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容貌的礼仪

我们看自由体操比赛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每一位运动员刚刚出场,表演正式动作之前,裁判员就开始记录和打分了,运动员的气质、形象、表情等,都在他们观察的范围之内。这是为什么呢?

和体操比赛一样,生活中,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林黛玉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印象并不是太好,越剧《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唱词说贾宝玉是“腹内草莽人轻浮”。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在给别人打“印象分”。礼仪作为一种富于人文内涵的活动,对于人的容貌、神色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古人称之为“礼容”。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容貌的礼仪,也就是礼容。古书上对于礼容的记载很多,也很详细,我们先来看《礼记·玉藻》中的一段话:

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

以上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君子闲居的时候,体态舒缓平和。如果要去见自己尊崇的人,立即会整肃仪容,容色谦敬无比。怎么个谦敬法呢?文中从脚到头都作了说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

一、足容重

足容重,是说步履要缓慢、稳重,不要轻佻。《礼记·曲礼下》说:“行不举足,车轮曳踵。”踵,是脚后跟。曳,就是拽,拖着。行走的时候,不要把脚抬得很高,而是要像车轮子不离开地面那样,用脚后跟擦着地往前走。检验的标准是,后面的人不能看到你的鞋底。日本的老师教学生学习弓道,也要求学生这样行走,以此来训练学生沉稳的气质。

在重大场合,礼仪往往可以起到帮助表达主题的作用。比如在加冕仪式上,接受皇冠的人登台阶的时候,应当左脚先迈上第一级,然后右脚也迈上第一级,两脚并拢。然后再上第二级台阶,左脚迈上第二级台阶,接着右脚迈上第二级台阶,两脚并齐。就这样一级一级,一直走到台上。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与整个仪式庄严、郑重的气氛相呼应。2009年,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去世,政府决定为他举行国民葬。我们在电视里可以看到,捧着卢武铉遗像遗物的一行人,从夹道的民众当中缓缓前行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行走的。

二、手容恭

手容恭,是说手的位置要高而正,这才显得恭敬。《弟子规》上说:“拜恭敬,揖深圆。”意思是为了表示内心的恭敬,作揖的时候,双手要展开后相接,既深又圆。这就是“手容恭”的表现之一。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孝事周姜”

“孝事周姜”描述的是西周文王之母太任的故事,她是挚任氏的女儿,容貌端庄,性情仁厚,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对婆婆周姜非常孝顺,伺候得十分周到。

《礼记·曲礼下》中有许多关于手容恭的具体说明,如在礼仪场合捧持物品的时候,要做到“奉者当心,提者当带”,“奉”字与“捧”通,是说双手的高度大致与心的位置齐平。越是重要的物品,手的位置越高。手持天子的器物时,要“上衡”,就是双手的位置要高于心。有些比较重的物品只能用手提着,这时,手的位置不能太低,大致与腰带齐平。当然,绝对不允许将物品放在地上拖着走。

今天,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手的摆放位置、动作和姿态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对此往往比较清楚,但还是有不少细节容易被大家忽略,比如递送物品、握手以及在重大场合站立或就座的时候,手的摆放位置和动作等。这当中的学问和讲究,到底有哪些呢?

在如今的社交场合中,大家习惯用双手向对方递名片,这是正确的,因为双手递送东西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奇怪的是,一张小小的名片,大家都知道要用双手,而比这更重要的许多场合,不少人却忘记了这一条原则,表现得很失礼。

比如,与尊长握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我们看到,在大学的学位授予典礼上,校长要与每一位获得学位的同学握手,再拨博士帽上面的流苏,然后授予学位证书,最后与他合影。半天下来,累得连手都举不起来了。但是,不少同学上前握手的时候,只伸出一只手与校长相握,他们似乎不知道,单手相握是地位相同的人之间的礼节。例如,毛泽东与尼克松是中国与美国的最高领导人,地位对等,他们可以单手相握。而学生和校长的关系与此不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的身份都不是对等的。在身份上,校长是一校之长,德高望重;从年龄上来说,校长也是父辈。校长是代表学校给学生授予学位,学生在学校学习四年,学业有成,此时此刻,理应心存感激。在这令人铭记终生的一刻,学生应该以双手相握,在表示亲切的同时也表达对校长和母校的敬意。

