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讲

穿戴有礼

穿衣戴帽虽然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但怎样穿戴,仍然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规范和礼仪。遵守这些规范和礼仪,服饰就会给我们的形象加分,否则就会减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穿衣戴帽方面究竟要遵守哪些规范呢?

服饰是礼仪活动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正式场合,服饰的穿戴怎样才显得文明、得体,要注意哪些原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服饰的礼仪。人人都要穿衣服,但是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它能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看看你的衣服的样式,别人就可以感觉到你立身处世的基本风格;看看你的衣服的色调,别人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文化素养;看看你的衣服怎么个穿法,别人就可以推想你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服饰是一个人最显眼的文化标志。服饰和容貌,是构成我们形象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注意相关的礼仪,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们先来说两个小故事。朋友们应该知道,子贡是孔子的几大弟子之一,孔子曾经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门类,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十位弟子(《论语·先进》),人称“孔门四科”。子贡是“言语”一科中的两人之一,学问很好,尤其擅长辞令。可是,当他衣着不得体的时候,照样会遇到麻烦。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讲的“马棚修容”的故事,便与子贡有关。

有一天,子贡去吊丧,大概是因为走得太急,事先忘了修饰仪容。到大门口时,守门人认不出他,以为是个不修边幅的陌生人,便不让他进去。这时子贡方才意识到自己的衣着有失体统,便跑到附近的一个马棚里修整容貌,然后再到门口,请求通报。守门人此时终于认出了他,这才让他进门。这个故事,启功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陈垣先生的文章里曾经提到,陈先生以此提醒学生不能不修边幅。

子贡仪容不整,被阻挡在门外,还不算太惨。有的人衣冠不洁,被人看作是品行不端。据《左传》记载,鲁襄公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继位的鲁昭公,居丧期间把身上的孝服弄得很脏。当时就有人据此预言,连一套衣服都弄不利落的他,将来一定治理不了鲁国。这个人一语成谶,鲁昭公果然是个昏庸之君。

上面这两个故事表明,古人非常重视服饰仪容。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服饰是文明的产物,我国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麻和葛的织物残片,以及骨针、陶纺轮、织机部件等纺织工具。相传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了丝绸,教人制作衣裳。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块距今四千多年的绢片,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早的丝织品实物。商朝甲骨文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蚕桑的记载,并且出现了衣服的“衣”字。到了周代,我国的丝织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服装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汉武帝元封元年,政府从民间征得的绸帛多达500万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的纺织品,有的丝径只有0.0055~0.006毫米,如此轻薄的织物,其工艺之精湛,丝毫不亚于现代的制作水准。其中一件素纱襌衣,身长128厘米,两袖之间宽190厘米,薄如蝉翼,可以握在掌心,重量只有49克,令人叹为观止。

太古冠

仿照远古冠帽做的帽子称为太古冠

缁布冠

缁布冠是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在古代,人们戴帽子也有不少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以及人在不同场合时,使用的帽子形态各不相同,这里仅举其中几例进行展示。

古人认为,礼仪是从衣服开始的,所以不能不慎重,不能不讲究。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先秦时代衣服有哪些名目。

古人把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两者是分开的。裳的样子和今天的裤子不一样,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裙子,前面用三幅布,后面用四幅布围起来,腰间有折,这样,大腿两侧就出现了类似于旗袍的开气儿。光做成这样恐怕不太雅观,所以要用两片称为“衽”的布遮掩。当时还有一种上下衣连在一起的衣服,因为衣体深长,所以称为“深衣”。头上有类似于后世的帽子的东西,叫“弁”“冕”,统称“头衣”。当时妇女头部的装饰相当复杂,《诗经·风·君子偕老》形容妇人的佳丽美艳说:“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副,是用来把假发和真发编在一起的发饰。这句话是说,这位女子的簪子用玉装饰,步步为仪,雍容娴雅。可能有朋友会感到惊讶,原来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就有妇人装饰用的假发。事实上长沙马王堆汉墓里还出土了假发的实物,足以证明《诗经》所记属实。古人把脚上穿的鞋称为“舄”,鞋面的材质,夏天用葛;冬天用皮革。舄有单底和复底两种,复底就是双层底,下面那一层是木头的,雨雪天也可以穿。古人也穿袜子,舄和袜统称“足衣”。

