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小人自我

很多家长问问题的时候,总是会说出一些连自己都觉得意外的事情。比如,唐老师,我一直在帮孩子,他怎么还不好好学习呢?

看到没有?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家长觉得意外的,意思就是我好好帮助他了,他应该好好学习的呀,他怎么不好好学习呢?

还有,比如说,我除了工作,还要在家照顾孩子,收拾家,我那么辛苦,怎么我老公还不喜欢我?居然有了第三者了?

我们心里会有一个期望,希望对方跟着我们的思路走,但却发现对方常常不跟着我们的思路走,于是就要问,为什么对方不按我们的思路走?

例如,你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跟你说的一样好好学习呢?为什么?你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吗?

同样,夫妻关系也是一样,就是你在觉得你很爱他,你觉得你对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感激你呢?甚至觉得你很烦呢?为什么?他不是东西?但如果你已经找了这么一个不是东西的人,结了婚,要过一辈子怎么办?

我常常在家长课上提示大家,我们每一次要从自己身上反思,就是每次出现了不好的结果,都需要自己来认真地负这个责的。反思,就是返归自身来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但人们常常会抱怨,要抱怨,就总可以找到抱怨别人的理由,但是怨别人没用。有没有人因为怨恨家人,家人就改变了?没有。

为什么怨别人没用?比如,很多女士,都对自己的男人埋怨过,说他不够体贴关心自己,对自己不够好,不够关心家庭和孩子,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抱怨的经验?很多女人确实很不容易,确实“应该”抱怨,但智慧的做法是要获得好的结果的。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在抱怨完了以后,这个男人突然间就幡然醒悟,然后就浪子回头成为一个让你满意的夫君,有没有这样的?极少!装两天还行,当他看到把你逼急了就装两天,然后过了几天又恢复本来面目。他为什么要这样?

男士们有没有发现,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怎么就跟家里的女人说不清楚,一说对方就胡搅蛮缠?

你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吗?

现在我们就把扭曲禀性——小人自我讲清楚。

小人自我的根本特点就是自以为是。

一、自以为是

小人自我的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坚定信念:我觉得我是对的。

我觉得我是对的,这一点作为一个核心的小人自我特征,支撑着几乎每一个人每一次的思考。就如演电影,如果导演要让观众上当,他就会让一个镜头带着他们,使其顺着那个镜头看。当然看到的这些场景全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你看到这些场景就自然会做出被误导的决策,你会觉得自己见到的那个场景中的那个人,特别容易理解他,会觉得那个人是好人。但事实上也许如此,实际上就是导演在引导我们犯这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揭开,这就是破案,这就是这个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就是故事的精彩和奥妙之处。

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我们自己就像一个摄像机在看着这个世界,我们在从自己的镜头看着判断着这个世界的每个人每件事:我觉得这件事他不对,我觉得那件事他对。也就是说,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标准评判这个世界。

有一位家长在我们的沟通课上做了这样一个反思:

周日孩子回到家,正赶上我们不休息,正常上班,而且那天上午我的事还格外多,还要去医院。中间一段时间从单位回来,看到儿子在书桌上摆着书,人却在卫生间,就心里来气,想着他回来一下也不学习,马上就要考试了也不复习。

按了按火气,我问他:“上午复习了吗?”他说:“复习了。”我没有再说什么,心里想着与其在那里装样子,不如让他自己的事自己做。于是就叫他拿着我昨晚给他洗的校服,去街上的裁缝店里补一下磨破的裤脚。

儿子拿着裤子,问我:“昨天洗了吗?”我没好气地说:“都洗到11点多了呢,怎么没洗?”孩子没有再说什么,就拿着衣服走了,回来时说裁缝师傅说要下午再取。中午他说要睡一会儿,我怕他走得迟了(住宿生返校),就自己去裁缝店里取衣服。

拿到衣服时,我看到上面有许多污点。那位师傅说:“我还以为是脏衣服呢。”我说:“昨晚洗了啊。”师傅说:“你是不是用的滚筒洗衣机?是不是有段时间没有进行筒清洁了?”我点头。师傅说:“那就对了,这是甩干的时候把洗衣机里的污渍给甩到衣服上了。”我恍然大悟,心里一下觉得很过意不去。我看也没有看衣服,就和孩子发牢骚,不管是以为他没有复习,还是以为他觉得没洗衣服是在瞎说,都是自己的自以为是,是自己从心里就没有接纳孩子,预设了“他不好”的情绪在那里,所以生出这么多误会来。

每个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是你自己想的那样。就是这些自以为是,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和心智,阻断了通往智慧的路。看来就这一点也够我好好觉知的了。

唐老师点评

这位家长的反思非常好,像这样的情况我们会经常遇到。我们认为很清楚,不该那么做的事情,但是对方却那么做了。但是当我们看明白的时候,原来事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自己是有问题的。

特别要提醒家长们,如果我们比较强势,我们有权利让孩子闭嘴,但这会带来太多麻烦。因为如果你“知道”他错了,你心里已经认定是孩子错了,他一解释,你就觉得:“你错了,你还要解释?闭嘴!”当家长这样的时候才麻烦呢,因为你在自以为是地取消了孩子辩解的机会。大家想想,孩子心里会怎样想?

孩子当时看到衣服明显是脏的,他问妈妈洗了没有,妈妈带着火气说了一句话,那句话的意思就是:“闭嘴,我当然洗了,你懂什么!”孩子听后会很难过,但是又没法说。这就是我们家长常常制造的冤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不平等,家长的强势往往会制造冤案。一个人有偏见、有问题不重要,但如果你又非常强势,你又认定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听对方的话,不让对方解释,这才是真正要命的。

我觉得我是对的,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跟我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这才是要命的!这意味着跟你不一样对方就错了。比如一对夫妻吵架了,如果你去问男士,男士会怎么说?他会不会说“我不是东西!我老婆那么好,下嫁给我这么个东西,我哪配得上人家?可我还不珍惜对方!她嫁给我后,除了工作,照顾老的又照顾小的,每天那么辛苦,我还惹她生气,不知道疼她,我真是欠揍……”?显然不会!他往往会说:“你说我天天这么辛苦,上要搞好领导,下要团结下级,还要陪好客户,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还不是为她们娘儿俩?每天忙外边的事情都要累死了,回到家还要听她不住地唠叨,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就没一天清净……”这位男士在说什么?他在告诉大家,他是对的,对方是不对的!

如果你去问一位女士,女士会怎么说?女士也会像上面那位男士一样,她会告诉你,她是对的,对方是不对的!

想想看,如果你认为你对这个家庭贡献很大,并且特别爱对方,但发现对方又不体谅你,也不够爱你,你会不会觉得对方在胡搅蛮缠,觉得有权利对对方发火?但我想问你,你认为你对这个家庭贡献大,对方认可吗?如果你觉得你很爱对方,对方也认可吗?记住,千万别想当然自己回答,也不要轻易去问对方。冷静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答案自然就出现了。

想明白答案,下面就很简单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很爱这个人,为这个人付出了很多,但是对方根本不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以我们觉得应该的方式爱着对方,而没有想到对方需要什么样的爱。

请大家读一下我博客上曾经很火的一篇文章:

以爱杀人——思想偏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人们的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逻辑、各种语言、各种宗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状系统。这个网状系统就像一个漏斗,凡是能够穿过这些网的(那些偏见的网的)信息,才能被你的经验所观察到,否则你看都看不到。”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一个筛网过滤过的偏见。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疑人偷斧》:

古时候,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观察他,觉得他走路、说话的时候总是鬼鬼祟祟,看起来就像是偷他斧头的人。没多久,这个人自己上山砍柴的时候,在山谷里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头。这时候,他再注意观察邻家儿子的动作和态度时,就不觉得他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显然当我们心里对一件事情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态度时,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观察一切事物,这时候我们观察到的事物与其说是一种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片面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印度有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国王用大量的黄金,还有搜集来的全国最名贵的珠宝,打造了一张黄金的床,床上镶满了名贵珠宝。因为这张床是如此名贵,所以他要做出一个合乎全国人民尺度的标准长度来,于是他量了全国所有成年人的身高,除上全国人口的总数,得到了全国身高的平均值。照着这个平均值,打造了这张床。每天晚上他一定要请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寝宫,让他睡这张名贵的床。如果他个子太高,躺不下这张床,国王就会叫一个刀斧手量量这个人的身高,然后用斧头砍下双脚多余的长度,好让他能刚好躺在床上。假如躺下的人身高不够,国王也会叫出两位大力士,一个人拉住他的肩膀,一个人拉住他的双脚,用力地往外拉,将这个人刚好拉到这张床的长度,当然有时候会拉断那人的双脚,有时候那人会一命呜呼,但是,国王一定要让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长度。

看到这里,你对这个国王有什么看法?

他是个神经病?

他不可理喻?

他实在太残忍?

但是我告诉你,所有你对这国王的感觉和形容词都可以加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但不自觉。

在你心中,也有一张如此名贵而又标准的床,有时你会因为自己或他人太高,而把自己或他人砍下一截,有时你又会因自己或他人太矮而抬起脚尖,挺起胸膛,让自己或他人高一点,这是大多数人在生命中呈现的状态。我们为了要符合社会的标准,有时候膨胀自己,有时候委屈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心中对自己做着这个国王对他的臣子、老百姓所做的事情却毫不自觉。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爱一个人,可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用自己的爱杀人。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只海鸟,被海风吹到鲁国境内,鲁侯看到它,非常喜欢,就把它供奉在太庙里,用最好的乐团奏乐,烹宰羔羊供奉它。但是三天后,这只海鸟却闷闷不乐地死去了。庄子听到这件事情后,感叹地说:“唉!鸟应该是被当作海鸟来看待的,而不是被当成一个人来看待。”鲁侯应该是真心喜爱这只海鸟,希望它快乐,他用自己所能给的最好的来给它,可是却因此而杀死了它。

我们很多人像鲁侯一样,不断地用自己的爱在杀害着自己心爱的人,又有很多人像那只海鸟一样,因为有深爱我们的人,用他们的爱来爱我们,因而杀死了我们自己。

有很多人迷信名人,认为名人说的就对。但岂不知有很多名人也有过严重的偏见。

所以,不要盲目迷信权威,权威一样可能出错。我们来看一下世界上著名的十大愚蠢断言就知道了。

①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奠基人和总裁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Olsen)在1979年对电脑下过断言:“没有理由让某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电脑。”

②法国陆军元帅、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指挥官费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对飞机下过断言:“飞机是个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

③三极管发明人和无线电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Dr.Lee Forest)在1967年2月25日对于登陆月球发表过断言:“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人类也不可能登陆月球。”

④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总裁达里尔·扎努克(Darryl F. Zanuck)在1946年对电视机的未来下过断言:“(电视)上市6个月之后,不可能还有市场。每天盯着个三合板盒子,人们很快就会厌烦。”

⑤英国德卡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曾在1962年这样拒绝了披头士乐队:“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再说,吉他乐队也正在退出舞台。”

⑥《新闻周刊》援引洛杉矶外科医生G.麦克唐纳博士(Dr.Ian G.MacDonald)在1969年11月18日说过的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吸烟是有益的。”

⑦西方联合公司(Western Union)1876年的《内部备忘录》曾对电话做过断言:“这个‘电话’缺点太多,无法作为通信工具。这种玩意儿对我们没什么用。”

