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讲

学会称呼

我们与人打交道,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称呼对方。可能有人会问,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事实上,称呼虽然是件小事,却也有不少讲究。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男士当着别人的面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有什么不当之处吗?看似简单的称呼,其中究竟存在着哪些可能的误区呢?

人与人之间要进行沟通与交流,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称呼的问题。得体的称呼会让交谈双方各安其位,沟通顺畅;相反,如果称呼不得体,则很容易引起一方面的不满,为后面的交流带来潜在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虽然是件小事,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叫错了不免失礼,轻则令人不快,重则引起纠纷。

称谓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容易被人们忽视,失礼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有男士当着别人的面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有的大学生听说同学的父亲去世了,于是编写了这样一则慰问短信:“惊悉家父不幸逝世……”类似现象在今天并不罕见,我们能感觉到这样的称呼有些不对劲,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看似简单的称呼,其中究竟有哪些可能的误区呢?

概括起来讲,现在人们在对他人的称谓当中,有两大类典型的错误。第一类就是不用称谓。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客,因为不知道几点开船,就问船老大:“哎,这船几点开啊?”船老大不高兴了,心想:“你问谁呢?”于是假装没听见。船客见他不作声,又冲着他喊道:“哎,问你话呢,几点开船啊?”船老大心想:“我刚才不理你是暗示你,你这个人没礼貌,可是你怎么就不开窍呢?看来得教训你一下才行。”于是用竹篙轻轻打了他一下。船客惊道:“哎,你怎么打人啊?”船老大见他仍然执迷不悟,索性用竹篙子把船客打到水里去了。船客身陷窘境,还在那儿不住地喊:“哎,你怎么还打人啊?”船老大说:“我打的就是你这个‘哎’。”这件事的起因很简单,这位船客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哎”称呼对方,实在没有礼貌,被人打到河里了,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见他确实没教养。

其实,我们都遇到过类似这位船客的人,假如你向别人问路,用“哎”“喂”称呼别人,或者干脆直接发问。人同此心,情同此理,面对这种无礼之人,人家心里自然不会痛快,于是可能拒绝回答问题,甚至在被惹怒之后伸手向相反方向一指。由此大家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对人说话不用称谓,不仅会引起人的反感,甚至还有可能为此付出无谓的代价。

如今网络普及了,通过E-mail传递信息,成为大家经常使用的联络方式。不过,个别人发起对话时不用称谓的习气,却也因此扩展到了网络上。我不止一次收到这样的邮件:“你今天的课几点、在什么地方上?”没有称谓,也没有落款。我有理由认为这不是发给我的邮件,可以拒绝回复。但是,我的职业和研究领域不允许我这样做。但是,因为发邮件不像面对面说话,对方没有落款,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谁,在回信中自然无法使用称呼,使得我也被动地失礼了。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我们称呼对方时应该把握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多用敬语,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那么反过来,当我们在向对方介绍自己或称呼自己的时候,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又有什么讲究呢?

第二类错误就是称谓失当。跟不同的人说话,要用不同的称谓,而且称谓一定要恰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称呼别人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个基本的称谓使用原则。

一、分清敬称与谦称

学习中国礼仪,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懂得区分敬与谦。《礼记》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自卑而尊人。”或许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让我们自卑、卑躬屈膝吗?请大家不要误会,这里的“卑”是谦卑的意思,“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对自己或者自己一方,要谦卑;对对方则要尊敬。自谦而敬人这一原则,贯穿在几乎所有的礼仪当中,在称谓方面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敬称与谦称这个问题上。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和人见面,有时候会问:“阁下贵姓?”“阁下”就是敬称,“贵姓”属于敬语。“阁下贵姓”与“你姓什么”这两种说法,本质和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有雅俗之别。“阁下贵姓”给人的感觉,是问话的人很有教养,谈吐儒雅,懂得尊重人。这样的称谓就是尊人的。

古人使用的尊称很多,尊称的说法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把对方的官衔或者爵位当作称谓。比方说,“君”原本是指天子或国君,一国的最高执政者称为国君。后来,人们把一家之主称为“家君”“府君”,称已经故去的父亲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作为称谓的“君”被人们广泛使用,后来甚至成为了表示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这种把“君”当作代词的用法在唐宋时代已经非常普遍,如李白的《将进酒》里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里的“请君莫奏前朝曲”,李后主的《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都是例子。受汉文化影响,日本人至今仍彼此称呼对方为“某某君”。