笄(jī),束头发用的簪子。

瑱(zhèn),戴在耳垂上的美玉。

纮(hóng),帽子上的带子,用来把帽子系在头上。

衮冕

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天子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天子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祭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爵弁

爵弁,冠名,爵通“雀”,故亦作“雀弁”。古代礼冠的一种,比冕次一级,形制如冕,但没有前低之势,而且没有藻旒(丝绳串玉的装饰物)。

古人穿衣服很讲究,先穿贴身的内衣,外面再穿一层衣服。天热的时候,这层衣服用葛或者麻做成,比较透气、凉快;天气稍冷,就穿夹衣,夹衣有夹层,里面可以塞丝絮之类的东西,增加保温的功能;冬天,就在外面套皮袄,当时的皮袄把兽毛朝外,看起来不雅,所以外面还要套一件罩衣。《诗经·秦风·终南》赞美秦襄公“锦衣狐裘”,狐裘,是诸侯在朝廷上穿的衣服。锦衣,是罩在狐裘外面的彩色衣服。最后,才是正式的礼服,就是上朝、办公时穿的衣服,一般的士上朝是穿玄端服。天子、卿大夫穿的衣服各有不同的纹饰,《诗·豳风·九罭》赞美周公穿着“衮衣绣裳”,衮衣就是上面画着龙的衣服。

斩衰冠(右)冠绳缨(左)

菅屦

菅屦,用菅草编织为鞋。古代人在服丧时穿这种草鞋。

斩衰衣

斩衰裳

斩衰,衰通“缞”(cuī)。丧服名,“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制布做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

另外,古人对丧礼十分重视,对参加丧礼的人的服饰要求非常严格,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无尽的哀思。

古人睡觉有睡衣。《论语》说,孔子穿的衣服当中有一种“寝衣”,许慎《说文解字》说,寝衣是睡觉穿的衣服。寝衣的长度大约到膝盖,如果穿了睡衣还觉得冷,可以再盖上大被子,就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说到的“布衾多年冷似铁”的“衾”。

有朋友会问:“里里外外这么多层衣服,穿着上有什么规定吗?”当然会有。这些衣服,穿的位置不同,功用也不同,不能穿混了。古人把包括睡衣在内的、比较近身的衣服统称为“亵衣”,这是在私人场合穿的衣服,是不能用于公务、会客,或者穿着它出入于大庭广众之中的,古人明确地把它定性为“非公会之服”。例如,睡衣是贴身穿的,难免会有汗味和其他不卫生的气味,会令人不快。此外,睡衣的款式也比较宽松、随意,不正式,所以不能穿着见客人。这一条,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恪守的原则。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些妇女在客堂里做针线活或者择菜,如果有客人来访,那她一定会赶快进屋,换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再出来与来客见面。如果穿着睡衣与客人喝茶、聊天,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客人,或者是不尊重自己,甚至引起四邻的非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虽然衣服不一定华贵,但是装束和人很和谐,怎么看都舒服;而有的人穿衣服,怎么看都有些别扭,这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着装是否符合礼仪修养的要求。恰当的着装可以衬托出人自身的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穿衣打扮时要遵守什么样的礼仪呢?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进校门的地方立着一面大镜子,这样,每位教师和学生在开始一天的教与学之前,都可以在这儿看看自己的衣着与仪容是否恰当。前年我去台北,发现松山火车站的大厅里也有一面大镜子,上面写着“整肃仪容”四个字,可见仪容不整肃,是不能出现在公众场所的。

