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VIP效应:顾客确实觉得自己是“上帝”

前些年,我们向日本、欧美国家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顾客是上帝”。那时大家的管理水平都不高,服务意识也没有现在这么好。人们相信,坚持“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就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经过多年以来的共同努力,人们逐渐发现,顾客确实把自己当成“上帝”了。顾客很清楚,离开消费者的支持,企业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服务人员容易成为顾客情绪的发泄口

2016年10月,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暴力伤人事件。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女乘客所带行李尺寸超标,按照民航的登机规定,超过20寸的行李都不能随身携带登机,而这名女士的行李是一个28寸的大箱子。机场的女安检员提醒该乘客办理托运。这原本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要求,谁也没有想到,女乘客二话不说,对着安检员的脸就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经过检查,安检员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事后,女乘客对在安检口的打人事实供认不讳,被处以7天拘留和200元的罚款。

安检员说,她只是对这名乘客说了一句:“您的行李超标了,请您去办理托运。”随后她便遭到了殴打。人们很不理解,这名女乘客为何要下这么重的手。

然而这件事并不是个例,我们每年都能看到类似的新闻,面对服务人员的小错误,甚至是合理的要求,顾客们瞬间情绪爆发,对着服务人员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人。我们不由得思考,服务人员为何频频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口?

其实,这些人在生活中不一定是脾气不好的人,可能非常温柔,更不可能二话不说就动手。然而在面对服务人员时,他们听过无数遍的声音响起了:“顾客是上帝。”在潜意识里,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他们的需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不周到的服务,都是对神圣权利的挑战,因此他们必须将情绪发泄出来,以彰显自身的权利。

建立平等的客户关系,把顾客当朋友

虽然说企业要为顾客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强调“顾客是上帝”,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对企业而言可不是个好消息。所以不能无止境地向顾客妥协、屈服,而要让他们知道,销售员也是人,也要生活,也有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回归到最简单的状态,也就是平等的关系。

企业和销售员也要明白,顾客不是上帝,顾客就是顾客。如果仍然把顾客当作上帝,一切都向顾客妥协,就难免偏离经营的轨道,往往会误入歧途。顾客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人类的梦想、人类的渴望,以及人类的恐惧,抓住这些看不见的因素,就是经营活动的根本原则。

其实,企业在变,消费者也在变,高高在上的心理地位不会让他们更好受,因为他们明白,这只是企业做出的宣传而已。当他们以高贵者的姿态走入商场时,却发现自己对产品并不了解,他们也害怕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相对于虚假的上帝身份,他们更渴望得到真诚的服务,他们希望能够和企业像朋友一样相处。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想通了这一点,他们开创了许多崭新的营销模式。例如小米的社群营销,就是向顾客提供交流的渠道,包括顾客和小米的交流渠道,以及顾客和顾客的交流渠道。在论坛里,所有的顾客都可以各抒己见,而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也会得到小米的聆听和重视。他们之间更像身份平等的朋友,而不是主仆关系。 8g4Hf9OGGcwNygs550jTb3XTGVktxdWEKJnWeeuYTG1U7R0DIYg1B0IpQkX6nV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