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包括哪些内容呢?按照古来的分类有风、雅、颂三大部分。从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说还有三项: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就是所谓的“诗经六义”,这是读《诗经》之前应该知道一点的。赋比兴是关于诗篇的表现手法的。赋,就是铺叙,有话直说。例如《周南·葛覃(tán)》“葛之覃(长,伸展)兮,施(蔓延)于中谷”,就是“赋”的手法。比,就是打比喻。衡量一个作家才华大小,善不善于打比喻,就是一个标准。《诗经》许多篇章都很善于打比喻,例如《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又如《曹风·蜉蝣》“麻衣如雪”,都是很好的比喻。“兴”,说起来可就麻烦了。打开《诗经》,开篇头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兴(xīng)。关于“兴”,最基本的看法是“起”,有“起头”的意思。既然是“起头”,就没有实际的表达上的意思。例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前一句即是起,最后一个字“五”,规定了下一句的“虎”,要与之协韵。生活中抬重物喊号子,也是起,一句号子,可以凝聚、整齐力量,作用实在不小。一句“关关雎鸠”,虽不一定表示诗中男女结合就在河边,却使男女结合与春光中的鸟鸣流水相映衬,意味大增,这就是“兴”的价值。现代学者又将“兴”与原始文化、民族心理联系起来探讨,新说纷呈,在此就先不多说了。这里先介绍《诗经》内容,即风、雅、颂各部分的大要。
风诗主要表现一般民情方面的内容,例如婚恋、家庭等。贵族乃至周王要结婚,平民百姓也有婚恋,前者见于风诗的《周南》,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篇章,应是高级贵族结婚典礼上祝愿婚姻幸福的歌唱。后者,像《郑风·褰裳》的“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就是与《关雎》风格迥然不同的“男女相恋”了。婚姻,不论是对于贵族还是对于平民,都是最平常的社会生活,诗篇表现这方面的内容,就与雅、颂表现国家政治方面的事、宗庙祭祀方面的事有明显不同。这就是风诗的特点。风诗表现民风民情也实在活泼。例如《齐风》中的《著》。“著”的意思就是“塾”,指的是一般人家门两旁那个地方。这首诗写新人见新人,男孩来这家迎娶女孩的时候,女孩不敢使劲看这个男孩,不敢正眼看,只好偷眼看,就看到男的在著等着她,没有看到帽子,只看到下面的帽带。这首诗不是以女孩的口吻唱,而是典礼上的伴奏,以此来调侃女孩想看自己的新郎却不敢看的羞涩心理。再如《唐风》中,有写闹洞房习俗的诗歌,调笑新娘子,带有谐趣。
现代社会,有的大学生刚毕业参加工作,工作很累,工资很少,单位领导很苛刻,回到家里面,家人也嫌他挣得少,他就难免有一种抱怨之情。这种小职员的牢骚满腹,我们在《国风》里就能看到。中国古代是农业文明社会,人民生计艰难,所以好储蓄,而《诗经》里就有很多抠门的人。《唐风》中还有诗对这些吝啬鬼进行劝解,“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宛其死矣,他人是愉”,说你有衣服你不穿,等到你死了,别人穿上了。这类劝人的话语和腔调让人感到很熟悉,读来非常亲切。
可见,“风”关乎民情,我们要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人的心态和品质,非要读风不行,它就像一个万花筒。
《诗经》中一共有十五《国风》,这个“国”,原本称为“邦”,但它的意思并不全是诸侯邦国,说是指周王朝的十五个地区,可能更准确。十五《国风》,其中有些是诸侯国,如《齐风》,为齐国地方民歌,有些则不是,如《周南》《召南》。《周南》和《召南》的地域,是指周初两位大臣周公、召公分别负责管辖的区域,是周王朝的直属地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诸侯国。另外,十五《国风》的地域还有重复,比如《王风》,“王”也不是一个国,西周崩溃后,把都城由镐京迁到了东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王风》就是指在这个地方所采的诗。实际上它和《召南》是叠着的。总之,粗略地说,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风土,包括王室的一些“风”。《国风》地域主要在西至甘陕交界、东到齐鲁大地、北至河北、南到江汉的广大区域,大致就是周王朝势力所及的范围,是当时“华夏”的中心地带。
风诗中的大多数作品产生的时间略晚,可又排在《诗经》最前面。我有一个猜想:古人是把一卷卷的书卷起来,然后往外抻着看。一打开卷着的书,正好是先看末尾。所以,我们现在读《诗》有点倒卷帘,先看的是时代略晚的作品,也很好,因为风诗要比雅、颂容易多了。大部分的风诗是从西周后期,到进入春秋之后若干年的作品,在春秋结束之前很长时间就结束了。整个《诗经》的创作时代是从公元前一○几几年至公元前六百年左右,一共将近五百年的时间。
