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刚经》学前课

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金刚经》说了什么?

《金刚经》的全名叫做《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是佛教中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典,是佛学的根本大法。

这部经讲的是什么呢?金刚(vájra)有两种意义:一是能穿透一切的迅猛的闪电,二是最坚固的钻石。 《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那么,如何才能像闪电那样一下子击穿各种现象看透存在的真相?如何才能像坚固的钻石那样不受任何事物或观念的干扰?《金刚经》告诉你,靠的是“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合起来,就是:如何到彼岸的智慧。

《金刚经》说的是,通过如何到彼岸的智慧断除世间的种种虚妄,获得最终的解脱。所以,《金刚经》是一本讲智慧的经书,讲“般若波罗蜜”的书。这就是为什么佛教里要特别用“般若”这样一个词,因为佛教所讲的智慧,和我们一般理解的不一样,我们常常说生活的智慧,从佛教的角度看,不过是聪明,不过是用来谋生的那点手段、策略。有许多讲如何发财如何升官的书,用了智慧这个词,其实讲的是聪明,并非智慧。

智慧在佛教里的意思是:明白世间的一切道理并且对于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留恋只是一心寻求着最高的精神境界。佛教所说的智慧,处理的是如何到彼岸这样的事情,而非世间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把如何到彼岸弄明白了,那么,应付世间的种种不过雕虫小技而已。

《金刚经》讲般若,所以,在佛经里属于般若经,就是讲大智慧的经,出自《大般若经》。唐代玄奘编译的《大般若经》有六百卷,收入了十六种经典,《金刚经》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很可能是最早的般若经。

释迦牟尼当年在四个地方分十六次法会讲完了般若。第一次法会到第六次法会,再加上第十五次法会,是在王舍城灵鹫峰上进行的。第七次法会、第八次法会、第九次法会、第十一次到第十四次法会,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第九次法会讲的就是《金刚经》。第十次法会进行的地方不在尘世,在他化自在天天宫。第十六次法会在王舍城竹林精舍。

印度王子悉达多,怎样变成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王子,大约公元前565年左右,出生在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他本名悉达多,姓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牟尼从小住在豪华的宫殿,过着奢华的生活,快二十岁时,有美丽的王妃,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如果按部就班,等到他父亲去世,他就会继承王位,成为一个国王。

但是,释迦牟尼有特别敏感的心,世间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特别是死亡和生病,让他强烈地感觉到活在这个世间,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和痛苦。他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想弄明白死亡的秘密、烦恼的秘密、爱的秘密,等等。于是,二十九岁那年,他抛弃了王位、家庭,离开王宫,走上寻求真理的道路。他向一些老师学习,但很快就失望;又修习苦行,还是失望,还是不能获得真理。

就这样,到处寻找了六年多。有一天,释迦牟尼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尼连禅河边,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沉思默想,一动不动,进入深度的禅定。到了第七天,天空闪过流星的刹那,他突然觉悟证道,从此成为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那棵毕钵罗树从此被称为菩提树, 菩提意即智慧 。那一年,这位出家的王子三十五岁。

释迦牟尼的成道,并非中国人理解的成仙,而是明白了存在的真相,明白了这个世间的道理,因为明白所以解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禅定里,明白了四谛的道理。 谛的意思是真理,所谓四谛,就是四种真理。第一是苦谛,关于苦的真理。世间一切的行为引起的都是痛苦,这是个真理。第二是集谛,关于为何苦的真理。为何苦?因为愚昧的欲望。第三是灭谛,灭除痛苦的唯一方法是涅槃(niè pán)。这是个真理。涅槃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死亡,而是“寂静”。为什么会寂静呢?因为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贪欲,没有了怨恨,没有了愚痴,所以,在死亡之后再也不会轮回到人世间再次受苦。第四是道谛,就是通向涅槃的道路。只有通过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才能抵达涅槃。这是个真理。

释迦牟尼成佛后,立即就去了适合讲法的鹿野苑,找到当时陪他一起出家的五位侍从,向他们讲了“四谛”,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讲了三次,所以叫“三转法轮”。从此,佛陀开始了长达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在弘法的过程里,佛陀逐渐深化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很多佛学的概念和修行的方法,但是,四谛是基础,是前提。不了解这个基础和前提,很难理解佛学的理论。