有的朋友以为衣服的主要作用是御寒,天气很热的时候,就不必有那么多讲究了,正所谓“暑天无君子”。其实衣服的作用不光是御寒,它还是文明的标志。所以,天气再热,面对公众,我们还是得穿戴整齐。这个规矩,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下来了。《礼记》说:“劳毋袒,暑毋褰裳。”这句话说了两种情况:一是即使你正在从事劳作,汗流浃背,也不要“袒”,就是不要光膀子、袒胸露背,那样不雅观;二是即使是酷暑之日,也不要“褰裳”,不能当众撩起衣服,不能因为热就失去了体统,让人看不起。这也应当是现代中国人的文明原则。记得我小时候,街上还有不少拉人力车的人。我的家乡无锡,城里河流纵横,桥梁很多,而且坡度不小,人力车夫拉着客人上桥下桥,非常辛苦,但是他们都能守住文明的底线,不光膀子。这几年,北京的天气很热,简直和南方差不多了,地面气温有时高达56度,但是交通警察个个穿得整整齐齐,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但是他们都能恪守住文明的底线,再热也不袒胸露背。2009年,为了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北京郊区的阅兵村有上万人顶着酷暑训练。大家都还记得,这一年北京的夏天之闷热是近几十年当中非常罕见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嫌热而赤裸上身站在队伍里的,让人非常钦佩,这才是文明之师!其实,正是因为天热,才需要我们展现自己内在的“定力”,自觉地约束自己。

穿衣着装不仅代表了一个人外在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大家想想看,如果在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又是在工作区域,一位男士赤裸上身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符合着装的礼仪吗?

《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中国人的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字,或者说是尊重。《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相处,在同一块大地上依存,我们是同类,彼此要尊重和关爱,这就需要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社会在日益进步,大家都喜欢看到高雅美好的东西,而不希望与不文明者为伴。光膀子或者穿睡衣上街,似乎没有影响别人,但给人的感受是负面的。大家想想,如果你请一位朋友吃饭,他光着膀子或者穿着睡衣上门来了,你会觉得舒服吗?你的客人尊重你的这一顿饭吗?如果我们因为着装不庄重,引来周围人的侧目而视、评头论足,我们的心中不会有异样的感觉吗?

有一位退休的外交官撰写了一本回忆录,里面谈到不少外交礼节的故事。例如,东南亚某国举行盛大招待会,某国的一位外交官穿戴太随便,结果被门卫拦在门外,硬是不许他进去。日常生活虽然与外交场合有不少差异,但着装礼仪的精神是一致的。在着装方面,普通人应当遵守哪些规范呢?