从事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尤其应当注意礼容。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营业员给我找钱,一边数,一边把一张张纸币扔给我: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当我把散落在柜台上的钱一张一张地收起来的时候,个别态度恶劣的服务员甚至会嫌我动作太慢,大声地说:“你怎么还不走啊!”我只得赶紧将钱抓起来,狼狈地走开。服务人员如此无礼的行为,无异于对顾客的侮辱。当然,也有一些服务业单位做得非常出色,他们会专门为顾客准备一只长方形的、浅浅的盒子,把要找给顾客的纸币按照面值的大小,顺序叠放在里面,双手捧给顾客,并且面带笑容地说:“欢迎您再来!”这才是对顾客的尊重。

近几年,航空业的旅客服务也渐渐变得不尽如人意。例如,有些航班偶尔有送热的小毛巾给旅客的服务,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乘务员应该双手将毛巾递给旅客才对。可是,我就见到过乘务员把毛巾扔给旅客的现象。飞机上发放的正餐或点心也是如此,个别乘务员甚至会叫座位靠近走道的旅客帮助递送或者回收餐盒等物品,显得非常失礼,因为任何乘务员都没有指使旅客的权力。

在某些重大的场合,有些人由于平时不注意基本的礼仪规范,未免感到手足无措。有一次,我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场全国乒乓球单打决赛。按照规定,主办方先要向观众介绍参赛的两位运动员。摄影师给两位选手每人一个特写,只见一位选手将两手交叉在胸前,另一位则把双手放在背后。面对如此众多热心支持国球的父老乡亲,两位运动员的手竟然放得都不是地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显得很随意,不严肃;放在背后,又不免挺胸凸肚,显得很傲慢。尤其令人失望的是,当主办者说到他们的姓名,需要他们上前一步向观众致意的时候,两人的手却依然保持原样,没有放下来,只是朝观众弯了一下腰,点了一下头,这怎么能算是行礼呢?国家级运动员是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举止代表的不只是从事乒乓球运动的运动员,而且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正在收看比赛的青少年,全社会的风气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在比赛当中,人们之间所较量的不仅仅是球技,还有风格、气质、修养等。包括运动员在内,不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平时都应该学习礼仪。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们除了承担着视觉器官的功能,帮助我们收集外面世界的讯息之外,还是我们表达丰富情感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一不留神,会说话的眼睛就会透露出我们心中的秘密,反映出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对人尊敬的程度。

三、目容端

目容端就是目光要端正,不斜视,尤其不能用余光去扫视对方。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你心里在想什么,看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了。通过观察人的眼睛可以了解一个人,这一点,古人早就有他们的心得。《孟子·离娄上》说: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人的身上,没有比眼睛更好的部位了,眼睛不能掩饰人内心的善恶。大凡一个人的内心是正的,他的眼睛一定是清澈的;如果内心不正,他的眼睛一定是浑浊的。听他说些什么,再观察他的眼睛,这人如何能够掩饰自己的情绪呢?

除了看眼睛的清浊之外,古人还有不少观察人的法门。比如说,与人相见的时候,视线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恰当。《礼记·曲礼下》说:

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

意思是说如果视线高于对方的面部,好像是在看天,显得目中无人;如果视线低于对方的腰带,则显得忧虑。如果眼睛左顾右盼,目光游移不定,则又显得心术不正,很像是奸恶之徒。古人很讲究视线的位置,《仪礼·士相见礼》对这个问题也有记载:

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

这段话说的是与尊长交谈,开始的时候,视线要落在他的面部,但时间长了会有些累,这时候可以略微变换一下位置,将目光落在他的怀抱处,然后移动,回到他的面部,此后就不要再来回移动了。如果交谈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视线则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要高于面部,也不要低于腰带处。彼此不说话的时候,若是站着,就看着他的鞋;若是坐着,就看着他的膝盖。

[清]《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描绘了美人赏蝶、沉吟、阅读等闲适生活情景,细致地勾勒出她们的面部表情,使我们领略到当时美人的风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最容易违背礼容规范的部位往往是眼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媒体上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两位同班的男生大学毕业了,出去找工作,其中一位收到了很多单位的录用通知,另一位已经面试了几十家单位,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儿回音。记者得知此事,觉得对方欺人太甚,同班、同性别、同专业,为什么用人单位会这样厚此薄彼?记者想为这位在求职路上频遭挫折的学生打抱不平,于是逐一回访这些用人单位的考官:在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当中,你们主要根据什么来决定取舍?结果,几乎所有单位的面试官都说,看应聘者的眼睛。这位学生的问题大概就出在他的眼睛上。外面等待录用的人排着长队,面试官当然有理由择优录取,谁也不会选择一个从眼睛里就能看出修养不够的人做自己未来的同事。

