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演艺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年演艺市场的诸多尝试为2016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演艺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国有院团还是民营企业,抑或是大中型、小微演艺企业,其发展均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视,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许多利好的政策法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演艺市场的份额还有待提高,一些新模式新举措也需要时间来检验和完善,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现存问题

纵观2015年演艺企业,虽然有不少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彩,商业模式建构也日渐走上正轨;但作为传统的艺术行业,消费人群基础还有待扩大,市场规模也有待发展,而且也并非行业内的演艺企业均取得了良好成绩,演艺企业仍然存在国有院团以补贴拨款为主、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原创优质IP、商业模式亟待完善、国际化水平不高等热点问题。

1.转企改制仍需深化,演艺企业两极分化

尽管本年度国有文艺院团成绩不错,民营演艺企业更是在资本道路上勃发,整体演艺市场平稳发展。但是,在演艺市场大调整的格局中,演艺企业逐渐出现马太效应,两极分化问题愈发突出。

一方面是大中型演艺企业紧抓市场发展机遇,诸如宋城演艺、华侨城、开心麻花、云南文化等演艺企业上市并购融资不断,跨行业尝试探索不止,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自文化部等九部委出台《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经过政府、院团、民间等多方努力,目前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已经完成,但近八成的地方文艺院团都是小微演艺企业,存在着“一人一团”的困境,地方文艺院团极为依赖国家及地方的财政补贴而生存,加之国家“限奢令”的持续影响,剧场的闲置和“空巢”现象逐渐出现,小微演艺企业面临着萎缩和倒闭的风险。因此演艺企业亟待提高市场化进程,培育二三线演出市场,转企改制仍需深化。

2.缺乏优质原创IP,品牌化全产业链亟待建立

2015年演艺市场跨行业融合成绩突出,但演艺作为一种内容产业,内容才是演艺业不断深入发展的立身之本。

目前,可以看到市场中发展势头强劲的演艺企业均拥有着可长期赢利的原创优质内容:如中国演艺第一股的宋城演艺有着千古情系列持续变现,新三板话剧第一股的开心麻花有着23个原创话剧IP不断赢利,新三板演艺第一股的云南文化也拥有着《云南映象》享誉中外……这些大中型演艺企业的代表项目赢利能力极强。虽然国内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是活跃市场的重要主体,但是这些小微演艺企业中绝大部分都缺少优质原创内容,企业经营业务同质化,协同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在当今“得IP者得天下”的时代,不仅发展道路举步维艰,演艺品牌难以创建,而且原创IP的缺乏也使得演艺企业难以深入对产业链进行开发,更无法形成良好的用户黏性,演艺企业的发展现状与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相距甚远。

3.演艺改编有风险,行业融合模式须完善

自2014年以舞台剧《盗墓笔记》为代表的“粉丝话剧”在演艺市场兴起之后,演艺行业便看到了改编的潜力。而2015年以开心麻花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代表的“戏剧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更是让演艺市场看到了演艺与影视双向改编的资本之路,而且电影还反向促进了舞台剧票房。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演艺改编存在风险,并非所有优秀舞台剧都适合改编,反之亦然。如由舞台剧《华丽上班族》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舞台剧《他和他的两个老婆》改编的电影《恋爱排班表》等,并未有很好的反响,口碑和票房成绩也不尽如人意;由电视剧《甄嬛传》改编的同名舞台剧在市场中也未达预期。所以,对于目前的演艺改编而言,很大层面上市场动力大于艺术追求;改编本身也存在着风险,艺术之间存在一定鸿沟,改编模式并不成熟,演艺改编需要进一步发展。

4.国际化水平不高,中国精神“走出去”道阻且长

尽管2015年中国演艺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成绩都表现不俗,如张火丁的《白蛇传》《锁麟囊》在美座无虚席、取得佳绩,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在日本巡演64天,但此次“走出去”却仍主要是由国有文艺院团所主导,民营演艺企业作品“走出去”成绩仍需提高,国际化道路仍需探索,尤其是能体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包含中国精神、国际化能力高、能巡回演出吸引观众的演艺作品少之又少,反映着目前国内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及企业,难以构建演艺企业的国际化品牌,中国演艺企业“走出去”进程道阻且长。