⑧2世纪古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⑨英皇乔治三世在1776年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轻松地说过:“今天没发生什么重要的事。”

⑩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杜埃尔(Charles H. Duell)1899年说过:“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

可见,即使是一些行业内顶尖的高手,也难免会产生严重的偏见和自以为是的错误。

我们很多时候认为,有知识的人会偏见少,事实上并非如此。知识和经验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偏见。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叫作“人生识字糊涂始”。

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也曾讲过:“我们后半生大概很多情况下都在清除前半生所学习到的那些知识和经验所给我们带来的遮蔽和阻挡。”

古代有个大禅师说过:“我整天看书,却看不到一个字。我只用书挡住我的眼睛。”

知识有时候会障住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当然,知识很多时候给人们一些启发,但在启发人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种自然而然的约束。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灵感会来自一些毫不相干的启发。

很多时候,由于一种状况长期对一个人的影响,会让这个人产生一种悲观或乐观的看法,当这种看法非常强烈的时候,很多事实上的生活细节就难以影响到他的心情。

有一则关于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故事就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卜劳恩在成为漫画家之前,曾经在很长时间生活得穷困潦倒。

一天,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他怒气冲冲地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了公司。这是今年他第4次失业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贫困交加的卜劳恩又强打着精神四处找工作,可几天下来,除了一次次碰壁之外一无所获。

在又一次失败后,他绝望了。他来到酒吧,大口大口地喝着劣质啤酒,不停地发着牢骚,抱怨着老天的不公。人们都尽量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愿意和这个牢骚满腹的年轻人交谈。

卜劳恩摇摇晃晃地从酒吧回到家之后,他再次失望了——儿子的考试成绩相当糟糕,再加上儿子不小心碰坏了一只酒杯,正无处发火的卜劳恩大发雷霆,把儿子摁在凳子上狠狠地打了一顿。

打累了,卜劳恩又倒在床上睡了起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儿子已经上学去了。卜劳恩起来收拾着儿子的衣服杂物。忽然,他看到了儿子的日记,卜劳恩很想知道这个笨蛋儿子到底每天不学习在琢磨什么,于是他好奇地翻开了儿子的日记:

5月4日,今天我带着成绩单回家,我仍旧不争气,考试成绩还是这么差。爸爸又失业了,心情本来就不好,恐怕我又会惹爸爸不高兴了。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爸爸看完成绩单之后,不仅没有责备我,而且还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觉得心里很安慰。从明天开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再也不让爸爸失望了。

卜劳恩努力回忆着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自己明明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可儿子却误当作了鼓励的眼神。

卜劳恩又接着翻了下去,他发现儿子在日记里记录的都是父子之间浓浓的深情和快乐,他自己却不记得了。

他又翻开昨天晚上儿子的日记,顿时惊呆了:

5月28日,今天爸爸又打我了,不过都怪我不小心,摔坏了爸爸的酒杯。我知道爸爸是为我好,他一定是怕酒杯的碎片划伤我,才打了我。虽然屁股还火辣辣地疼,但我依旧爱你,爸爸!

卜劳恩看完日记,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他没想到,一向粗暴不讲理的自己居然在儿子心中有着如此和蔼可爱的形象。虽然自己一直粗暴地对待儿子,但儿子还是如此依赖自己,爱着自己。

儿子的爱给了卜劳恩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卜劳恩把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画成漫画,开始在报刊上连载。漫画的故事大部分取材于卜劳恩父子的真实生活,画面温暖、清新,故事琐碎细腻却感人至深。

很快,这个名叫《父与子》的漫画就风靡德国,并被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被几十个国家不断地转载。而卜劳恩也成了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出色、最成功的漫画大师,成了整个德国的骄傲。

后来,有记者采访卜劳恩,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卜劳恩告诉记者:“我曾经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而我的儿子却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以及父子之间那种感人的关怀、信任和宽容。因为儿子对我的爱,我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同样的事情在发生,但不同的人却看到了不同的场景,自然也就得到了不同的心情,这种心情对一个人居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可见,世界上的事情对每一个人来说也许相同,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带着爱心去看世界的人,会看到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充满爱的。

这篇文章发表出来后,很受欢迎。但却有一件事情出乎我的预料。

在写作《以爱杀人——思想偏见》一文过程中,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文章中的一个故事很没有意思,一度想删掉。那个故事就是卜劳恩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因为我认为这篇文章深度不够。但文章发表以后,网友们对这篇文章的反馈却让我大吃一惊。许多网友的留言居然都是因为这个故事!

下面引用了两位网友的留言:

花雨网友说:

唐老师,我被文中的儿子感动得一塌糊涂。你的文章我转走了,谢谢!支持你!

还有一位小蝌蚪网友说:

好让我感动!

我想,在我生气时,我孩子还找我讲话,逗我开心,想我和她说话,一定也是像文中的儿子一样,是对亲人的一种信任和爱吧!

后来跟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的老师们聊起这件事情,他们都说:既然知道网友和读者喜欢这类的文章,就该多写这样的文章才对啊。

我说:我很想多写对网友和读者有启发的文章,但每次写的时候,我总是免不了根据我对网友和读者的判断来写,也就是说,我认为他们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我的判断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偏见,因为那是我判断的,不是网友和读者的判断。如果我一开始根据我的判断先把那个故事删掉,也许我根本不知道网友和读者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犯了严重的偏见和错误,很可能已经在以爱杀人了,而自己却根本没有觉察到!

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你们在工作学习中是不是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也许你们对学生、孩子、老师、家长,已经发生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我在我博客中的《诚征问题》一文中提到过:每个人都可能是错误的。我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看到网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对我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从心里感激你们,谢谢你们帮助我!

希望这个反思对您有启发。

我们再来看一个因偏见而众口铄金的故事:

“烤鸭汤”的故事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小张在班上说,他爸爸从北京出差回来,带回了北京的烤鸭,然后就向周围的同学描绘烤鸭如何如何好吃,说得大家直咽唾沫。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很少能吃到肉,更不用说什么“北京烤鸭”了!

这时候,旁边一位平时不很爱说话的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我也吃过烤鸭,没那么好吃。”

小张同学一听,轻蔑地说:“你?!恐怕你连‘烤鸭汤’都喝不到吧!”

一听“烤鸭汤”三个字,围观的同学都大笑起来。烤鸭怎么可能有汤?小张这家伙编得也太离谱了!太可笑了!

当时,不论小张怎么解释,都没有人再听他信他了。甚至后来班里同学给他取了一个外号:“烤鸭汤”。

“烤鸭汤”从此成了班上同学说一个人胡说八道的最流行、最有杀伤力的一个词。

多年过去了,直到后来来到北京,吃到北京烤鸭,我才发现原来真的有烤鸭汤!所谓的烤鸭汤不过是吃过的鸭架子煮的汤,而并非烤鸭的时候烤出来的汤!这时候想起了中学时的那位小张同学,班里无知但又自以为是的同学们众口铄金,居然造成了这么大的“冤案”!估计当时他心里一定受了莫大的委屈——明明有烤鸭汤,你们不知道,也不听人解释,真是气死人!

现在想来,我们生活中几乎到处是这样的冤案——根本不知情却自以为是的人用自己的逻辑不容分辩地冤枉着其他人,而被冤枉的人却往往无法说明白——毕竟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逻辑可以解释的。

所以,平等思维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我们一定不会错的时候,也一定要给别人说话、辩解的机会,因为即使我们觉得我们一定是对的,我们也有可能错。

教育就是在帮大家体会爱,传播爱。

一位来我们这里学习的女家长,原来一直认为老公性格粗犷,人也很粗心,经常对自己不耐烦,所以,她经常感到不幸福,常抱怨老公,抱怨老公不够体贴,不关心自己。但来到我们基地学习了“小人理论”后,刚下飞机还没回到家,就体会到了老公的爱。

——2013年2月25日家长课上女性幸福日记一篇

我们的飞机误点了。本来下午15:30就可以到达的,被延误到下午18:16才到昆明。

飞机还在滑行中,我就听到我的手机铃声在响。打开一看,才发现:原来在15:16到17:28之间,老公一共打过我12次电话。另外还有婆婆呼叫我的手机的短信提醒。

老公在外面,肯定急坏了。

我赶紧发了一条短信,告诉老公我和儿子还在飞机上。过了一会儿,老公的短信过来了:我们在大厅。

下了飞机,还没到取行李的地方,老公的电话又打进来了:“现在到哪儿了?还是还在飞机上呀?我们在外面的出口处。”

我把两手中提着的袋子换一只手提着,一只手拿手机,一边走一边讲:“我还在路上,在去取行李的路上,我和儿子不在一块儿……”大概是我的喘气有些急,老公听到了,放缓了语速说:“我们在出口这里等着,你们出来的时候,如果看不到我们,就到另一边出口找我们。”我说:“好,到了出口处,我再打电话告诉你我在哪儿。”

等我们取到行李,眼尖的儿子一下子就看到了站在人群里的老公,并指给我看:“妈妈,我爸和我奶奶在那儿了。”

出来到外面,老公接过我手中的一个提袋,我急忙找了一辆推车,把行李箱和提袋放在推车上,老公边招呼儿子也把行李箱全放在推车上,同时搭手和我一起推着小推车往停车场去。就这样,老公边和我一起推车边讲述他们来接机的经过。原来,他和婆婆早在下午3点就到机场了,特地带了婆婆一起来,是准备接了我和儿子一起去玉溪参加米线节的。没想到我们的飞机会误点到这时,他在一直打电话联系不到我的时候,又打电话给昆明的女儿,问我们有没有联系,还到机场询问处问过多次,却被告知没有12:05的飞机,只有14:05的飞机。没办法,只有先带婆婆到机场的餐厅去吃了碗米线。这时,老公又问儿子:“怎么样?饿不饿呀?想吃什么呀?”儿子回答说要回家吃。老公说:“好,那到家后,你和你妈妈去我们家旁边的西餐厅吃吧,那里什么都有,饭、米线,味道也不错。我和你奶奶吃过那碗米线后不饿了。你和你妈妈一起去吃。”

我发现,其实老公蛮细心的。原来我一直认为老公性格粗犷,人也很粗心。这次他来接机,无端地在机场等候了这么长时间,而对我们的态度完全没有一丝的不耐烦,还很体贴地问我们,在等待飞机起飞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难受。我到今天才真的感觉老公并不粗心,特别是他搭手和我一起推行李车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了,原先我认为他粗心,其实完全是错的,反而是我一直没有去发现,也常常忽略他的内心感受。

唐老师点评

我们来看一下这篇幸福日记。这篇幸福日记可以取名叫《爱》,然后就可以到当地的报纸上去发表了。大家看了感觉怎么样?

觉知到自己的自以为是的人,一旦警惕自己的小人,一般都会非常敏感,能够发现人们常常忽略的爱的细节。

这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这篇文章就在写事情,但是爱和关心就在其中,不用再说有多么爱,有多么关心。所以说这位女士的文笔非常好,她的这篇文章结尾甚至都不需要那么多的升华,就几句话,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了。这篇文章有些朱自清的《背影》的味道了。

幸福日记真的是很好的创意,可以帮大家变得幸福起来。大家好好地去写幸福日记,每个人都会变成一个心思、感情特别细腻的人。持续写幸福日记,你会发现你可以敏感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这个世间的美。什么是美?这种真,这种善,就是美。

什么是爱?一定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吗?比如说,夫妻之间,出了很大的问题,然后对方还对你不舍不弃,那样才叫爱吗?不是的,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儿就可以看出来了。

自以为是的另外的表现就是:

绝不承认自己是错的,如果事实摆在眼前证明自己错了,那错的原因也不在我!

