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响古箐“招安”

有了前期对滇金丝猴的观察、了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去深入研究滇金丝猴的行为,这属于动物行为生态学的范畴。所谓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学科。非人灵长类是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类动物,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为人类某些行为的起源提供依据。

习惯化

既然是研究滇金丝猴行为,就要靠长期观察。这和之前的种群调查、采集粪便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研究只要找到猴群,采集到粪便,就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分析。而行为观察需要在野外长期跟踪猴群,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滇金丝猴生活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很难对其进行野外跟踪观察。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有必要对猴群进行“习惯化”。什么是“习惯化”呢?

用专业的语言定义,习惯化就是动物学会对特定的刺激(常常是既无害又无益的刺激)不发生反应。从低等级动物到人类,习惯化处处可见。举个例子,当敲打玻璃杯时,生活在水杯中的水螅会马上缩回它的触手,细长的身体也会迅速缩成球形。但敲打几次以后,它的这种收缩反应就会减慢,直至完全消失。

在任宝平博士的建议下,维西县林业局决定对响古箐猴群进行习惯化。响古箐位于白马雪山维西县塔城镇,金沙江支流腊普河边,是离猴群最近的是三个傈僳族自然村。“箐”是树木丛生的山谷,响古箐就是响古村(藏族村落)上面的山谷。一眼望去,广袤的原始森林,特有的冷杉林和云南松林遍布山顶和山脊。那里有一个400多只滇金丝猴的猴群。响古箐傈僳族村庄是这里猴群的守卫者。于是对猴群进行习惯化训练的重担,就落到了和滇金丝猴渊源极深的几个当地的傈僳族人身上。

白马雪山 朱平芬/摄

寻猴

对猴群进行习惯化,首先要找到猴子,对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组通过预调查已经基本了解猴群活动规律,开辟了跟踪路线。寻找猴群在7:00—11:00和15:00—18:00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因为这两个时段内滇金丝猴处于活动和取食状态,声响很大,调查者很远就能听到。另外可以通过确定猴群活动路线、猴群取食地点等,增加在野外找到猴群的机会。每次护林员要徒步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中搜寻,找猴的时候两人一组,每次出去三四天,除了一些必要的衣物,还要背上充足的干粮。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有商人从这里运输物品,也有土匪霸占山头。如今古道早已废弃,小道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护林员用自己的双脚开辟出一条新的小道。茂密的森林遮住了天空,林间显得更加阴暗。崎岖的小道十步一个大转弯,当地人称之为“九十九拐弯”。寻找猴子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从地上的断枝,发出的声响判断猴群的去向。用护林员余建华的话说,“找猴子跟打仗一样,要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一旦看到猴子,调查者就隐藏于森林中,观察猴群的活动情况。最早参加寻找猴群的护林员余建华在长期与猴群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猴子的生活也了如指掌,用他的话说,“猴群活动非常有规律,一般早上8点开始活动,11点休息,下午2点又开始活动,直到天黑。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喝水。寻找它们的食物和水源就能追踪到猴群”。

野外科考

余建华曾经看到过100余只的滇金丝猴群浩浩荡荡地从树林间穿过。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应尽量保持相同动作不变,如坐立或是站立,不能强行跟进,调查者在习惯化过程中会对猴群造成影响,所以在习惯化训练中有规律地接触猴群很重要。在密林环境下跟进时,应放慢跟进速度,远离猴群时调查者可快速跟上,当离猴群距离近时(一般在20米左右),调查者要放慢速度并适当弄出声响,然后在相应位置坐立或站立,直到猴群离开。不能大声说话或用木棍之类的东西瞄准猴群,这样会给猴群造成恐慌,影响习惯化调查。

晚上,护林员的营地安扎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由简易的木棚搭建而成。他们要到百米开外的小溪取水烧饭。虽然条件简陋,但还是力求美味。老余把水烧开,放进核桃油和砖茶煮沸。然后把带来的腊肉放到火上烤,就着粑粑,吃着腊肉,还有奶茶,美滋滋的一顿晚餐。睡上一觉,开始第二天的征程。

任宝平博士野外观察 任宝平提供

接下来,护林员悄悄地跟踪猴群,让滇金丝猴知道,自己不是来伤害它们的,让这群猴子习惯人类的存在。

习惯化成果

怎么能知道习惯化的效果如何呢?