曾经有一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跟我抱怨,说他单位的职工不尊重他,谁见了他都嘻嘻哈哈,没有正经话。他觉得自己有钱有权,别人理应对他有所敬畏,由此产生了疑惑。我给他分析了几种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他衣衫不整,把自己的形象弄砸了。他不信,于是我给他讲了《孟子》里的一个故事。孟子去见梁襄王,见过之后非常失望,出门后,孟子对人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这个梁襄王,远远一望,不像是一位国君的样子;走近去接触,也看不出他有令人敬畏的地方。梁襄王有权有钱,但是“望之不似人君”,让下属敬畏不起来。是什么原因让梁惠王身上看不到让人敬畏的地方,孟子没有说。我们读《论语》,发现其中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老师,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去执政?孔子说要有“五美”,其中之一就是“威而不猛”。大家知道,做领导的需要有一种威严,令行禁止,工作才开展得起来。有些领导确实有威严,说一不二,但那是靠手里“生杀予夺”的大权树立起来的,所以人人都畏惧他;另一种管理者则是真正能树立威信,让下属感到敬畏的人。后一种领导者不仅内在德性好,外在形象也好。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衣冠整肃,瞻视尊严,神色俨然,令人望而有敬畏之心,这样,就能做到威而不猛了。如果一位领导平时衣服皱皱巴巴,又不爱洗,给人的印象是生活态度不严肃,得过且过,所以他每说一句话,员工都会觉得不靠谱。反之,大家就觉得这位领导是对每个细节都很认真的人。《诗经·鲁颂·泮水》歌颂鲁僖公能敬明其德,德性不错,又能“敬慎威仪,维民之则”,举动威仪,恭敬谨慎,所以被下民当作法则,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国人看重衣服的程度,在世界上恐怕不多见。《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直接把黄帝时代的天下大治与衣裳相联系。《穀梁传》把诸侯的友好相会称为“衣裳盛会”;中国人喜欢把家族内足以光耀门第的事情称作“衣冠盛事”;把人才济济的家谱称为“衣冠谱”;唐朝的时候,日本、高丽、新罗的留学生到长安来学习,把中国文化称之为“衣冠文物”,可见,“衣冠”二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特别谈到女性的着装问题。中国的女性服饰观念,历来以庄敬自重、衣不露体为准则。后来有人说,这是束缚人的封建思想,应该破除!于是,少数女性的穿着比男性更为大胆,她们身穿吊带背心、低腰裤、露脐装、拖鞋,上下飞机,出入影院,管理人员不加制止,周围的人也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有人说,女性服装紧、透、露,是西方世界倡导的服装潮流,是中国文化国际化的表现。这是对西方文化的误读。西方有教养、有身份的女性,在公共场合是不会穿这类有失体统的服装的。不仅如此,在正式场合衣不露体,也是西方社交场合的原则之一。例如,平时男性穿的袜子,袜筒都比较短,只到踝骨附近。穿这样的袜子,如果跷起二郎腿,裤腿下面的皮肤就会露出来,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失礼的,因此,他们在正式场合穿的袜子,袜筒都比较高,目的就是不把小腿肚的皮肤露出来。女性在正式场合穿西服裙,出于同样的考虑,必须配穿长丝袜,或者连裤袜。这种规定,与中国人的“衣不露体”有异曲同工之趣。可见,即使是在我们看来比较自由开放的西方社会,对着装的要求比我们还要严格。西方的服装确实丰富多彩,既有高雅的,也有休闲的、性感的,适用于不同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人群的需要,但是西方上流社会对于服饰所代表的人的身份,是有明确的价值标准的。西方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乔恩·莫利说过:“没有哪个女人应该穿着性感的服装去上班。”另外一位形象设计师海伦·布朗杰则诙谐地说:“裙子越短,权力越小。领口越低,权力越小。”前两年,西方有一位女性政要去参加一个非常正式的会议,可是她的外衣领口太低,受到媒体的哄笑,有媒体挖苦她是“给会议投了一枚震撼弹,弄得与会的政要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少媒体还刊登了她身穿低胸衣服的照片,认为她非常失礼。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服装模特的衣服当作正式服装来穿,以免贻笑大方。

有一位女职员,工作勤奋,也很有能力,就是穿着总是不得体,几年后,与她资历相同的人都提升了,唯独她还在原地踏步。她感到奇怪,便去问领导。领导回答说:“你连自己的职业服装都不能处理好,我们怎能让你去处理更加重大的事务呢?”

有朋友会问:“我们今天有各种职业服装,我们到街上一看,就知道这是法官,那是警察,那是税务官。古代的衣服有这种分别吗?”当然有。中国的服饰文化相当之灿烂,特色之一是用服饰提示你所在的场景,以及你的身份。古人结婚有婚礼服,办丧事有丧服,祭祀有祭服,做官有官服,做学生有生员服,将军有将军服,士兵有士兵服。做法官的也是一样,有专门的服装,法官的帽子叫作“獬豸冠”,这个名称很奇怪,这两个字也不好认。至于它的来历,王充《论衡·是应第》中说,獬豸的样子像羊,但只长着一只角,它有一种天性,就是知道谁有罪。尧舜的时候,管理刑法的官员是皋陶,但凡遇到疑难的案件,他就会让獬豸帮忙。獬豸见到有罪的人,就会用角去触他,没有罪的人则绝对不会去触。所以人们称它是天生的“一角圣兽”。汉代法官戴的冠就叫“獬豸冠”,希望自己能像獬豸那样准确、公正地断案。

