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迁移 ——
优秀品质扩大化

刚才我谈到了如何用语言及物质奖励对低年级孩子的行为进行正强化,下面我们来谈谈另一个心理学名词:迁移。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了自信与成就感,家长要通过我刚才说的强化方式巩固住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当孩子的自信累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把这种信心和在这方面学习到的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去。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活在潜意识的情绪中,我想家长们能够注意到当孩子心情不好时什么话都听不下去;相反,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自信时,他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其他地方也会被这种自信带得越来越好,这就是迁移的力量。

迁移无须太多技巧,只要孩子的方法与自信累积到一定阶段,他自己就会完成迁移。如果家长在这里想要给孩子加入两成助力,可运用直接暗示法:“你刚才和我合作得特别好,相信这件事也能做到。”或隐喻暗示法:把孩子比喻成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把你们的事情编成童话故事,故事中包括鼓励与希望讲给孩子听,孩子是十分聪明的,他自然会收到你的信息。

在这里我又提出一个特别针对低年级孩子的方法:寓言故事。就像我前文所说,低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脱离自己的童话世界,因此把你们生活中的故事编成童话,孩子完全可以听懂你的暗示,并会自然地把自己幻想成主人公接收到寓言故事中的信息。

其实孩子从小到大已经看过了无数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丑小鸭》……广义地讲任何能让孩子学到道理的故事都叫作寓言故事。在我接触的书中也有不少充满负暗示的寓言故事,这点我要强调,家长在给孩子读或者自己编寓言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负暗示。我记得曾经看到我家孩子的一本书叫作《尖叫的娃娃》,里面以一个不听话爱尖叫的女孩为主人公展开故事。书的本意是让孩子不要这样做,谁知我家孩子看了这本书反而学会了如何去吵闹尖叫。这就是负面暗示的力量,当你对孩子说不要怎样时,其实是在提醒孩子,给出孩子不当的方法应该怎样做的暗示。因此,不管是在自编的寓言故事中还是生活中都要避免给孩子过多的负面暗示。

心理学家提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催眠。人从出生开始,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选择信息,这时个体已经处于被催眠与自我催眠的状态。希望我这个小小的催眠师写的这本书能教会大家更多的生活中催眠的方法,让催眠不仅停留在我的工作室,也能走入生活,帮助到更多人。

实用小贴士

1 孩子刚上小学很不适应?那么快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吧,她会慢慢地学到方法,和同学一起玩儿哦。

2 想表扬孩子之前,请先默默注视孩子或倾听孩子说话几秒钟,用心去发现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

3 现在就开始想想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可以拿一张纸列出清单,作为孩子的物质奖励一步一步实现。想不出?那就去问孩子吧!

4 孩子喜欢的东西写完了,好的,下面请你继续设计一个系列奖励方案吧!记得目标不要过高哦。

5 把家里的故事书拿出来筛选一下,找出真正能帮到孩子的寓言故事。 LC1HM68EHJ2qcRZQBigZjVluyCdosHJn7BS/DsfoohD06rC0IG8Wfcxxqqduoc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