我在清华大学多次担任“自主招生”的考官,与这些用人单位的考官也颇有同感。我发现,修养好的考生,一进考场就端端正正地坐下,而且只坐椅子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左右,身体略往前倾,眼睛专注地看着提问的老师。而极少数缺乏礼仪修养的考生,有的靠在椅子上,有的甚至会半躺着坐下,翘起二郎腿,脚还不停地抖动。在这样严肃的场合,如此放肆的举动非常失礼,令人感觉很不舒服。此时哪怕他再有才华,这印象分也足以让他的总成绩大打折扣。《弟子规》里说的“勿摇髀”,就是指不要抖动大腿,这是几岁的儿童都应该了解的常识,他们居然不懂。另外,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眼睛根本不看老师,而是望着天花板;有些学生一坐下来,两眼只盯着自己的鞋,无论面试官怎么问,他就是不肯抬头,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于是,老师不禁心中暗想:“这孩子到底怎么了?”还有一些学生,坐下来之后,两眼就骨碌碌地转来转去,仔细打量着每一位老师,目光游移不定。学生有这样的表现,他们自身的责任固然是无可推卸的,但问题也不仅仅出在他们身上,因为这些礼节方面的知识,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完全教给他们。

我们再来说医院。我想,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些医生给人看病,自始至终根本就不看病人一眼,只是随便问一声:“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然后听病人自己的叙述,便开始写病案、开药方,开完后撕下来丢给病人,再也不多说一句话。有一些服务行业里开发票的工作人员,整天绷着脸,目光始终不跟顾客有一点点的接触。还有少数官员也是如此,当下属或者职工对他陈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他边看电视或者边翻报纸地听着,眼睛根本不看对方,这是对人的不尊重,甚至是蔑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工作风格问题,无关大局。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我们成天说“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而这样的工作作风就表明,这些工作人员心里根本就没有人民。一个人的工作作风,正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还有些部门的领导接见下属时,与甲握手,眼睛却看着乙;与丙握手,却在与丁打招呼,眼睛就是不看握手的对象。这种人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他根本就心不在焉,握手只是应付差事。想当年,周恩来总理外出视察,临别与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合影时,总是叮嘱大家把炊事员、司机都叫上,还要和他们一一握手。当他与大家握手的时候,目光总是亲切地注视着对方的脸部,并且会询问对方的姓名、老家是哪里乃至子女的情况,让人如沐春风,这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这样的领袖风范也是今天的很多领导干部所缺乏的。

四、口容止

口容止,“止”是静止,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不妄动”。在正式的礼仪场合,或者开会、上课、听演讲的时候,作为听众,我们的口型都要保持静止的状态,不要乱动,这是内心庄敬的表现。

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个别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边嚼口香糖,边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其实,如果没有时间,这些人可以选择不接受采访,或者先把口香糖从嘴里吐出来,再回答问题。还有个别运动员,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也嚼口香糖,这就更不像话了。有些大学生,尤其是有些女生,上课时桌子上摆着好几种零食,有甜点、话梅、饮料,边吃边听,那种悠闲的样子,好像是在茶馆里听戏文似的,不但非常失礼,也很难做到专心致志地听课。这些细节必须加以注意,因为正式场合的一举一动,很可能就是每个人内心是否有敬意的反映。

五、声容静

声容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说话的声音要小,二是不要在正式场合咳嗽、打喷嚏。如果要咳嗽、打喷嚏,应该到会场外面去解决,以免破坏会场的气氛。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在解放前的延安时期,好多领导挤在一个窑洞里办公,有的领导要咳嗽,为了不影响别人,就会自觉地走到外面去。像这样凡事多为他人着想,才是有修养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也把噪声列为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提到噪声,大家总会想到汽车、飞机、拖拉机、轮船等大型交通工具发出的声响。其实,人的声音过大,也是我们周围环境的污染源之一,这种污染源不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民族形象。