古人喜欢在领口、袖口以及衣服的下摆处,用另一种颜色的布镶边,以此标志自己的身份,这似乎有点儿像今天西方人用“白领”“蓝领”区别人的职业。《诗经》上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是衣领,学生的领口用青色的布为缘,所以后人用“青衿”来称呼学生。《唐风·扬之水》说诸侯“素衣朱襮”,意思是,诸侯穿的中衣,领子上绣着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

下面再来谈谈饰品。先秦时代的服饰,往往用玉做装饰品。玉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据《山海经》等书记载,上古时代,中国的玉矿产地至少有一百多处。在距今七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大量玉器出土。到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制作工艺已十分完善,玉器的种类已经呈现系列化的倾向,而且制作之精美,令人有巧夺天工之叹。儒家把民众对玉器的喜爱,引向了以道德相尚的方向,那时候的人们爱玉不是因为它的价格昂贵,收藏它也不是期待它能升值,而是因为它的特色与君子的德性非常相似。《说文解字》说玉是具有仁、义、知、勇、洁五种美德的美石: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玉润泽温和,是仁的表现。从外面看它的纹理,就可以知道里面,是义的表现。声音舒扬,专一远播,是智的表现。即使被折断,但绝不弯曲,是勇的表现。边角锐利而不伤人,是圆转的表现。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并且用佩玉来提示自己努力修身,争取成为君子,佩戴玉器成为时尚。《诗经·卫风·淇奥》说,有一位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说他冠两边的青丝带上有美玉正对着两耳,他的皮弁上镶嵌的玉粒,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灿烂。周代的贵族还有一种“组佩”制度,就是把璧、环、璜、珑、串珠等配套佩戴,走起路来,玉声玎珰,非常优雅。《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说到有人翱翔行走时,身上的玉器发出悦耳的“将将”之声。

可见,中国式的服饰之美,是与做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道德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古人把整齐衣冠作为每天早起首先要做的功课。《礼记》里有一篇《内则》,专门记载家庭内部的生活礼节,其中提到,男子在清晨鸡鸣第一遍的时候就要起床,先洗手、漱口,然后梳头,挽成发髻,再用一块布将发髻裹起来,然后插上笄,把它固定住,再用一条绸带向后束住发根,交结后垂下,作为装饰。接着便戴冠、穿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情怀,穿什么,怎么穿,往往和这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息息相关,只有符合礼仪之道的穿着,才会使衣服与人和谐自然。那么,我们究竟怎么穿戴才符合礼仪之道?中国古代的着装有所谓“三紧”,这“三紧”是指什么呢?

先秦的上衣大多没有扣子,所以要用腰带收紧。腰带有两条,一条是布的,作用是将衣服的腰部扎起来;另一条是皮革的,缚在布腰带之外,主要用来系挂各种常用的物件,如小刀、觿(xī)等,觽就是用来解开死结的小锥子。《内则》对于穿戴的规定非常细致,非常具体,这是为了培养人们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这种传统,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不息。古人在礼仪场合的衣服,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穿得紧凑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他小时候,家族内就有关于穿戴要“三紧”的要求:

一是“头紧”,是说帽子要戴正,帽带要扎紧。我们从电视里看到,有些明星,总是披头散发,帽子也是故意歪着戴,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这些人是公众人物,他们的做派不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会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腰紧”,是说要把腰带束紧。如果不束腰带,或者只是松松垮垮地一系,就不成体统。后来人们发明了有纽扣的衣服,所以,要把所有的纽扣都扣好,不能扣一个、不扣一个。部队里检查军容,连风纪扣都必须扣上。如今流行宽松式衣服,是让人们在家休闲的时候穿的,在正式场合不可以穿。

三是“脚紧”,是说要把鞋带系紧。今天需要系带的鞋子不太多了。但是,只要你穿了系带子的鞋,就一定要把它系整齐。今天的许多女性,喜欢穿着拖鞋上班、上学,进出公共场所,既不方便行走,也非常失礼。

只有把帽带、腰带、鞋带三者都扎紧了,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显得振作,才能表现出对人、对事的郑重。朱熹还说,作为一个人,先要调整身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形体调整好。他说,“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如果这些地方不注意,则“身体放肆、不端严”,显得松松垮垮,漫不经心,会“为人所轻贱”,让人看不起。

有的人认为,穿衣服要体现人的精气神并不难,只要买价钱很贵的名牌服装,就会显得很有气质。那么究竟是不是衣服价钱越贵,就越能体现出着装的礼仪呢?

