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xiaoren

xiaoren 交换——孩子人际关系的开端

3岁的果果从幼儿园回家后,向妈妈炫耀道:“妈妈,快看,一朵小红花。”妈妈低头一看,是一张小红花的贴画,漫不经心地问:“哪来的?”果果回答:“用水彩笔和小朋友换的。”妈妈听了,皱着眉说:“啊?傻孩子,小红花有什么好的?你知不知道一盒水彩笔可以买好多张小红花了。”果果听了,撅着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脸上的表情很迷茫。

交换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刚开始时,孩子们会通过交换零食来获得友情。渐渐地,他们发现交换玩具、物品的方式所获得的友情更长久。无论孩子是用交换零食的方式来赢得友谊,还是通过交换玩具的方式来交朋友,这都是孩子人际关系意识自然发展的一种表现,都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交换行为”

孩子们之间会经常出现“不等价交换”,比如,一个洋娃娃换一本破旧的图画书,一辆玩具车换一张小贴画。因为物品的价值不同,有贵有便宜,一些父母对孩子的“不等价交换”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什么是“等价交换”?其实,所谓的“等价”在成人看来是以金钱为标准的。但在孩子眼中,并没有金钱的概念,但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他们的交换理由是对方最珍贵的物品,在他们看来这两种物品就是等值的,交换也是合理的。

所以,对于孩子的这种交换行为,父母没有必要过于紧张,也不必在意“吃亏”或者“占便宜”。因为你的这些思想不但会使孩子的交友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另外,更重要的是,面对父母那种消极评价,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非常弱小,这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个总是怕自己会受骗的孩子,是不会敞开心扉去与他人交往的。那么,当孩子出现交换行为时,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以成人的成见看待孩子的交换行为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交换是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方式之一,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成见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在三四岁的孩子眼里没有“价值”的概念,他们更不懂得“等价交换”。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向孩子灌输“沾光”或“吃亏”的概念,像事例中果果的妈妈的行为就不可取。当孩子“吃亏”了时,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说“你真傻”之类的话,以免打击他的自信心。

2.告诉孩子交换后就不能后悔

孩子们的心思常会有一些反复,一些孩子在交换玩具后就后悔了,希望要回原来的玩具。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交换后的物品已经有了新主人,那个东西已经不属于你了。”

幼儿园小班的辉辉答应送给班上的园园一个蛋糕,然后从园园那得到一张小贴画。可是,辉辉回到家后一想觉得不合算,就对妈妈说:“我现在不想换了。”但妈妈却郑重地对他说:“你说过的话要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是不能反悔的。”

妈妈的做法不但让儿子学会了交换后不能后悔,还让他学会了兑现承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3.鼓励孩子交换和赠送

当孩子出现交换行为时,父母不但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要为他创造交换的条件,鼓励他用交换、赠送的方式赢得友谊。一位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与小区里其他妈妈商量,把每周日定为孩子们的玩具交换日。这天,这个小区的同龄小朋友都会在一起分享玩具,互相赠送。这种方法值得父母们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也不要随意给他建议,而是要让他自己随便交换。 CEH+eNCfgcVOFYd9gO3RhFpFmefaoA9qqhPms0eOgPSts8DzPMrNQichdnq+9X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