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享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同时也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行者。

叶圣陶先生于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并为其编写小学国文课本。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1年冬,他开始尝试童话创作。从1921年冬到1922年夏,他一共写了23篇童话,于1923年结集出版《稻草人》。1931年,发表又一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先生的童话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以及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基调看,多数童话虽然带有奇幻色彩,但在细节上都是写实的,并采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反复变奏手法。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构思看,他的童话主要师承安徒生和王尔德,带有泰戈尔散文诗的浪漫色彩,并且另有他自己的特色——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缜密的思辨精神。从叶圣陶先生童话的写作手法看,他是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上的冲击力,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这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二十八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收录的《稻草人》和《小白船》这两篇童话故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诚如臧克家所赞叹的“插眼进去,就能入迷”。

《稻草人》讲述的是一个稻草人观察到的世间百态,其中有可怜的农妇、无助的渔妇、绝望的自杀者、悲情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有心无力,束手无策。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小白船》描写了孩子们可爱的笑颜、率真直接的对话、内心最真实的思想、天真烂漫的性格,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

对于《稻草人》这本童话集,鲁迅先生和茅盾先生都做过中肯的评价。鲁迅先生说:“《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茅盾先生说:“你要从他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童话中传递出来的“至善、至美、至诚”不仅仅是儿童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也是大人们应该坚守的。 bfFC9jr1KSz5t6TkL9EE0DSulhlYjGIC4pwB7LAoanNU1r2+tEqR1v42G3zN/P4+



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小鱼儿成群地来来往往,细得像绣花针,只有两颗大眼珠闪闪发光。青蛙老瞪着眼睛,不知守在那儿干什么,也许在等待他的好朋友。

水面上有极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他们的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剌……泼剌……”好听极了。他们邀小红花跟他们一起跳舞,绿萍要炫耀自己的美丽的衣服,也跟了上来。小人国里的睡莲高兴得轻轻地抖动,青蛙看呆了,不知不觉随口唱起歌儿来。

小溪上的一切东西更加有趣更加可爱了。

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小的船。这是一条很可爱的小船,船身是白的,它的舵和桨,它的帆,也都是白的;形状像一支梭子,又狭又长。胖子是不配乘这条船的。胖子一跨上船,船身一歪,就掉进水里去了。老人也不配乘这条船。老人脸色黝黑,额角上布满了皱纹,坐在小船上,被美丽的白色一衬托,老人会羞得没处躲藏了。这条小船只配给活泼美丽的小孩儿乘。

真的有两个孩子向溪边走来了。一个是男孩儿,穿着白色的衣服,脸色红得像个苹果。一个是女孩儿,穿着很淡的天蓝色的衣服,脸色也很红润,而且更加细嫩。他们俩手牵着手,用轻快的步子穿过了小树林,来到小溪边上,跨上了小白船。小白船稳稳地载着他们两个,略微摆了两下,好像有点儿骄傲。

男孩儿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儿吧。”

“好,咱们看看小鱼儿。”女孩儿靠船舷回答。

小鱼儿依旧奏他们的音乐,青蛙依旧唱他的歌。男孩儿摘了一朵萍花,插在女孩儿的辫子上。他看着笑了起来,说:“你真像个新娘子了。”

女孩儿好像没听见,她拉了拉男孩儿的衣袖,说:“咱们来唱《鱼儿歌》,咱们一同唱。”

他们唱起歌儿来: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唱好听的歌,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采好看的花,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有快乐的一切,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歌还没唱完,刮起大风来了,小溪两岸的花和草,跳舞的拍子越来越快了,水面上也起了波纹。男孩儿张起帆来,要乘风航行。女孩儿掌着舵,手按在舵把上,像个老船工。只见两岸的景物飞快地往后退,小白船像一条飞鱼,在小溪上一直向前飞。

风真急呀,两岸的景色都看不清楚了,只见一抹一抹的黑影向后闪过。船底下的水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帆盛满了风,好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小白船不知要飞到哪儿去!!两个孩子着慌了,航行了这许多时候,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要让小白船停住,可是又办不到,小白船飞得正欢哩。

女孩儿哭了,她想起她的妈妈,想起她的小床,想起她的小黄猫,今天恐怕都见不着了。虽然有亲爱的小朋友跟她在一起,可是妈妈,小床,小黄猫,她都舍不得呀。

男孩儿给她理好被风吹散的头发,又用手盛她流下来的眼泪。他说:“不要哭吧,好妹妹,一滴眼泪就像一滴甘露,你得爱惜呀。大风总有停止的时候,就像巨浪总有平静的时候一个样。”