古代诸侯称为“公”,像大家熟知的齐桓公、晋文公等,都是一国之君。在周代,天子分封的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是其中最高的一等。后来,五等爵位的制度消失了,但“公”却成为大家普遍使用的尊称。康有为先生学富五车,与他同时代的人恭敬地称他为“康公”。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的影响很大,文艺界的人士都尊称他为“周公”。这种称呼在今天的学术界延续了下来,不少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也被大家称为“某公”。另外,在春秋时代,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称为“公子”。后来,人们也将重要人物的子女称为公子。如今,当我们在比较重大的场合向大家介绍某位来宾的子女时,往往会说,“这位是某某的公子”或者“这位是某某的女公子”,像这样的称呼,就显得非常庄重。

“卿”原本也是爵位名称。上古时代的大夫和士都是贵族,大夫又分为三级,就是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上大夫又称为卿。后来,“卿”也被当作尊称来使用。例如,荀子是战国后期的著名学者,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标题和内文当中都称荀子为“荀卿”,因为他在齐国“最为老师”“三为祭酒”。“祭酒”是什么样的职务呢?古人饮食之前,要举行祭先的仪式,祭祀历史上最先发明酒和食品的人,表示后人对物质生活创造者的纪念。如果有很多人参加仪式,人们就要从中选出一位最尊贵的长者,由他代表大家来完成祭先的礼节。祭先要用酒,所以这位德高望重之人也被称为“祭酒”。荀子“三为祭酒”,说明他曾有三次排在列大夫之首。汉代将“祭酒”的意义加以引申,就成了官名。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的开篇处写道:“荀卿,赵人。”大家知道,荀子名况,司马迁为什么要称他为荀卿呢?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说:“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可见,“卿”是对他的尊称。无独有偶,大家非常熟悉的刺秦王的荆轲,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居卫国。《史记·刺客列传》说卫国人尊称他为“庆卿”,这是什么道理呢?司马迁没有说明。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推测说,齐国早前的贵族有庆氏,因此荆轲有可能原本就姓庆,到了卫国以后才改姓荆,荆、庆两字在古代的读音非常相近。司马贞认为,“庆卿”的说法可能就是这么来的。至于司马迁称孟子为“卿”的原因,司马贞则非常明确地说:“卿者,时人尊重之号,犹如相尊美亦称‘子’然也。”意思是说,“卿”是当时对人的尊称,“老子”“孔子”的“子”同样都有尊美之意。再到后来,“卿”这一称谓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面听到,皇帝尊称大臣为“爱卿”。“卿”还可以用于夫妻相称,听起来非常文雅。今天人们常说男女之间“卿卿我我”,便是因为“卿”往往是相爱的人对彼此的称谓。

古代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示尊敬的称呼方式,就是在称谓之前加一个表示美好的字,比如加上一个“令”字。令有美好的意思,《仪礼》当中把好的日子称为“令辰”“令日”。《诗经·大雅·文王》称颂文王有绵延不绝的美誉,道:“亹亹文王,令闻不已。”“令”字被广泛运用在称谓上,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或者“令尊大人”,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或者“令堂大人”,以此类推,称其余的亲属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对方的晚辈也是如此,如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在古汉语里,“息”表示繁衍生息;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有在称谓前加“贤”字的,如称夫妇为“贤伉俪”、称父子为“贤乔梓”等。

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方年龄、职务相当;还有一种是彼此辈分不同,或者职务有高低。中国人讲究论资排辈,遇上后一种情况的时候,为了表示不敢与尊长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我们在称呼上使用尊称,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这样的称谓人们最熟悉的,是“陛下”“殿下”“阁下”等。陛下主要用于称呼天子、国君。臣下谦称自己没有资格与君王直接对话,因为古代天子、国君高居于宫阙之上,臣下如果要晋谒,则要走上层层丹陛,委托站在丹陛之下的听差人来转达消息。人们尊称天子为“陛下”,并不是说天子就是陛下,而是委婉、谦卑的说法,表示自己只配与宫殿丹陛之下的当差人对话,再由他们转达给天子或者国君。“阁下”的用法与“陛下”相同,当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致辞的时候称“尊敬的周恩来总理阁下”,就是古礼的今用。当然,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阁下”一词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普通人之间也可以这么称呼,几乎可以与“你”替换使用。比如当我们想邀请一位朋友参加活动,可以这样问:“不知阁下是否能光临?”想就一件事情征求某人的意见,可以说:“不知阁下有何高见?”