佛陀在世的时候,都是口头讲述,并没有留下文字。他的学说,不是靠书籍传播,而是靠口口相传。

佛陀去世之前,弟子阿难问了他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您在世的时候,大家都能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但您离开尘世之后,如果我们向别人传授佛法,怎么能够让他们相信是您所说的?”释迦牟尼回答:“只要在讲述之前加上一句‘如是我闻’,就可以让众生相信这是我亲自所说。”

所以,现在我们读到的佛经,只要是以“如是我闻”开头的,就意味着这部佛经是释迦牟尼讲述的。

唐僧和鸠摩罗什翻译《金刚经》的故事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没有佛经。佛经的出现,是在释迦牟尼离世之后,他的弟子根据记忆,记录下释迦牟尼的言论,慢慢形成一卷一卷的佛经。

释迦牟尼言论的第一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第一年的雨季,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大迦叶召集了五百比丘参加。

所谓比丘,最初的意思是靠一边乞食一边修行的男性出家人,后来标准的定义是接受佛教戒律的约束年满20岁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和尚”。比丘尼就是女性出家人,俗称“尼姑”。当时,五百比丘聚集在王舍城的七叶窟,由记忆力最好的阿难根据回忆把释迦牟尼的言论记录成册,成为佛经。第二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一百多年,由七百比丘参加。阿育王时代又在华氏城第三次结集,有一千比丘参加。早期的佛经,基本上来自这三次结集。

为什么把释迦牟尼的学说称作“经”?“经”在梵文里是“sutra”,意思是用绳贯穿起来, 所谓佛经,就是把释迦牟尼的言论集中起来,用一条脉络贯穿,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中文的“经”,指的是织物的纵线,有绵延的意思,引申为“常道”,就是一般的规律性的不变的道理。所以,佛经所讲,或者说,释迦牟尼所讲,都是一些“常道”,不会变化也不会被破坏的真理。

早期佛经,大抵使用巴利文(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佛经翻译成汉语,最早大概是汉朝翻译的《四十二章经》。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佛经的汉语翻译达到巅峰,目前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汉语佛经,都是那个时期翻译的。

那时候,一方面,是中国的僧人往印度寻求佛法,每次西行回来总是带回很多佛经,然后翻译成汉语,比如唐朝的玄奘和尚;另一方面是印度或西域的僧人来到中国传播佛法,带来不少佛经并译成汉语,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和玄奘在中国佛经的翻译上有重大贡献。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国,其母是龟兹国王的妹妹。七岁那年和母亲一起出家。后来迫于压力,娶了龟兹国的公主。战乱中来到中原,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他的门徒中有很多位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

《金刚经》最早的汉语译本就是鸠摩罗什的翻译,后来有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义净的译本,但无疑,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本书解读《金刚经》,也是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作为范本。

怎样降伏自己的杂念?

相比其他佛经,《金刚经》显得篇幅较短(不过一万字左右),文字简单而平实。一般佛经往往有华美的想象、神奇的隐喻、层层的排比,而《金刚经》却不过是一部很平实的问答录。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平常,大约某一天,释迦牟尼和弟子先去外面挨家挨户乞食,然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静静地坐着。这时,大弟子之一须菩提突然站起来向释迦牟尼提了一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就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又不断有相互的提问。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的问题后,有趣的是,须菩提又重复问了一次同样的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又作了一次解答。

所以,《金刚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整部经书描写的场景,很像一出舞台剧。结构非常简单,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提问,后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再次回答须菩提的提问。

须菩提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须菩提问的是: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清朝以前均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意是:请问世尊(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如果有向善的男子和向善的女子,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彻底解脱之心,他们如何才能保持这个发心常住不退?他们应当怎样去降伏心中的妄念?

