带着妻子迁居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男人们有个秘密的会所,他们在会所里把妻子变成了机器人的身体,头脑里植入了几块芯片,这些芯片把妻子们改造成了理想的老婆。

女人的理想可不是这个。

女人希望在现代社会中,自己各方面都比男人强,自主自立,身体健壮,情感坚强。把男人和女人分别放入国王一般的拥有很多异性的生活中,男人出来时,说,女人,我想要的还是你。女人出来的时候说,男人,我爱的是你,但我愿意要更多的生活,我可以。

这个故事是这部电影的开头,最后男人被逼疯了,只好拿着枪去枪杀女人和她的新欢们。

导演了这一幕的女电视节目主持人被丈夫带到了小城。

曾经声名远播的女主持人在这座小城的主妇们的带动下,决心做一个好的妻子,她开始学习做饭,学习料理家务。但她发现了这座小城的秘密,就是这些好妻子们都只有一种表情,只有一种语气,只有一种想法。

因为好妻子用的是同一套程序。

电影的最后,女主持人的丈夫最终没有把妻子变成机器人,他说他不想和程序结婚,他毁掉了对那些好妻子们的总控制。众多的机器人妻子终于变回了女强人妻子。

在她们的控制下,丈夫们和她们调换了角色,丈夫们辛勤地做着家务。在超市里,扩音器说,不要交头接耳,认真购物。于是聚在一起抱怨的丈夫们又奋力地推着购物车,严肃认真地选购起家庭用品来。

看到这个地方,我笑得都要从沙发上掉了下来。西门家的人严肃地说,这个片子不好。

这一定是个女权主义导演拍的片子。导演把男权和女权的斗争喜剧化了,简化了,差不多就只变成了做不做饭的问题。问题虽然简化了,但的确是男权和女权矛盾的焦点。

也就是我们传统中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问题。

问题虽然简单,但的确成为男女之间日益棘手的问题。女人介入社会越来越深,谁最后退回到家庭呢?

我知道,很多人在婚前会相互约定,哪些家务男人做,哪些家务女人做。但一个家庭终究是需要有人付出更多的,这没办法用一张分工表就能做得平衡。于是男权主义者认为要女人牺牲,女权主义者的认识相反。

网上有个著名的女子,她每日研究菜谱,给丈夫做出可口的饭菜,等着丈夫回家。她拍下她做的美食,发到网上,写成网上最著名的博客,许多网友每日追着看,追着学,拿她当了楷模。一天,她生理期,肚痛,她央求丈夫给她烧点开水,暖一下肚子。丈夫很少做家务,十分懒惰,不愿烧水,说,等会儿我们出去喝咖啡就行了。

她非常伤心,把此事写到网上,网上于是一片讨伐之声。丈夫过后还是有所省悟,开始学着做点简单的东西给妻子。当然不会好吃,但这女子已经十分感动。

看来,这种家务的矛盾最后也只有爱才能化解。相爱的人,就计算不了谁牺牲大,谁付出多了。

就像电影里女主人公问要把女人变成机器人的男人们:“机器人会说:我爱你吗?它是真心的吗?”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离开那座小城,去过他们以往的生活,他们说:“这不是完美的问题。”

男人和女人之间不会有完美的生活,我们最多只会有相爱的生活。

双生花结果

女友丁丁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们共同的男性朋友老狸打电话说,丁丁在小说中说了你好多坏话。丁丁是我十年前最好的朋友,我们知己知彼,共同面对着成长期青春期恋爱期的快乐和烦恼。

但由于我离开那座城市,我们失去联系很长时间了。我去买了丁丁的书回来看。

小说里的主人公果然是两个女孩。一个是感性的女孩,懵懂无知地投入了两性的世界,在男人那儿经历挫败痛苦,伤痕累累。另一个是理性的女孩,在单位中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两个女孩互相激励互相安慰,一点点地经历成长。

我看着书中的情节,好多是我和丁丁共同经历的事情,可那里面其实并没有我,那里面两个女孩其实都是丁丁自己。

感性的和理性的,是女人的两个面,丁丁在小说中,以两个身份交替出现,到了小说最后,感性的女孩死去,理性的女孩成熟了。两个女孩犹如一枝双生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朵凋谢了,一朵结了果。

我不明白老狸怎么认为两个女孩中有一个是被褒,一个是被贬。老狸是一个学识比生活多的男人,是个道德高尚,在我们当时的圈子里罕见的好男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也是当时那个圈子里罕见的光棍汉。我不知道他认为是那个情感上总是受伤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男人的女孩不对,还是那个理性得不肯投入,不肯付出的女孩不好。

其实,我认为,女人在女孩时期,都有着这样的两面。一方面,女孩被情感被激素被男人卷进旋涡,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女孩又会患得患失,想尽快摆脱困境,想成为一个有把握力的成熟女人。