在古代中国,敬称的使用几乎深入到社会的每个阶层。比如古代写章回小说的作者称各位读者为“各位看官”,直接用“官”字相称。在药店布行、饭馆茶楼,伙计称呼来客“这位爷”,则可以看作带有恭维色彩的尊重。如今,广东的服务业称客人为“老板”,也含有某种尊重在内,只是稍微有点儿俗气。

以上所提到的敬称,都是对对方使用,如果在问候或交谈中涉及自己一方,则一定要用谦语。谦语是与敬语相对的称谓体系,使用谦语是为人低调、不张狂的表现。中国人使用自谦语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老子》说:“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古人认为只有德行出类拔萃的人才有资格居于王侯之位,“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忝居高位;“谷”的意思是善,“不谷”就是不善。自称“不谷”,同样有自谦的意思。《礼记》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的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也都是谦称。

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帝王下面都有很多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被称为“大臣”。而这个大臣的“臣”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并不清楚,那么,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臣”字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

在古代,臣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所谓“北面称臣”,就相当于被俘虏,面朝北跪在那里。根据学者的研究,在甲骨文里,“臣”字就像是一只竖起来的眼睛 。我们知道,平时,人眼睛看起来是平的,但如果被人家俘虏了,跪在地上的时候,人的眼睛是竖起来的,古人就用竖起来的眼睛 的形状表示“臣”字的含义。古人还把“臣妾”用作谦称,因为那时候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实际上“臣妾”是古代对奴隶的称谓。

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是指奴仆,日本语里至今还将“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像牛马一样供对方驱使奔走。与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大家千万不要误以为这些是自我作践的说法,没有人不爱自己,也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样表述不过是为了自谦罢了。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郑板桥最钦佩的画家是明代的徐渭,曾以五十金的重价去换徐渭画的一株石榴。为了表示对他的仰慕,郑板桥为此专门刻了一枚写着“青藤门下走狗”的闲章。“青藤”是徐渭的号,郑板桥以“青藤门下走狗”自居,但谁都不会认为郑板桥是自我作践,因为他的风骨尽人皆知。

我们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父母时要用谦称,通常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他人提起时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是一样,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舍弟”“舍妹”等。自称则可以加“愚”字,如“愚弟”。这里的“家”“舍”包含了自家的意思,千万不要画蛇添足,说成“我的家父”“我的家母”。

按照“自卑而尊人”的原则,敬词往往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词一般用于称呼自己或家人。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不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敬词,哪些是谦词而闹出笑话。那么,这些容易被误用的词都有哪些呢?

敬称与谦称不能混杂使用,这一点必须严格把握,否则就会贻笑大方。大学生给同学发短信说“惊悉家父不幸逝世”,而“家父”是用来指自己父亲的,不能用于对方的父亲,可是他不懂,这么一写,意思就完全反了,变成自己的父亲死了却给别人发信息表示慰问,这个错误犯得实在太离谱了,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别人问你“贵姓”,你如果回答说“贵姓王”,那也会闹笑话。“贵姓”含有恭维、抬爱的意思,你不能当真,不能自认为自己的姓很高贵。大多数朋友都知道,在这种场合要说:“免贵,姓王。”意思是说,那个“贵”字不敢当,这叫作“自谦”。

中国人见面问话,涉及对方之处都会使用敬称和敬语。比如询问对方父亲健康状况时会说:“令尊大人身体可安?”问对方母亲会说:“令堂大人起居可安?”问对方籍贯会说:“仁兄府上是哪里?”问老者的年龄会说:“老先生今年高寿?”这样问话,流露出你对对方的敬重,会令人觉得温暖。而被问的人在回答的时候则要用谦称和谦语,如“托您的福,家父家母粗保贱安”“小弟出生在江苏”“在下虚度六十”等,处处都很低调。我们大多数人都懂得这里面的规矩,说话都很得体。但是也有少数人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因而出洋相。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男同胞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然而,这样寻常的一件事竟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在称呼自己配偶的时候,究竟还存在哪些误区呢?