说话声音要小,这在古代原本是童蒙教育的内容。《弟子规》中有“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意思是说,对尊长说话不要大声嚷嚷,那样有不敬之嫌,声音要适度放低。但是如果声音低到听不清,那也是失礼的。《礼记》对孩子的要求是这样的,如果长辈面对着自己,或者从一侧挟着自己,跟自己说话,彼此距离很近,此时要掩着口回答长者,以免口气冲到长者脸上。

不少人喜欢热闹,不分场合,总是大声嚷嚷。比如当我们与客人谈生意的时候,有些餐馆里总是人声鼎沸。有一次,我请一位外国朋友吃饭,忽然临近的一桌乒乓之声大作,把外宾吓坏了,以为出了什么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的饭局开始了,每个人都举起玻璃酒杯,敲击饭桌中间的玻璃转盘,同时大声喊着“干杯”“干杯”。大家想想,用玻璃杯敲玻璃转盘,再加上高分贝的“干杯”声,那声音能不吓人吗?我告诉那位外宾:“他们是在干杯。”外宾不解地问:“干杯为什么要这样?”我顿时有些羞愧。在家里或自己的单位闹上一闹,倒也罢了,可是总有人把这种爱吵闹的习气带到公共场合,甚至海外。据媒体报道,有一个中国的旅游团到法国参观巴黎圣母院,一进门就大呼小叫起来,不仅破坏了场内的庄严气氛,也引起了其他游客的反感,管理人员只得很有礼貌地把他们请出去,理由是“你们不具备参观高雅艺术品的素养”,我们的民族形象都由此受到损害。

现在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失礼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在搭乘外国航班的旅客当中,有两位同行的中国游客座位离得比较远,但很想坐在一起,便隔着很多旅客在飞机客舱里喊起话来。这边问:“喂,你那里有空座位吗?”那边答:“没有啊,我能去你那里吗?”由于他们嗓门很大,其他乘客又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少外国游客以为发生了事故,不由得恐慌起来。当大家得知一切平安,喊话只是为了交换座位之后,纷纷向这两位中国旅客投来鄙视的目光。

旅途当中的另一种失礼现象,是在机舱或者车厢内没完没了地说话。机舱或者车厢是公共空间,有人需要睡觉,有人在阅读,有人希望欣赏外面的景色。如果大家都很安静,那么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可是,往往会有个别无视别人存在的乘客,在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行程当中,喋喋不休地说话,而且声音很大,弄得周围的人痛苦不堪。

如今我们的手机普及率很高,车上、马路上、校园里,打电话的乘客与行人随处可见。这原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的声音太高,他们的谈话内容,周围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简直就是实况转播。西方人打手机唯恐别人听见,因为这是隐私。而中国人打电话却似乎是唯恐别人听不到,其中的原因实在令人费解。我们也看到,不少有教养的人乘坐地铁时,手机响了,赶紧弯下腰,低声告诉对方:“我正在车上,没法说话,过一会儿再回电话给你。”等地铁到站了,他会赶紧跑出去,在站台上回电话。

或许有朋友会说:“难道为了讲礼貌,我连说话的自由都得受限制了?”我们不要把自由理解成狭义的概念,实际上,自由不光要我们自己享有,人人都有权享有。我们有说话的权利,别人也有休息、学习的权利。不能为了享有自己的权利,而破坏了其他人的宁静空间。钱穆先生说得好:“礼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前提,而且多多少少是有敬意的。”我们学习礼仪,就是为了学会处处为对方着想,事事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需要。

如今,有修养的司机上路,都知道要尽量不按喇叭,少发出噪声。我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是否也应该秉持这一原则,尽可能地不制造噪声呢?

