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唯有杜康

或许杜康真能解忧。就只这一小口,便很快让郭阳感觉头昏昏沉沉的,眼皮也越来越沉重,最终一头栽倒在案几上昏睡过去。

见她没了动静,司马昭那略显稚嫩的脸上非但没有半点意外,还无比沉着地将她扶到床上躺下后,伸手在她身上略微一探,就将一条锦缎从她衣袖内拉了出来。

白天他早就发现她神情异常,定有事瞒着他。问她她又不说,他也就只能出此下策,看看能否在她身上寻到些蛛丝马迹了。

而当他把锦缎摊开,把上面那令人触目惊心的血书看完后,他眸里浮现出些许诧异,锦缎也在他手中被逐渐攥紧。

大帐内微弱的烛火照亮了他的半张脸,另外半张脸仍隐匿于黑暗之中,让他的五官更加立体而分明,却透着一股高深莫测的气质。

斟酌良久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血书叠好,重新塞回她袖子里;又给她盖好被子后,他才悄然离去。

日上三竿,郭阳是被帐外士兵们气势如虹的操练声给吵醒的。

她有些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环顾四周后便懵了——昨夜的记忆停留在了她喝下酒之时;那后来呢,发生了什么?

不过发现自己还穿着外袍,身上也并未有任何不妥后,她才意识到,昨夜应该是她喝醉了,司马昭把她扶到床上的。

想到这里,她心里却是“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去摸袖袍内的血书。当发现血书安然无恙后,她那骤然提上来的心才总算又落了下去,然后便在心里埋怨着自己——现在这血书便是她身上最要紧的东西,关系到郭家上下二百余条人命,是绝不能让任何人发现的。即便她与司马昭有幼时的交情在,昨夜她又甚为恐惧忧郁,但也断不能如此放下戒心。这种事,以后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她正想着,在外面听到动静的婢女就问道:“小姐可是醒了?是否要传早膳?”

昨晚没吃多少,现在她的确有些饿,便回答了婢女:“那就有劳了。”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一会拎着食盒进来的,竟是司马昭。

即便昨日至深夜还未入睡,此刻的司马昭依旧是精神抖擞,带着独属于他这个年龄的蓬勃朝气。他走进来把食盒放下,将里面的清粥小菜和糕点逐一端上来后,便笑意盈盈地问道:“姐姐昨夜睡得可好?”

被他这么一问,郭阳当然来了气,嗔怪地瞥了他一眼:“阿晋,我都说我从未喝过酒了,你还偏要我喝,害我起得这么晚。”

案几上的早膳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些精致的糕点可是她平常都吃不到的。由于只有司马昭在,她也没那么拘束,拿起来就往嘴里塞;过了好一会她才感觉有些不妥,扭头问了句:“你吃过了吗?”

司马昭脸上的笑意更深:“我一早就同父亲母亲吃过了。母亲本想叫你,但见你睡得香甜,就让我等你醒了再给你送来。”

郭阳虽然是司马昭的救命恩人,但现在到底是被司马家收留;才进司马家第一天就显得如此无礼,她就更加埋怨司马昭了:“阿晋,以后千万别再让我喝酒了;我都不知道我的酒量竟会这么差,可不能再闹了笑话。”

其实她也觉得纳闷——小时候在郭家,她可是见过父亲与母亲喝酒的。母亲酒量虽也不好,但喝个一两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她昨夜分明才只抿了那么一小口,怎就会醉到那般不省人事了?

“行,以后不会再让姐姐喝酒了,”即便已经用过早膳,但司马昭这个年纪正是贪吃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从盘子里拿起一只糕点边吃边说,“姐姐,左右军中无事,今日又是重九;我带姐姐去外面登高望远,如何?”

郭阳听得出来,司马昭这是怕她像昨夜那般恐惧伤心,想让她开心些,才会这样安排的。可他一定不会料到,在这瞬间她想到的,却是如何借此机会摆脱司马家的控制,逃出西平郡。

虽然心中有些愧疚,觉得这样做辜负了他;但她并未将这些情绪展露分毫,而是装作开心地点点头:“好,我也正想出去散散心呢。”

“那姐姐便好好准备,一会我来接你。”一丝精锐的暗芒悄然从司马昭眸底划过,郭阳并未有丝毫察觉。

虽然让郭单招供,是司马家眼下最要紧的事,司马昭更是奉父命协助司马师审问郭单;但今日司马师不在,他又还只是一名十一岁的顽童,并不引人注意。他找了一辆马车,带了几个随从后,便带着郭阳出了军营游玩。

今日也正是秋高气爽。金黄色的落叶翩跹,铺满了绵延千里的伏牛山余脉,远远望去甚是好看。司马昭即便年幼,也自幼习武,爬山对他而言小菜一碟;而郭阳虽是一名才十四岁的少女,却并非像其他未出阁的贵族少女那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自小便野惯了,体质比一般少女要好很多,费了一番功夫后,还是与司马昭一起登上了峰顶。

这峰顶虽不是很高,但从这往下看,视野甚是开阔,能将整个西平郡净收眼底。只是此时郭阳心中藏着事,并没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美景,只找了块平坦些的石头便坐下来发呆。

许是怕人打扰了他们游玩,司马昭并未让随从们跟随上山,只叫他们在半山腰等待。她看到司马昭那娇小的身躯,独自居高临下地面对着整个西平郡,站得笔直,竟颇有几分俯视天下般的气势。不一会她就听到他颇有感慨地对着这美景吟诵:“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

郭阳幼时也是读过书的,知晓这是当今圣上曹丕的诗《临高台》。当年曹丕写下这首诗时,汉家皇帝刘协依然在位,他以“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一句,表达了对刘协的忠心。可讽刺的是,就在武帝驾崩的当年,他便直入许昌皇宫逼迫刘协退位,自立为帝。 QV32174m9mUciEebVh0XM9OWMDS7cv0ykXpxHaoDF6q9iN1IwtFcM8XaScvt896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