现代人分不清敬称与谦称,集中体现在对自己配偶的称谓上。人们向别人介绍夫妻关系时,使用的称谓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老公”“老婆”“爱人”“夫人”,等等,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公”“老婆”是比较俗气的叫法,在家里或者邻里之间这么称呼,自然没有关系,但在正式场合,最好能换一种说法。大家一定从来没有在报纸上看到过“某某携老婆访问某某国家”或“某国女总理携老公访问北京”之类的报道吧?可见这种称谓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爱人”这个称谓,过去我们中国是没有的,你去看看明清四大小说,哪本书里也没有这种叫法。我至今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同一个词,大家的理解可能相差很多,比如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人们都是把“情人”称为“爱人”的。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请香港来的朋友做客,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配偶,说:“这是我爱人。”客人听了都愕然相向,心想:“你们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太快了,居然敢把情人带到大庭广众之中,还公开地介绍给大家。这在我们那边都很难做到!”当然,这是由于彼此长期隔绝,不了解词汇的含义而闹出的笑话。

“夫人”是中国人对配偶最古老的称谓之一,但是,这个称谓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用的。关于这个称谓,《礼记》当中有一段话:“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在古代,不同等级的人,配偶有各自不同的称谓,天子的配偶叫“后”,诸侯的配偶叫“夫人”,大夫的配偶叫“孺人”,士的配偶叫“妇人”,庶人的配偶叫“妻”。这些称谓之间的界限非常严格,绝不能错位使用。比如,天子的配偶叫“后”,天子的母亲叫“太后”,都是专用的称谓,其他人不能用的。如果你今天回到家里,见到自己的配偶便说:“后妃,我回来了!”见到你母亲时又说:“母后,孩儿这厢有礼了!”你家里的人一定会说:“这孩子今天怎么了?尽说胡话。”“夫人”原本专门用来指诸侯的配偶,不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向别人介绍自己配偶的时候说“这是我夫人”,未免贻笑大方,无意间就把自己当成诸侯了,显得妄自尊大。“夫人”这个称谓只能用于对方。称对方的配偶为“夫人”“尊夫人”“嫂夫人”,可以表示敬意,好比称对方为“公”“君”,都有抬爱、恭维的意思。

也许有朋友感到疑惑了:“古装戏里就有丈夫称配偶为‘夫人’的情况,难道这个词不是用于自己一方的尊称吗?”请大家注意,古装戏里的用法没错,但那是在家里,关上房门,只有夫妻二人,没有第三方在场,妻子称丈夫为“官人”,丈夫称妻子为“夫人”,彼此敬重,当然也可以用尊称。

根据中国的传统,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配偶时,丈夫称妻子为“内人”“内子”。这一方面是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的遗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谦虚、低调的说法,日语里直接写作“家内”,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在书面语言里还会使用“贱内”“拙荆”等。有些女性对此类说法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妇女的歧视。其实,我们不必太拘泥它们的字面意思,如同称别人的儿子为“虎子”,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别人的身体为“贵体”,称自己的身体为“贱体”;称别人的著作为“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拙著”一样,不过是表示自谦而已。

可能有女性读者要问了:丈夫称妻子为内人,那妻子怎么向别人称呼丈夫呢?当然,不能称为“外人”,而是应该叫“外子”,因为丈夫称妻子为“内子”,内与外相对。这个称呼大家难免觉得生疏,其实,从我国港澳台地区到同属于汉语文化圈的日本、韩国都是这么称呼的,将来你有机会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朋友交往,这些称呼你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二、就高不就低

在某些场合,我们称呼对方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在单位工作,只要是属于同一辈的同事,尽管有些人的年龄可能比我们略小,但出于尊重,我们都可以称呼对方为“某某兄”,而不是一定要分清谁大谁小。在现实生活里,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运用得很广。例如,某位来客与我们是平辈,但我们不清楚其具体年龄,这时,如果要让孩子称呼客人,就应该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称客人为“伯伯”,而不是“叔叔”。