风诗是表现民情的,如上所说,地域辽阔,内容丰富。那么,风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回答是:风诗是有人专门采集、加工的。具体地说,周代有一种“采诗”制度,王朝派一些身份不高的人到民间去采集,采来以后层层往上交,由那些专业人员加工配乐,再唱给王听,这就是王官采诗。这种现象非常特别,只有中国古代有,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它的南部也有很多民歌,但那些远古的诗歌则没有经过采集。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在距今两三千年前就开始有目的地采集这些民歌并且加工呢?这跟当时的文化信念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王朝兴衰的主导权在上天。一个王朝如果真的尊敬上天,不用整天给老天爷上猪牛羊肉进行祭祀,更重要的是关怀民众。那么,上天对王朝、君主的作为是否满意呢?你不要问天,而要听百姓的声音,而民间的诗歌则体现了百姓的喜怒哀乐。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开始“采诗观风”。而百姓的声音为什么称为“风”?这就涉及一个有趣的现象——吹音定律。春天到了,该下地耕种了,那么,哪一天是春耕的最佳时节?古人让盲乐工,在当时他们叫作“瞽”(gǔ)吹律管来判断,失明的人往往耳朵更灵光,他们可以听出时令来。怎么做的呢?大家知道,一根相同的乐管,气压、气温、湿度不同,可以吹出不同的声调来。这些瞽人,就可以声音高低的细微差别,判定某一时令的到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种小麦,什么时候要种瓜种豆,等等。乐管中的气流就是风,古人有一个与我们今天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不同的风中都有上天的神秘意志。听风可以判断节令,而节令的变化,古人也认为是上天神秘意志主宰的。所以,“风”是沟通天地和人的一个重要媒介。他们想象百姓的歌声也像风一样传达给上天,老天会根据歌的内容,判断把统治王朝的大权交到谁的手上。所以,统治者也必须倾听民众的声音。这种看法和观念是很独特的,在世界范围内再也找不到第二份。
雅是什么?雅就是王朝的音乐,王朝的音乐为什么叫雅呢?雅有标准的意思,我们今天还有随俗雅化、典雅之类的词语。周人的音乐和语音,就作为一种标准语音、标准音乐流传,也可以说它是天下万民的榜样,所以叫雅。一个民族的雅文化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因为雅文化往往是做人的理想所在,我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认定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是高尚的、不低俗的,这个属于雅。李白说“大雅久不作”,其中的大雅就是指高亢的、宏大的、引人向上的艺术,它和通俗文化是有区别的。
那么,《诗经》里的“大雅”“小雅”又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简单地说,“大雅”是周王朝还强盛时的诗篇,“小雅”大多数就是衰乱时的诗了。就是说,时间上大雅在前、小雅在后。不过,我们现在要翻翻大雅、小雅作品,就会发现好多衰世的作品也放到大雅里边去了,这是后人的编排。因为《诗经》在经过了秦始皇焚书之后,汉代人重新编订,次序就乱了。汉代人不了解这一点,说表现“大政”的诗篇为大雅,表现“小政”的为小雅;他们就照着这个标准理解大小雅诗篇,就有点乱了。
雅的作品主要表现王朝政治的一些大的活动,比如该种地了,周王为了表示他对农业的重视,约定好日子,号召万民都来一块田地里耕种。周王本人要来,还要带着王后和孩子,亲自挽起农具来耕种。他耕种的这点粮食要特殊管理,将来祭祖的时候他要端给祖宗。而他祭祀时身上穿的衣服,也应该是王后亲自带领妃嫔们搞蚕桑生产做出来的布,由她亲自缝制成衣。这样做是为了在祖宗面前表示恭敬。所以,中国的祭祀场面不是请求祖宗赏这个、赏那个,而是往那儿一站,让祖宗看到,粮食是自己种的,衣服是老婆养蚕缫丝纺织裁剪做成的,祖宗就会赏你福分,因为你遵循了男耕女织的祖宗传统。否则,老祖宗会惩罚你。所以,《诗经》早期的诗里会写到周王亲自下地劳动,中期的诗还要特别表现王是怎么劳动的,王是怎么遵循传统的,重视农业的中国文化观念就诞生了。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都是很重视粮食生产的,对商业相对来说就比较歧视,尤其是在古代,20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才有好转。可见,《诗经》所展现的传统,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很近。
另外还有宴饮诗。宴饮诗是谁请谁吃饭呢?周王请下属、亲戚、诸侯国君、异国使臣等人吃饭,比如《小雅》中的《伐木》,歌唱宴饮,就是为了表示王的慷慨,同时号召贵族慷慨地对待自己的下属和民众,这样民众才能跟着你走。
“颂”是祭神诗,献给神灵的歌,比如祭周文王,感谢他领导周家走向强盛,而且获得天命。周人相信自己之所以能成为统治人群,是因为周文王积了德,上天才把天命献给他们,所以要感谢文王。在看《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不是任何做过王的人,死了以后都一定能得到《周颂》的歌唱,没有那回事,《周颂》的颂歌,是献给那些对周人乃至对天下人做出贡献的先公、先王。比如,周人献歌给后稷,是因为他为天下人提供了粮食。按照周人的理解,远古大洪水之后尧舜重整山河的时候,是自己的始祖后稷,为天下人种地,提供了粮食,使天下人活了下来。周家还有一个祖宗叫公刘,为什么歌唱他?因为是他率领周人重新回到农业文明轨道上来。周人自己说,他们这个部族曾经有一段时间随着王朝的更替,夏朝的衰落,跑了,“自窜戎狄”,窜到戎狄之间变成野蛮人了。是公刘把他们带回来,重新回到农耕文明的生活中来,所以要祭祀他。这是很重要的,是重德行的表现,所以《周颂》的内容并不是崇拜鬼神,而是崇拜那些有德行的人,或者弘扬那些有德行、有功绩的人的价值。所以在《诗经》的时代,我们看到一种非常开明的宗教观念,换句话说,中国为什么老早摆脱了宗教文化的壳子,可能跟这个有关系,重视你在实践中、生活中的德行,这种重德行的观念后来被儒家所继承。
《颂》的诗篇,还包括《鲁颂》和《商颂》。《鲁颂》为春秋时期鲁国作品,《商颂》是西周时期宋国人祭祀殷商祖先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