我们来看一份互联网上流传的中国足球失败的原因清单:

中国足球队输球的一百个理由

1.贝利说中国队要赢——乌鸦嘴。

2.足协下死命令要中国队一定要赢——压力过大。

3.传媒和球迷说中国队赢不了——偏见。

4.外国队不让中国队赢——无奈。

5.外国队排名比中国队高——正常。

6.外国队排名比中国队低——轻敌。

7.外国人身高比中国队高——空中优势。

8.外国人身高比中国队矮——灵活。

9.外国人体能比中国队好——人种论。

10.外国人当裁判——种族歧视。

11.中国人当裁判——汉奸。

12.裁判不帮中国队——黑哨。

……

看到这份清单,大家就知道人们在失败的时候会怎么想,失败了,怪自己吗?当然不怪!怪谁都不能怪自己!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考试不好的时候,说这样那样的理由,我们心里就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

我曾经跟基地的一位老师有过一个对话,大家来看一下:

理由与借口

基地有位老师有一次工作出了问题,我们在会上讨论了这件事情怎么处理。

会后这位老师不服,就来找我解释:当时那种情况,我本来以为……

我说:停,别说了。

基地老师:为什么不让我说?我就想说明那时候的情况。

我:你在找借口!

基地老师:没有,我在解释工作,我当时是想要……

我:停。你在找借口。你先回答,什么是借口?

基地老师:我,我只是想……

我:停!什么是借口?

基地老师:我不知道……

我:借口的意思是,无论你说多少话,目的都是一句:我没错!你是不是想说自己没错?

基地老师:我是想解决问题!

我:刚刚的会上我们已经讲明白以后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做了,对不对?你来找我到底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证明自己没错?

基地老师:呵呵,您说得对,是。

我:你如果把心思都放在证明自己没错上,当别人分析问题的时候,你总是会打岔,工作会议就会效率很低,而且会上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你会听不进去。对不对?

基地老师:嗯,对。可是我为什么觉得我是在介绍当时的情况,而您就看出来我是在找借口呢?

我:因为你不在关注问题的解决,而总是反反复复强调事情发生的当时你的想法。你在不断强调你当时的想法是有道理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家都讨论出来了,能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吗?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其实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我们从小长大,小的时候我们梦想着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什么什么家,但绝大部分人长大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当中我们也会发现其中的不普通,比如妈妈就是不普通的,尽管在众多的妈妈中,一名妈妈是普通的,但是在孩子面前,妈妈可一点都不普通,为什么呀?因为你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的,你是最重要的。一名妈妈无论在人群当中是怎样的,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都可以像女王一样,可以大声对着孩子呼来喝去,这个感觉很爽。

我老觉得我是对的,我老觉得我是好的,我觉得我是了不起的,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小人的根本特点。

我没错,即使我错了,错也是有道理的。

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经常反思自己,还是会犯同样的错?

很多家长在学习平等思维以后都能够认识到,出现问题向自身找原因,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在逐渐改善。同时,有些家长也会出现一些“反复”,自己也在不断地反思自身的问题,可为什么有时候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我们通过对一份家长学员的作业点评,来看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样解决。

家长自我反思

我是一个月前参加基地特训班的。这周就孩子完成作业的事,与孩子沟通时小人心又起来啦,尽管没有发火,可脸上的不悦、语气的不友好,还是搞得母女俩不愉快。可我心里急啊,头脑不冷静,很痛苦,不知如何解开这个结。孩子上学去后,我向基地的老师诉说了我的苦闷。老师的开导让我明白了我的问题是自以为是,给孩子提要求,对问题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是自己的小人心在作祟,在抱怨孩子,所以会搞得不愉快,不但于事无补,自己还痛苦不堪,是自己还没学到智慧的做法。

对唐老师讲课的录音听了就明白,博客也看了多遍,可遇事就迷糊。尽管学习的东西不少,但自己悟得不够。对每天处理的每件事都要总结、反思。如果处理得好,总结是做了什么;如果处理得不当,反思是自己的怎样的小人心又起来啦。我还需要多学习,多实践,用心去体会,争取尽快地改进自己,让自己变得智慧起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唐老师点评

这是一位家长的反思作业。这位家长已经反思了很多了,比较深入,也能够看到一些问题。有一点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看这位家长的话:

我是一个月前参加基地特训班的。这周就孩子完成作业的事,与孩子沟通时小人心又起来啦,尽管没有发火,可脸上的不悦、语气的不友好,还是搞得母女俩不愉快。可我心里急啊……

“可我心里急啊”,我们来分析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位家长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就是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为什么生气啊?我不是着急吗?我是对孩子好的,我不高兴是有原因的。整个这句话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我提醒这位家长,“可我心里急啊”,这一句话就会导致你下一次还出现这种情况。你的整个反思中,这一句是不到位的。如果你心里还有这一句话,你就会发现“我急是对的”。尽管你在反思“我又小人了、情绪化了、不对了……”,但你仍然是在说“我不对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我毕竟为孩子着急嘛”。这就是我们家长常常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家长反思了半天没有用?就是因为你在反思的同时还在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

“可我心里急啊”,这句话实际上是很微妙的。这一句话如果这位家长反思不到,那么你整个的反思品质都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而降低,并且你会一次一次地出现问题。

我们大家怎么提高自己?一方面是反思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反思如何去帮助别人。这两点实际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讲这些作业的时候,大家好好地看,好好地听。这些作业中的毛病,不只是写作业的人自己存在,我们很多家长可能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我们找出一些典型的作业来分析,这些典型的作业大家悟到了,那么你们的提高就会很快了。

二、喜欢被肯定

我觉得我是对的,当别人说我对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特别懂事,他特别客观,这就是人们常常表现出的对事物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或者是求同反异,就是谁跟我一样,我喜欢谁。

有一位女士在家庭幸福之道网络课上这样反思:

以前和朋友沟通的时候,当表达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最后会想听听朋友对我的看法认不认同。可是当朋友说出和我不一样的看法的时候,我心里又会不高兴,然后去和她再次解释我的看法是怎么得到的。现在学了平等思维沟通心法后,知道自己之前多么小人,表面上是在征求别人的看法,其实只是想听到别人对我的肯定而已。

唐老师点评

这位学员的反省非常好。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问的是对方认不认同,其实我们真心说的是“你看我多么高明!”我们常常觉察不到,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心,觉知自己说话的时候带出来的欲望,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问问题的时候,其实往往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

我们的课程中女士比较多,女士在问自己的丈夫“我漂不漂亮”的时候,对方如果说“不漂亮”,你会不会急眼?

男士们要知道,其实女士们在问“我漂不漂亮”的时候,就是在提醒“你该夸我了”,而并非真的问你是不是觉得漂亮。“不漂亮”这个答案,永远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会惹麻烦。

现实往往又确实很残酷。比如一位女士去做了一下美容或者换了一个新的发型,也许真的并没有比以前更漂亮,甚至变化很小,小到让别人尤其是让男人都看不出变化来。但是自己在问的时候却期待着对方一定说好,如果对方不能让自己如愿,这种过程就会带给自己很大的痛苦,甚至会忍不住当场翻脸。这和那位学员所讲的希望看一下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是否认同,是一样的情况。有的朋友可能会幸运些,比如某位女士割了双眼皮,割得非常显眼,就像有人描述的割得跟肚脐儿一样。这位女士问别人:“我的眼睛好看吗?”对方可能看着你的眼睛实在是害怕,但是也不得不去很礼貌地昧着良心对你说:“眼睛大多了!”

在问别人的一刹那,你觉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吗?你是真的在问,还是想要一个自己想好的结果?

女人很多时候是“穷人”!其心底里往往不够坚强,不容易由内心产生出强大的自信,于是就希望得到爱人的不断肯定,通过这种肯定,女人一次次地完成对自己价值的认可,逐渐就会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坚定,让自己变得充满自信。

常有人问:唐老师,你为什么常常只对女性讲课,而很少对男性讲?我不是不对男性讲,而是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男性来听的极少。所以,我只有对女性讲了。而且女性在家庭幸福中的作用也是更重要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转载超过一万次,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女人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女人在家庭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女人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首先,没有女人,就没有家。女人天生就是家的动物。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女人,这个家庭就没有家的感觉。看看那些没有女人的家庭就知道了,很多事情都在凑合,凑合得冷冷清清、平平淡淡,没有家的样子。

有了女人,家庭才有了热气,才有了温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其次,女人的情绪严重影响着家庭的安稳。

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女人开心了,整个家庭都会是开心的。

同样,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女人生气了,家庭一定是弥漫着硝烟。一旦女人闹腾起来,就会闹得鸡飞狗跳墙,老公和孩子都不得安生。

有一位妈妈学员,以前老爱发火,自从听了我的家长课后,情绪在明显改善。即使这样,她的孩子仍然反映,有一次她生气的时候,一家人大气都不敢出。爸爸蹑手蹑脚,用手指着妈妈所在的屋子低声(主要以口型)偷偷地问:“你妈妈怎么了?是不是又生气了?”孩子反映说,当时的空气就像结了冰,走路都会觉得空气好像格楞楞地响。可见一个女人的情绪是多么严重地影响着家庭!(这是山西的一位妈妈,这位妈妈现在进步很大。)

女人的确有她们非常容易情绪化的一面,女人的情绪确实要比男人更容易发作起来。当女人情绪起来的时候,如果男人不发作,女人就会觉得这样的男人“没良心”,不在乎自己,于是女人情绪化会更加严重。女性读者是不是觉得这样?为什么女士会这样想?因为,每个人都会自以为自己总是对的。如果自己是对的,他惹自己生气就肯定是错的,他当然就是没良心了。如果男人也发作起来,女人会更加生气。也就是说,女人似乎总是会生气的。

比如一个爸爸跟我说,孩子明明好好的,妈妈每天下班回来以后老是折腾孩子。大家想想看,如果孩子好好的,妈妈为什么会去折腾他?——因为妈妈不觉得他好好的,她觉得孩子有好多的问题,很需要改变。妈妈甚至还想,爸爸应该去帮着改变孩子的,结果倒好,你回来以后不但不帮着教育孩子,居然还坐在那儿玩电脑或者看电视!你就不觉得孩子有这么多问题吗?——其实男人很多时候是真的不觉得孩子问题大。这是不同性别的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当女人看到孩子有很多不好的表现,心里担心但又改变不了的时候,她的情绪就很容易起来,就很容易感染到别人。因为女人的情绪是很张扬的,尤其是在自己家里。自己家里是自己说了算,尤其是对于从小在自己的影响下长大起来的孩子,自己就是神。自己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指挥孩子的一切。这个过程会把女人的脾气惯坏。所以,女人往往会放纵自己的情绪,自己认为对的地方,就会非常强烈地不加掩饰地去影响别人。这个过程中,孩子当然就受到负面的“教育”或者说是危害。

