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年1季度,不同行业与地区的传统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差异较大;骨干传统文化企业整体实力较强;文化政策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与法律保障;企业的“走出去”努力与成果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输出。
    各传统文化行业总体发展不平衡,文化艺术服务企业与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企业增长较快。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万家企业调查,2016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 314亿元,比2015年增长7.5%(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比2015年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整体高于全年GDP6.7%的增长速度。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传统文化行业分别是:文化艺术服务业312亿元、增长22.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1 242亿元、增长19.3%,但均低于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5 752亿元、30.3%的增长。增速低于平均水平的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5.0%、广播电影电视服务5.1%、工艺美术品的生产3.2%、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5.4%、文化用品的生产7.0%、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2.7%,如表4-1所示。
     拖累整体增速的是附加值较低的文化企业,而具有创新内涵并适应消费升级的文化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的这种增速变化,一方面和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文化产业自身的结构性调整有关。
    拖累整体增速的是附加值较低的文化企业,而具有创新内涵并适应消费升级的文化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的这种增速变化,一方面和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文化产业自身的结构性调整有关。
     
   
     表4-1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据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2万家企业调查,2017年1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 92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1.0%(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在传统文化产业中,除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外,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3个行业分别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276亿元、增长16.8%,文化艺术服务业76亿元、增长15.8%,文化用品的生产7 733亿元、增长13.0%,但仍低于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1 506亿元、29.4%的增长,如表4-2所示。
     
   
     表4-2 2017年1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在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的第九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0家企业进入行列。从“30强”企业有关情况看,骨干文化企业的总体规模实力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26.44亿元,同比增长5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43.1%。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26.44亿元,同比增长5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43.1%。
     万达院线2016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万达院线实现营业收入112.09亿元,同比增长4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6亿元,比2015年增长15.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8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票房76亿元,同比增长20.5%,观影人次1.84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国内票房62亿元,观影人次1.64亿人次,境外票房14亿元,观影人次2 020万人次,国内票房市场占有率13.6%,澳洲票房市场占有率20%。截至2016年底,公司共拥有影院401家、3 564块银幕,其中国内影院348家、3 127块银幕,境外影院53家、437块银幕。公司票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已连续8年位居国内首位。
    万达院线2016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万达院线实现营业收入112.09亿元,同比增长4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6亿元,比2015年增长15.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8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票房76亿元,同比增长20.5%,观影人次1.84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国内票房62亿元,观影人次1.64亿人次,境外票房14亿元,观影人次2 020万人次,国内票房市场占有率13.6%,澳洲票房市场占有率20%。截至2016年底,公司共拥有影院401家、3 564块银幕,其中国内影院348家、3 127块银幕,境外影院53家、437块银幕。公司票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已连续8年位居国内首位。
     
