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青年,名叫三郎。他参加了R产业的招聘考试。在他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一天,这家公司的社长突然造访。三郎颇感意外,疑窦顿生,说道:“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啊?合格的话,寄份通知就行了。还要劳您大驾,特地来告诉我不合格……”
“哪里!你合格了,而且考得最好。因这一点,公司有事求你。”
社长好像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交办。三郎心惊肉跳地问道:“是什么事啊?只要我能办到。”
“我们公司决定给你不及格,希望你去参加K产业的招聘考试,你一定会被录取的。”
“您说什么?K产业是贵公司的竞争对手。而且,对方不就是一家常常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吗?我想,如果能改变这种状况,工作肯定会很有价值,所以才希望能进您的公司。这怎么……”
社长微微笑着探出身子。
“你刚才的话很有见地,所以我才一定要拜托你。你说得没错,我们公司无论怎样努力,不用说赶超K产业,就是追赶都做不到。我们需要一个去探索它的秘密,并向我们报告的人。”
“哈哈!您是说,让我当间谍潜伏在K产业吧。”
“是的。如果你去,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的。如若成功,无论你要多少报酬,我们都给,你也可以马上担任董事。我们不催促你,你可以不慌不忙地干。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没关系。小的秘密可以不用报告,若是为一些毫无价值的事被人察觉出来,就前功尽弃了。”
“您既然相信我,把话说到这份上……”
三郎被说服后,便开始实施宏伟的计划,即参加K产业的应聘考试,通过考试后,成为K产业的职员。
当然,进公司一年左右是不可能接触到公司的重大项目的。但是他并不着急,只管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把获得上司和同事的信赖当作首要目标。同时,即便在公司外,他也谨言慎行,尽力避免做出愚蠢的行为,不让周围的人起疑。要作为间谍进行活动,就必须尽快处于有利的地位。
若是普通职员,大约到第三年就会进入厌倦期,就是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怀疑、精神萎靡、怎么也提不高工作效率等状态。
然而,三郎却能对工作持续地倾注热情。不管怎么说,他有着明确的使命,他肩负着可怕的任务,周围人谁都没有发现。与其他同事的工作不同,再也没有这么有趣的事了。如此一想,他不仅不会不满,反而觉得工作很有意思。他煞费苦心地按捺住浮现在脸上的微笑。
三郎成为这样的人才, K产业也不会视而不见、不加以培养。他很快破格晋升当上课长。离机密靠近了一步,可他努力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觊觎的神情。他的真实身份若在这样的地位上暴露,就功亏一篑了。
三郎更加尽心尽职地工作。其间,一名下属因为向其他公司透露秘密获取报酬的行为败露而被他赶走。这种职员的存在,会让自己失去作为间谍处心积虑潜伏下来的价值。
这样的功绩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三郎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信誉。不久他便被视作重要人才,甚至有董事提议让他和自己的女儿结婚。
如果拒绝的话,对方追问原因,也许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三郎同意了,而且是一口承诺的。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伪装了。间谍必须冷酷无情,必须将能利用的人全都利用起来。
董事的女儿是个美女,性格也很温和。三郎在家庭里成了好丈夫。要蒙蔽敌人,首先要从笼络同伙开始。妻子每次回娘家,都对三郎赞不绝口。理所当然,这带来了良好的结果。
他辛勤工作,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不断地晋升,向K产业的中枢部分接近。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年纪轻轻,就能够参加董事会议了。
这时,三郎心中暗暗盘算起来:已经能大致了解K产业的全貌,可以逐步整理报告回R产业交差了。然而,他又这样思量: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地位,如果再稍稍忍耐一下,也许能得到更大的收获。三郎选择了后者。
终于等到实现目标的那一天。他已经掌握了K产业的全部秘密,就是说,他当上社长了。在业界,他因为年纪轻轻就凭实力赢得社长地位而声名鹊起。当然,他现在不仅仅掌握公司的全貌,还可以凭自己的意愿进行经营。
“K产业的死活,全在我的一念之间。现在如果不露痕迹地让它破产,我的使命就完成了,而且任务完成得很出彩……”他嘀咕道,继续思忖着,“可是,为什么要毁掉它?之前我含辛茹苦地工作,算算对方给的低廉的报酬,怎么做都得不偿失。即使回去当R产业的董事,也没有我什么事。即便去当社长的接班人,也比现在掉价。”
三郎已经养成了理智的思考方式。唯独这一点,他始终未变。
同时,R产业社长那边正欢天喜地地等待着三郎凯旋,可是左等右等,也没有发现他有任何要回归的迹象。社长悄悄进行联络,等来的却是冷冰冰的答复。社长怒气冲天,放出“K产业社长是我们公司间谍”的传闻。这不是传闻,而是实话,但效果却适得其反。
K产业的职员们听说这一传闻后义愤填膺,团结在新社长的周围群起抗争,终于让R产业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