5.互联网程度待提高,缺乏契机和资金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演艺产业的跨行业融合已成大势,虽然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互联网创新,不断开拓在线演艺市场,日渐打破线下线上演艺的界限,演艺市场也得以扩大;但有不少小微企业仍以守旧为主或互联网成绩并不好,也并非其不愿跟随主流逆势发展,而是这类演艺企业缺乏提高互联网程度的契机和资金,互联网进程发展缓慢,互联网所带来的价值并未充分凸显出来。这类演艺企业亟需改善现状,谋求契机、吸引资本,以提高互联网化水平。

(二)对策建议

演艺业作为一种内容产业,优质的作品本身是提高其竞争能力的重要砝码,针对演艺企业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类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和地方各部门继续进行扶持和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演艺市场、社会各类资本加强对演艺企业的推动,同时演艺企业本身也需尽快创造优质演艺作品,建立演艺企业的品牌。

1.深化转企改制,扶持小微企业

经过转企改制之后,国有文艺院团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进入转型过渡时期。在贯彻国家转企改制政策的基础之上,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快演艺企业公司制改造,推动企业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使其真正成为演艺市场合格的主体,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一方面,对于无法提高市场化程度但具有文化保护功能的演艺企业进行政府的定向采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或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促进这类企业不断发展。对于小微演艺企业,要充分发挥现在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小微演艺企业的支持范围;同时鼓励大中型演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演艺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式发展。推进小微演艺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定期为小微演艺企业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丰富和加快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演艺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力求达到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赢。大中型演艺企业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在开拓本企业市场道路的同时不忘提携小微演艺企业;小微演艺企业本身也需奋发图强,努力打造优质原创作品,寻求在市场中长久立足之道。

2.加强内容创新,创建企业品牌

演艺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演艺作品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立身之本,优秀人才是促进演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努力创作出精品、培养出人才、建立起品牌才能使演艺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优秀的竞争力。首先,不论是国有文艺院团,还是民营演艺企业,都应以时代为主题、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分析影响观众青睐作品的各类因素,同时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努力加强内容创新、打造精品舞台作品,将内容作为企业长效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演艺企业要加强对优秀演艺人才的重视和培育,诸如签约或培育优秀编剧、演出人才、营销人才等,着力打造创新型演艺人才的“孵化器”。

3.鼓励模式创新,推动行业融合

当下演艺界行业融合趋势已定,行业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刺激下,各大演艺企业均进行着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创新尝试,演艺改编便是其中之一,但改编后的市场反馈却不同,这表示改编模式尚未成熟,改编来源、如何改编、呈现形式等都有待发展,不可盲目对其热衷。所以,在行业融合的大势下,政府层面要鼓励演艺行业进行模式创新,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保障;演艺企业也要立足于企业特色探索融合创新之路,吸收其他行业之所长,化益处为自身发展所用,不断挖掘演艺价值,推动行业融合,实现长效发展。

4.培育具国际竞争力企业,推动国际化进程

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文化企业才是竞争的主体;在国家关于文化“走出去”的诸多政策鼓励和扶持下,我国的演艺企业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现阶段,首先,应结合我国演艺企业发展现状,培育具备国际化视野、经营机制灵活多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民营演艺企业,尤其应抓住当前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产品需求快速上升的机遇,打造在世界舞台具有影响力的演艺作品,以国际化角度跟进演艺业最新动态,在国内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借鉴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树立我国演艺产业的知名品牌,增强演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我国演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其次,要大力支持国内演艺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简化对外投资的管理程序,鼓励国内优秀演艺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在境外开展文化领域投资合作,为演艺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最后,要有针对性地给予财税金融支持,构建更加科学的补贴政策,以财税方式推动演艺企业国际化进程。

5.促进互联网融合,进军全产业链之路

随着互联网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计划也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演艺企业在互联网广泛垂直整合的时代背景下也应当加快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首先,不论国有院团、大中小型演艺企业都应该具备互联网基因,深入贯彻“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将传统的演艺作品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其次,演艺企业要明确内容乃立身之本,在打造优质作品的基础之上运用互联网技术谋得更高价值,或者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更优质的作品,真正促进演艺市场爆发;再次,演艺企业应该重视互联网营销,不仅加强与在线票务平台的合作,也应当逐步打造自身的营销平台,同时将用户数据与作品创作相结合,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与兴趣热点等基本信息,从而以此为基础创作更符合消费市场的演艺作品,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演艺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提高演艺企业的发展效率,推动演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进军全产业链之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

(撰稿人:赵雅兰,中国海洋大学) pL51H8Powrc4fmcwEzXYmsZR0vMOoJqxB1BUwljEJC9N57OlOaKAnXo41etVY+e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