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史研究馆为我们每一位馆员出版一本“文丛”,作为一个步入七旬的知识分子,深感荣幸之至!
世上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为两班,一班是“科技知识分子”,另一班是“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的水平高下有公认的量化标准评价。凡属其高水平的成果,谁都欢迎。毕竟中国量子计算机的率先出世,让一切原先的高科技电子计算机都大为逊色。他们的职责是“越超前越好”!
但是,“人文知识分子”的水平高下,是不会有“公认的量化标准”去评价的。他们的职责,一是尽早发现社会问题;二是尽早地提出社会问题;三是尽早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案。让此三项越早出世则水平越高。反之,则等而下之了。面对以上评价标准,在口头原则上,基本无人反对,但在实施过程中,则会遭遇重重阻力。因为这种实施,必定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此乃屡见不鲜的历史表现。
由此判断“三个尽早”的意义如何,理应首先注重其“语境的时空坐标”。例如,“自由思想,独立思考”的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是不敢出现的,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也是步履维艰的。然而其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则是智者公认的,当然意义很伟大。同此境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1976年底之前,是绝对不可思议的“危险论点”,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检验之下,如今已经成为“四个自信”的主心骨。故而两班知识分子相较之下,“人文知识分子”的劳动成果,不可能像“科技知识分子”的劳动成果那样,短平快地“变现”。他们的成果只能期望得到掌握权力者的理解和实施。本人一向认为“意志加权力即可变成现实”,人类的历史从来如此。
权力,只有“天授神权”的皇帝们才有,意志也是皇家贵胄们的,那是封建时代“天经地义”的事。权力,只靠金钱才能有,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会员卡”,它可以实现资产者们的意志,此乃当今地球上司空见惯的事。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它可以实现人民的意志,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有的事。
今天有了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授意,本人才可能出版此书。遂将历年发表的本人文章作为主选,略加修整排序,有些我还加写了按语和后记,更以发表时间和刊物来定位语境。如此方宜面世,并企读者交流观点,不吝赐教。是为序。
2017年盛夏七四学子李燕撰于首都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