女孩儿靠在他的肩膀上,哭个不停,好像一位悲伤的仙女。

男孩儿想办法让船停住。他叫女孩儿靠紧船舷,自己站了起来,左手拉住帆绳的活扣,右手拿着桨,他很快地抽开活扣,用桨顶住岸边。帆落下来了,小白船不再向前飞了。看看岸上,却是一片没有人的旷野。

两个孩子上了岸。风还像发了狂似的,大树摇得都有点儿累了。女孩儿才揩干眼泪,看看四面没有人,也没有房屋,眼泪又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了。男孩儿安慰她说:“没有房屋,咱们有小白船呢。没有人,咱们两个在一起,不也很快活吗?咱们一同玩儿去吧!”

女孩儿跟着他一直向前走。风吹在身上有点儿冷,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互相用手搂住腰。走了几百步远,他们看见一棵野柿子树,树上熟透的柿子好像无数的玛瑙球,有的落在地上。女孩儿拾起一个,掰开来一尝,甜极了,她就叫男孩儿也拾来吃。

他们俩坐在地上吃柿子,把一切都忘记了,忽然从矮树丛里跑出一只小白兔来,到了他们跟前就伏着不动了。女孩儿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的柔软的毛。男孩儿笑着说:“咱们又有了一个同伴,更不寂寞了。”他掰开一个柿子喂给小白兔吃,红色的果浆涂了小白兔一脸。

远远的有个人跑来了,身子特别高,脸长得很可怕。他看见小白兔在他们身边,就板起了脸,说他们偷了他的小白兔。

男孩子急忙辩白说:“他是自己跑来的。我们喜欢他。一切可爱的东西,我们都爱。”

那个人点点头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怪你们。把小白兔还给我就是了。”

女孩儿舍不得,把小白兔抱得更紧了,脸贴着他的白毛,好像要哭出来了。那个人全不理会,伸手就把小白兔夺走了。

这时候,风渐渐缓和了。男孩儿想:既然遇到了人,为什么不问一问呢。他就问那个人,这儿离家有多远,该从哪条河走。

那个人说:“你们家离这儿二十多里呢,河水曲折,你们一定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我可以送你们回去。”

女孩子快活极了,她想:这个人长得可怕,心肠原来很慈善,就央告说:“咱们快上船吧,妈妈和小黄猫都在等着我们呢!”

那个人说:“这可不成。我送你们回去,你们用什么酬谢我呢?”

男孩子说:“我送给你一幅美丽的图画。”

女孩子说:“我送给你一束波斯菊,红的白的都有,真好看呢!”

那个人摇头说:“我什么也不要。我有三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出来,我就送你们回去,要是答不出来,我抱着小白兔就管自走了。你们愿意吗?”

“愿意!”他们一同回答。

那个人说:“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

“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儿抢先回答。

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

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

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

女孩儿举起右手,好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似的:“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

那个人大笑起来,他说:“好,我送你们回去。”

两个孩子高兴极了。他们互相抱着,亲了一亲,就跑回小白船。

仍旧是女孩儿掌舵,男孩儿和那个人各划一支桨。女孩子看着两岸的红树、草屋、田地,都像神仙的世界,更使她满意的是那只小白兔没有离开她,这时候就在她的脚边。她伸手采了一支蓼花让他咬,逗着他玩儿。

男孩儿说:“没有这场大风,就没有此刻的快乐。”

女孩儿说:“要是咱们不能回答他的问题,此刻还有快乐吗?”

那个人划着桨,看着他们微笑,只不开口。

等到小白船回到原来停泊的地方,小红花和绿叶早已停止了跳舞,萍叶盖着睡熟了的小鱼儿,只有青蛙还在不停地唱歌。

1921年11月15日写毕 nIiteFMaixQ+hwd4/U5a/ctEECShPZVOokTVICnAsqDmsxJovqDndV3sLP+H2DpG



傻子

傻子姓什么,叫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

他一生下来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小朋友看见过那个大抽屉吗?特别深,特别宽,好像一口小棺材。

孩子生下来了,做父母的没法养活他,就把他送进那个大抽屉里。这种事儿总是在半夜里干的,所以别人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育婴堂里的人看见抽屉里有孩子,就收下来养着,让乳娘喂给他奶吃。不是母亲的奶哪里会有甜味呢?傻子就是吃这种没有甜味的奶长大的。

