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欧元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

作为货币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欧元在替代欧洲其他货币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货币替代,目前欧元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欧元一体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曲折而又成功的发展历程也为人民币货币替代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一、欧洲经济和货币合作的起始阶段

1950—1978年是欧洲经济和货币合作的起始阶段,此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走出的欧洲各国迫切需要振兴本国经济,欧洲的政治家们选择经济先行和统一欧洲的复兴思路,欧洲市场内部贸易得到迅速增长,由1950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1959年的230亿美元,同时欧洲贸易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Barry,2008)。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欧盟六国于1951年签署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和1957年签署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及《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这三个条约标志着德法两国已经联合起来,组成欧洲各国加强合作的坚实核心。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其宗旨是实现欧洲内部贸易自由化、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的统一。欧洲内部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普遍意识到合作符合欧洲人的共同利益。1970年10月,《维尔纳计划》计划到1980年实现欧洲货币一体化,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尽管随后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但围绕该计划创设了欧洲记账单位(EUA)和总额为14亿欧洲记账单位的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用于解决欧共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流动性困难,同时欧洲汇率机制ERM有效规避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波动风险。

二、欧洲经济和货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阶段

1978—1991年是欧洲经济和货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出现的“滞胀”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欧洲各国普遍意识到继续深化内部统一是欧洲共同应对外部冲击的唯一出路。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内部的合作又向货币一体化迈进一大步。作为欧洲的核心,这一时期德国马克在德国经济实力和欧洲区域货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其国际化进程大大提速。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经济高速增长后,德国经济实力与“二战”后已经今非昔比。由于拥有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德国经常项目积累巨额的顺差;面临马克升值的压力,德国通过资本账户逆差大量向外输出马克,1972—1980年德国向外输出等值681亿美元的马克,一方面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和马克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引导马克向国际市场流通,为马克国际化打下基础。从国际货币的计价职能来看,德国出口贸易中以马克计价为主,1972年马克占德国出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841,而在德国进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499。可以看出,德国出口和进口贸易中本币计价比例存在相当的差距。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德国出口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这使得德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高的货币选择权。德国进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国际市场中大宗商品和初级商品以美元定价为主,这使得德国进口商在货币选择时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1987年马克占德国出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816,而在德国进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524。1999年后欧元在计价货币中的比例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大幅增加,2002年欧元占德国出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63,而在德国进口贸易中的计价比例为0.55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易惯性的作用。

三、欧元正式启动

1991—2001年是欧元筹备和正式启动阶段,1991年欧共体达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提出欧元的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同时规定加入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趋同标准,关键性指标是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不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累计公共债务不应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0%。债务率是判断政府财政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而赤字率是加入欧元区的硬性指标。但是,《马约》对各国财政赤字比率规定的硬性指标(3%赤字率和60%债务率)没有考虑经济周期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影响,限制各国政府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Dornbusch(1998)就曾指出,欧元区财政约束虽然合理,但如果共同货币当局信守财政纪律反而会束缚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功能的发挥。1997年6月,欧盟签署《稳定和增长公约》(以下简称《稳约》)、《欧元的法律地位》《新的汇率机制》三个协定。《稳约》和《马约》共同规定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规则,是欧元稳定的基石。《稳约》确定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规则、过度赤字惩罚机制,以及为监督各国财政运行状况的预警机制。《稳约》第104条款(或《过度赤字程序议定书》)规定超过关键指标的处罚措施。如果一国赤字超标超过一年,需向欧盟执委会缴纳保证金,具体金额为占GDP 0.2%的固定比率部分和超出年财政赤字3%部分10%的浮动比率部分。如果之后年份违规赤字未消除,将提高浮动比率,但两部分总和不得超过GDP的0.5%。这一规定也有例外条款,一国实际GDP超过2%或GDP下降不足2%但是超过0.75%时,可以申请过度赤字例外以免受处罚。同时,《稳约》要求各国财政政策的中期目标应该是达到或接近预算平衡,但中期财政目标限制公共投资。公共投资的特点是短期内投入大,投资收益回收期长,这意味着一方面各国政府只要削减长期投资就有利于短期内财政赤字水平达标;另一方面为遵守《马约》规定的财政纪律,成员国政府没有动机去进行符合长远利益、让几代纳税人受益的长期投资,尽管长期投资对于提振经济增长一直缓慢的欧洲经济十分必要。从1997年开始,欧盟逐步建立由欧洲中央银行(ECB)和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符合欧元区趋同标准的国家启用欧元,固定本币与欧元的汇率,同时上交货币政策至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还负责接管欧元区成员国的外汇储备,用于维持欧元币值稳定。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从欧元启动到投入流通设置3年过渡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在欧元区成员国市场流通。