最后,要做好家庭教育,使家庭和睦,必须安定女人的心。

平等思维认为:教育之道就是安心之道。

在家庭中,安定女人的心是最重要的工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家庭教育课程非常着重于帮助女人安定自己的心。我们的平等思维和谐沟通家长课、平等思维和谐沟通心法、平等思维对话等课程,主要都是为了帮助女性家长安定自己的心。

而且据我们的经验,凡是在我们的家长课上好好学习、自己明显改变的家长,因为安定了自己的心,家庭往往会明显变得稳定和谐,与孩子的沟通和孩子的学习成绩等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往往会迎刃而解,快速得到改善。

安定女人的心是男人责无旁贷的事。女人心里都很明白,自己爱的男人可以很容易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比如,一句好听的话,一个简单的拥抱,对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真实情况往往很不理想。事实上,绝大多数男人不仅不能起到安定女人心的作用,反而起到反作用,往往正是男人才惹得女人不开心。因为,当女人生气的时候,往往男人也在生气。生气的男人很难说出好听的话或做出亲密安慰的举动。

这一点,男女双方要一起解决。当家庭成员情绪化的时候,必须马上停下来。双方互相提醒,一旦发现情绪要起来了,就马上停止交流,至少过一个小时再交流。如果交流很容易吵起来,交流的时候不能达成一致,会互相指责,那就马上停止所谓的交流,不再互相指责,而是自己检讨自己的问题。记住,只说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说自己的问题说不出来,就停止讨论,绝不要说不出自己的问题,就说对方的。

可能这个做法一开始大家很难做到。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不想做。而不想做是因为还没有难受够!大家读到这个方法了,就会看到,只要不按这个方法做,就会经常吵起来。什么时候吵得真的难受够了,下决心想改变了,就会想起唐老师曾经讲过这个方法,只是一直没用,这时候大家就可以用了,一用就会发现,效果会意想不到的好。

彼此不吵了,就开始平和地交流了。这时候,男人会慢慢体会到:有时候让一个女人安心居然真的这么简单!

很多男人很聪明,他们很容易抢白女人,试想,如果让一个女人很多话都被逼憋在肚子里,她会怎么样?她会发疯的!发疯了以后谁面对她?还是男人自己!

女人在表现不好的时候,男人要调节自己的心态,心态一转变,对待女人就容易了。男人调节自己对女人的心态要记住以下两点:

第一,感恩。男人在看到女人唠叨、太在意细节的时候,就去想想自己的妈妈,每个妈妈都会因为关心孩子而一遍遍嘱咐(唠叨)。这时候,就想这是女人的母爱又泛滥了。是这个女人给了我一个家,是她为这个家做出巨大牺牲,生了孩子,照顾了小的照顾老的,明白了这点,即使烦,也会带着甜蜜和感恩。

第二,疼爱。男人在看到女人不理智、显示出无能一面的时候,就去想想自己的女儿。女儿有什么缺点自己不能容忍?甚至女儿越是有缺点,越是需要自己更加细心的呵护。这时候,就想这是女人的女儿态又出来了。明白了这点,即使烦,也会带着欣赏和疼爱。

男人对女人感恩和疼爱的心态调整好了,女人的心就容易安定了。

聪明的男人绝不会试图惹火女人,而是学会讨好女人。要是把女人惹毛了,男人会非常吃亏的;相反,要是把女人的心捋顺了,男人是非常幸福的。其实女人要的是男人心里有她,只要男人心里有她,几句话就会让女人舒服得不得了。我以前文章中说过:女人都是穷人。她们对感情有先天饥渴症。女人不怕奉献,但怕得不到爱。男人心里要是有女人,就不要去跟女人论是非讲道理,而是会去多关心女人,感恩女人,心疼女人。如果做到这一点,女人就会开开心心、心甘情愿地为这个家奉献,奉献一辈子,临终还会傻傻地说一句:这辈子没过够,下辈子还嫁你!

女人的心安定了,我们的家庭就安定了。

家庭安定了,我们的国家就和谐了。

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它的意思是,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精心妆扮。女人们为博得欣赏自己的人的喜欢,可谓用心良苦,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自己心里的美得到了对方的肯定,这时候她就会产生感激之情。

有的女人是因为被一个男人追求,慢慢地就喜欢他了。那她喜欢他什么呢?喜欢他喜欢自己。如果是因为对方喜欢自己,自己就喜欢对方,那么这样的感情基础就不牢靠,当结婚后,对方不再追求自己,不会再对自己那么好的时候,危机也就出现了。

从这方面来讲,女人是愚蠢的。

但,男人更愚蠢。女为悦己者容,相应的一句是“士为知己者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我们民间有一句俗语:扶不起的刘阿斗!而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居然下定决心扶阿斗去了!

“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他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相传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曾经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有了“阿斗”这个小名。刘禅做了皇帝后,懦弱无能,不思进取,天天享乐,终于使江山落入了他人手中。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庸碌无能之人。

为什么诸葛亮会扶持阿斗?

“亮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那时的人不认为他比得上。但刘备却以皇叔的身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对关羽、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因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而下定决心为知己者死。

我们看《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己的描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实中,人们喜欢肯定的案例就更多了。

肯定了对方,对方才会听你说话,才有可能进行好的沟通。

母亲总是不依不饶地抱怨父亲,两人都很难过,我该怎么劝他们?
有网友问

父母都是70多岁的人了,母亲因为一些琐事和多年前的往事(年轻时父亲脾气暴,家里穷)经常和父亲生气。父亲其实大部分时间在容忍,母亲却还是不依不饶,特别自以为是,自己气得不行。父亲也无奈。我不知道怎样劝母亲,看到父母难过,我却无能为力,怎么办?

唐老师解答

提问的这位朋友应该是一位孩子的妈妈了。请你先考虑:母亲自以为是、不依不饶地抱怨父亲,她做得对吗?如果你觉得她做得对,就可以劝她;如果你觉得她做得不对,你就劝不了她。觉得她对的意思是,你要先接纳她的观点,否则,她根本不理你,或者连你一块儿骂!

这位朋友可以这样提示你的母亲:您当然应该抱怨父亲。因为他年轻的时候脾气那么暴,家里穷,脾气还那么急,给家里带来那么多的麻烦。您当然可以抱怨他。您要狠狠地抱怨,每天惹他生气,狠狠地训斥他,让他一刻也不得安生,然后气得他生病,您也生病……您就开心了……

想劝母亲,你要从心里接纳她是该生气的,同时,再让母亲看到,生气只有坏处,没有一点儿好处。“现在您可以有权力抱怨了,但是您非要去抱怨吗?抱怨了对自己好不好?先不说对父亲好不好,对自己好不好?”去让母亲明白这一点。

记着一点,劝母亲的前提是承认她有权力抱怨,她该抱怨,你还要跟她一块儿去抱怨。这时候你就能劝她了。这就是我们和谐沟通三大步骤的第一步,叫作接纳。而你要是觉得她不该抱怨,你劝了也没用。

肯定有正向的肯定和负向的肯定两种。

正向的肯定包括认同、赞美、欣赏、表扬、鼓励等。

之所以称为正向,是因为这样的肯定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正向力量。

负向的肯定包括阿谀、奉承、拍马、谄媚、恭维等。

之所以称为负向,是因为这样的肯定会给人以骄傲自满的负向力量。

我们来看一位女士听完这节课后写的作业:

我与老公的一段对话。

背景:老公喜欢在电脑上看小说、打游戏,我觉得很浪费时间,就想让他看点专业书籍或企业管理方面的书,晚上看到他又坐在电脑前,我正想抱怨他时突然警觉起来,这周唐老师沟通心法课的作业是什么?——小人自我喜欢被肯定。

于是我换了一种说话方式:

我说:老公,我给你泡了一杯茶。

他很高兴地说:谢谢!

我说:老公,我觉得你思维很敏捷,考虑问题又有深度,理解力又强,你要看看企业管理方面的书,肯定理解得特别快。

他说:你真这样认为?

我说:那当然了。要不我给你找几本这方面的书?

他说:好啊。

于是,我拿来了准备好的几本书给他,他还真的看了起来。

哈哈,成功了!

如果我还像以前那样抱怨他,他肯定是继续我行我素。

尽管这位女士初学小人理论,对话中还明显带着急躁和功利,但仍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讨厌被否定

人们往往讨厌被否定。因为我觉得我是对的,所以,谁否定我,我就觉得谁是错的。

否定也分正向的否定和负向的否定。

正向的否定包括分析问题、批评、指出缺点、提建议等。

负向的否定包括讽刺挖苦、贬低、吹毛求疵、挑毛病等。

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论你是正向否定还是负向否定,对方都会觉得讨厌。不要觉得自己是好意,是正向地否定,对方就应该积极配合。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觉得否定,但已经否定了。

比如,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后跟孩子分析试卷,但分析时会发现孩子很烦,分析不下去了。原因就在于,我们总在试图找出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改变。这个动机当然是好的,但分析问题对孩子来说就是否定,他会很不舒服,所以,往往会进行不下去。

孩子考好了,会很愿意把试卷带回家来给家长看,当考不好的时候,就不愿意带回来,甚至家长逼着都不愿意带回来,原因就在于:考不好,会得到家长的否定。

生活当中很多人害怕失败,甚至因为害怕而不愿意做尝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平等思维对话录:

惧怕失败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背景:有很多读者来信,谈到害怕失败的问题。下面是两封典型的来信:

信件1:

唐老师,您好!

偶然看到了您写的文章,很受启发!我女儿快9岁了,平时特别怕输,本来围棋下得不错,可就是因为怕输而不愿和别人下。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生活中就是一再因为怕输而往后退缩。我经常告诉她输赢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参与,可是好像作用不大。请问唐老师,怎样才能帮女儿克服怕输的心理?

信件2:

唐老师你好,我是一个没有自信心、做事拖拉没有主动性的人。做起事情来思前想后,总怕做不好,我害怕失败,所以做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够成功。我在这里想请教一下唐老师,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希望唐老师能写篇文章,供大家欣赏。

上面两位网友都提到了害怕失败的问题。我身边正好有一个学生也有这种心态,于是我就跟他做了一番交流,并记录下来,请看我们的对话:

我:你看了刚才的那两封信了?

学生:看了。

我:你也有这种情况吗?

学生:有!

我: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学生:好。

我:首先,我们看一下怎么是失败?

学生:好。

我:失败有两个含义:一、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同“胜利”相对;二、做事情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同“成功”相对。你害怕哪种?

学生:嗯……第一种,就是害怕被别人打败。第二种,好像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我:好,你在电脑上玩过游戏吗?

学生:玩过,我特别喜欢。

我:有没有输给电脑过?

学生:当然有啊!

我:你害怕吗?

学生:这有什么好怕的?

我:这不是失败吗?

学生:是啊,但对方是电脑啊!

我:电脑怎么了,你不是也失败了吗?

学生:输给电脑,不丢人啊!

我:好,那么你是害怕丢人,还是害怕失败?

学生:嗯……好像是害怕失败带来的丢人,不是单纯害怕失败。

我:好,那如果失败不会带来丢人,你还害怕失败吗?

学生:那,应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吧?

我:嗯,那请问,谁最能够给你带来丢人的感觉?

学生:好像……

我:是自己最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

学生:当然是最熟悉的人!

我:但他们好像都在鼓励你啊,比如,上面那位妈妈说的:输赢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参与!

学生:哎呀,她说的时候是这么说,等失败了就不是这句话了。即便是这句话,也不是这个味儿了!我还不知道?