长到两岁光景,他还是又瘦又小,脸上倒有了一些老年人的皱纹。他只能发出“唔哑唔哑”的声音,不会说话,不会叫人——有谁跟他亲热,让他叫呢?他也不会笑。

有一天,乳娘高兴了,抱着他逗他玩。乳娘把一颗粽子糖含在嘴里,让他用小嘴去接。乳娘按着他的小脑袋,把他的小嘴凑近自己的嘴。他还没接着粽子糖,才长出来的锋利的门牙却咬破了乳娘的嘴唇。胭脂似的血渗出来了,乳娘觉得很痛,在他的小脑袋上重重地打了两下,狠狠地骂他:“你这个傻子!”“傻子”这个名字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用了。

傻子六岁上出了育婴堂,一个木匠把他领去做徒弟。他举起斧头,胳膊摇摇晃晃,砍下去只能削去木头的一层皮。他使锯子,常常推不动拉不动,弄得面红耳赤。师傅总是先打他几下,才肯帮他教他。他从来不哭,似乎不觉得痛。举得起斧头他就砍,推得动锯子他就锯。邻居看他这样,都说他真是个傻子。

有一夜天很冷,傻子和师兄两个还在做夜工。富翁家里要赶造一间有五层複壁的暖室,师傅吩咐他们说:“今天夜里把木板全都锯好,明天一早要带到富翁家里去用的。你们锯完了才可以睡觉。今天夜里要是锯不完,明天我给你们厉害看!”师傅说完,自己去睡了。

傻子听师傅已经睡熟,悄悄地对师兄说:“天这么冷,你又累了,不如去睡吧!”

师兄说:“我的眼睛早就睁不开了。可是木头没锯完,明天怎么对师傅说呢?”

“有我呢,”傻子拍着胸脯说,“你不用管,这些木头都归我来锯,锯到天亮包你锯完。你的夹被不够暖和,我反正不睡,你把我的破棉絮拿去盖吧。”

师兄把傻子的破棉絮铺在地上,再铺上自己的夹被。他躺在上面,骨碌一卷,就进了他的舒适安乐的王国。

傻子见师兄肯听他的话,感到非常满足;自己的破棉絮又让师兄卷成了一个舒适安乐的王国,这有多好呀!他就不停手地锯起木板来。他的手快要冻僵了,几乎感觉不出拿的是什么,风从窗缝里吹进来,细小的煤油灯火摇摇晃晃的,使他很难看清木头上弹着的墨线。他什么也不管,只管一推一拉地锯木板,简直像一台锯木板的机器。

天亮了,亮得太早了。傻子整整锯了一夜,还有两根木头没锯完。师傅醒来听到锯木头的声音,跑来一看,只有傻子一个人在那里锯,还有一个徒弟却裹在破棉絮里睡大觉。他气极了,跳过去拉开破棉絮就要打。傻子急忙说:“不是他要睡觉,是我叫他睡的。师傅,您不能打他。”

师傅一听越发火了。他想:耽误了富翁家的活儿,挨罚是免不了了,都是傻子闯的祸。他举起木尺,使劲朝傻子的脑袋上打,嘴里狠狠地骂:“你这个傻子,教别人偷懒,坏了我的事儿,实在可恶至极!”

傻子还被师傅罚掉了两顿饭。到了吃饭的时候,别人三口饭一口菜,狼吞虎咽,他只好站在一旁看。

有一天,傻子从人家做完工回来,天色已经黑了。他慢慢地走着,忽然踩着一件东西,拾起来一看,是一个小口袋,沉甸甸的;凑在路灯下一解开来,好耀眼,是十来个雪白光亮的小圆饼儿。傻子不懂得这就是银圆。

傻子站在路灯下想:这些又白又亮的东西,我没有一点儿用处,带了回去,今夜还是吃两碗饭,盖一条破棉絮。师傅倒是挺喜欢这东西的,不知道为了什么?

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明白。又想:“管它呢,反正没有用,扔掉算了。”他正要把口袋朝垃圾桶里扔,一转念:“这袋东西总是谁丢失的。那个人要是跟师傅一样,也挺喜欢这东西,丢失了一定非常伤心。我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那个人找不着,不要哭得死去活来吗?”傻子想到这儿,决定等候那个人来找。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让人扶着回去了,巡查的警察走过了,店铺的门都关上了,街上空荡荡的,只有路灯放着静寂的光。傻子总不见有人来找这一口袋东西。他觉得很奇怪:也许是路灯丢失的吧,要不,大家都睡了,它干吗老瞪着一只眼睛不肯睡呢?

那边有脚步声来了,是急促的轻轻的脚步声。傻子想:一定是那个人来找丢失的东西了。借着灯光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里含着泪花。她一边走一边看着地面,没瞧见站在一旁的傻子。

“老太太,”傻子迎上去,“你是找一口袋又白又亮的东西吗?在这里!”

