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完善国内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目标及思路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看,在石油农业出现之前,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农产品短缺阶段,农产品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各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优先保证农产品供给,兼顾农民收入。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者大量采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时常出现部分农产品过剩,保农产品供给目标重要性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矛盾加剧,多数国家把农民增收摆到了重要位置。随着农业多功能性凸显,农业支持保护的目标开始向保障食物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延展农业文明方向演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大宗农产品供给增加、需求减弱,价格逐渐走低,农产品供给充裕。同时,随着我国粮食持续多年增产,棉油糖等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大宗农产品库存不断增加,不得不依靠政府托市防止农产品价格暴跌。肉蛋奶、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十分充足,价格走低 ,表明我国农产品供给进入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品种结构有待调整的阶段,保供给的压力减弱。同时,受农产品成本上升、农业效益降低、农民务农收入增长乏力,以及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多重压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将提到更为显著的位置,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基于上述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目标,要从以往的优先保障农产品供给、兼顾农民收入,转变到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并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较快,虽然国内拥有生产能力,但国产的高成本农产品易被国外进口的低价农产品替代,难以形成有效的国内市场供给,以国内生产为主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受到严重挑战。同时,受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难以卖到好价钱。在高成本、低效益的双向挤压下,农民增收受到影响。因此,新常态下必须围绕保供给、促增收、可持续的目标,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从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目标

1.保供给

目前全球农产品供给充裕,进口渠道比较畅通,粮棉储备充足,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粮棉储备充足。但是,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产品成本和质量竞争力缺乏,紧急状态下以进口保障国内重要农产品能力较弱,在当今复杂国际环境下保障未来农产品供给依然面临挑战。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首要战略目标,同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兼顾棉花、油料、糖料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到2020年,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棉油糖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

2.促增收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保证农民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持续增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须达到15741元 。按农民收入结构分析,占农民总收入一半以上的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依2000—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考虑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农民收入增速也呈边际递减趋势,人均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达到5730元和3022元以上 ,才能支撑上述目标。因此,“十三五”期间,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促增收目标,应聚焦为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引领经营净收入增长。

3.可持续

近十几年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粮食“十一连增”,棉油糖等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占,水土流失不断,地下水漏斗区域扩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通盘考虑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长期目标,到2020年,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面源污染程度下降,水土流失明显减缓,重金属污染面积显著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二)完善政策体系的思路

1.优化结构,补齐短板

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以“加、改、调、增、补”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结构。“加”即加大投入政策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改”即改革农产品价格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调”即调整农业补贴方式,加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调动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增”即增加生态补偿政策内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补”即补齐农业保险政策的短板,丰富保险险种,培育生产经营主体的参保意识。

2.保证总量,用好“绿箱”

严格执行农业法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规定,着力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示范带动各级地方财政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提高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例。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空间,提高“绿箱”支持水平,更多地采用市场的手段,避免特定产品的“黄箱”政策超标,转变资金支持方式,提高非特定产品的“黄箱”支持水平。

3.化繁就简,提高效率

全面系统梳理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遵循“渠道不变、平台共用、各记其功”的要求,全面系统梳理农业支持保护项目,整合功能相似项目,减少审批环节,采用并联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公开透明管理。削减事前审批环节,加大事中事后监管,符合条件的项目采取事后奖补方式,大幅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率。 013BqeBOKdVuzUSpZkzbGQ5rTATxvg24vIxerdaLUxRkcgJU9ylcjcAh8TVfCh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