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70年2月2日
从“克莱顿喷泉”到光纤

光纤是改变世界的十大发明之一,在不经意中看到的一个现象竟然是这个发明的源头,然而,从这个源头出发,到低损耗光纤的研制成功,却整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1841年,瑞士物理学家让·丹尼尔·克莱顿(Jean Daniel Colladon)( 图1 )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与一般认为光沿着直线传播相悖,光竟然能沿着弯曲的水柱行进。经过研究,他发现这是一种特殊的全反射现象。这一年,在日内瓦,即现在的日内瓦大学,召开了一次自然科学讨论会,在这次会上,克莱顿首次当众做了一个十分精彩的公开表演,这就是利用水柱导光的实验。1884年克莱顿利用光的全反射效应对这个实验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并在法国自然科学学刊《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在这篇文章中,克莱顿亲自配上了一幅插图,如 图2 所示,这就是被后人称作“克莱顿喷泉”的实验。

图1

图2

在大学期间,克莱顿选学的是法律,可他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安培和傅里叶实验室工作,成为了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他与查理斯·斯特姆(Charles Sturm)测量过声速,证明了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在空气中的4倍。这个实验的规模很大,他们从瑞士、法国到英国先后做了几十次的实验,由于这一成果,他获得了法国巴黎科学院颁发的特等奖。除此以外,他还发明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力发电机,承包了日内瓦的城市汽灯照明系统,在1842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他所发明的汽灯首次把日内瓦街道照得通明。

“克莱顿喷泉”实验启发了瑞士物理学家奥古斯汀·阿瑟(Auguste Arthur de la Rive),这是一位对电学和磁学非常感兴趣的人,他利用电弧光对克莱顿的实验做了进一步的改良。与此同时,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雅格·巴比涅(Jacques Babinet)也独立地做了类似的实验。而英国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John Tyndall)在1869年,即克莱顿表演的28年之后,也在伦敦英国皇家学院做了类似的公开表演。

1870年,丁达尔在他的《光学》一书里介绍了关于光的全反射现象,并计算出光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大约是48°27′,如果水柱的弯曲超过了这个角,光就从水中逸出,透明玻璃与空气的临界角则是38°41′,而钻石的临界角是23°42′,介质的折射率越高,临界角越小,光越容易发生全反射,也就越容易在介质内传播。

受到“克莱顿喷泉”的启发,人们开始寻找合适的介质作为导光介质。实际上,不仅水可以导光,就是脱了色的人发、玻璃、塑料、金刚石等都可以导光, 图3 所示为光导纤维导光。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它们甚至可以盘起来, 图4 所示就是一盘光纤,当用光照射它的一端时,光顺着光导纤维绕了数圈以后,居然从另一端传输出来,就像水在管子里流动一样,即使纤维表面是透明的,光也不会从里面泄露出来。光纤能把光锁定到材料里,这个奇特的性质使它有了深远的应用前景。为了研制光纤,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寻找更好的导光材料,例如将透明度很高的石英玻璃用作导光管,制造出医用的内窥镜,例如胃镜,用它观察人体内的情况。但是随着距离的加大,光的损耗也随之加大,用这种导光材料传导远距离信号就受到了限制。直到20世纪60年代,最好的玻璃纤维衰减损耗仍然是每千米1000分贝以上,表明这种材料绝对不可以用于长距离通信,致使当时很多科学家放弃了玻璃纤维的研制。

1968年底,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的光纤由美国康宁玻璃公司4名科学家创制成功,这4个人是罗伯特·马瑞尔(Robert D. Maurer)、彼得·舒尔茨(Peter C. Schults)、当尔德·凯科(Donld Keck)和弗兰克·吉马(Frank Zimar)。他们成功地研制出每千米只有17分贝信号衰减的光纤,这种光纤的透明度要高出普通玻璃数百倍,这一成果成为光纤用于通信的里程碑事件,光导纤维用于通信即将实现。 1970年2月2日 ,他们的这一成果刊登在美国《化学分析》杂志中。紧接着,又一好消息传来,197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气相沉积法,使光纤的损耗降低到了每千米1分贝,这一成果给世人带来了希望,光纤用于通信有了可能。 图5 是由光纤制成的光缆。

如今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通信网络中,这一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门新技术的发展之快、应用面之广、信息容量之大、发展前景之深远达到了人类通信史上的又一巅峰,所有这一切的总源头,则是“克莱顿喷泉”的原始实验,从这一源头到实用通信技术整整经过了130年!

图3

图4

图5

关键词: 光纤,让·丹尼尔·克莱顿,“克莱顿喷泉”,约翰·丁达尔,optical fiber,Jean Daniel Colladon,Colladon fountain,John Tyndall

图1: http://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n-Tyndall

图2、3、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tical_fiber

图5: http://hummer-co.com/en/?page_id=26 OcmsPviJuRSoa4BhecwenTqPvqJK7m7gwFtKE1FFmku7PBgZAt/iVDsDLd/nY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