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01年1月15日
“维基”出世
——威尔士

吉米·威尔士( 图1 ),维基百科的主要创始人,是现代互联网世界炙手可热的热门人物之一,与其他互联网大腕相比,虽然不那么富有,但名声却振聋发聩,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也是空前的。

2001年1月15日 是现代互联网世界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在威尔士的主创下,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库上线了。这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全球性协作计划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由不同语言写成,其目标是为全人类在网上提供知识资源。与一般纸质百科全书不同,它是动态的,可在网上自由访问,它没有专家把关,更不由专家撰写,而是由“用户生成的”(user-generated content)、“受众参与的”(audience participation)、“蚁群思维”(hive mind)的和“集体智能的”(collective intelligence),这些特点使维基百科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

图1

主创维基百科并非来自一日之功。1966年8月7日,吉米·威尔士出生在阿拉巴马州的汉斯维尔。虽然这是一个偏僻小镇,却曾是火箭之父韦纳·冯·布劳恩(Werner von Braun)完成登月计划实现火箭梦的地方。在这里,布瑞恩的火箭激起了像威尔士这样的男孩子追求科学的梦想。威尔士的父亲是一个小杂货店的店主,母亲和祖母开办了一所蒙特梭利式的私立学校,威尔士在这里读到8年级。这所学校8个年级分成两组,平均每个年级只有4个孩子,所有学生共用一间教室。在混龄教育的思想理念下,威尔士养成自治、自学的能力,培养了终生阅读的习惯,内心中的“开放性”也由此播下了种子。他的最亲密朋友、一起在亨茨维尔长大的泰瑞·福特回忆说:“小威尔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切都有好奇心,求知欲使他几乎无所顾忌,他还是一个‘贪婪的读者’”( 参见本书1月31日“1958年火箭之父——布劳恩” )。

在教室的一侧有一架书,其中开本最大、最厚重的百科全书,是由美国几十位专家花了十几年联合撰写的。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彩图,激发了小威尔士无限的想象,让他一读再读,爱不释手。此时的小威尔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与“百科全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学毕业后,威尔士进入兰道尔夫预科学校,以后进入奥本大学学习金融,1989年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之后在印第安纳大学在线就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威尔士在芝加哥开办一家金融服务公司,从事利率和外汇投机,从中赚了一笔钱。从这些经历,似乎看不出威尔士日后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能有什么作为。但对善于深思熟虑并主张“客观性”与“开放性”理念的威尔士来说,有些准备则是从内心开始的。

从20世纪90年代起,网上出现第一个名为“哲学列表”的哲学论坛,它由著名女作家艾因·兰德发起。这个论坛备受年轻人所推崇,威尔士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他之所以喜欢在这里讨论,是受到这个论坛的宗旨——“开放性”的召唤,而“开放性”正是威尔士内心的追求。论坛的“开放性”的主旨是,在这里所有人都受到欢迎,所有人都能畅快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开放性”不只适合于威尔士的“客观性”理念,也适合于他的性格。他从小就不喜欢打架,长大以后,也不喜欢针锋相对地争论,碰到对手挑战时,他更愿意闭嘴不说话,等着对方把一切说完,再直面对方,冷静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这种耐心与宽容的等待对日后的事业有极大的益处。

在这一时期,威尔士在网上浏览到了一篇由理查德·斯塔尔曼所写的“免费软件”宣言。在宣言里,斯塔尔曼的“开放资源”主张立刻引起了威尔士的共鸣。然而在当时,一般人却认为这个想法行不通。把信息交给彼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种合作,不计较钱,甚至不要版权,允许自由复制,似乎有违常规,叫人不可思议,因此关心者不多,但在威尔士心中却得到了呼应。

在哲学论坛中,威尔士结识了日后的合作者,比他小两岁的拉里·桑格(Larry Sanger)。桑格自小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天才。聪明过人的头脑与好思考的习惯使他爱上了哲学,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读哲学博士的课程,竟然选择了被一般人视为对未来无利可图的专业——认知论研究。平心而论,与威尔士相比,这个哲学出身的桑格却在各个方面比威尔士更适合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他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个优秀生,中学进入专为天才学生开办的学校;爱玩当时最酷的“城堡赤龙大战”的游戏,还是个游戏的高手;爱摆弄电脑,BASIC语言刚一面世,他就喜爱上而且很快地能熟练运用它,人称“少年电脑奇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就沉迷网上讨论,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线上通信簿,由他领先建立了网上系统哲学讨论协会。

与威尔士在电脑上相识后,桑格经过一年多的认真思考,开始认识到哲学对自己的价值具有局限性。他在网上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誓旦旦地说:“从今以后,我要把自己的视角更好地花在‘真实世界’上,让自己进入‘网络空间’里。”就这样,桑格放弃了他的哲学专业,与威尔士走到了一起。桑格的加盟,使威尔士如虎添翼。

1996年,威尔士与他的朋友提姆·谢尔和麦克尔·大卫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柏米思(Bomis)的网站,威尔士自小的朋友福特成为了广告部主任,桑格担任编辑。 图2 是2000年“柏米思”的全体成员,这个网站后来又衍生出了“纳皮蒂亚”(Nupedia),它们的性质都是网上百科全书知识库。