不光是说话,我们做事也应该轻手轻脚,不要弄得震天动地的。《弟子规》要求孩子“缓揭帘,勿有声”,揭门帘子要轻缓,动静太大不仅会影响别人,还会弄坏帘子。有教养的人心静、慎言、安详从容。宽广的河流往往是平静的,只有狭窄的溪水才显得喧嚣,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六、头容直

头容直,字面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头部要正直,不要东倒西歪。但是,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做人要正直,不仅内心要正直,形体也要正直,要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七、气容肃

气容肃,说的是在重大场合,要像屏住呼吸似的,保持静谧。否则有可能破坏肃穆的气氛。有的人在安静的会场里粗声喘气,甚至睡着了,不断发出鼾声,这些都是影响自身形象,干扰公共秩序的表现。

八、立容德

立容德,这里的“德”字当“得”讲。立容德,是说站立的姿势要像从别人手里接受物品那样,上身微向前倾。这是一种谦虚的站姿,正与昂首凸肚、两眼望天的傲慢站姿相反。有一年,我到香港大学开会,有幸一睹金庸先生的风采。这位老先生站立的姿势,简直就是“立容德”的活教材,非常谦卑,仿佛不知道自己就是名闻天下的作家,真是令人钦敬。

九、色容庄

色容庄,是说神色要庄严,不苟言笑,不在严肃的场合嬉闹。《礼记·曲礼上》有“礼,不妄说人”之说。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妄”则有随意之义。这句话是说,“礼”要求每个人,不要随意喜好某个人,要保持庄重的姿态,不因某些人某些事显出异常兴奋的样子,应时刻保持不可侵犯的神色。

十、坐如尸

坐如尸,“尸”不是尸体,而是坐在神位上的孩子。古人祭祖,不愿空对着一堆祭品行礼,希望内心有所寄属,于是便找受祭者尚未成年的孙子或者其他孩子,代替祖先接受祭拜。在祭拜的时候,孩子自始至终都安坐在神位上,绝不能乱动。君子与尊者相见,也应该如此。

说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可能会感到疑惑:“关于礼容,古人有这么多规定,这当中是否有某种贯穿始终的精神呢?”当然有。礼的主要精神是表达敬意,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很值得我们去理解与体会。

在前文当中,我们以《礼记·玉藻》篇中的一段话为例,介绍了古人对于容貌、神色从头到脚的各种规定。根据文献记载,在西周时期,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很讲究容貌和表情的庄重。作为中华礼仪的典范,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不仅给学生讲解,而且身体力行。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回忆老师的谆谆教导、音容笑貌,汇编成《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乡党》篇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孔子在多种场合的容貌和行事准则。

这一篇的题目为什么叫“乡党”呢?原来,古代天子的都城与四郊通常被划分为六个乡,诸侯一般只有三个乡,乡的下面又划分成州、党等行政单位。“乡”和“党”合称,好比后世说的“乡里”。如今,我们形容邻里关系亲近,会说“乡里乡亲的”,乡党就是这个意思。陕西人至今还把乡亲叫“乡党”,正是古语的遗留。《论语》的《乡党》篇内容不算多,但有不少难点。我们先来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孔子在乡党与人相处,容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说文解字》中“恂”是“有信心”的意思,一个人平时务实,有真才实学,内心充实,容貌温和、恭敬,这就是“恂恂”。在他人面前绝不作骄横之状,而是谦卑自守,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孔子在别人面前不太喜欢说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言与行,是人生的两大侧面。说话,甚至说大话都很容易,行却很难。有些人喜欢夸夸其谈,就是落实不到行为上,叫作“理论一大套,实际做不到”。君子与此相反,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大话太容易,所以要少说;行动太难,所以要勤敏。毛泽东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李讷,一个叫李敏,就是取自孔子的这段话。又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古代的贤者很少说话,他们觉得说了做不到实在是很可耻的事。

孔子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便”通“辩”。这句话是说,孔子在与人议论或辩论某个问题的时候,始终恪守恭敬、谨慎的原则。

孔子在上朝之前,与下大夫说话,“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说话,孔子“誾誾如也”。国君来到之后,孔子“踧踖(cù jí)如也,与与如也”。下大夫是相对比较低级的官员,“侃侃”,是刚直的样子,孔子与他们说话,刚直而言,不随便取悦别人。与下大夫比起来,上大夫的官阶要高一些,“誾誾”是中正的样子,孔子与他们谈话,容色不卑不亢,不失中正。“踧踖”是恭敬的样子,“与与”是威仪适中。国君是国家的最高领导,孔子见到国君,容貌恭敬而得体。

在孔子的影响下,他的弟子也变得和老师一样有风度,《论语》中说:“闵子侍侧,闇闇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论语·先进》)行行,是刚强的样子。