二、不求奢华

在正式场合,是不是一个人服饰的牌子越华贵、料子越挺括,就越是说明这个人懂礼呢?当然不是。人的家庭是富贵还是贫穷,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君子不把发财作为人生目标,也不与人斗富比阔,而是注重内在的道德修为,这是自己可以主导的事情。《弟子规》教育孩子:“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的基本功能是遮羞和御寒,因此,整洁是最重要的。如果家境贫困,可以按照“上循分,下称家”的原则来变通,就是上衣尽可能合于自己的身份,下衣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就行了。朴素俭约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这里,我们要举子路的例子。孔子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意思是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以为耻辱的,恐怕要数子路了,子路这样做是有文化自信和自尊的表现。每个人的气质都是由内涵和外表两个方面组成的,古代学者大多比较注重内涵,如《老子》说“君子被褐怀玉”,“褐”是粗布的外衣。君子虽然身上披的是粗布做的衣服,怀抱的却是温润高洁的玉。可见,道家学说也注重内在,轻视外表。《弟子规》说:“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慽。”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从小都受到这样的教育,与别人比,要比道德、学问和才艺,穿得旧一些,吃得差一些,千万不要心生慽慽。广为流传的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这个意思。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近代日本的某些教育理念。例如,为了避免学生攀比家庭地位与贫富,学校会要求在校学生一律穿校服,外出郊游所带便当的价格也有统一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可以相互竞争的项目,只有道德、学业与才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中学也推行校服制度,但是,由于大家不明白穿校服的用意,所以校方和学生都把运动衣当作校服,这样,集会的时候就显得整齐划一,上体育课也不用换衣服。然而,我们依然经常听说学生中间有雇同学做作业、打扫卫生、选举自己的现象。到了周末或者放学的时候,家长开车来接孩子,更是成了大家比车斗富的大好时机。富家子弟骄奢淫逸,难以虚心好学;贫家子弟自惭形秽,也会有自卑感。广西柳州29中是一所以民工子弟为主的学校,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必修课,把自尊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学生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这就体现了礼的真谛。

穿衣服得体,整洁干净,这些都符合社会生活对我们在服饰方面的礼仪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那么,符合礼仪之道的着装,还有哪些要求呢?

三、符合身份要求

服装要与身份相称。古代服装有严格的分类,官员有官服,学生有生员服,婚礼有婚礼服,丧礼有丧服,不得杂越。这种分类,含有提示身份、场所的意思,很有道理。例如,教师每天在用自己的言与行影响学生,服装应该朴素大方,不要每天花样翻新,女教师不应当浓妆艳抹,花枝招展,戴新奇的首饰,那样不仅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旨趣,不可小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自觉遵守这些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中小学教师更应如此。至于下班回家以后老师们怎么穿戴,那是另外一回事。著名演员王刚说,他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的男同学都非常迷恋一位女老师,这位老师虽然漂亮,但举止端庄,穿着朴素,毫无“妖艳”之气。受她的影响,全班的男同学都穿得很朴素整洁,这位老师的魅力远胜于只顾打扮的女教师。

如今有少数的公众人物,如电视节目、文艺演出主持人、大会司仪等,似乎不如这位女教师,她们热衷于在穿着上下功夫,而不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有时一个节目有几位女主持人,彼此的主持水平并没有多大差别,服装却是一个比一个新奇、暴露,也不知道她们是想让观众欣赏节目,还是欣赏她们的服饰。

