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是喜怒无常的,他们有时兴高采烈地前来购物,有时却又愁眉苦脸地走进店里,销售员永远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其实,顾客的情绪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像过山车一样,到了最高点以后,一定会向最低点前进。
如果能够掌握这条规律,就能在面对顾客的时候摸清他们的心理,从而避免自己成为顾客发泄情绪的对象。
钟摆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语,用来描述人的情绪变化。人的情绪就像摆钟一样,在高兴与悲伤、希望与失望之间来回摆动。我们的心情会从“沸点”降到“零点”,现在越快乐,遇到打击的时候,就可能越悲伤。生活中那些“笑点”很低,很容易哈哈大笑的人,往往也很爱哭,一点小事就能让他们泪流不止。相比之下,一个心如止水的人,情绪变化就不会那么明显。
钟摆效应也体现在顾客身上。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在一家品牌店里买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回去之后才发现质量太差了,于是情绪瞬间跌落到冰点。经历这次事件之后,她对这家店非常不满,并且下定决心不再光临。可是,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她又去了。我问她:“你不是发誓再也不去了吗?怎么又改主意了?”她说:“我当时确实非常生气,但是后来我发现其他店铺也有这样的情况,我就没有那么生气了。再次去的时候,我又买了一条长裙,质量很好,价格也很公道,我就想这家店也没有那么差嘛!”
根据钟摆效应,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一个人有了固定的生活节奏时,他的情绪变化就会呈现比较固定的表现。例如,上班族的生活一般很有规律,如果是朝九晚六,或者朝九晚五,并且没有加班的话,那么他们的情绪变化就会比较有规律,通常周一情绪低迷,注意力不集中,而周五情绪亢奋,注意力集中。如果平时上班时间很不稳定,比如经常加班的话,情绪变化也会没有规律。
周一是一周的开始,情绪也会开始转换。人在周一总感觉比平时疲倦,情绪也比较低迷,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还没有从周末调节过来。伴随着疲倦、头晕、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周一前来购物的人往往情绪不是很好,显得无精打采,成交量也比较少。
度过周一以后,人们在周二迎来了“新生”,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已经调整过来了。此时人们进入忙碌的状态,工作量将达到峰值,压力也随之而来。顾客逐渐从低迷中走出来,进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接下来的周三、周四和周五,是上班族持续忙碌的日子,而情绪也持续高涨,到周五到达顶峰。人们在周五进入兴奋状态,做好了迎接周末的准备。当上班族们走出公司,进入商场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刻摩拳擦掌,准备大买一场。我们中国人把促销集中在“双11”,而美国人的购物节则是“黑色星期五”,在感恩节的第二天。
周六、周日是休息日,到了这两天的时候,人们会主动提醒自己“该放松放松了”,因此他们的情绪比较平和。在商场购物的时候,他们既不会像周一那样消沉,也不会像周五那样兴奋,因为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这时他们是真真正正的顾客,他们会仔细地比较,经过理性的思考,最终决定是否购买。所以,周末是商场生意最好的时候,同时也是最考验销售员能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