再如,我们抱着自家的孩子,见到邻居或者熟人,常常会用孩子的口吻,而不是按自己的身份跟对方打招呼:“婆婆上哪里去啊?”其实,对方只是自己的阿姨辈的年龄。把自己辈分降低一档,用孩子的身份称呼对方,既显得尊重,又表现出亲切之感。

另外,在同一家单位里,每个人的身份与岗位会有不同,这是分工的需要,并非贵贱之别,所以在与不同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时,我们不但不应当刻意强调大家的身份高低,而且要尽量就高不就低,以免引起对方的不快。

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学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工作。有一次,一位学生来图书馆借一本杂志,开口之前便在心里思量:“我该怎样称呼这位管理员呢?叫老师吧,他没教过我课,说不定压根儿就不能教课。”想了半天,说:“师傅,把那本杂志拿给我好吗?”我这位朋友很敏感,一听就知道,这个学生对自己不是很尊重。他反应非常快,于是反唇相讥:“师傅?我什么时候带过你这个徒弟啊,不借!”这位学生后悔不迭,赶忙改口叫老师,冲突得以避免。这就是犯了“就低不就高”的错误。

学校里的工作人员,不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也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图书管理员,都可以被称为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学校的员工,都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没有必要以参加实际教学工作与否为标准,把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分得那么清楚。同理,在医院里,有看病的医生,也有药房、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是分工有所不同,有些人称药房、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为“师傅”,这就很不合适,其实叫一声“大夫”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以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别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两条原则。

这些年,“老师”成为了颇受人们欢迎的称谓,大家见了有些身份、上了年纪的人都叫“老师”,自称是他们的学生。而在过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受的教育比一般人多,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彼此之间的礼节也更细腻、讲究。但是,如今的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其中的知识。

最近几年,大家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到谁是谁的弟子。其实称学生为“弟子”的叫法,最早见于《论语》的《学而》篇,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原因是,孔子的学生很多,有些是父子一起做孔子的学生,如颜路与他的儿子颜回,曾点与他的儿子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时年龄相差很多,颜路比孔子小六岁,而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面对这些年龄很小的学生,就像是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后来也就将学生统称为“弟子”。

习惯上,老师往往称自己的学生为“弟”,称女学生为“女弟”,都是弟子的意思。有些人不明此理,不免产生误解。有一位学生,看见导师在送给他的书的扉页上写着“某某弟惠存”,还以为导师在与他兄弟相称,非常激动。其实,导师可没有这个意思,是他误读了这个“弟”字的含义。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有很多类型。有的学生是导师登堂入室的研究生;有些学生只是听过大课,抑或是这位老师的任何一门课也没有听过,仅仅因为在同一所学校里,彼此有师生的名分而已。师生之间的称谓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这些不同的称呼方式,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

一般来说,老师与登堂入室的弟子之间是可以师弟相称的,就像上面提到的赠书事例中的情况。老师对学生还可以用一种我们现在看来比较奇怪的称呼,就是称“兄”。大家知道,鲁迅过去在北京的女师大教书,与听课的女生许广平产生了恋情。1925年,鲁迅前往厦门大学教书,许广平依然住在北京,于是,二人便鱼雁传情,以尺牍往还于两地。后来,鲁迅把两人的信件结集出版了,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地书》。鲁迅收到许广平第一封来信后随即回复,开头用的称谓是“广平兄”。许广平看后受宠若惊,回信说:“我值得而且敢配当‘兄’吗?不!不!绝无此勇气而且更无此斗胆当吾师先生的‘兄’的。”许广平误以为鲁迅与她称兄道弟,并且尊她为兄,自觉愧不敢当,便“大惊力争”。许广平居然会作如此的理解,大概是鲁迅始料未及的,于是回信解释说,“兄”是老师对学生辈最普通的称呼,“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而已。了解了这样的知识背景,我们再来看许广平闹的这个笑话,不免有些忍俊不禁。