释迦牟尼的回答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点是你要发心救度所有的众生,但同时你的心中并没有众生的概念;第二点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并没有布施的概念,并没有觉得你和受施者有什么不一样。这两个重要的点隐含着释迦牟尼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你想要得到最彻底的解脱,你想要降伏自己的妄念,那么,你就必须升起救度众生的心,也就是说,生命最完满的圆成,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奋斗,而是为了其他生命的苦难而努力。同时,你还必须有不起分别的心,只有不纠缠于自我与他人的分别,不纠缠于人与其他生命的分别,不纠缠于生命存在时间的分别,不被那些形色所迷惑、所束缚;那么,你才能得到解脱的喜悦,才能降伏自己的妄心。

当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奇怪的是释迦牟尼并没有说他重复,而是很认真地又回答了一次。释迦牟尼这次的回答重复了救度众生并且不起分别心这个意思:“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就最高的解脱,应当这样起念:我立志救度所有的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一旦度化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念头。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菩萨执著于自我意识,执著于人的意识,执著于众生的意识,执著于生命时间的意识,那么,就不是菩萨。”重复这个意思后,又增加了这么一句:“须菩提,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获得彻底的解脱。须菩提,我问你,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难道是得到了一个最高的成佛的方法吗?”须菩提马上回答:“世尊,您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最高的成佛的方法。”

显然,须菩提的重复提问并非无聊,而是有其用意,是为了让释迦牟尼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第一次回答的答案是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那么,第二次的回答是其实并没有一定方法,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说,第一次的回答里,释迦牟尼的意思是你想获得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从各种“相”里解放出来,那么,第二次的回答里,释迦牟尼的意思是你想获得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从各种“法”里解放出来。

所以,阅读的层面,《金刚经》实在非常简单,从头至尾,不过是释迦牟尼和须菩提的答问,而主线不过是释迦牟尼两次回答须菩提的同一个问题:如何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释迦牟尼第一次的回答强调,你想要最终的解脱,就一定要断除“妄相”。释迦牟尼第二次的回答强调,你要想最终的解脱,就一定要断除“妄念”。合起来,完整的答案就是,只有断除了“妄相”和“妄念”,才能达到最终解脱。

只要读懂《金刚经》,您就是在修心

《金刚经》影响巨大,从出现在世间,一直到此时此刻,不断地启发着无数的心灵走向觉悟的道路,走向自在的道路。

六祖惠能,本来不过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有一天往客人家里送木柴,偶然听到有人在读《金刚经》,正好听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一刻,这句话神奇地击中了这个目不识丁的樵夫的心,一下子让他领悟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然后,他就辞别了母亲,往北,去寻找一种灵性的生活。很多年后,这位樵夫成为一位觉者,在南华寺弘法,留下了一部《坛经》——唯一一部出自中国人的佛经,开启了禅宗生机勃勃的源流。

如果不去诵读《金刚经》,不去领会并践行《金刚经》所指示的道路,那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学佛,修行佛法,《金刚经》是必需的功课。但对于普通人,对于那些不一定想要成佛的人,《金刚经》有什么意义呢?尝试着不去思考“空”啊、“出世间”啊这些深奥的佛学概念,只是把《金刚经》作为普通的读物,用普通人的心态去阅读,甚至只是随意翻阅一下,尝试一下,你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启迪,你一定会发现, 这部名为佛教根本大法的《金刚经》,其实讲的道理并不空灵邈远,而是句句契合日常生活里的琐碎人生。

《金刚经》全篇,是对于须菩提同一个问题的追问。须菩提的问题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不是诸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怎么应付今天的面试”这样的具体问题,而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一个关于解脱的终极性问题。这种提问的方式给你一个启示,那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每天琐细的日常问题淹没,每天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为你设定的道路前行,而是应该经常抽身而出,停下来,哪怕只是片刻,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个问题蕴涵着生命最基本的问题:我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仅仅活着,而是创造,我想要创造什么呢?我能够创造什么呢?或者通俗地说: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无论你做什么,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活出了你自己的韵味,当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你已经做了你想做的,做了你能够做的。

假如有什么成功的法则,那么,这就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则: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大部分人之所以充满焦虑,那是因为他们从不彻底地追问,至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死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

叔本华说得好: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我们不一定能要我们想要的。所以,自由的人生,并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就真的去做了。活着,如果有什么意义,那是你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你自己想做的东西。如此而已。《金刚经》全篇,是对于一个问题的回答,但并非结论式的回答,而是提问式的回答,回答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中让你思考。也许你对于《金刚经》里的佛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金刚经》在讲述佛理的过程中,展现了一种质疑式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有益的启示。试着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反思去生活,带着质疑去生活,你就会渐渐走向智慧的道路。