我:呵呵,看来你是深受其害啊!

学生:我爸就是这种人!他……嗨,不说了。他也是好心!

我:会不会是因为你当时失败了,自己的心比较敏感?于是别人说的话,尽管不是侮辱性的,也让你感到难受了?

学生:嗯……你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我:我们来聊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学生:好啊,太好了,我就是要找解决方法!

我:刚刚已经明确了: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丢人。对吗?

学生:对。

我:如果失败带来的不是丢人,而是成长的机会,你还会害怕吗?

学生:成长的机会?

我:对啊,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不对?如果我们从失败中找出自己真正的不足,每次失败都可以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因此得到成长,那就不会难受了,对不对?

学生:照这么说,不止不难受,还会高兴啊。

我:对啊。

学生:但一般人哪能做得到呢?

我:那你说谁能做得到?

学生:当然那种特殊的高手,也就是成功者才能做到啊,呵呵。

我:好,那请问,是因为他是成功者,才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呢?还是他先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才成为成功者的?

学生:嗯……是先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才成功的。

我:对,所以,只要你愿意把每次失败都作为自己成长的机会,每次都好好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下决心真正去弥补,不管你是一般人还是特殊人,你都会每次成长,对吗?

学生:嗯,对。听起来好像很简单。

我:做起来也不难,只是很少有人会下定决心去做。你会下定决心去做吗?

学生:我会。只要有帮助,我一定会!

我:好,只要你一定做,就一定会有帮助。

学生:好!

从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害怕失败,根本还是害怕被家里人否定。家长的否定会让孩子特别惧怕,甚至逃避跟家长的沟通。

说什么孩子都不爱听,我该怎么办?
有家长问

唐老师好。我儿子今年14岁,原来很听话,可现在我都不知该怎么跟他沟通了。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爱听,学习的时候都不让我进他的房间。可如果不去看看,又担心他开小差,我该怎么办?

唐老师解答

我们先来评价一句话。“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爱听。”这句话我给大家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管说什么,都是说孩子不爱听的话”。

这一句话分析完了,大家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要问这位家长:什么样的话孩子爱听,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那么家长怎么可能帮到孩子?

学过了小人理论,我们就知道了,孩子爱听的是肯定的话,如果家长老是否定孩子,孩子当然会讨厌家长说话。当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认真又不听话的时候,往往张嘴就是否定,所以,孩子就自然表现出你说什么他都不爱听。

否定的味道,就像大蒜的味道:自己往往不觉得,但身边的人会觉得味道很浓,而且不易去除,因为这种味道是从心里出来的,不单单在嘴里。所以,如果一个人心里在否定对方,无论嘴上说什么,对方都会感受到你的否定,所以,我称为“否定的臭气”!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孩子在做作业,为什么不让家长在旁边看?

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交流,却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自己带着很强的偏见,却不自觉。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想让家长看,甚至家长一进孩子的房间,孩子就把作业捂上,不让家长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们看下面的平等思维对话:

家长:唐老师,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特别不愿意让家长在旁边看?

我:嗯,什么叫看?

家长:看就是看了,还有什么?

我:呵呵,只是看?不做别的?有没有指点一下,评论几句?

家长:我是做家长的,难道这样做不对吗?

我:您当然认为这样做对,但如果对,孩子为什么会不让您看?

家长:嗯,那您说……?

我:孩子真正不愿意的不是您的“看”,而是您的评论和指手画脚,对不对?

家长:嗯,有道理。可我就是想看看她的作业中的问题,想帮她分析指出。

我:帮她分析?什么是帮?

家长:……

我:如果是帮助,孩子怎么会不愿意?您带给孩子的是帮助还是压力?您每次指出错误,孩子能舒服吗?

家长:嗯,是压力。

我:还需要继续谈这个话题吗?

家长:嗯,不需要了,唐老师,我明白了。可是,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我:平等思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很多问题已经存在,但自己根本不觉得。比如您刚才话中的“看”字,自己觉得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看字,但对于一个平等思维的人来说,这个字如平地起来的高山,所以,我一定会抓住这个字帮您分析,把这个字分析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家长:可是,我为什么觉不出来啊?

我:平等思维的核心是事情有所不同,但无绝对的对错。这指的是心,而不是外物。当家长对孩子有成见的时候,说话自然会带着偏见而不自觉。

家长:好,谢谢唐老师。

因为害怕家长的否定,孩子们会越来越远离甚至逃避家长,但麻木的家长们却觉察不到自己的“讨厌”,仍旧一往情深地追着孩子,关心孩子,而孩子只会逃之夭夭,越逃越远。

其实,不只是孩子讨厌被否定,大人也一样讨厌。

下面是2011年家长课上的一个讨论。这个讨论是我们心法课上的讨论,内容比较深入,如果大家一时看不明白,可以先看完后面的内容,再回过头来看。

被老公冤枉了怎么办?

——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很多人常常会遇到被人误解、冤枉的情形,面对这样的事情,如何调整心态?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怎样才能不痛苦、难受,甚至可以有所提高?在基地的平等思维沟通心法网络课上,我们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分析。

请看下面的平等思维对话:

学员A:唐老师,您好!当我被其他人,尤其是被我爱人冤枉时,我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我试图解释时,他却偏执地否定我,我也努力想不生气,可做不到。

唐曾磊:好,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请各位同学先用我们学过的“单破不立”来看这句话中哪些地方是需要去分析的。

学员C:“尤其是我试图解释时”的“解释”,意思是“我没错,错在你”。

学员B:冤枉与偏执。唐老师,对不对?

唐曾磊:学员B说得非常好,这两个词一说出来,就带着非常大的偏执在说话。

学员A看一下这句话,“尤其是我被爱人冤枉时”,人家那么想就是“冤枉”你?这显然是自己的一个偏见;“他却偏执地否定我”,否定就是否定,还“偏执地”,这又是一个偏见;还有一个,“我也努力想不生气,可做不到”。这一点,一方面可以只是一个直白的描述,另外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一个辩解,意思是我是好的,我是顾全大局的,我是努力想不生气的。自以为是的小人特点显露无遗!

学员A:解释只是想努力让我爱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唐曾磊:学员A,你去想,“事情的真相”,你爱人不知道吗?只有你知道的才是真相吗?你解释了就是真的吗?

大家看,“我的解释,是让对方知道事情的真相”,难道你知道的是真相,对方知道的不是真相吗?带着“我掌握了真相,而你没有掌握真相”这种偏见去跟别人说话,本身就是想纠正别人知道的“假象”。学员A也许会说,我是在客观地说这句话。但是我提醒大家一块儿去体悟,你认为对方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对方是不是同样会这么想?他也认为你不知道真相,你在只知道假象的情况下,去做那种偏执的判断。大家去悟这句话。

说别人冤枉你,这肯定是从你的角度讲。你丈夫肯定不认为他在冤枉你,你想是不是?再一点,他在否定你,他不同意你的意见,他就偏执吗?这是这句话里的偏见。再一个,“解释是想让对方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么你的前提就是他知道的就是假象。学员A,你去体悟这句话中你的前提带的偏见。

大家大部分都是老学员,都经过几次锤炼了,因此应该更深地去体悟我们自心当中的那些偏见。我们往往会不觉得自己有偏见,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带着偏见。当我们越能够发现自己内心的偏见,我们的说话就越平等,口气就越清、越正,否则我们的话中就带着“熏人的臭味儿”,别人就不爱听。

学员A:因为孩子爸爸不常在家,他是从孩子那儿听到了一些事情,但是孩子对他说的一些事未必全面呀。

唐曾磊:那为什么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爸爸来讲,他会自以为“我听到了,我知道这个结果的”?他为什么会相信孩子说的?

学员C:话传来传去,会有误会。

唐曾磊:学员C这句话分析不到位。其实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一个人都是“小人”,一定会自以为是的。还是要提醒大家,我们现在在分析“小人”,不是在骂谁。尽管有人在断章取义,但是我们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作出判断,我们始终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小人理所当然的表现。

学员C:唐老师,怎么知道你批评的是对的?

唐曾磊:呵呵,很简单,用事实说话。学员A这样跟老公沟通,只要她还觉得老公冤枉她,觉得老公在“偏执地否定”自己,她就一定跟老公沟通不好。学员A,结果你们沟通好了吗?

学员A:没有,越沟通越差!我们还是继续刚刚的话题。就是孩子说我爱人不在时我哪儿做得不好,等等。

唐曾磊:好,学员A,我提醒你,如果你去解释的都是说孩子说的认为自己不好的话,对方会怎样想?对方会认为你总在为自己辩解,你想是不是?因为这是说你不好的,你就在解释了;如果孩子说的是对你好的,比如不是你做的好事,“冤枉”到你头上,你会去解释吗?你不用回答,想一想你的家人会怎么说……

学员A,我问你,你现在有情绪吗?我现在这么跟你谈,你心里很烦吗?还是很平静地、理性地看着自己的心?

学员A:在平静地听。

唐曾磊:非常好。请记住,我不是站在某个人的角度去谴责别人,而是要提醒各位学员,我们身边有很多有非常强烈“小人自我”的人,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每个人都始终会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现在在学习平等思维,就要时时刻刻地检讨,避免我们自己“小人自我”的升起。当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小人自我”并且去摒弃的时候,再去听别人的话,再去跟别人说话,就会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学员A,你说是吗?

学员A:对。

唐曾磊:你觉得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问的?

学员A:没有了。

唐曾磊:好,我提醒你一点,“被冤枉时”,一个“冤枉”,你已经在不清醒了,然后就是你的情绪问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时候你的心一定不是平静的。你去体悟当下这个平静。如果你是现在这么平静,就没有人可以冤枉你。

学员A:我知道了自己的困惑。

唐曾磊:我现在对在座的每一位学员说:我觉得你很不是东西,平等思维学得很差,老冤枉别人……

好,大家听我刚刚说的这句话,现在会觉得我在冤枉你们吗?各位学员,我有没有冤枉你?