前几年,西安市出台了一则对出租汽车司机仪容的规定:在车辆运营期间,男司机不能留长发,不能蓄胡子;女司机不能穿吊带上衣和短裙。这是非常稳妥的措施,比如,女司机如果穿得过于暴露,不仅违背职业精神,而且容易引发某些恶性案件。

衣服要与人的内在情感相称。衣服都有色彩,在特殊场合要选择恰当的服色,这是中国礼仪文化的要求之一。例如,参加丧礼,吊唁亲友,这是非常特殊的场合,只能穿黑色或白色这两种颜色最庄重的衣服。所有的人都在为失去一位亲友而悲痛,甚至在哭泣。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穿着颜色鲜艳或者样式俏丽的衣服参加丧礼,甚至涂了口红、指甲。有些人穿的是黑西服,领带却是花的。这就跟整个丧礼的气氛不协调,非常失礼,会令丧家不快。

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所以,在传统佳节或婚庆的日子里,大家都会选择红色来烘托气氛。参加婚礼的宾客,要穿色彩比较明快的衣服,以便与婚礼气氛保持一致,但又不能穿着过于艳丽的服装,以免喧宾夺主,盖过了新娘的风采。此外,如果有人正在服丧,穿着素色的衣服,甚至出门要戴着黑纱,那就不应参加朋友的婚礼,以免破坏气氛。

前几年,在一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晚会上,女主持人居然穿了一件鲜艳的红马甲。八年抗战,无数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回想起来,谁的心情都很沉重,而这位女主持人似乎是例外。此外,合唱队演唱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而演员一色的洋打扮,都是西服、洋装,与歌曲、晚会主题非常不协调。也不知到底是中国人在纪念抗日战争,还是西方人在纪念抗日战争?好像穿了中国人的衣服就唱不了这首歌似的,让人觉得不搭调。

穿衣戴帽的讲究有很多,虽然看起来有不少条条框框,但我们只有遵守这些规矩,才能在穿衣打扮中,让我们自身与服装、环境相协调。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每个人的修养也不一样,那么,符合礼仪之道的着装,在这两方面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四、体现文化素养

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能在服饰上体现自己独特的风范,人们甚至把服饰当作自己的文化标志,如诸葛亮的羽扇纶巾,苏东坡的峨冠博带等。

孔子的学生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年龄只比孔子小九岁。据司马迁《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和东汉学者王充的《论衡》等文献记载,子路原本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夫,他当时的身份在服饰上也有他的文化标志,就是“戴鸡佩豚”。这四个字的含义,裴骃的《史记集解》当中是这样解释的:“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意思是说,子路戴的冠像雄鸡,身上佩饰像公猪,他就是用这样的“文化衫”来显示自己的勇猛无礼。第一次见到孔子时,子路的表现相当粗暴,显得很没有教养。孔子则用君子的礼仪风范来折服他,子路非常惭愧,幡然醒悟,于是把他的那套没有文化的“文化衫”扔了,《庄子·盗跖》篇说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换上儒服——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衫,并且拜托孔子的学生居中说情,拜孔子为师。子路衣服的一脱一换,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无关宏旨的细节,实则是子路从“野人”走向“君子”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子路发愤读书,气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孔子把自己的十位弟子按照他们最突出的能力,分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子路是其中之一,孔子认为他擅长于“政事”。子路做过鲁国季氏的“宰”和蒲邑的大夫。孔子周游列国时,他忠心耿耿地追随左右。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的缨带被对手砍断,生命危在旦夕,但他临危不乱,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结好缨带后从容死去。可见,君子对于冠服是何等在意。

五、体现本民族的文化个性

在纪念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合影当中,照片上的军人都穿军服,其他人几乎都穿西服,有朋友要问了:“那时不是把中山装作为国服的吗?怎么这张照片里没人穿呢?”这里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随之而来的一件大事,就是“易正朔,改服色”。所谓“易正朔”,就是改奉新政权的历法;所谓“改服色”,就是改换为新政权的“正色”。古人认为,五行之色是青、赤、白、黑、黄五种正色,每个朝代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正色,一旦政权发生更迭,正色也要按照五行的顺序更换。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首先,把满清政府推翻了,宣统皇帝下台了,民国政府自然不能再沿用“宣统”的年号。古代中国一直使用帝王纪年的方法。如今,几千年的帝制彻底结束了,那用什么来纪年呢?最初,黄兴等人在《民报》发刊词上提出用黄帝纪年的建议,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后来,民国政府决定采用民国纪年。