每逢进入公门之时,孔子的内心就升腾起对公权部门的敬意,“鞠躬如也,如不容”,就是收敛身体如同鞠躬的姿势,好像没有地方放自己的脚似的。

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意思是说,孔子见到三种人,就是齐衰、冕者、瞽者,“齐衰”是古代五等丧服的第二等,属于比较重的丧服。这里的“冕”同“絻”,也是丧服中的一等。瞽者是盲人。孔子遇到这三种人,不管平时与他们有多熟悉或者亲近,一定会露出同情的神情。

孔子的学生对容貌问题的讨论很多,有人对不同场合当中的容貌礼仪做了规定,如《礼记·玉藻》说:

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戎容暨暨,言容谔谔(è è),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这段话的大意是:凡在祭祀的场合,人的容貌和神色要恭敬得就像见到了接受祭祀的祖先一样。办丧事时的容貌和神色,应该是极度疲惫的样子。神色中充满忧愁,眼睛仿佛看不清东西,说话声气微弱。在军事场合的容貌和神色,则应当果毅刚强,教令严猛,表情威严,眼睛清察,明审于事;站立的样子,须磬折恭敬,不得骄傲忽略士卒,但也不得过于谦虚;头颈的方向和姿态中正,像山那样稳固;要让军士的气势遍布全身,如同生养万物的盛阳之气,神情镇定,面色如玉。

古人发现,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真情最能打动人、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把这一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可以收到最佳效果。《礼记·表记》里的一段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乡的一座战国楚墓里发现了一批先秦儒家文献,里面有一篇《成之闻之》,部分内容谈到作为国君如何用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将士、民众,与《礼记·表记》如出一辙。下面,我们把这两篇的内容合在一起来读。

容貌是内在德行的外化,但它并不总是被动地从属于德行,有时候可以反作用于德行,两者是互动的。有德行者,容貌必与之相称;容貌不庄敬,则将有伤于德行。保持合乎礼仪规范的容貌,有利于保有或养成内心的德行;有德行的人,容色往往比普通人更美好,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云:“仁之思也清,清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爱,爱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仁。”意思是说,仁者思虑清澈,所以对见到的事物有清晰的洞察,所处能自安,能够安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会有温和、喜悦、亲切、博爱的容貌,他的美容色温润如玉,且有仁者之貌。只有仁者才能达到内心之美与容色之美的高度和谐。

普通人要讲求容貌的礼仪,国君更是如此。国君身穿朝服站在堂上,表情恭敬,则“一宫之人不胜其敬”;国君身穿丧服,面有哀痛之色,则“一宫之人不胜其哀”。如果国君身穿甲胄,面有不可辱之色,则“一军之人不胜其勇”。君主有发乎真情的容色,就能唤起民众的共鸣,将民众的心志引导到最佳状态。

再到后来,有人开始把礼仪当中的容貌进行分类。《礼记·玉藻》篇把礼容分为行容、庙中之容、朝廷之容三类,并指出了它们的主要特色:“凡行容惕惕(tì tì),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行走之容惕惕,就是快捷;庙中之容整整齐齐,表示恭敬诚恳;朝廷济济翔翔,就是庄敬。《礼记·少仪》又增加了祭祀之容与宾客之容。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部分)

郭店楚简是中国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10月出土。这批竹简大约写于战国中期,内容包括儒家文献《成之闻之》《六德》和道家著作《老子》《太一生水》等。图为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开头大致可以释读为“成之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

西汉初期的大儒贾谊,在他的代表作《新书·容经》篇中提到“容有四起”,将礼容分为朝廷之容、祭祀之容、军旅之容、丧纪之容四类。四类之下,又再作细分,包括立容、坐容、行容、趋容、跪容、拜容、伏容等,科条之细密,令人难以想象。

《周礼》的“保氏”之官,负责“国子”,也就是贵胄子弟的教育,要求国子从小就要掌握“六仪”,也就是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六种礼仪场合的容貌。

到了西汉,礼容的传授工作已有专门的职官体系。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初,专门教习“颂貌威仪”之事的徐生以及包括其孙徐延在内的几位弟子,居然升到礼官大夫这样的职位。在地方郡国,则有“容史”之官与朝廷的礼官大夫相对应。郡国的容史都要专程到鲁国学习礼容,才能取得为官资格。可见,当时的人都把礼容作为必须具备的修养。

