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沟通第一步——
“成人化”态度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会用专制的方法压制孩子的种种质疑,“我是大人,你是小孩,能一样吗?”这种不平等的思想与话语在家庭中并不少见,甚至用暴力来压制孩子也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你看过《哆啦A梦》,是不是对动画片里经常欺负人的大胖印象很深?我在小学中年级做催眠试验研究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无论从身材还是个性和大胖都十分相像,他被作为三年级某班的一个特殊问题学生送到我这里来做个案催眠。从班主任的资料中我了解到大胖同学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父亲管理简单粗暴,并且不允许孩子和母亲见面。班主任对我说:“父亲说以前母亲每次来看望孩子时,对孩子的影响都特别不好。确实,上学期有一天孩子妈妈背着父亲偷偷来学校看孩子,我一心软就答应了。我中午陪着孩子在传达室见的他妈妈,两个人一直在抱头痛哭,弄得孩子下午的课都没法上,而且因为心情低落还打了班里的好几个同学。他爸他妈呀,就知道冲着孩子埋怨对方不好,这孩子说来也挺可怜的。”

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到大胖的资料之后,我并不急于和孩子一对一谈话,而是首先到这个班上上一些心理课,课间组织一些团体游戏,借此默默地观察大胖,并且经常找机会去了解大胖的父亲。

可能通过第二章小立和现在大胖的例子,家长能够感觉到当我开始试图对一个孩子进行辅导帮助,我不会只凭别人提供的间接资料就武断地对孩子展开一些措施甚至是批评教育,那样的教育在我看来也属于简单粗暴的范畴。我看到过太多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某一个欠妥行为,便劈头盖脸地教育一番,却没有冷静地去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家长甚至只是借由批评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与失控感。这种简单粗暴的情绪化管理是十分要不得的,特别是孩子已经到了中年级的阶段,就像我一开始时所说,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家长的任何言行孩子也在判断个“理”字。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家长自己要做的,而不是要孩子满足你的情绪。

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注意到大胖其实非常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每当有同学跟他说句话甚至只是看他一眼时,他的眼神都充满了渴望,嘴角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只是大胖太不擅长交往,难得有同学和他玩儿,而且玩儿不了多久只要不符合他的心意他便以暴力的形式解决,显然他也是一个没有学会合作的孩子。同时由于大胖已经是中年级学生,他的心理状态比起低年级学生更渴望情感上的需求与尊重,得不到的时候更容易恼羞成怒。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交往方式,让同学们离他渐行渐远。而且大胖对于学习也不感兴趣,其程度和小立同学不相上下。这样对待学习和与同学交往的态度,自然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此下去必定是恶性循环。

我也几次接触大胖的父亲,从大胖父亲的言行举止中可以感觉到他为人实在诚恳但文化程度不高,从大胖小时候他就自己带着孩子,家里家外全都自己一人打理确实很不容易,因此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也不太满意,因为不懂得教育常常把不满的情绪带入到和孩子的沟通教育中。大胖爸爸具有大多数单身父母具备的心理特点:认为自己又当爹又当妈为孩子付出了太多,所以孩子应该更懂事,其实是潜意识认为孩子亏欠自己。其实我们知道为孩子付出了多少与孩子是否懂事以及孩子是否应该以同样的付出来回报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父母的爱因为无私才伟大,希望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长不大的巨婴心理。

萨提亚心理流派认为人最本源的心理需求是对爱与尊重的需要,一个内心需求不满足还需要不断向孩子索取爱与尊重的家长,必然没有足够的爱与尊重的能量给予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以各种情绪反应去表达爱与关注的缺失。听到我对大胖的解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认同地说:“是的,他会通过各种‘作’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即便是讨厌他对于他来说也比不理不睬好。”我的成人个案也有许多是这样的心理状态,他们会通过向配偶“作”,向子女“作”,甚至向周围的伙伴同事“作”来试图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样的人如果不做心理调整,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满足内心的安全感与爱的需求,于是自己不断继续“作”而不自知,形成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内心的不安全感形成恶性循环。了解了这一切,我们作为家长就要去审视自己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并把这种情况中断在自己这里。