同时,作为国家文化表征的服装,自然也不能再继承大清王朝的衣钵。那么,新政权下的国民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1912年10月,民国政府决定将西服作为正式礼服,并以公报的形式颁布男女礼服的样式,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有昼礼服与晚礼服之分,完全是西式服装;穿大礼服要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常礼服有两种:一种与大礼服类似,完全西化;另一种是传统的长袍马褂。于是,穿洋装成为中华服饰的新潮,人们争相购买进口服饰,由此造成了对外贸易的巨大逆差。辛亥革命后,武昌用于进口西服的白银多达2000多万两;1912年春季,天津进口洋服、洋帽的费用就达125万两白银。孙中山指出,仅1924年,中国的白银由于洋货畅销,“便有五万万两的损失,其他各种通商损失七万万两”。服饰的全盘西化,在经济上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至此,孙中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认识到四万万同胞不能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表征。于是,他设计了一套新式服装,每一处细节都与中国文化相联系: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五粒胸扣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三粒袖扣代表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兜盖的倒山形略如笔架,表示尊重文化;背部不接缝,表示天下一统。这种服装被称为“中山装”。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颁布《民国服制条列》,中山装被确定为礼服,成为“国服”。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民国政府在民族服装的问题上是走过弯路的,一开始试图用西方服装全面替代中华服装,后来终于觉醒,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是,历史的发展方式,尤其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有些匪夷所思。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山装几乎没有多少人喜欢穿了,西服重返中华大地,成了我们的礼服和节日盛装,真是让人无法理解。我收到过不少会议通知,要求与会者穿正装,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所谓正装,便打电话去问,主办者明确告诉我:就是西装。

目前,我们没有一套为全国人民认可的“国服”,这恐怕有些不合常理,也会令人尴尬。有一位留学印度的青年人说,有一次班上集会,老师建议大家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出席,结果所有的同学都照办了,只有他穿了一套西装去了,老师很奇怪地问他,他无言以对,因为他没有民族服装可以穿。

此外,由于相关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大家对传统服装的了解知之甚少,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太强,许多地方曾因制作“民族服装”闹了笑话。某航空公司空姐的服装,样子像是中国传统式的,但却是“左衽”,成了孔子说的“披发左衽”的“蛮夷”。我感到很奇怪,就问她们衣服是什么人设计的,她们说是外国人设计的。请外国人设计中国民族服装,这本身就很搞笑。日本有不少熟悉《论语》的人,如果他们看到了,一定会说,如今你们已经变成夷狄之邦了。这种现象,在内地的许多饭店时有发生,每当我告诉老板这样会弄巧成拙、被内行人耻笑时,老板总是一脸错愕,连声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

服饰方面的礼仪文明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民族审美情趣、工艺技术、生活方式等的综合结晶,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记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服装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国家举行盛大庆典,或者欢度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应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作为中国人,我们都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祖国感到自豪,也应该拥有至少一套代表自己民族文明特征的服装。

好了,关于穿戴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中的内涵,我们就讲到这里。

方位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但是很多朋友对这两个字的含义并不是十分清楚。所谓的方,是指方向;位,则是指具体的位置。西周的时候周武王从堂上走到堂下跟诸侯见面,这件事情非常有名。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周武王下堂见诸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西周走向衰弱的标志之一。方位的失当真的会导致如此严重的问题吗?我们在特殊的礼仪场合,在方位问题上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在下一讲当中,我会为大家作解答。 mAwd50Bk6lIQzcGlI1MdWY+DRypInKz4UlajJHtUFYLnDMh29ChfJtVA7J1/W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