小说的结尾,感性的女孩和理性的女孩合为一体,感性消失,理性长大,女孩成了成熟强大的一个女人。

这是人们最习惯接受的结果,理应如此的结果。

经历了一段段情感,一个个男人,一桩桩挫折,女人终于成熟了,成为长袖善舞,能把握命运把握男人的女人。

其实不单是丁丁的小说,其他女作家的作品都喜欢给这样的一个结果,光明的未来啊。这几乎都成了模式。

女人都以这样的一个构想来安慰自己吧,经历了动荡不安的青春,混乱无助的爱情,最后总能抵达一个自由自在的得意境界。

感性被很多女人认为是带来情感灾难的原因,而总有一天,理性会占了上风,那时,就可修成正果,逃出生天了。

但我对此十分地怀疑。

我听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讲,无论修炼得如何好,如何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一旦陷入恋爱,再厚实的外壳一样会马上被打碎,又马上掉进期盼、猜疑、欢乐与泪水中,跟二十来岁的时候并无二致。

只要你还会恋爱,还能恋爱,软肋还是软肋,感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理性与感性这对双生花的矛盾一直会存在,无论是二十还是四十,永远修不成正果。经历能让我们学会的,最多是一些相处之道,一些对缺憾的容忍。命运是吝啬的,能收到这点礼物就不错了。

当爱情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的爱情容易发生在单相思的恋人身上。

羞涩的恋人没有勇气表白,只好远远地观察对方,找一些莫名的借口接近他(她)。

最戏剧的如电影《重庆森林》里的大陆妹王菲。

她在街头跟小警察梁朝伟打招呼。“嗨,这么巧。”“是啊,这么巧。”其实哪里是巧。暗恋中的王菲早已潜入了梁朝伟的家,帮他做清洁,洗衣服,喂金鱼,换香皂。梁朝伟还茫然无知的时候,王菲已经完全体会到了恋爱的快乐。就像钱钟书在《围城》,曾借方鸿渐的口感叹说,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变成她的牙刷,每日与她的贝齿相亲。

当爱情变得不可为、不可说的时候,暗度陈仓倒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而爱情遭遇不可为的境地,实在是很平常的事情。在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里,爱情就是不可为、不可说的。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的环境,一个姑娘因为长得比别人漂亮就会被命名为“破鞋”,当然,谈什么爱情更是大逆不道的。于是王二找陈清扬打针,陈清扬找王二帮她证明她不是“破鞋”。既然陈清扬想证明自己不是“破鞋”,那王二还是不要跟陈清扬讲什么男女之情的好。所以王二邀请陈清扬做倾心之谈,谈起了伟大的友谊。

“伟大的友谊”从此就像咒语一样迷住了陈清扬,她后来和王二一起被批斗,一起避世荒山,始终不曾后悔,他们把情浓似火的时刻也叫作“敦一敦伟大的友谊”。

友谊这个简单的词,在人性最受考验的年代,却可以成为心灵之间的桥梁。王小波一定是对此有最深的体悟,所以他小说中的爱情往往都是从一些别的地方开始,大家做的是其他的事情,谈的是其他的借口,最终到达的却是爱情。

比如《立新街甲一号》里,男女主人公的借口是为了共同分一套房子,《我的阴阳两界》里,小孙的借口是为“我”治阳痿,但读下来,读者最后都会为他们深切的爱情打动。甚至写同性恋恋情的《东宫西宫》里,主人公从恶作剧开始,到好奇到受诱惑,最后抵达的仍是最真挚的爱情。

阿莫多瓦的新片《对她说》里的爱情,也是标准的暗度陈仓,但最后却是一个伤感的结局。

男孩爱上了跳舞的女孩,女孩因车祸成了植物人,男孩去医院应征当了她的看护。他像一个恋人一样照料她,跟她讲话,并认为她对这一切都仍是有知觉的。女孩怀孕了,男孩进了监狱。男孩唯一离开监狱的方法是自杀,他选择了这种方法去和女孩相会。他不知女孩由于生产,已经从长睡中醒来。

当爱情要从其他途径抵达时,我们更能感受到其中真实的情意。暗度陈仓的爱情从日常语境日常生活中脱颖而出,最后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击中对方。

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

这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爱情故事。久远的爱情。

书名就说明了这个——《1980的情人》。

我读的时候,就一边在想,这个故事,不知能够赚得我的那位大朋友的多少唏嘘。

故事里的相识,缘于冰场滑冰,第二次见面是在莫斯科餐厅吃西餐……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起王朔的小说,想起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我们对于北京八十年代初的想象,都有这些符号。

我自然就想到,这部小说读完我要借给我的一位大朋友。她生于50年代中期,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是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恋爱,她读这本书,一定能找到不少自己和同龄人的影子,一定有很多的感慨和怀念。

小说的作者也是这样的背景。于晓丹,女翻译家,80年代初读大学,90年代移居海外,曾任多年的内衣设计师,这是她第一部小说。最早把卡佛翻译进来的就是她。

也因为她这样的经历,便正好封存了对80年代最鲜活的记忆,没有被后来的二三十年冲淡印象。所以,她的小说里,才有着浓缩的时代气氛。贴面舞会、英语沙龙、友谊商店、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偶像王心刚……

我前面提到的大朋友果然也被这小说击中,感动不已。她读完以后,便传给她一帮同龄的朋友,成为现在难得的高传阅率小说。以至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书都没有回到我的手上。