距离是反映习惯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非人灵长类动物都具有一定安全距离,滇金丝猴也不例外。开始的时候,猴群与调查人员距离比较远,后来距离慢慢缩短。猴群的行为反应同样能很好地说明习惯化成果。在跟踪初期,猴群害怕调查者,会逃跑或者回避。逃跑的时候,有时伴随尖叫。相比逃跑,回避是有秩序地撤离:它们有顺序地离开,离开时树枝摇晃声小,有时会短暂停留。跟踪中期,猴群对于跟踪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它们对身后的这群人产生了好奇。猴群好奇的时候,头部上下左右移动进行探视,有时候它们靠近观察者并坐立在固定位置,探出头观看人类,并不时发出轻微的叫声。不过,猴子有时也会威胁跟踪者,它们用手拍打树枝或是双手双脚抓住树干并上下摇晃树干,有时伴随用嘴咬树枝的动作。到了后期,猴群对跟踪者越来越熟悉,觉得这些人类对自己没有什么伤害,就开始不理睬。从行为表现看,猴群看到调查者后仍继续上一个动作,并没有逃跑或停止的举动。如它们在取食时看到观察者,然后继续在原来的位置取食,休息时看到观察者后继续在相应的位置休息。

之后,调查者定期会给这些猴子施以“小恩小惠”,用专业术语叫做投食习惯化。虽然猴子在野外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物,但是尝尝人类的食物也是别有风味的。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猴群寻找食物非常困难,这个时期人类的食物那就是雪中送炭。

就这样,这群猴子被习惯化之后和周围的研究者非常友好。它们依旧可以来去自如,没有人限制干涉它们的自由。这里的猴子和别的猴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不怕人,人类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意志力”不强的猴子们就这样被“招安”了,先后有50~80只猴子在响古箐附近定居。不过,这可不是隔绝猴群,它们可以自由地出入,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猴子始终和外群保持着联系。它们在里面待腻了可以到外群去闯荡,而外群的猴子,也可以到内群定居。内外群猴子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通婚,这对保持猴群的基因交流,避免近亲繁殖格外重要。

对于研究者而言,猴群习惯化后就可以近距离观察猴群的行为,为之后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对于猴群而言,习惯化也是它们的一个学习过程,对于适应新的环境有很大意义。习惯化在动物界的广泛存在说明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习惯化对动物的存活价值和适应价值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一个动物对某些无害的刺激(如水螅对敲击玻璃缸、麻雀对稻草人和沙蚕对重复闪光等)不形成习惯化而总是重复地做出反应,那么它就会把很多时间和能量浪费在毫无效益的反应上,从而减少它花费在其他一些重要活动上的时间,如觅食、筑巢和求偶等。此外,习惯化对动物的栖息地选择也很重要,当动物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起初它会非常害怕并保持高度警惕性,对来自各方面的陌生刺激都会十分在意。如果新的环境能够使动物得到某些好处如提供食物或感到温暖等,那么动物就会对这一环境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喜欢在这里定居。

跳跃的滇金丝猴 朱平芬/摄

随着滇金丝猴群对新环境熟悉程度的增加,它们对周围各种事物的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合理、有度,并最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只有到这个时候它们才会在新环境中感到自由自在。如果环境在一些重要方面发生了变化,猴群还保持固定不变的行为方式就会对自身带来不利。在很多情况下,环境并无规律可循,而且常处于变动状态,因此对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来说,单单在固定环境内觅食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到一切可能含有食物的地方去觅食才能满足它的需要。当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改变的时候,人们就常常把这种改变称之为“学习”。

任宝平博士野外工作照 任宝平提供 Wp/R838kuQFTGYjHnKAiJXdAI9jFutN5ASWMrMMsij8WAk7qgwY5lbqX8irMvS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