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殊家庭中孩子的合作培养

相比完整的原生家庭,单亲家庭或者更特殊的家庭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更容易引发孩子一系列问题甚至创伤。通过前面的文字读者朋友们可能已经了解到父母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作用。

我在《我是催眠师》中曾经提到过一个个案,一位成年男士从小父母离婚,处于长期分居的状态。个案是四十多岁的男士,还没有结婚,从小就和单身的母亲睡在一张床上,直到来到我工作室之前都没有分床睡过。这位个案是典型的单亲家庭造成的问题,但我认为与其把责任归咎于父母长期分居的家庭状态,我想更多的责任,源于他的母亲把对孩子父亲的依赖投射给了孩子。

这种现象在单身妈妈带着一个男孩子的家庭中尤为常见,但在完整的家庭中也是无处不在。我曾经亲耳听到我的一个朋友问她五岁大的儿子说:“以后你有了女朋友,是和女朋友睡还是和妈妈睡?”这个朋友的微博上写的基本都是儿子如何照顾自己,说的一些讨好言语和一些类似将来妈妈比媳妇重要的话。“想到亲手养大的儿子将来会对别的女人好,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想有儿子的妈妈们都能理解这种感觉。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种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这种心情,而不要让这种情绪夹杂在自己的言行中和儿子成为非亲子的合作关系。

我们知道俄狄浦斯情结也称为恋父或恋母情结。我的一个朋友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在尝试“小三转正”。这是说从精神分析理论来讲,当一个孩子进入三岁之后的俄狄浦斯期,男孩子就试图取代自己的父亲全面占有自己的母亲,而女孩子则希望取代母亲占有父亲。因此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父母必须让孩子认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亲密关系,孩子慢慢认识到这点之后就会开始把注意力投放在其他同伴中,并从这时候开始在心底已经有了默默的期许,希望以后能获得像父母一样不可被打破的亲密婚姻。我五岁的女儿在三岁多的时候就曾说长大要嫁给爸爸,还会经常使用我的化妆品,穿我的衣服,并且不允许我穿得比她漂亮。后来孩子慢慢地不再提嫁给爸爸,转而去寻找别的“对象”,年龄涵盖同龄人到大她二十多岁的叔叔和童话中的各种王子们。“我的愿望就是长大当新娘。”孩子经常这样说。

但是现在仍然有成千上万的父母没有意识到怎样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合作与分离,由于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的不满意,或者由于过分关注孩子而忽略了另一半,潜意识中存在希望孩子能满足自己的现象。一个有孩子的成年人却要孩子满足自己,多么严重的退行(退行,意为心理年龄的倒退)。

我刚才说过,在单亲家庭更有可能引发孩子心理层面的问题,甚至个性问题。按照正常的心理需要,每个孩子都需要父亲母亲以完成自我性别认同与亲密关系认同,但情况特殊的家庭我们可以给孩子寻找代父亲或代母亲。这种代父母并不一定是继父继母,有些继父继母确实也没有完成代父母的角色,能够帮助孩子完成性别认同,并和孩子能保持相对稳定亲密关系的人就会在孩子心里成为代父母的角色。

我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个案,从小一直养育她的是她的小姨,每次她的小姨把孩子送来催眠,之后又关切地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和我认真交流,我认为孩子的小姨是非常称职的代理母亲角色。果然,在小姨的持续关注下孩子的安全感与爱的需要渐渐被满足,小姨从我这里交流了方法并使用,孩子也一天天地从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的自卑中变得自信起来。有一天小姨问我,说孩子想要叫她妈妈,她该怎么处理。我回答说:“告诉孩子你就是她的小姨,但你对她的爱不会变,并且用行动证明这一点。”事实总是有些残酷的,血缘关系没办法改变,这或许就是这个孩子生来要做的没办法自欺欺人的功课。但一份稳定的爱相信一定能帮这棵小苗茁壮成长。

还有一个六年级男孩个案,他的父亲非常爱他,但无奈长期在国外工作,我便告诉孩子的母亲,要鼓励孩子多和男性同伴接触,同龄的男性伙伴也可以增强男孩子的雄性特质,起到部分代理父亲的角色。 wMMA9lIWcyNXhZst4cnCS6zTsDp5qqSpWp5TeWuHhwf2ooBp2j8p2IBl4rIoTe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