这位大朋友说:“那时候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这样,因为许多原因,爱情被破坏。因为种种原因,情感很受限制和压抑,跟现在不同,没有后来年轻人自由。”

的确怀旧只是一方面,我对这本小说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抒写的爱情。

小说中,在弟弟眼中优秀完美的哥哥一出场就死去了,于是,弟弟拼命想找出原因。他跟哥哥的女朋友深入交往下去,试图找到答案。从这里,就慢慢展开几段欲生欲死的恋情。有的深情致人死去,有的却让人欲死不能。

感动作者同龄人的纯粹而受阻隔的恋情,其实,同样能打动这个世纪的年轻人。这跟时代无关,跟那些浓缩的气氛和细节无关,爱情永远会制造出新的良辰美景,新的痛苦哀伤。

我前两天看见东方卫视一档心理情感栏目,看到一段真实故事。

女孩的父亲嫌男孩太穷,于是一对小恋人还在大学就决心为自己的未来储备,男孩开了个银行卡,两人命名为“月光宝盒”。男孩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大学毕业两三年内,已经一点点积攒到六七万元。但女孩父亲并不知道这点,他私下找男孩谈话,告诉男孩,要让女孩幸福就该放手。男孩痛苦之中跟女孩分了手,把卡送给女孩,说这钱本来就是为女孩而攒。分手后,又继续往卡里存了十个月的钱,直到遇见新女友。女孩不知男孩分手原因,一直盼着男孩回心转意,悄悄借贷去购房装修,房间里摆上情侣牙刷情侣拖鞋,幻想着男孩能回来……

这个节目做到最后,男孩、女孩和父亲都哭作一团,但已经晚了,男孩不能回来,女孩苦苦哀求也没用。父亲最后哭着对女孩说:“我错了。”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到《1980的情人》。故事的时代背景相去三十年,但因爱带来的欢喜和伤害是一样的,痴情和执着是一样的。

爱情故事的魅力也源于此。什么都可以变化,爱情的本质不会变,爱情的牵肠挂肚、爱恨痴缠不会变。

就像王小波在他的《青铜时代》——“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里爱用的一个句子“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

要嫁就嫁四川人

要不是这场地震,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四川人这么优秀。我忽然想起,在十多年前,我年龄还小,在北京漂着,别人会问我,你想找哪里的人啊?我当时就回答,嫁人啊,当然要嫁四川人。

四川人的优点,平时我们能看见的是,勤劳聪明,懂生活疼女人。因为勤劳,四川有最浩荡的民工队伍。因为聪明有才华,这里是诗歌大省艺术大省。懂生活不用举例了,谁都知道川菜、火锅和茶馆。四川男人疼惜女人,许多男人都有一手好厨艺,他们追女孩的时候,会为女孩下厨,把女孩娶回家中,仍会为妻子分担家事,他们懂女人疼女人,没有愚蠢的“大男人”的臭架子。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大男人。

真正的大男人就是这样的:重情重义。

地震之后,惊魂初定,四川人就排起了长队献血。好多人去晚一点,连队都排不上,只好第二天再去排。没多久,血库就贮满。没献上血的人只好做个登记,以便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再来。做义工也是如此,每听到一个地方有需要,就有好多人赶去。往往赶到的时候,那里已经满员。

我女友的老公,一个忙于生意的人,平时对公益总是极不热心,他之前评论环保之事为“吃饱了”。女友是很失望的。谁知这次地震,他看了电视,挽起衣袖就去献血了。

自发地去灾区救援的个人也多,多到阻塞了交通。那些擅长自驾出游的人,就选择了晚上走小路,把自筹的救灾物资送过去。看起来似乎是杯水车薪,但他们去到的地方,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小村落。

我有一个朋友,四川人,上大学就考到外地去了,然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二十年来,四川话都不熟练了。跟他交往,我早就忘记了他是四川人,平时我们对话总是说普通话。但前一阵,他开始为四川的环境呼吁,运用专业知识,有理有据,这一次,听到地震的消息,他第一时间赶回来,冲到了救灾第一线。

我明白,不管他在哪里,不管他说什么话,他都仍是个四川人。不是因为他为四川做这些才是四川人,而是他的这种热情忘我。

重庆人也是四川人。在我心中,四川人不是现在的这个行政区划决定的。四川人就是巴蜀这块土地,养育出来的。

我看到许多来自重庆的救灾自驾车。他们在车上贴着“川渝一家”、“血浓于水”。看着这两句话我格外感动。成都人和重庆人,表面上性格差异很大,两边总是打着嘴仗。其实,内里是一样的。不管平时是温婉或者火暴,但真正遇到事情,都一样会挺身而出,仗义相助,决不退缩。

这也让我想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川军。川军坚韧执着,骁勇善战,永不言败。现在的四川人也有同样的品质。

四川的女人当然也很好。这次地震中,女人也和男人一样有情有义。但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更觉得四川的男人真好,真是可爱。我庆幸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嫁给了一个优秀的四川男人。 fQklng1f/xMPcDQH6aLgwfZHZ3KXrkZGdX3Dzf9wDq4G2Ds5II8RJxSO7wvWGw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