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购物是顾客获得满足感的方法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五种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由低到高排序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顾客来到商场,并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他们还有很多需求。顾客前来购物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在购物时发泄情绪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顾客对商品的五个需求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顾客对商品有多层次的诉求,消费观念也不一样。比如说马齿苋在城市里是稀罕货,因为它营养丰富,但在农村就没那么稀奇了。总的来说,顾客的需求层次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1)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顾客在满足自身的这种需求时,往往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

(2)安全需求:安全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决后,顾客就会开始关注安全层面的需求。

(3)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顾客出于这种需求,会关注产品是否能够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提升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体现在消费者身上,就是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了。

(5)自我实现需求:体现为对达到人生境界的需求,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出于这种需求,顾客一般会维护自己心仪的固定品牌。

身处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在购物时的情绪表现也有明显的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看他们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例如,当顾客处于生理需求层次时,他们最看重的是产品的一般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此时顾客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如果商品的价格和期望相差甚远,顾客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研究表明,在需求的五个层次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人们的共同追求。顾客知道付款是购物的基本条件,但是他们不仅想要买到相应的商品,还想要商家能以端正的心态对待自己。

与销售员较量,是某些顾客追逐的乐趣

面对销售员,顾客都有一个共同的顾虑:“眼前的这个人会不会忽悠我?”再优秀的销售员,也无法避免这个问题。从顾客的角度看,店家就是与他相对立的那个角色。无论当时心情是好是坏,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要与销售员进行一场智慧的较量。

还有些顾客更有意思,他们很享受与销售员讨价还价的过程。在他们眼里,购物就像一场狩猎游戏。他们像某些猫科动物一样,发现猎物之后,不会立即出手,而是悄悄逼近,小心试探。他们的这种心理,很难用常理解释,销售员们无法理解这种将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游戏”到底有什么意思。

其实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切都很好理解,我们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把顾客的心理概括出来:“砍价成功,就代表我赢了销售员,我真了不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顾客进店以后,就迅速收起笑脸,摆出一副要吵架的样子。销售员们会觉得很委屈:“不就是买个东西吗,有必要动不动就给人脸色看吗?”

缺少经验的销售员有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与顾客发生口角,通常起因是顾客百般挑剔,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果销售员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双方不欢而散。顾客感到自己的购物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会迁怒于商店或品牌。再次光临时,往日里产生的坏情绪会再次涌上心头,他的情绪就又变坏了。

有的时候,顾客和销售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销售员却始终没有打折,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顾客会故意气冲冲地离开,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让销售员为丢失一笔生意而后悔。如果销售员真的后悔,就会将顾客喊回去,同意打折的要求。这时顾客就会笑容满面,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自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QNwJxzzhAFXTkJ+pr6LZn8XY4amKbQGYV+7rAV/th3kYg/XfkkQc2S4RMM+yIO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