或许有读者会觉得,容貌的礼仪有太多细节,人的行为似乎因此受到很大的束缚。而我们原本是自由的,希望无拘无束,礼的精神似乎与我们的愿望有些矛盾。其实,“无拘无束”一直是所有人的愿望,但“无拘无束”的社会至今还没有出现过。我们每天都受到各种各样的法规、条例的约束。在马路上驾车的时候,必须靠右边行驶;车进入校园,限速20公里,教学区禁止机动车驶入,这些都是对我们的约束,违反了就要受到处罚。驾车尚且如此,其他方面更不用说了。如果人的行为都不受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我们要把汽车开到路上去,恐怕也有些困难。只有每个人的行为被合理地约束住了,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

现代社会普遍按照西方的管理学理念,通过一系列行政法规,用比较刚性的方式来约束成员。中国古代也讲约束,但主要不是用法规的形式,而是通过“礼”这样一种比较柔性的手段,从启发人的良知入手,让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

古人把人的自信容色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骄”。《说文解字》中说:“马高六尺为骄。”高头大马总是昂首向天,人如果也摆出这副模样,就显得很傲慢,“骄傲”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另一类叫“泰”,“泰”是一种基于冷静的自信。就体态和表情而言,“骄”者外向而张狂,“泰”者则谦恭而内敛。孔子把“泰”与“骄”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他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礼的作用,就是使人的容貌逐步趋向“泰”,而不至于变得“骄”。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上,是经常处于“泰”的状态,还是“骄”的状态?是比较像君子,还是相反?如果觉得自己还不太像君子,那就得经常用礼来修正自己的言行。

用礼来约束人的言行身心,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基本原则。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成为一名君子,就必须广博地学习,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有一次谈到老师时,喟然长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说老师太善于教育学生了,用六经和其他知识来开阔我们的知识世界,而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言行。这两段话的意思完全一样。孔子又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鲜”,是“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由于约束、检点自己的行为而出现过失,实在是很罕见的。

礼仪可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增加我们的社会性,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意思是说,君子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订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在生活中按照礼的要求办事,要在行为中贯彻礼的精神。

足容重、手容恭等礼容方面的要求,做起来也不太难。但我们如果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能达到礼的要求。中国的礼仪拥有丰富而细密的体系,至少包含三个层次:表层、浅层和深层,这个体系的组成结构就好比人体的皮肤(这是表层所见到的现象)、肌肉(这是浅层的原因,主要指情感,是产生表象的直接原因)和骨头(这是深层的,是产生情感的根本原因),三者紧密相连,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只有表层的皮肤,下面没有肉和骨头与之相连,那么这就变成了一张既没有生命、也没有价值的皮。因此,学好礼容,还要把握好礼仪的两个更深的层次。《礼记·杂记下》中有一段孔子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三层之间的关系。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向老师请教,说父母去世了,子女怎样服三年之丧?孔子回答说:服丧有三种状态,一是敬,二是哀,三是瘠(古人把面容憔悴叫“瘠”)。孔子把它们排了个队,说:“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第一等的境界是“敬”,就是内心始终怀有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有了这一条,自然而然会有下面的两条。次一等的状态是“哀”,对父母去世怀有哀伤之情,这样的人不一定有敬爱父母之心,或许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与他们关系不是太好,但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父母一旦去世,还是会有哀伤之情。既有哀伤之情,面容一定显得憔悴,但他却达不到内心敬爱的程度。最次的一等是“瘠”,也就是仅仅面容憔悴,他们对父母既没有敬爱之心,也没有哀伤之情,只是显得面容憔悴,这有可能是居丧期间生活清苦所致,也有可能是伪装出来的。孔子主张容色要与内心的情感一致,他说,真正的孝子,应该是“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内心的敬爱之情与极度的哀伤之情相称,面部的哀戚憔悴之容与身上斩衰的丧服相称。也就是说,敬爱之情、哀伤之情、哀戚憔悴之容,三者应该是一致的,与身上穿的丧服的颜色浑然一体。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礼乐成为徒具形式的虚礼,不少人甚至把仪式上的礼乐器等同于礼乐制度。孔子感慨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礼啊礼啊,难道说的是摆放在供桌上的玉器和丝帛吗?乐啊乐啊,难道说的是陈设在堂下的钟鼓吗?显然不是。

