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电话

阿克哈拉村实在太偏远了,最早出现在这里的电话是所谓的“卫星电话”(其实和卫星没什么关系),这种电话不但贵得无法无天,而且通话质量极差,一遇到刮大风天气和阴雨天就卡壳了,打不出去也拨不进来。

后来有人开始使用移动公用电话,也就是无线座机电话,形状和一般的座机一模一样,有话筒有机座有拨号盘,只是没有电话线牵着。隔两天充一次电。这种电话非常方便,刮风下雨都能用。而且在汽车上也能用,带到两百公里以外的县城也还能用。其实呢,就是座机模样的手机吧。

这种电话是电信局免费赠送的,话费又相当便宜,于是我家也办理了一部。我妈喜欢极了,把这部硕大的话机揣在一个硕大的挎包里,整天挂在胳膊上,走哪儿带到哪儿。有时候去县城,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电话响起来了,她赶紧从包里取出来,摘下话筒若无其事地接听,不管周围行人如何大惊小怪。他们可能在想:“干吗不带个手机?”

哪怕是偏远的阿克哈拉村,手机业务也很快就要开通了。新公路正在修建,据说光缆线已经铺好,座机电话也正在普及。我家商店打算再装一部有线的公用电话。无线的移动公用电话方便是方便,毕竟还得充电。

公路修好了就要沿路架起新的电线杆,另外路边还要修排洪渠及其他基础设施。于是这几年有好多内地民工来到荒野深处的阿克哈拉村干活。每天一到休息时间,大家就全跑到我家商店排队打长途电话,挤了满当当一屋子。害得我们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回家吃饭。

打电话的大多是第一次出远门的小伙子:“是我,妈妈。吃过饭没得?你那边天黑没得?我这里还没有黑,新疆天黑得迟些……我在这里很好,吃得也可以,天天都有肉,有时候一天两顿都有肉……老板对我们好,活路也好做,早早地就下工回宿舍吃饭了……妈妈,我不给你讲了,快三分钟了,我挂了啊?”

下一个立刻拿起电话,拨通后说道:“妈,吃饭没?天黑了没有?我们这里天还大亮着。新疆天黑得太晚了……这里一点都不好!一点都没有肉吃……噫!老板尽欺负人哩,干活把人累得!天黑得看不到了才让人回家吃饭……妈,我不给你讲了,快三分钟了,我挂啦!”

令人纳闷的是,这两个人明明跟着同一个老板干同样的活啊……

有一个母亲给孩子打电话:“……娃儿啊,我说的话都要记到起,每天都要记到起。奶奶的话要听,幺妈的话也要听,老师的话要听……”——就数她说的时间最长,都过了十分钟了还没交代完第三个问题:“……娃儿啊,生火的时候,要先在灶里搁小柴,底脚架空呷,搁点刨花儿引火。没得刨花儿拿点谷草也可以。要好生点引火,等火燃起来呷了再一点一点地往高头搁大柴。将将开始要搁点小柴。要是燃不起来就吹一哈,里头的柴禾莫要堵到烟囱洞洞。将开始的小柴底脚要架空,再搁刨花儿,没得刨花儿拿点谷草也可以。燃不起来就吹一哈,好生点吹,莫吹得满脸都是煤灰灰。将开始要用小柴,莫用大柴。底脚要架空,没得刨花儿拿点谷草也可以……”。

我妈在旁边小声对我说:“这才叫作‘千叮咛万嘱咐’……”

还有一个给老婆汇报情况的,也拉七扯八说了半天,后面排队的等得不耐烦了,就一个一个凑到话筒前乱打岔——

这边正说着:“我下了工哪里也不想去……”

那边:“乱讲!他一天到黑不做活路,老板天天骂他!”

这边:“我自己洗衣服……”

那边:“他天天打牌赌钱!”

这边:“当然洗得干净了……”

那边:“都输呷两百块钱了!”

这边:“就是水不好,碱重得很……”

那边:“快还给我两百块钱,输呷不认账!”

这边:“我没有赌钱!”

那边:“赌了!”

这边:“我没有赌!”

那边:“快点还钱!”

这边:“莫听他们乱讲!”

那边:“嫂子,陈三儿找小姐了!”

这下子,话筒另一头立刻警觉起来,女方的嗓门尖厉了八度,我和我妈都听得一清二楚:“哪么哩?你还有钱找小姐嗦?”

陈三儿又急又气,说话越发结巴了:“莫……莫听他们的,他……他们乱讲,乱讲……”

一屋子人都开始起哄:“陈三儿还钱!还钱!陈三儿快点还钱!”

陈三儿赶紧“再见”,挂了电话就扑过去和那几个坏小子拼命。

总之我们家的电话生意实在太好了,虽然这一带的商店都装有公用电话,但就数我家最热闹,连当地的哈萨克老乡都更愿意到我家耐心地排队。

后来才知道,来我家打电话的哈萨克人全都是正在恋爱中的姑娘小伙儿。因为这一带就我们一家汉人,当着我们的面谈情说爱也方便点。语速稍微快点、含糊点,就会非常安全。可是,我们就算听得懂也懒得去听!看着柜台对面那个十五岁的破小孩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喜难自禁、左脚搓右脚、右脚搓左脚的样子,实在愤怒:都说了一两个小时了,都快十二点了,还让不让人回家睡觉啊? 5lDSJNpT3PzWGfYr260If1QslV2Uf6uIY5iAnPo6HSDL1yj6HbzOsCRY1PCdWy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