学员A:没有。

学员C:没有。

学员D:没感觉。

学员E:没有。

唐曾磊:好。大家都没有感觉。冤枉的意思是,你非要一个人说你好,别人说你不好,才叫冤枉。这里面的前提是,你在执着于“自己好”;再一点是,他的一个评价,不过是他的看法,他站在那个角度,那样看就是正常的,当你起情绪了,就会迷进去了。如果你是清醒的,干吗要把这句话当真?所以我提醒大家要保持清醒。

学员C:不觉得是在说自己,觉得是在说道理。

学员C:如果你是平静的,没有人会冤枉你。

唐曾磊:“如果你是平静的,没有人会冤枉你”,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是“没有人会冤枉到你”。也许别人会冤枉你,但是冤枉不到你。因为只有你接受了冤枉,才会有人冤枉到你。学员C少了一个“到”字,就在猜别人了。可能你是表达的这个意思,但是少了那个“到”字。

学员B: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时,别人动不了你的心的。

唐曾磊:学员B这句话不够到位,试着重新说一下。

学员B:就是别人的一句话不会让你生气的。

唐曾磊:学员B这句话可以这样讲:自己清醒时,别人动不了我的心。有清醒的认识,这里面有一种情况,是自以为清醒的一种迷。比如说:我知道我很优秀,你说我不优秀,那是你的偏见。这种说法,也会让自己当时觉得是很强大的,但是这种强大是一种基于偏见的强大,如果别人当时有非常好的证据证明你真的不优秀,这样的人也会被打垮。有时候看着好像很坚强的人,你只要戳到他的痛处,他一下子就受不了了,甚至会歇斯底里。这样的人依然不够清醒。

所以提醒学员B,你去体会这两句话,“自己清醒时”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时”。“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时”,这个时候可能带着一种偏见,就是“我肯定没错,他不就是小人嘛,我很清醒,我不理他”。这句话就可能会掩盖自己的偏见。

在交流这些时,我是在帮助大家看到说话的每一个当下的细节,当然我也可能会冤枉大家,因为我看到的是文字,我在根据文字来判断你的想法,也许仅仅是你的文字表达得不够清晰,但是我看到这个我会讲出来。

学员A:原来以前的生气就是内心不自觉的有个“小我”。

唐曾磊:非常好。

学员D:从自己嘴里说出“冤枉”二字来,就已经带着情绪和表现自己执着于想落好的这种心理。

学员D:如果有强大的内心,不执着于别人的看法时,别人动不了自己的心。

唐曾磊:这句话还不够,你重新看这句话。不执着于别人的看法,什么意思?自己清醒时,别人动不了我的心,如果自己不强大,别人能不能动我的心呢?也一样动不了我的心。

现在我们讲的内容是平等思维中非常精要的东西了,我来帮大家细细去体悟。

不执着于别人的看法是什么意思?他的看法,我管他呢。这是一种看法,这当然也是不执着。另一种是,他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一定对我非常有好处,我会去仔细听。他也确实揪出了我的一些毛病,但是我依然不去生气,这也叫不执着。大家去体悟。

前一个“不执着”,是他有他的看法,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这么想就像在做个壳,把自己包起来,让自己变成一个刺猬,让别人动不到你,但是你也就不会成长了。

而后一个“不执着”,是我会非常尊重你的看法,你所有可能刺激别人生气的地方,我不会生气的,我的心不为这个看法而或喜或悲。但是你所有帮助我成长的,我都会好好接受的,这就是我们的接纳和清醒。如果你说的话明显地带着偏见,那么我还要很平和地帮你发现你带的偏见,然后帮助你改好。

学员B:对,唐老师说得很好!

学员B:是的,是我有偏见。

学员D:不要在乎别人说自己是好是坏,只是去想这个是否有道理。

唐曾磊:这句话很好。通过这次的讨论,我感到大家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更到位了。作为老师,我一定会变得更加挑剔。因为我挑剔大家更细一些,大家就更能达到真正的纯洁。你越纯洁,你越容易看到和别人沟通中的问题。就像我在跟大家分析这些字的时候,不是从语言角度分析一个字、词,我是在分析人心,文字都是人心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为心声。我相信大家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再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地看到别人的内心。大家多参与到讨论中,就更多地在暴露自己身上的斑斑点点,这个时候被发现出来,解决了,我们就会更好地改善。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话叫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道日损”,损什么?就是发现自己的缺点,自己心里的那些偏见,自己的执着,自己情绪化的东西,自己的小人的自以为是,我们去损掉、放下。而当我们能够反省自己,在情绪起来的一刹那去觉知的时候,我们就在走向更平和,我们的智慧就在提升。

四、物质自我和精神自我

小人自我包括两方面:物质自我和精神自我。

物质自我是指与自我相关的,可以促使自我起到认同感的任何物品。比如他的衣服,他用的物品都可以。比如,我们如果说一个人的衣服颜色不好,质量也不高,那么,我们是在说衣服不好,还是在说这个人?即使我们真的在说衣服不好,这个人也会心里很不痛快。因为这时他把衣服当成了他的自我。这是小人自我的物质自我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有人请你到饭馆吃饭,如果你老说这里的饭不好吃,请客的人也会很不开心,因为他也会不自觉地把他带你去吃的饭馆当成他的物质自我。

精神自我是指一个人的观点以及他自以为所有与他相关的那些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果有人否定这些会让这个人觉得不舒服,他会抵制。

比如对一个人说的话,如果我们老是质疑或否定,这个人就会非常讨厌我们,不愿意跟我们沟通,不信任我们。如果孩子考试结果不好,跟孩子讨论试卷,孩子会很反感,也是因为我们触动了他的精神自我。

五、小人自我,愚蠢而易烦恼

小人自我的自以为是,喜欢肯定讨厌否定,都注定了会很容易烦恼。

我们自己有小人自我,身边的人也有。身边的人有,他们同样喜欢肯定讨厌否定。但自以为是的他们,一定常常看到我们身上与他们不一样的地方,这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我们错的地方。即使对方很爱我们,他们也会不断地否定我们,让我们难过。

人们都想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其原因在于人的心随境转的特性。

心随境转中的心是指意识和情绪。

境有外境和内境之分。外境指的是外部环境或外部出现的状况。也就是说,人的心情和注意力会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外境会吸引人的注意,有的外境不会,有的外境会让人心情愉快,有的外境则让人沮丧不已。

内境指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当自己烦恼的时候,看到一切都觉得不顺眼,就会觉得天昏地暗,心情就会更差;当自己高兴的时候,看到一切都会觉得舒服,心情会更加愉快。

外境和内境是分不开的,因为人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真假不辨、认妄为真。所以,当自己认为外境好了,心情会好;自己认为外境差了,心情也会差。

心随境转的意思就是人的意识和情绪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的情绪是由外部事物来决定的,一般来说,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当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的时候,他的心就可能受外物控制,而只要外物可以控制,一个人的心情就会像公式一样可以设定,并且只要前提给得准确,运用得当,可以非常精准。比如,考试考不好了,自己心情会不好,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遇到,而且没有办法克服。

记得一位女老师是外地的,要回家探亲,我们聊了起来。

这段对话可以很好地说明人们的心是容易被引转的。

女老师:唐老师,你研究的平等思维到底有什么用?

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可以用啊!

女老师:那你举个例子看一下。

我:好。你要回家了,开心吗?

女老师:开心啊!回家要见到女儿了!当然开心。

我:嗯,如果你回去,老公变心了,你会怎么办?

女老师:呵呵,根本不可能,借他个胆子他也不可能!

我:如果你见到了,比如捉奸在床了,你会怎么样?

女老师满脸的笑:根本不可能。

我:我说如果,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样?

女老师的脸色开始严肃起来,逐渐变得阴沉,她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说:那就离婚!

我:你现在觉得还像刚刚一样开心吗?

女老师:那怎么可能开心?

我:我已经告诉你了,我说的是“如果”,这是假定,你难过什么?

女老师已经笑不出来了:我知道平等思维的作用了!

从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情真的很容易改变,给一个好的消息,人们就会开心;给一个不好的消息,人们就会难过。即使知道是假的,也会不开心,人们的心很多时候无法辨别真假。

可见人的心有多么愚蠢!

我们常说,身在福中不知福。确实是这样,很多人明明各方面条件很好,完全有理由过得很幸福,但他(她)偏偏不幸福。

条件很好的美女少有人追怎么办?

——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有的女人长得很美,不论婚前还是婚后,都有很多人追,常有男人称这种女人有“女人味”“性感”,这种女人是不是特别幸运?有的女人,虽长得很美,却很少有人追,男人会说这种女人“朴素实在”“没感觉”,这是为什么?作为女人,面对男人不同的对待,应该如何平和自己的心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自在又幸福的女人?请看下面的平等思维对话录。

迷茫的女人:唐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博客后很受启发。有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请教您。

唐曾磊:说吧。

迷茫的女人:怎么说呢,其实我应该是个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的女人,长得还算漂亮,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很少有人追我。其实,我并不是非要有人追,老公也很爱我,但就是总觉得周围很多女人明显各方面条件不如我,却总有很多男人献殷勤,你说这是为什么?

唐曾磊:周围的男性朋友怎么评价你?

迷茫的女人:他们吧,总是说我比较朴素实在,说看到我就一点感觉没有了,不像某某那样说话行动都特别有女人味,让男人一见就动心。我的几个女性朋友都有情人,我不是想要找情人,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

唐曾磊:什么是女人味?

迷茫的女人:女人味,就是比较像女人吧,对男人有吸引力?

唐曾磊:所谓女人味,犹如性感,是男人从性方面评价女人的词语。女人味,就是让男人时时感觉到对方是女人,老会产生想接近对方的心思。

迷茫的女人:不会吧?

唐曾磊:呵呵,你见过有男人说自己的漂亮姐妹有女人味或性感吗?你见过有男人说自己的妈妈或女儿有女人味或性感吗?不可能。因为男人在看自己的姐妹、妈妈、女儿时,根本不会从性的方面看她们,所以,男人从不说她们有女人味或性感。

迷茫的女人:噢,我明白了!可是……

唐曾磊:可是你心里还是不舒服,是吗?

迷茫的女人:也不是不舒服,就是,你说哪个女人不希望更多的男人喜欢自己呢?我就是觉得自己条件不差,甚至比她们好,怎么会很少有人追,结婚前很少,结婚后也很少,弄得我经常很不自信。

唐曾磊:呵呵,你想要什么?

迷茫的女人:想要什么?我,就是想要……心理的平衡。

唐曾磊:对于男人来讲,女人有性感和贤淑两种魅力,因此,美女有两种极端的情况: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风流美女,人长得美,但美得低俗、妖艳、风骚、轻佻。这种女人,长得虽然漂亮,但总是从性的角度体现自己的魅力,所以,福报非常差,一般男人见了,会油然而生侵犯之心。女人见了,会油然而生轻贱之心。这种女人往往难以从一而终,即使自己想好好过日子,也会不小心惹下风流债,比如妓女、品行不端总想着吸引男人注意的风流女人等。第二种,我们可以称为端庄美女,人长得美,但美得大方、端正、福德、柔顺。这种女人,人长得漂亮,但往往从端庄大方、贤良淑德的角度体现自己的魅力,她也有性爱的美,但这种美只为自己最心爱的丈夫展现,所以,这种女人看似没有很多男人追求,但福报很好,一般男人见了,会油然而生爱敬之心,女人见了,会油然而生敬服之心。这种女人往往从一而终,绝不去招惹什么风流之事,比如公主王妃、大臣夫人等。

迷茫的女人:噢,我明白了,我就是第二种女人!

唐曾磊:对!所以,你心安了吧?

迷茫的女人:嗯,可是为什么女人都愿意更多的人喜欢自己?

唐曾磊:女人从古至今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女人的地位往往是通过男人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女人是通过外界(男人)对自己的肯定来得到自信的。这其实是很多女人不自信的表现。

迷茫的女人:嗯,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我心里还是觉得如果有更多的男人追我,我会更加开心幸福。说心里话,很多男人追求自己,对一个女人来说总是好事,女人自己心里总是开心的啊!我相信女人们会羡慕我的!

唐曾磊:希望别人羡慕是女人虚荣心的表现。我问你,很多男人追求你,对你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迷茫的女人:当然是好事啊!

唐曾磊:如果是好事,你的亲人一定会为你开心的。而且,你也肯定希望你最爱的人得到这种好事。这世上你最爱的女人是谁?是不是你的妈妈、你的女儿?

迷茫的女人:……是……

唐曾磊:如果有很多人追你的女儿,尤其是,你的女儿将来结婚了,也有很多男人不断地追求她,甚至她还找了情人,你觉得是好事吗?