两地书——鲁迅致许广平的信

在中国人的传统当中,师生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有时候却情同父子。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是血肉之躯,老师则传道、授业、解惑,赋予我们知识和理念,真正使我们成为了严格意义上的人。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过去的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叫法是“夫子”“函丈”。用“夫子”一词称呼老师,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人们常常这样称呼孔子,所以后世便用它作为对老师的通称。“函丈”一词源于《礼记》的“席间函丈”一词。古代学生听老师讲课,与老师的座席之间要空出一根拐杖那么远的距离,以便老师在向学生指画讲课内容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

古时候,学生一般自称生、受业。《诗经》里就有把读书人称为“生”的,《小雅·常棣》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记·儒林列传》也说“言礼自鲁高堂生”。对此,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道:“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见西汉以后,“生”已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老师称呼弟子为“张生”“李生”,学生也自称“生”“小生”。古代老师授课,把要讲的内容写在“业”上,“业”就是木板。所以古人称老师为“业师”,称自己为“受业”。

古时候同学之间的称呼,一般按照进入师门的先后,以学长、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弟、师妹相称,也有用比较风雅的说法,比如称对方为“同窗”或“砚兄”等。

过去,我们要称呼某个人,特别是师长的时候,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弟子规》里面说:“称尊长,勿呼名。”可见,这在以前是每个儿童都了解的常识。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侮辱对方。其中缘由何在呢?

成年人往往有姓名字号,这是古代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其中的内涵也很丰富。首先,在很早的时候,每个中国人便都有姓了。但在世界上其他的许多地方,相当长的时期里是没有所谓“姓”的概念的。西欧原本只有贵族有姓,民众在贵族的领地内过着非常封闭的生活,只有小名,这些小名都是随便取的。15—16世纪以后,由于社会形态发生重要变化,西欧的平民纷纷外出,为了能彼此区别,他们便给自己取姓,其中有些人是以职业为姓的,这些姓至今都保留着它们来历的痕迹。比如英文里的“史密斯”原意是铁匠,德语里的“霍夫曼”本来是指农夫;还有些姓是表示自己的原住地,比如俄罗斯姓“乌里扬诺夫斯基”的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乌里扬诺”这个地方来的人;还有一些姓跟宗教有关,比如“约翰逊”是约翰之子的意思等。日本的情况也很类似,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平民也没有姓,所以后来他们取的姓与中国的姓大不一样,如家住山里的人姓“山中”,在河边耕作的就姓“滨田”,住在小岛上的就姓“小岛”等。阿拉伯民族以前也只有贵族有姓。

中国人姓氏起源相当久远,最早是用来区分血统的。《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后来,他的子孙代代繁衍,同姓的人数不断增长,而且散居各地,需要进一步区分支脉,于是一姓之下又分化出若干个氏。氏的得名方法不一。天子的孙子称王孙,后来变成了姓,比如《左传》上楚国有一位王孙贾,就是周顷王的孙子。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后来也变成了姓,如商鞅本姓公孙,人称公孙鞅,后来由于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另外,孟子的学生公孙丑、战国赵人公孙龙等人的姓,都是这么来的。还有的将先人的字当作氏,如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微子,封于宋,后来传到防叔,防叔字孔父嘉,孔父嘉的后人便以孔为氏。先秦时代,中国也只有贵族有姓。但到西汉以后,所有的人便都有姓了。

古代男孩子出生三个月,才由父亲起名,不像今天一生下来就必须取名字报户口。父亲为孩子取名的用意,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蕴含着对孩子的期盼,直到今天,人们的心愿也都是如此;二是对出生地的纪念,如关于孔子的出生,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孔子出生在尼山上面,丘即是小山之意,因此孔子以“丘”为名,现在还有父母把在上海出生的孩子名为“沪生”,在重庆出生的孩子名为“渝生”的;三是以出生的季节或者相应的物候为名,如“春生”“梅生”等。

古人的名是父亲给取的,因此对名十分珍视,通常也不直呼他人之名。既然名不能叫,应该怎么称呼别人呢?于是,古人还会取一个“字”,也就是通常说的“表字”。在社会交往当中,彼此称呼对方的表字。