在一开始,“柏米思”的成员对百科全书抱有敬畏之心,认定它应该是文化殿堂中的精华高雅之作,分外谨慎地聘请具有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专家学者作为百科全书条目的撰写人,再利用广告支持消费。但他们很快就发现,相对于当前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传统套路的效率实在太低,他们花掉了25万美元,用了18个月的时间,才换来12个词条。显然,在现实大数据涌进的新时代中,像《大英百科全书》那样的精英路线已经完全不合时宜,在一本书的启发下,他们迅速改变了方针。

图2

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艾瑞克·雷蒙德(Eric S.Raymond)撰写的一本书,书名是《大教堂与市集》(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这本书介绍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网络软件样式,一种是只限小圈子核心人士使用的软件,作者称它为“大教堂”式;另一种是具有“开源性”,毫无壁垒,能为一般草民所用,这就是“集市”式。作者认为,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只有“开源性”的后一种软件才能在世界广为应用,谁能更早地洞察到这一点,谁就能更早地把目标付诸实现,谁就能赢得未来。

在这一时期,迫于形势所趋,过去被当作“信息开放”的暗流开始涌上地面,所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使威尔士受到了激励,改变了事业的方向。1999年10月20日,一家网站将价值1250美元的32卷《大英百科全书》全部免费上网,让人们自由地查询或下载。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全球1200多家媒体纷纷报道,竟然在一天之内,有1500万汹涌的人流上线,令这家刚开办的网站顷刻崩溃。他们不得不放弃免费开放的承诺,宣布向个人用户收取60美元的年金。这件事对威尔士等人的触动很大,一个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终于迸发了出来,他放弃了博士学位论文,专注于免费信息研究,从此走上了一条曲折而艰辛的道路。

威尔士带领他的同伴,开始了开放性知识资源库的建设。桑格建议,使用维基(“wiki”)软件来做这件事。“维基“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来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是“快点快点”的意思,用以形容这一知识库查询的便捷和神速;在数学里,“维数”和“基数”代表着衡量时空的基准,更贴切地形容了维基百科的包罗万象。就这样,一个象征着天才思想,眼光开放而长远,勇气与雄心强烈的,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维基百科”即将面世。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正式创立。它由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营,由所有维基用户参与共建、共享,允许任何人利用浏览器阅读和修改,所有的文档都可以自由地分发和复制,这是在当今新时代中真正做到了全民共享、全民共同参与和编制的百科全书。

仅在维基百科发起的第一个月,英文维基就达到了1000页,很快地有了10 000个条目。到了2001年的年底,创建的条目达到20 000多条,平均每月新增1500条。与此同时,非英语条目也开始涌现。截止到2014年7月2日,维基百科在全球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突破了2100万个条目,其中在语言类中,名列第一的英文条目数已经达到454万条,登记用户有3200万人,编辑12亿次,英语维基百科的浏览量占总量的54%,成为第一大语言百科。

维基百科的词条贡献者来自世界各地,用语习惯上或社会背景上的差异导致维基存在文字用法或观点不一致的冲突。对这一点,威尔士有所准备,他坚持“尽可能地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力图努力创造并充分推广高质量的、自由的百科全书”。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关规定,适当地组织、协调并监督维基百科按计划运行。

由于不按照传统规则行事,使威尔士和横空出世的维基成为了公众关注的对象。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带着邋遢胡须、有着一双能洞穿一切蓝眼睛的威尔士,他成了一个“执行维基计划的狂人”。有时,他以“最高帝王”身份,威严地充当发言人;有时,他又忙碌于人事,干预编辑间的纠纷,充当“防火队员”;有时,他参与同行间的谈判,充任着“维基大使”;有时,为鼓舞人心,他又激情洋溢地充当“吹鼓手”。既要正确地导航,又要容纳歧义;既要调整步伐,又要发起争议;既要大义凛然,又要柔情似水,其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贯彻维基的思想——坚持“客观性”与“开放性”,他所担当的角色无人可以替代。

在威尔士的目光里,维基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真实”,更重要的是在差异中求得共识,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他曾说“你去参加讨论,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去争论,而且要挖掘出潜在的真理来”。他常用一个例子来说服他人,这就是“如何解释人工流产”。他说,“我不认为‘人流’是一个‘罪过’,但是,当有人把它看成是个‘罪过’,我也不反对。”他的理由是,“争论双方各持一个观点,是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之下,自然会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所以,威尔士尊重各自的观点,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见都摆出来,以事实说话。

威尔士一再强调,“维基不是论文”。维基是处理“后现代真理困境”的一种方式,它看重事情发展的过程,无论在过程的开放性还是在透明性上,维基都要把事情尽量处理得适度、缓和而稳健。通过这样的思考过程,威尔士认为,维基的文章渐渐地达到了一个较为公正而稳定的状态,他把这个状态称为“中立性观点”(neutral point of view, NPOV)。

当今,维基百科不仅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库,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展示出人类在文化建设上所具有的巨大潜能,这就是实现共享、共创的可能性。在这以前,人们只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不付薪酬的工作”,按照这种逻辑,如果工作得不到薪酬,工作就不可能做好,也不可能持久,如果人们的工作是完全自由的,其结果也将是混乱不堪的。当1999年还在百科在线时,创始维基的威尔士和桑格等几位主创人就深知这一点,也为此做好了准备。但是十多年过去了,维基这棵由众人浇灌的大树已经根深叶茂,情况与预料完全不同。

关键词: 维基百科,吉米·威尔士,Wikipedia,Jimmy Wales

图1: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immy_Wales_July_2010.jpg

图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immy_Wales CnuX0Y7FxXNBiFquQ1qvL+CHbDAEL42VFp7JVN/PKt/cOchyD08hELZJQD6rbK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