   
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建设中,政策主体长期以来主要通过“政府管制”来为市场失灵校正和补充。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改革配套进行。
2016年9月文化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意见》,针对歌舞娱乐和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娱乐行业经营模式陈旧、产品类型单一、消费人群狭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提出鼓励娱乐场所丰富经营业态,发展连锁经营,并给予相应的扶持;还鼓励企业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文化娱乐产品,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政策导向逐渐深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作领域。6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广电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意识,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不断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优质节目,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通知》还限制了黄金时段引进节目的数量、进一步规范黄金时段模式节目的播出秩序、强化版权意识,为自主版权节目提供播出空间;鼓励加大节目自主创新力度,要求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开发多样态、差异化的节目,力求电视荧屏丰富多彩。如在具体执行环节,《通知》规定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内只播出一季,娱乐类节目要注意不得过度安排重播。政策导向使更多本土广播电视原创节目的涌现成为可能,电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收视选择将得到进一步满足,在这一过程中,本土原创节目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相比之前的《电影管理条例》,“《促进法》在主体资质、审批项目范围、审批权限、拓展投融资渠道、对内容的审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转变”
     。《促进法》对票房收入监管及治理“虚报瞒报票房”等问题,演员涉黄、涉毒以及片酬高等问题,国产影片生产放映鼓励和电影公益保障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促进法将为我国电影企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促进法》对票房收入监管及治理“虚报瞒报票房”等问题,演员涉黄、涉毒以及片酬高等问题,国产影片生产放映鼓励和电影公益保障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促进法将为我国电影企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中国出版协会在2017年1月13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16年3月《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文化立法的预备项目,将“全民阅读”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12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全民阅读将进入法制时代,今后5年,全民阅读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深入推广。推进全民阅读的原则之一即坚持重在内容、提升质量,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全民阅读为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保障上取得重要突破。2017年2月《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实施。《规划》中设立了“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专章,强调要坚持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规划》配套了5个工程,包括国家记忆工程、“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可移动文物资源共享工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工程、中华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国家文物局在《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发展目标:打造5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成1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品年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上的文物单位和企业超过50家,其中年销售额2 000万元以上的超过20家。
1.电视剧“走出去”成果斐然
    2017年4月在戛纳电视节MIPTV论坛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50余部电视剧一起成功入选了由电视节目趋势研究公司WIT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电视剧剧目榜单。除此以外,民营影视公司华策影视的《卫子夫》《亲爱的翻译官》《解密》《我的奇妙男友》《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一批优质剧集,先后成功实现海外输出。“华策制造”甚至已成为海外公司及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WIT公司的CEO Virginia Mouseler认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独到之处,正在于成为全新的“中国窗口”,为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输出海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WIT公司发布的榜单是海外影视市场公认的“风向标”,此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上榜,无疑将为华策影视及其他影视企业的产品海外输出打开市场。
     
   
2.出版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中国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力度加大。走出去图书指本土作者直接以外文写就的原创图书,不含外语学习教材、读物。“2016年出版单位着眼于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打造了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学、新兴自主科技、重大国际问题等多个走出去图书产品线。”
     CIP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7日,有关出版单位共使用26种语言申报出版2 664种本土外文图书,较“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图书年均出版量增加了802种。语种分布上,多语种对照占据榜首,国际通用语言英文稳居第二,日文位列第三,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书香工程”,2016年阿拉伯文图书实现了快速增长,以112种挺进前四。
    CIP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7日,有关出版单位共使用26种语言申报出版2 664种本土外文图书,较“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图书年均出版量增加了802种。语种分布上,多语种对照占据榜首,国际通用语言英文稳居第二,日文位列第三,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书香工程”,2016年阿拉伯文图书实现了快速增长,以112种挺进前四。
     2016年“走出去”图书语种分类,如图4-1所示。
    2016年“走出去”图书语种分类,如图4-1所示。
   
 
    
     图4-1 2016年“走出去”图书语种分类
      
    
    《2016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指出,2016年出版企业“走出去”有如下特点:首先,走出去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欢迎。如截至2016年9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发行超过40万册,发行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语种有中、英、法、西、葡、德、日、俄、阿、韩、越等11个。此外,一大批少儿图书、一大批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和学术水准的优质文学图书、历史图书也广受国际读者欢迎。其次,走出去的企业、资本形式多样。目前,至少有16家中国出版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引入本土化运作机制。在走出去的主体中,既有国内大型出版集团,也有单体出版社,还有民营出版机构。在合作方式方面,既包括投资或并购现有海外机构,也包括与境外文化企业合作经营,建立海外分社、中国主题编辑部等形式。再次,国际书展在“走出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2016年,中国出版业除继续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书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书展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国际书展外,还加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书展的参与力度。特别是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经过30年的品牌打造,目前已成为国际四大书展之一。最后,走出去的出版企业在海外影响力日益提升。2016年4月,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在2016年8月发布的《全球出版企业排名报告》中,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入全球出版企业10强,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等进入20强;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的国际出版商协会(IPA)年度大会上,4位中国出版人首次进入IPA,国际出版商协会有了中国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