古人的名与表字的意思一般有联系,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古人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排行的顺序。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故称“仲”;因为生于尼山,故字“尼”。屈原,“原”是高而平的地方,所以字“平”。诸葛亮,“亮”就是明,所以字“孔明”,孔是非常的意思。端木赐,字“贡”,与“赐”同义。林则徐,字元抚,则有效法之意,取这样一个名字,是为了表明他要将著名的前任福建巡抚徐嗣曾作为自己的榜样;字元抚,也是因为他将徐嗣曾看作最值得效法的巡抚。

古人相交时称呼对方的表字或号,也是为了表示尊敬,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人称李太白;白居易字乐天,人称白乐天;清代学者戴震,字东原,人称戴东原等,大家都很熟悉。

古代文人除名、字之外还有雅号,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情趣,所以别人往往也用雅号来代替他的名字。如陶潜,字渊明,因为住宅旁有五棵柳树,所以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自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由于得罪了权贵,被贬谪到湖北黄州,这里有个小地名叫东坡,他在此筑室,所以自号“东坡居士”。又如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陆放翁”,他的文集也名之为《陆放翁集》。

晚辈或者学生写文章回忆长辈或者老师的生平,都懂得不能直呼其名。鲁迅写过一篇回忆他的老师章炳麟的文章,题为《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章炳麟号太炎,人称“太炎先生”,鲁迅也是遵循这种规矩的。

启功先生原姓爱新觉罗,是清皇室的成员。辛亥革命之后,皇室的处境就日渐窘迫,他在北京一所小学教书。小学校长说他没有大学毕业的文凭,把他解聘了,于是他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有人向辅仁大学校长、著名的史学家陈垣先生推荐了他,希望为他谋一份差事。于是,陈垣先生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跟他学习,同时在辅仁大学给他安排了教职。多年之后,启功先生终于成为著名学者。陈校长对他恩重如山,启功先生一直铭记在心。有一次,某家出版社有意出版《陈垣全集》,考虑到陈先生与启功先生的师生情分非同一般,所以请启功先生题写书名。启功先生十分为难,因为陈垣先生(字援庵,斋名励耘)是他的恩师,哪有弟子可以直呼师名的道理?启功先生推辞再三,而那位编辑不懂个中原委,坚执再三。最后双方商量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封面的书名是《陈垣全集》,这是出版社定的,里面的扉页由启功先生这样题写:“陈援庵先生全集——受业启功敬署”。因为援庵是陈先生的字。启功先生说:“这才是我应该写的。”他以这样的方式维护了师道的尊严。

陈垣先生(右)与

在古代,对一个人来说,天下只有两种人可以任意直呼其名,一种是他的父母、祖辈,另外一种就是天子。比如《四库全书》总纂官,姓纪,名昀,字晓岚。和珅与他同朝为官,称呼他“纪晓岚”,是合于礼的规范的,然而在某些时下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当中,乾隆皇帝也叫他“纪晓岚”,这就有点不明就里了。天子是天下至尊,对任何人都可以直呼其名。

除了称字之外,古代还有很多变通的称谓,下面我再来做一些介绍。这一类称谓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避免直呼其名。

人出了名,故乡为之增色,所以人们每每将一些有成就的人与家乡并提,用他的籍贯或为官、讲学之处来当作对他的称谓,以示尊敬。例如,唐代书法家李邕曾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宋代学者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因为曾在贵溪的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南昌有一条象山路,就是纪念他的。江西还出了一位王安石,临川人,当过宰相,人称“王临川”,他的文集也被命名为《临川集》。王夫之晚年居住在湖南衡阳的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晚清的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直隶南皮人,人称“张南皮”。康有为是晚清维新运动的主要人物,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

对某些在朝廷供职的官员来说,他们的官职也可以当作称谓来使用,以示尊隆。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担任过太史令,司马迁承袭这一职务,称司马迁为“太史公”,他写的史书因此被称为《太史公书》。杜甫曾经担任工部侍郎,人称“杜工部”。唐代画家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安史之乱后被封为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武则天时担任过左拾遗,人称“陈拾遗”。元朝学者吴师道,致仕后朝廷曾授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其文集名为《礼部集》。类似的现象很多,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许多人看了这些称呼或书名,恐怕未必知道作者是谁。

除了以上种种称呼之外,还有用政府褒封的称号来做称谓的。例如,政府崇尚孝义,鼓励家族聚居,将四代、五代同居,而家风和睦的大家族称为“义门”,予以旌表。清朝郑尔垣的家族,自宋朝建炎至明初,合族而居者十三世,故人称“义门郑氏”。

西方人彼此称呼的时候可以直呼其名,包括孩子对父母的称呼在内。在他们看来,姓名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就是让人叫的。但中国的文化与西方不同,自古以来就有尚“礼”的要求。如何称呼人,直接反映了我们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那么,按照这样的规矩,我们称呼别人,尤其是称呼长辈时,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讲究呢?