任何年龄段都有被爱与尊重的需求,在中年级这个自我意识急剧增长的年龄段,他们意识层面试图跟你讲更多道理,并且判断你正确与否,背后潜意识的渴望正是被看到、被认可、被尊重。中年级的孩子已经不同于低年级的孩子只要亲亲抱抱那么简单,语言和肢体层面的意思以及背后的潜意识,他们都是能感知到的。

记得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四年级的班,他们班主任是一位不拘小节的老师,有时候发起脾气来非常暴躁,但孩子们都十分喜欢。之后换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从没跟孩子大声嚷嚷过,但没多久全班同学和这位新老师形成了对抗的关系,经常故意给老师捣乱,学校无奈之下找到了我。当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这样时,孩子们说:“之前的班主任虽然脾气不好,但我们能感觉到他是为我们好,这个班主任根本就不把我们当自己人,他看我们的眼神都是鄙视的,说话都说你们班,从没说过我们班。”由此可见,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欣赏一个人,会从你的语言肢体上都体现出来,很快地被对方接收到。

笔者专题讲座

说了这么多,也许读者朋友们已经体会到与中年级孩子沟通的第一步是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否则再多的道理他们也是听不进去的。读者朋友们可以想想自己和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如果对方根本不去听你的意见,甚至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停地反驳你,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不会也因为心里的反感而不想听他说话?成人尚且如此,何况自我意识刚刚形成的中年级孩子。也就是说,想让一个人在意识层面接受你,能听进你的道理,首先你需要让对方在潜意识层面接受你,建立好你们的关系的重点是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

那么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能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呢?

在第二章谈到用游戏、语言表扬、物质奖励等方法帮助低年级孩子完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时,我提到过八成的效果来自内心,对中年级孩子则更是如此,首先家长要从心态上了解孩子已经长大,已经不同于低年级的小孩子,要把他们更加“成人化”地看待。当你说:“他怎么这么有主意?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这句话说明你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著名精神分析师曾奇峰曾经说过:“很多家长潜意识用拒绝承认孩子长大的方法来避免感受到和孩子渐渐分离的焦虑。”当你认为孩子不行的时候,当你反复强调孩子不如以前的时候,请你想想自己是否潜意识在拒绝和否认孩子的成长。

了解到上述提到的这些之后请你调整好心态,下面我再介绍另外一些和中年级孩子沟通的小技术,来帮助你“催眠”中年级的孩子。前提是:你是希望孩子成长的,你是接受孩子渐渐远离你的。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对待中年级的孩子要开始用成人化一点的态度与言行,怎样叫成人化一点?你可以试想下,当你在办公室和同事相处的时候你怎样对待同事?当同事主动跟你说话的时候,你绝对不会说:“你自己待会儿,没看到我在忙着呢!”你有可能会放下手中的事儿去和同事友善地沟通,或者至少你会说:“稍等啊,手上的事有些急。”两句话表达意思相同但给对方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就是尊重。中年级的孩子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点尊重,读到这里今天开始你就可以开始慢慢地和自己的孩子去练习了。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自己别扭、不适应,或者渐渐失去耐心,那么你要了解到这是你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作为父母要做的功课,你可以把耐心用在同事身上,为什么不能用在最亲密的孩子身上呢?

反复练习之后,可能你开始习惯和孩子更成人化的对话,但你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是成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是的,因为孩子的确还不是成人,可能未来的好几年内他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那么读者朋友可能会说:“我想把他当个成人看,但他做不到啊。”是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像成人一样,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到像成人一样,但如果你不给孩子时间,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有可能他一辈子都不能做到像成人一样。我们要用成人化一点的态度对待孩子,但不对他做成人化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孩子成长,但不期盼他一夜长大。 k+A0XjnqaOA1wM6d/6AviV5uf9wCLHufN0y1A9gnGgXTn/dmXnG/TmMZg68YPL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