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情况

棉花在新疆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到2016年是第三年,2017年将结束。目前来看,棉花的问题解决得不错。2013年我们开始研究目标价格时,当时矛盾最突出的是棉花,国内棉花的收储价格比国外进口棉花完税后的成本每吨高约5000元,于是国内生产的棉花按收储价格收上来堆在仓库里,而纺织企业只愿用低价的进口棉花。后来国家又采取了一些办法,要求企业多用国内库存的棉花,结果导致纺织企业成本上升,整个行业亏损。选择新疆做试点是因为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一半。2014—2016年,新疆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价格,完全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的差额为每吨6000元左右,由国家直接补贴给棉农。至于具体补贴办法,最开始是60%按照播种面积,40%按照收购量;后来发现按播种面积补贴的操作成本太高,核查起来也很困难,所以从2015年开始新疆棉花的补贴中90%都是按照销售量进行补贴。

总体来讲,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是成功的,现在棉花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国内外每吨差价从以前的5000元下降到目前的450元,部分积压状况有所改善,棉纺企业用棉成本下降,棉农收益基本稳定,新疆棉花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建议从2017年开始在新疆正式实行目标价格。但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①现在的目标价格是“一年一定”,建议改成“三年一定”;②完善补贴方式,现在的补贴方式仍属于WTO“黄箱”政策,有8.5%允许量的限制。将来可以考虑将补贴与一个固定产量挂钩,这样就与当年产量挂钩的政策实现半脱钩,这样的补贴即可纳入“蓝箱”政策。 iNcCo3Rj0gt0VoLx0h4knUcgVKGfdao+HVEg2rhFlwf6oLLsx1PGaNpoOW3ZA8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