迷茫的女人:嗯……不是好事。

唐曾磊:同样,你的妈妈也不会希望她的女儿在结婚后还有很多男人追。即使在结婚前,也只希望品行端正、有出息的男人追求你,跟你组织一个幸福家庭。你的妈妈一定希望你跟老公百年好合,而不希望不断有男人来追你,更不希望你去找个情人,对不对?你的女儿也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妈妈会是个招蜂惹蝶、风流韵事不断的女人,对不对?

迷茫的女人:对!

唐曾磊:如果你的妈妈知道虽然这个社会男女关系在慢慢变得很乱,但她自己的女儿洁身自好,很本分,她会怎么想?

迷茫的女人:嗯,她一定会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而感到自豪的!

唐曾磊:同样,你觉得你的女儿会怎么看待一个洁身自好的妈妈?

迷茫的女人:她当然也会为自己的妈妈自豪,而且会效仿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洁身自好的女人!

唐曾磊:这样你是不是会很开心!

迷茫的女人:我当然会很开心!唐老师,我知道了,是我的不自信和虚荣心,让我心里老是不甘心,其实我的老公很爱我,我还有个可爱的女儿,我觉得我现在就是最幸福的!我再也不会为没有人追求我而烦恼了!唐老师,谢谢您的指导!

唐曾磊:好。

上面这位美女虽然家庭非常幸福,但还是会自寻烦恼。其实不只是她,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体会着自己的烦恼,只是这些烦恼或大或小。在2016年12月的第4期温暖智慧家长课上,我们谈到了烦恼的层面问题。

烦恼的三个层面

有家长问

唐老师,有人说烦恼人生,我发现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烦恼。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烦恼有几个层面?

唐老师解答

烦恼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痛苦型的烦恼。

这种烦恼是大家能明显感觉得到的。比如家里老人病了,病得很严重,又找不到一个可以治的方法,每天都很难受。家里缺人照顾老人,自己工作又忙,照顾不了。这个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感受?很烦恼。

再如孩子学习不好,学校打来电话,说孩子需要离开这个学校,因为他跟不上。或者班主任每一次见面都训你,说“你的孩子给我们班平均分拉分了,你赶紧给他补课,要么你赶紧换个学校换个班,因为这样我年终奖就拿不到了”。被训成这样的时候,你还能很开心吗?往往很难。一般人这时都会很烦恼。不用说去见老师了,只要看到老师的电话打来就很讨厌,甚至那个手机都变成一个讨厌的手机了。

经历过这些的人就会知道这种感受。这些都叫烦恼,它们会明显地让你心烦,而这些往往都是外界的事情。

这是第一层的,最浅显也是最明显的烦恼。我说的浅显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烦恼。

第二个层面是自己往往不大觉知的烦恼。你觉知不到你烦恼,但实际上你又在烦恼之中,它往往是关于选择的烦恼。

比如我们吃饭会选择某种东西。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吃饭,有一个人说:“这个地方什么是最好吃的。”比如烤鸭最好吃。然后我说:“我是吃素的,你可以吃。”他说:“你是吃素的,吃素什么意思啊?”我说:“我点个素菜就行了,点个茄子吧。”他说:“这儿的茄子不好吃。”我说:“来个芥蓝吧。”他说:“芥蓝是苦的。”我说:“要不你替我点。”他说:“不不,我请客,你点。”……

有的人会说:“唐老师,这是你烦恼,哪是人家烦恼啊?”

选择的烦恼在于什么?在于你会从好多东西里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但是你会有明显不喜欢的东西存在。当你明显不喜欢的东西给你的时候,你就一定会难过,这才是你的烦恼。

像前面说的点菜,怎么点?你看他点不出来,别人一点他又说不好,你说让他点,他说“不,你点”。你真的给他点了,他会说:“这也没什么好吃的。”这就是烦恼的人,选择的烦恼,他自己觉察不到,但是他会很容易被触动。

你如果真的点了他不喜欢的东西,他会说:“你看我就说这个饭不好吃,那个菜不好。他们这儿做的茄子太咸了。”他觉得太咸,而有的人觉得茄子是下饭菜,就应该咸点。大家同意吗?

当你觉得咸的时候,别人能不能喜欢吃这个咸一点的茄子呢?

他觉察不到的。

他是要款待你的,他款待你也就款待到这个程度,就是他全心地对你,他巴不得你点一个很贵的菜,你点一般便宜的菜他觉得对不起你。也就是说他是好心的,但是他依然让一般的人觉得他款待不到你的胃口上,款待不到好上。他很用心、很好心地对人,但是好多人都讨厌他。

这样的人多不多?

你家里一定有这样的人,也许你的什么亲戚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片好心,他对你很好,但是他再对你好,你依然讨厌跟他在一起,往往不是因为经济条件,而是他的那种强大的自以为是在让他伺候不好别人。你还没法伺候他,就是这么多毛病的人。

第三个层面是分别的烦恼。你心里一刹那起一个什么和什么不一样的分别,已经在烦恼了。

修行或者说提升智慧,这个过程是你要不断地从最粗浅的烦恼到细的烦恼。分别的烦恼是什么?比如你心里一选择你就觉察到了:我在选择什么?这是我的偏好。这种偏好会带给我什么?

你觉察到,你心里有一个偏好。

偏好,就是偏着什么觉得什么好,相应地另一个就不好。只要这种细微的分别一出来,你心里有一个倾向,现实就有可能和你的心逆着。当出现一个逆的情况时,你的这种倾向受到打击,你的嗔恨心就会起来,心里就会不舒服。大家想是不是?

你觉察不到自己有烦恼的地方,如果有比你心更细的人,他会一下子看到你有什么问题,你在偏着走,在进入一个迷的状态,但你自己又觉察不到。

我给大家说一个最典型的案例。

有一位家长,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什么会,她就坐在我旁边,她说:“哎呀,唐老师,我能不能请您吃饭?”我说:“好。”她说:“那咱们去吃饭吧。”我们先到一个饭店,问有什么饭,对方说:“我们这儿只有火锅。”她说:“我们不吃火锅。”就带着我走了。然后,她又找了一家饭店,我们坐下来,她就说老公常常不满意她。我提示她说:“刚才咱们去火锅店,你为什么不问问我吃不吃,你就直接说不吃了呢?你不是请我吃饭吗?”她说:“我有这样吗?”我说:“有啊,你确实这样。为什么你请我吃饭不问我一下呢?”她说:“哎呀,是吗?那你是不是特别想吃火锅?要不咱们过去。”我说:“如果我想吃我就不提这个了。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老公喜欢吃什么,你不问问他,他又不说,你只管做自己喜欢吃的,时间长了他就会对你很不满意,你想过没有?”

如果我有一个执着,比如我特别喜欢吃火锅,她又没让我吃,我执着于喜欢吃火锅,就不好意思跟她讲这个事,因为我已经被她说不吃火锅这个决定打击了,我很烦,我在心里说:“这个人真是讨厌,怎么不问问我想不想吃火锅?”我心里带着怨气,但她请我吃饭,我哪好意思把这个怨气发给她呢?这就是常人的心态,大家发现没有?

而我心里没有这个怨气,所以我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告诉她:“你为什么不问问我吃不吃?”

我没有吃火锅的偏好,所以我就特别觉察到她根本不问我吃不吃这个事情。另外,她问我吃什么时,我也自然地会顺着她的话说,因为她说不爱吃火锅,我当然不会执着于吃火锅,我吃什么都行的。我就会说:“火锅不好吃,咱们去吃别的。”其实对我来说,不是火锅不好吃,是因为你觉得火锅不好吃,我不让你为难,我就随着你去吃别的了。大家理解这里面的心思吗?这些细节的心思。

当你能够把这些细节的心思去理解透时,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分别是烦恼。

一刹那有分别,你的烦恼已经出来了。

这是第三个层面的烦恼。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让自己心烦的事情,一旦情绪起来,就控制不住跟孩子吵,这时候就很难帮到孩子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情绪化。

家长如何彻底改变情绪化?

有句话说:情绪化是魔鬼。情绪化是亲子、夫妻沟通不好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人生气除了伤害自己的身体以外,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自己的亲人,越亲的人,受害程度越深。那么怎样改变自己的情绪化?怎样控制好这个影响我们亲人、朋友之间沟通的魔鬼?在平等思维认真能力训练精品小班的家长课上,我们用家庭矛盾万能解决三步法,做了现场训练,请看下面的对话:

家长一:我觉得上完课回去之后,首先是改变我自己不会和孩子沟通的毛病。

唐曾磊:嗯,怎么改?

家长一:首先,不急躁,不发火。

唐曾磊:那你急躁了怎么办?

家长一:急躁了,方法就是先冷静一下。

唐曾磊:要是冷静不下来呢?你急躁了,说冷静就冷静下来了?你能做到吗?

家长一:呃……尽量让自己不去跟孩子发生冲突……

唐曾磊:好,给大家一个方法,大家可以统一按这个方法操作。

凡是爱生气的,统一这样做:

提前和孩子商量好,如果自己急躁了,孩子做什么动作提醒一下,比如说把右手举起来,家长就必须马上停下来。

但有三点要注意,第一,急不急孩子说了算,不是家长说了算。如果孩子觉得你急了,一抬手,你就必须停下来。如果你说自己没急,没急的话就更容易停下来了,是不是?第二,别说孩子错了,家长该急,没有该急这个说法,只要孩子提示你停,就必须停下来。如果停不下来的话,就事后拿出100块钱来,给孩子做零花钱,随便他买什么,家长不要问。接下来找一个好餐馆,请孩子撮一顿,孩子点菜,你只管掏钱。第三,就是给自己惩罚,假你爱买衣服的话,建议罚自己半年内不要买衣服。只要生一次气,就要这么做。另外家长还可以跟孩子说好,如果你缺钱了,就来惹妈妈生气,只要妈妈生气了,你就可以赚100块钱。这样做你们再试试看改得了改不了。

家长一:嗯,这确实是挺好的方法。

唐曾磊:对生气这样的问题,只要按这个方法做,没有解决不了的。如果说妈妈急了,孩子提醒后也没停下来,事后孩子跟你要钱你还不认账的话,家长自己就在纵容自己把这个家庭祸害掉了。你们想过没有?自己急了还不认账,这个时候孩子对你就彻底地死心了。你们这个家庭注定会是悲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有问题我们可以去解决,我们也可以有毛病,但是说了不算,这个家庭就完蛋了,这样的人也不配有好的生活,大家说是吗?

家长一:这个确实是。

唐曾磊:好,把这个落实就行了。

家长一:嗯,好的,谢谢唐老师。

家长二:唐老师您好,我们家孩子现在的问题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第一次来学习的时候,也是这个问题,现在确实比8月来之前有一定的进步了,但是离我想要的理想状态还差一点。我反思了一下,这个问题还是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是我没有做到。比如说,唐老师刚才说的罚款这个方法,一开始我也施行了,后来罚得受不了了,我就对孩子说,那得互相罚,你可以罚妈妈,妈妈也可以扣你的。反正,现在是……

唐曾磊:我们看这位妈妈多赖皮,是吧!

家长二:呵呵。

唐曾磊:你犯了错误,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别人犯不犯错误,那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就要惩罚自己,因为我们是自愿改变自己的。

家长二:我说的互相罚是什么呢?有时候他也会急,所以……

唐曾磊:他急那是他的事,只要你急,就应该罚你,是不是?

