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几大经济区域的并存局面

三国的疆域相当辽阔,如陆机所言:“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奄交、广。” 前言已述,它们各自拥有若干基本经济区,如曹魏之“山东”和“山西”(或称“关东”、“关西”),前者包括华北平原与山东半岛,后者有关中平原和陕甘黄土高原。孙吴之“吴会”含有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南荆”则以洞庭湖平原为主。蜀汉益州则仰赖四川盆地的巴、蜀沃壤。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上述各重要区域均能在人力、财力上为割据政权提供物质保证,使它们可以相对独立地统治一段时期,这些自给自足的区域充当了分裂势力的经济基础。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各个军阀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控制某个重要的经济区域作为立足之处。如逢纪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 因而力劝袁绍夺取冀州。荀彧对曹操讲:“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 如果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仅仅依靠随处抢掠强征来攫取给养,军队所需粮草、器械和兵员就无法保证稳定的补充来源,难以在持久的战争中生存下去,因而是必败无疑的。如《魏书》所言董卓之乱爆发后,“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攻占四川,孙权进据江北,后又袭取荆州,三家鼎分之势渐成,而合肥、襄阳、濡须、汉中、江陵和西陵等要戍也是在这一阶段相继建立起来,它们分布的地理位置都是在魏、蜀、吴重要经济区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相互交界的边缘地带。如汉中分隔川陕,“府北瞰关中,西蔽巴蜀。” 三峡是连接南荆和益州的惟一通道,西陵、永安处在其东西两端的峡口,既能阻击来寇,又可伺机进军。襄阳与合肥则是保护中原南境的屏障,李焘曾评论道:“昔蜀将关羽自襄阳攻樊城,曹公仓皇失措,议迁都许以避之。诚以襄阳之地北接宛、洛,兵自此可以溃中原之腹心,虽曹公之善用兵,有不能抗者。” 顾祖禹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 江陵背依大江,是洞庭湖平原的北面门户。荆邯曾说公孙述:“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 胡安国云江陵:“先主假之,三分天下;关羽用之,威震中华;孙氏有之,抗衡曹魏。” 濡须、历阳濒临长江北岸,是防卫太湖平原与吴国首都的前哨阵地。“然则濡须有警,不特建邺可虞,三吴亦未可处堂无患也。” 曹魏与吴、蜀为了确保自己经济重心区域的安全,必须在敌我交界地段部署兵力,争取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后方百姓的生计遭受破坏蹂躏;同时也造成随时可以进入敌境的有利态势,给对手造成威胁,因而攻守两便,具有防备入侵和准备出击的双重作用。如法正建议刘备夺取汉中时称:“今策(夏侯)渊、(张)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RjkiMrNrdVRvp0ZT+8Lh91z1eczVyWNQHjIMlVuEDKysH3pdTnon8GspKobGOX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