平心而论,礼的外在形式很容易模仿,又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少人就喜欢在这个层次上下功夫,外观虽然漂亮,却毫无内涵,是作秀的虚礼,令人厌恶。《论语》两次提到“巧言、令色”,这里的“巧”和“令”是修饰“言”和“色”的副词。巧言和令色都是伪装出来的,就像演戏一样。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这句话是说,巧言令色之徒,擅长作秀,很少会有仁爱之心。孔子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说到左丘明,大家可能会认为指的就是写《左传》的左丘明,其实未必就是。许多学者认为,孔子是在说另一位名字也叫左丘明的人,宋代的二程说他是“古之闻人”,即当时的名人、社会贤达。孔子的这番话里,在“巧言、令色”之外,还添加了一个“足恭”,这里“足”是过分,足恭就是恭敬得过了头,属于和“巧言、令色”一样的毛病。言语漂亮、表情动人、恭敬十足,情感并不真实,甚至毫无真情可言,左丘明引以为耻,孔子也引以为耻。

面部的表情,理应来自自身的真情实感。我们从郭店楚简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明确反对矫情伪色,《语丛二》中说,“父孝子爱,非为也”,意思是,父子之间的孝与爱,出于天然,绝对不是人为的结果。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天然的情感也会有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的可能。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读书明理,同时注意呵护与培养自己的亲情。《礼记·祭义》中有一段话,说孝子在祭祀的时候,心、情与容貌是这样达到一致的:

孝子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是故悫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孝子之志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孝子将要祭祀,一定要怀着恭敬之心来筹划祭礼,准备祭服供品,修葺宫室以及各种纷繁的事务。到祭祀的那天,脸色一定很温和,行为一定谨慎戒惧,好像生怕见不到亲人似的。放置祭品,容貌一定很温和,身体一定是微微弯曲着,好像要告诉亲人什么话而没有说出来似的。来协助祭祀的人都回去了,孝子安静地躬身正立,好像就要见不到亲人了。祭祀结束,与人相随而出,好像还要进去看望亲人似的。所以,在整个仪式中,孝子诚笃纯善的容貌一直没有离开身体,耳朵和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孝心,思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故去的亲人。情结于心,表现于容色,在祭祀过程中,反复思念亲人,这就是孝子的心志。

孝子的心、情、色,浑然为一,祭礼成为生者对死者永无绝期的绵绵之爱,这样的祭祀才是有意义的。

古代的礼非常丰富,但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要表达“敬”,所以《孝经》中说:“礼者,敬而已矣。”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礼仪的核心依然没有改变。当今的外交礼说到底也是为了表示尊敬。外国总统来访,为什么要铺红地毯、检阅三军仪仗队、礼炮放二十一响?是为了向来访国家表达敬意。天安门升国旗,为什么要有旗手、护旗手,还要有一个连的解放军战士护旗?升旗的时候,为什么周围所有的人都要肃立,行注目礼?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对国旗的敬意。周恩来总理去世了,为什么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丧礼?这是为了向周恩来总理的一生表达敬意。以上这些仪式性质的活动,只有在参与者内心存在敬意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从上面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容,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在内,那就是“敬”。礼的名目虽然繁多,核心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有敬,就有爱。没有敬,就不可能有爱。孔子是仁者,对天下苍生充满敬意与爱心。因此,我们在《乡党》篇里所见到的孔子,无论是对乡亲、同僚、上级、国君,或是国家公权机构的大门,还是各种遭遇不幸的人们,他都会流露出相应的礼容。孔子的礼容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而不是作秀。所以《乐记》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倡明真诚,摒绝虚伪,这是礼的大经大法。

关于容貌的礼仪,就讲到这里。

我们平时穿衣服没有太多的讲究,尤其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休闲服饰和时尚新奇的“潮人”装扮,使我们的服饰文化变得愈发轻松和多元。但在穿戴方面,是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礼仪规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符合这些要求,不致被别人看着不舒服,甚至被当作人群中的异类呢?古人怎样对待穿衣这件事,其中能让今人借鉴的经验又有哪些呢?这些都是我们在下一讲当中将会谈及的内容。 +iXmu9C8xHUHAYLm9TecZXfcUJvIC0coALUiwhwwrd2YDRlLoxYPVaMOGxUj2Q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