“快给我吧,阿弥陀佛!”老太太笑了,干瘪的脸笑得真难看。

师傅不见傻子回来,一点儿不放在心上,以为他掉在河里淹死了,或者让骗子给拐走了。傻子摸进门去,屋子里一片漆黑,师傅师兄都早就睡着了,鼾声像打雷一个样。傻子摸到了自己的破棉絮,一骨碌钻了进去。

第二天天亮,师兄才发觉傻子躺在身旁,就推醒了他,问他昨夜上哪里去了。傻子把经过讲了一遍,师兄从被窝里伸出一只手,指着他的额角说:“你这个傻子!”

又一天,傻子做工的那户人家上梁,照例有糕和馒头分给工人。傻子分得了两块糕两个馒头。

在回去的路上,傻子遇见一群难民。最可怜的是那些妇女和赤条条的孩子:有的妇女把孩子背在背上,裹在又破又脏的衣服里;有的妇女把孩子抱在胸前喂奶。难民们痛苦地叫唤着,好像一群荒地里的乌鸦。

傻子觉得很奇怪,难民的眼光集中在他手里的糕和馒头上。他想:“他们想吃吗?他们未必知道糕是甜的,馒头是咸的。让他们尝一尝吧,反正我回去还有我分内的两碗饭呢。”

傻子把糕和馒头都送给了难民。难民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东西送给他们吃。他们不再叫唤,把糕和馒头掰成许多小块,大人小孩都分配到了。他们细细地嚼,舍不得马上咽下肚里,像吃山珍海味那样有滋有味的。傻子在一旁看着,觉得非常有趣。

邻居早就知道傻子有好吃的东西带回来,没等傻子走到门口就拦住他说:“上梁的糕和馒头,分一半给我吃。”

傻子摊开一双空手,笑着说:“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呢?真对不起,我把糕和馒头都给了难民了。”

邻居板起脸,吐了唾沫,拉长了声音说:“你……你这个傻子!”

这一天,所有的工厂都停了工,所有的店铺都歇了业,因为国王要在广场上演说,老百姓都得去听。国王非常勇武,常常带兵攻打邻国,没有一回不打胜仗的。可是新近他打了败仗——头一回被邻国打败了。

傻子跟着大家来到广场上。广场已经站满了人,好像数不清的蚂蚁。傻子慢慢地向前挤,挤到了演说台下。他抬起头来,看见国王满面怒容,眼睛似乎要射出火来,两撇翘起的胡子好像枪尖一般。他正在演说:

“……从未有过的耻辱!从未有过的这样大的耻辱!咱们只能打胜仗,怎么能让人家给打败呢?可恨的敌人呀,我要把他们全都杀死,一个也不剩。恨不得这时候就有一个敌人站在这里,让我一刀砍下他的脑袋,才解我心头之恨!……”

广场上没有别的声音,只有国王一个人在吼叫。傻子非常可怜国王,看他这样恼怒,恐怕立刻会昏倒。可是眼前又没有可以让他砍脑袋的敌人,有什么方法消解他的恼怒呢?傻子一转念,方法有了,他高声喊:

“国王,不必等敌人了!你要杀一个人解解气,就把我杀了吧!”

“傻子!傻子!”广场上的人都喊起来,那声音就跟呼叱猪狗一个样。大家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傻的傻子,竟敢打断国王的庄严的演说。

谁也没想到国王的怒容消失了,眼睛突然发出慈爱的光。他满脸堆笑地对傻子说:“谢谢你教训了我!我要把敌人全都杀死;你非但宽恕他们,还愿意代他们死。我实在不如你。以后我再也不打仗了。”

国王请傻子一同进宫里去喝酒。他听说傻子是个木匠,就请傻子雕一座高大的牌楼,作为永远不再打仗的纪念。

傻子就动手雕牌楼,他雕得非常精致。牌楼上有许多和平之神,手里捧着各种乐器,许多野兽安静地伏在他们脚下,听他们演奏。还有各种茂盛的树木花草,好像都在欢乐地随风摇摆。

牌楼完工了。行揭幕礼的那一天,国王亲手把一个大花圈挂在牌楼正中。全国的百姓都来庆祝,大家向傻子欢呼,把傻子抬了起来,把鲜花洒在他的身上。

走过牌楼跟前的人总要指指点点地说:“这是傻子的成绩。”

1921年11月16日写毕 nIiteFMaixQ+hwd4/U5a/ctEECShPZVOokTVICnAsqDmsxJovqDndV3sLP+H2D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