家长二:是。

唐曾磊:嗯。

家长二:后来,把100块钱的额度降低了,要不然受不了。呵呵……然后……

唐曾磊:你最好告诉孩子,不用罚妈妈了,妈妈想生气就生气,还罚什么呀?额度降低是什么意思?就是允许我继续生气下去,大家明白吗?我觉得这位妈妈你还可以更急,孩子要再要钱,你都可以一个耳光打过去,是吧?反正自己的孩子,你打就行。我们都支持你。

家长二:呃,这个倒没有。然后……

唐曾磊:你在保留自己的缺点,你知道吗?就是希望让自己的缺点继续持续下去,你是在做这个努力,你想过吗?

家长二:嗯,对。所以说我认识到,还是我的问题,呃……我觉得……

唐曾磊:你刚才说这个事情“怨我”,怨你有什么用?你又不改。

家长二:是,我还得改。

唐曾磊:怎么改,知道吗?你就记着,以后生一次气,直接罚1000块钱。你要是拿1000块钱给孩子,你就把这个孩子给害了。现在是罚得少,所以你还想留着慢慢儿来。下次生气你直接给孩子1000块钱,孩子出门就可能被别人抢,被别人打,你就再也不敢生气了。为什么你不改啊?就是你觉得生气没什么,所以你还想降低额度,降低就是希望生气这个危害继续持续下去,是不是?把100块钱降低的意义在于,我可以更舒服地继续生气下去,你想想是不是?但是你还清楚自己想干吗?我们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生气的目的是什么?生了气以后对谁有危害?第一,自己身体不好;第二,肯定会危害到自己的亲人。这个怎么可以还要打折扣想多害一会儿呢?还想让生气这把刀子能够常常捅孩子,一直捅下去呢?

家长应该下决心改变!回去后直接把罚款改成1000块钱。告诉孩子,妈妈再生一次气,直接给你1000块钱,再下一次就10000块钱,这样你就不生气了。想改变生气,这是最好的办法。而这位妈妈不是,她是想便宜,比如说10块钱一次,跟孩子商量,“给你100块钱,妈妈先生上10次气;来个月票吧,300块钱,1个月30天,每天1次,再搭上一次”……我们做这样的事情干吗?还有意义吗?

所以这位家长要下决心改变,不改变这一点,你就在由着自己的性子伤害自己,伤害亲人。能下决心把这一点彻底改变,就这一点,你就可以带动孩子改变了。

家长二:嗯。

唐曾磊:把问题真的去解决。家长们过来不是来听我说好听的话的,而是要我帮你们解决问题,把这一点解决了就好了,好不好?

家长二:好的,谢谢唐老师。

情绪化是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我一直在教大家不要生气,减少直到断除情绪化。2017年8月的第108期认真能力训练营上,我带着家长们做了一个叫作“摄像头”情绪观察法的训练。下面是当时的训练实录节选。

像“摄像头”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

【操作讲解】

当我们遇到一个场景,心里产生烦恼、恐惧、不安、愤怒等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应对?怎么办?

我们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去观察这个情绪。记着,就是观察。不去命名,说这是什么。有一个感觉,你就去观察那个感觉,不去命名,你不要去想,这是小小的生气,还是愤怒,还是什么。不要去管它。你只管去观察这个情绪,看它。

然后不要想,“我为什么生气了?”不做分析。

“我现在恐惧,我恐惧什么呢?是恐惧鬼,还是恐惧什么呢?”不去分析,而只是看这个恐惧。

再一个,“哎呀!恐惧是愚蠢的,我赶紧停下来吧。”不去让自己停下来。

“那我试着让它变小。”也不管它变小不变小。不要试图引导它变小,就去观察,就去看。

大家明白了吗?

好,现在大家就来做这个训练,你闭上眼睛看着它。

如果你特别讨厌你家里人谁说一句什么话,你试着让身边的人帮你说一下,你的情绪就容易起来。情绪起来以后你就闭上眼睛,去观察那个情绪。

或者你想一个场景,那个场景你曾经特别恐惧、特别恶心、特别不安或者特别愤怒,想了以后,你就可以进入这个情绪当中,去看这个情绪。

给大家五分钟来做这个训练。

需要帮助的可以找身边的人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大家就想那个场景,闭上眼睛,看自己的情绪。

记着,只是看,不管它。

好,开始。(家长开始做练习,5分钟后停下来)

刚才做的练习,谁有感受,想分享的可以上来分享一下。

【分享1】

家长A:刚才我感受到之前的情景,我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孩子在沙发上半躺着看电视,然后我就有那种厌恶他的情绪起来,我就对孩子说……

唐老师:等一下!你只说你看情绪怎么看的。你刚才不是就在回想这个过程吧?

家长A:我在想……

唐老师:不要告诉我你在想什么,你就告诉我你观察情绪怎么观察的。

家长A:我就由着我的情绪了,然后就生气,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上来了。

唐老师:嗯,你在描绘这个情绪了。你就观察这个情绪怎么了。

家长A:我刚才就在想……

唐老师:不是想,不要告诉我你想什么。你观察那个情绪,你就看那个情绪,那个情绪怎么了。

家长A:越想越觉得那个情绪很强烈。

唐老师:你在想。我教的是观察,是看,不是想。做想这个工作,不是我要求的。这个时候不去想,而是去观察,去看。你想,就相当于添油加醋,比如说“他这样不好,我生气了。他以前也是这样,考前还这样”,越想越生气。那么,这个时候你不是在观察这个情绪,你是在用别的方法酝酿情绪,在增加这个情绪。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记着,不去想什么,而是去观察什么,去看,看情绪。你只停留在观察情绪上,好不好?

家长A:好。

【分享2】

家长E:唐老师好!我是因为对姑娘的现状无法接受,然后刚才在观察这个情绪的时候,好像我就自己把自己抽离出来,在一个黑屋子里,我对着那些我不能接受的人或事不停地摇头,说:“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心里感觉特别无助和绝望……(流泪)

唐老师:这个时候你观察到你的心是什么样的?

家长E:另一个我,看着那个不停摇头的我说:“她好可笑啊,她什么正因都没做,就在那里摇头……”

唐老师:你在扮演她,你在干涉、在扮演了。你看你刚才说到这儿,你开始难受了,你刚才眼泪出来了。其实你只管去看这个人怎么难受,而不是去劝这个人不要难受,这个人应该怎么做。大家记着,这个是头脑,你的意志。

要放掉你的头脑和意志,你去看自己是怎么难过的。

家长E:我刚才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难受,直到站在这里等(排队等着上台做分享)的时候才开始莫名地流泪……

唐老师:你看你刚才就流眼泪了,你如果不难过,怎么会流眼泪?你还这样(学对方刚才手按胸口的动作),刚才有没有这么做?你只管看你的难受怎么难受,你去观察这个难受就够了。你刚才在描述说:你看这个人多么笨,怎么样。这都不对。这已经是你在想象一个剧了。你是一个编剧,明白吗?

家长E:但是我站在这里,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往下流。

唐老师:你可以是流眼泪,你也可以是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但是记着,你只管描述这个。你现在就跟我描述这个,而不应该是“你要怎么样,你多么笨”,或者“你多么聪明,你多么敏感,你多么可怜”,这些一律不要有。

没有任何评价,是什么就是什么。

大家看,这相当于什么?就是脚放在这儿,然后我就感觉到腿很痒,有一只蚂蚁爬上来了,我的腿痒。然后蚂蚁再往上,往上,爬到膝盖上,往膝盖窝底下下去了,然后那儿一阵疼。我说:“它咬我。”这就是我的一个判断,因为我感受不到咬,我能感受到疼。大家说是不是?

你要做的是描述这个感受,而不是判断什么。明白了吗?

而你刚才不只是判断,你还要分析了。你看你这个人多么愚蠢,多么多么……这都是你想象的,这都是剧。不要这个。

是她摇头,这就是你最敏感的场景。她说不信不信。在看到她说不信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样的。比如说我很绝望,这是一个描述,是一个分析判断,不对。

是说感受,说心里的感受,说这个时候我心里怎么样了,我的身体怎么样了,我眼泪怎么样了。

你就想,如果你只能拿着一个摄像头拍,你能拍出什么来?大家理解这个意思吗?

你能拍出什么来?

你能不能拍出我要去死?你拍怎么能拍出我要去死呢?没有这个的,没有这一说。

你只能拍出,比如深入到你的内脏,你那个心脏跳得越来越快,你的感受是心揪揪着堵着。

好,你就去拍出这个来,你就把这个说给我们就行了,或者你就去看这个,当时要做的就是这个。

你那个分析,你说你怎么样,那个都不要。知道就停下来,不要去做这个工作。

家长E:我好像在观察一个剧,而没有去关注心里的感受。

唐老师:对,你成导演了,你在编剧,在拍一个片子。对吧?

你是一个著名的导演,拍的时候你还要告诉她:“你这样才智慧,你那样就愚蠢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观察。

【分享3】

家长J:我在遇到一个让我难受的事时,我的感觉是,心里一颤抖,有气起来,然后它就不停地到处乱撞,撞来撞去。

唐老师:心里面一颤抖?

家长J:对。

唐老师:你能感觉到你的心里边是指的哪里吗?在这儿,在这个位置?那个乱撞,是从哪里开始乱撞?是比如说从心里,从你刚才说的部位开始肆无忌惮地乱撞,还是怎么着?你刚才给大家指的是腰腹部。你那个乱撞在哪儿?胸口吗?

家长J:对。

唐老师:其实很多时候,在哪个部位你可以看得比较清楚的。好,你继续说。

家长J:对,我就看着它,接下来它就来回走,然后往上升,升到头部,左右乱撞,乱撞乱撞乱撞,这时我的头就开始痛了。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我还是在观察它。观察到最后,它就不了了之了,然后头也不痛了。

唐老师:就这么观察,就用这个办法。不论什么情绪起来,你都去观察,由着它走,不管它。有一个词叫作不即不离,就是你不要进入它,又不离开它,就是看着它,由着它自己发展就够了。可以常做这个训练。

【总结提示】

刚才我们做了这个训练,实际上每个人在情绪起来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来观察,这是应对我们情绪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大家慢慢去训练,有了这个情绪,你就去看它,只管看它。刚才这么多的讲解,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这个过程到底怎么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依这样该做的去训练,大家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受情绪控制,越来越能够情绪不起,越来越能做到这一点。

当大家逐渐成为这样的时候,你就发现,情绪不再成为你的主人,你跟情绪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整体。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受情绪的牵引而在情绪之下做任何决策,这当然就是智慧的。

情绪一起来,由情绪做主去做决策,这种状态是愚蠢的。

我们这样去做,就开始逐渐离开愚蠢变得智慧了。这个训练大家可以常常做。只要起来情绪,你就可以停下来去观察这个情绪。

有人有激烈情绪的,好像多少年都改变不了的,你就去静下来,拿出时间去观察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观察也消不掉情绪,不要紧,你就去观察,不要期待着观察就消掉情绪,也不要期待着观察情绪就会小了。你就只管看它,让它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去运作,你只管看就够了。

这种方式大家要常常使用,逐渐地越用越好,大家会发现神奇的变化。 3KarWHH7i9y8vRwWsA0mUBFbTJLwRvH0inkbv0nSLv9ubewQ1STOTkZFc6hnG9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