质疑会开启你的洞察力。不论看到什么,都不轻易下结论;不论什么方法,都不轻易去迷信。而是如《金刚经》里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句话在佛学里非常有名,但你可以不去考究佛教上的义理,而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也会很有意思。你见到的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妄的,如果你能够见到所有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那么,你就见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了。初读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句话不符合你从小接受的常理,你从小得到的教育是:眼见为实,相信眼睛看到的。但是,释迦牟尼说,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

你也许一下子不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这种说法给你一个冲击、一个震动,启示你不论你看到什么,不要盲目地跟随着这个东西,要运用你的洞察力去观察;也启示你不论看到什么,不要只看到这个东西,要看到一个整体。

确实,读《金刚经》,并不会为你带来更多的钱财,也不能帮你找个好的工作,也不能治好你的绝症。但是, 读《金刚经》,即使随意读读,也一定能够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一定会把你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里解放出来,你将会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充满创造的气息,你的心态会变得柔和。 当这种改变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对你的生活发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生意更成功,一定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尤其重要的是,读《金刚经》,会让你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消沉,因为你看到的失败不过一个假象,不过一个游戏,你不会被一个游戏击倒;会让你在遇到成功的时候不迷乱,因为成功不过一个假象,一个游戏,你不会被一个游戏迷惑。

这种力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你的生命。藏传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雅瓦地方寺庙内有位小沙弥,遇到一位精通相术的算命师。算命师看了一下小沙弥,说:“你很聪明,不过你只能活到十八岁。”小沙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上师,上师让他每天在寂静处诵读《金刚经》。小沙弥听了,就安下心来,每天诵读《金刚经》。这样到了十八岁,结果还好好地活着,一直到九十五岁才去世。他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但改变确实发生了。事实上,他在诵读《金刚经》的过程里,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什么时候去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平静地活着,平静地死去。

明代的文人里,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他们都受到佛学的影响,而他们的母亲龚太夫人是虔诚的佛教徒,特别信奉《金刚经》,几十年来坚持每天诵读《金刚经》,从不间断。

有一天,她正在读《金刚经》,忽然看到梁柱上垂下一条黄丝,一只巨大的蜘蛛沿着黄丝而下,绕着经卷走了数圈,蹲伏在经卷旁。龚夫人见了,并不觉得惊奇,而是轻轻说:“是来听经的吧。”继续敲着木鱼诵经,当她读到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时,蜘蛛缓缓摇动,像是在礼拜。

等到诵读完毕,龚太夫人发现蜘蛛一动不动,细细一看,只剩一副空空的壳子。她叫来家人一起观看,都赞叹《金刚经》的不可思议。

于是,将蜘蛛的遗蜕,装在一个小龛之中,以僧礼安葬,并立了一座小塔,称为蜘蛛塔。蜘蛛是否听了《金刚经》而蜕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龚太夫人在诵读《金刚经》的过程里,渐渐破除了一些界限,存在的一切都变得可以沟通。

讲述上面的故事,并不是想说《金刚经》有多神奇。不是的,如果你把《金刚经》看成是神灵般的符咒,想通过它祈求世间的财富或别的什么,那么,你注定会失望。事实上,如果你安心诵读《金刚经》,通过《金刚经》的指引,进入的是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获得的是比财富更坚实更永久的东西。《金刚经》所指引的,不是世间的世界,不是语言的世界,而是世间之外的世界,语言之外的世界,是爱因斯坦讲的奥秘,是看不见的经验之外的奥秘。但《金刚经》并非符咒,也不是神话,而是很平实的真相的揭示。

读《金刚经》,不是做学问,而是实实在在的修行,把自己的心修成迅猛的闪电、坚固的钻石,无论什么形色或观念导致的烦恼或诱惑,都能洞察清晰,都能穿透现象进入本质;无论什么形色或观念,都不能影响到自己,安住于自己本来的样子里,领略到生命最初的喜乐,用心把世间的路走好。 RPyiNdCYxHzhujgLZlnFlCjaNDX8ueGIEoc9EJJFPp/lgbuzkRC1XioP1KCaCv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