也有朋友会问:“如果不认识对方,也不知道他的职业,那该怎么称呼对方呢?”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称对方为“先生”,也就是用敬称,因为无论对方年龄大小、职务高低,用这样的称呼都不会造成失礼。当然,有许多人认为,先生是专用于男性的称呼,这也是一种误解。有一次,我给一位女士发邮件,称她为“先生”,她赶紧给我回邮件纠正我的称呼:“您大概误认为我是男性,所以称我为先生,其实我是女性。”我当然知道她是女性,因为她的名字是女性专用的,问题是她不了解称谓方面的基本常识:无论男女,其实都可以被称为“先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们见到女老师也可以称为先生。

另一种是按照辈分来称呼。比如当我们需要向陌生人打听事情或者问路,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身份,便可以参照自己家人的年龄段,称呼对方为“叔叔”“阿姨”“大爷”“大妈”。路人之间当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我们可以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相处,应该不会有人排斥这种亲切的称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论语》当中的一句名言,正是儒家“天下一家”思想的反映。西方人的宗教文化当中也有“人人皆兄弟”的说法,但意义与我们完全不同。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是由上帝借我们自己母亲的身体生下来的,所以,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儿子。正因为如此,西方人父子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可以起外号,对家庭之外的人,是不会像我们这样用家人的称谓去称呼的。

过去,在对长辈的称呼方面,人们的讲究就更多一些。梁启超先生曾在清华、北大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学术界的权威,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言提到梁先生的时候,都会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说:“当年任公先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任公”是梁先生的字。学生们既表达着对梁先生的深情,也体现了学者应有的修养和风范,看到这样的情景,总是不免让人热泪盈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传统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包括大学教师在内,绝大多数人都不再有表字、雅号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家在称呼上表达心中的敬意。我曾经遇到两位学养很深的老先生,一位是著名书法家,写了一幅扇面,准备送给我;另一位是著名学者,要给我寄他的新作。两者都需要题款,而我当时又没有表字、堂号,这使他们非常犯难,他们不愿写任何失礼的词语。最后,只好在我的姓之后加上我的学位。

如今,不少名人的后代撰写回忆文章,标题往往是“我的父亲某某某”之类,直呼长辈之名,其实他们的先人往往是有字、号的。这里面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明知有字号可以用,但为了让一般读者知道是在说谁,便直接用了名字;要么就是作者根本不知道有避名讳的规矩。

在校园里,学生几乎不懂这些道理。很多学生在称呼老师的时候,往往在老师二字之前加上老师的全名,还觉得自己很有礼貌。殊不知,这也是失礼的称呼。当着老师的面,应该称“某老师”,只提到老师的姓就可以了。如果在场的老师中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同姓的老师,必须强调是其中的某一位的时候,才能提及他的名。如果老师不在场,对他人谈及某老师,倒是可以连带姓名一起说的,否则别人听了不知所指。

关于称谓,我们作了一些简要的介绍,希望大家了解之后能有所收获,有所反思。称谓的礼仪就讲到这里。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没有更多接触机会的情况下,当我们刚开始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以貌取人”。这里的“貌”,不仅仅是指人的长相,还包括人的神情、体态、气质等细节方面的特征。第一印象的形成,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与这些特征有关。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面试当中,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对自己的成功与否甚至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如此,我们应当以怎样的面貌示人,才能成功地通过别人“以貌取人”的第一关呢?在下一讲当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容貌的礼仪。 wkHi7XVJjwSqY7rzLAQyRWXjKWYzkoDw4gENtHDMqtWvC0819wEVcnnSVAG40o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