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启动前后,欧盟经济就从2000年最高峰(法国GDP增长率3.9%,德国3.2%)进入缓慢增长区间。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债务总量相继超标,对加入欧元区的最初承诺已形同虚设。2001年,欧元区主要国家财政状况开始恶化,欧元区赤字率整体标准差系数高达15.5,赤字率出现明显的离散。葡萄牙、希腊首先突破《稳约》规定的3%上限,财政赤字占GDP分别达4.3%和3.9%。随后欧元区核心国法国和德国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超标,整个欧元区财政赤字问题陡然恶化。2004年,财政赤字超过3%的国家增加到5个。2005年,财政赤字超标国家为4个。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财政赤字经常超标的成员国是德国、希腊、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这些国家GDP在欧元区比重超过75%,对欧元区整体财政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

五、欧元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与拉美美元化不同,欧元的出现创立了一种货币依靠区域货币合作成为替代货币进而走向国际化的有效方式,为许多国家实现增强本国货币国际竞争力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式。欧元的货币替代模式是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实现区域政治、经济均衡和提升区域经济金融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产物,是政府政策有意推动的结果,也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欧元货币替代的进程是挤压其他非强势货币国际空间的进程

虽然欧元的出现让美元在各个国际市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却并没有颠覆美元的主导地位,避免了美国因感到威胁而施加的干扰。但是相对处于劣势的英镑和日元由于欧元的出现已经基本退出国际货币的第一梯队阵容,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配角。

(二)欧元化的过程是货币影响力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溢出的过程

欧元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反映了冷战结束后欧洲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变化。苏联解体后,大批东欧国家开始了重新融入欧洲的过程,欧盟也积极帮助这些国家制定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创造条件使其进入欧洲经济发展的大轨道。由于入盟能够带来显著的政治和经济收益,东欧及巴尔干半岛国家在经济上主动参与欧盟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在货币金融政策上自觉接受欧洲货币体系的三阶段政策安排。当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向纵深推进并且涉及国家主权转让时,溢出效应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其他领域的融合,使欧元的国际影响力大为提升。

(三)充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协调成为欧元真正实现货币替代的重要保障

贯穿欧元诞生和发展全过程的是大量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的文件、协议与一整套相应的机构设置,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各国间宏观经济的协调与趋同,成为日后欧元顺利发行和良好运转的基础。

(四)满足各参与国权益的利益平衡机制为欧元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欧元化模式下的利益平衡机制不仅体现为各成员国利益均沾,弱小国家甚至享有优先受益权。比如欧洲央行的指导利率使得德国和意大利成为单一货币运行初期的利益让渡国家,希腊、爱尔兰和卢森堡等国的经济因为较为宽松的环境而发展不俗。欧洲央行总裁理事会的“一国一票”制可以确保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中小国也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有效避免了欧洲货币联盟成为个别大国借以扩大国家权力的俱乐部。 0kvhWzL0QV2fN+bD418c2uhpQCyNJORP3I4fiopEKIWBF4ctak3T2otyw3rhk1+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