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区心理咨询的同感共情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社区心理咨询的同感共情技术。

同感是指感受他人的感受,特别强调社区心理援助师应动用自己心理的情感区域去感受来访者的情感和情绪。同感共情技术是社区心理援助师必备的基本功技术之一。

一、社区心理咨询同感共情的概述

(一)同感共情的核心是感同身受

同感共情泛指咨询师能够准确体察、把握来访者的内心感受,而同感共情力则指咨询师对同感共情的把握能力。同感共情力既是心理咨询技术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键词语。同感共情的英文本义,是指一种在理解基础上对他人情感与动机等心境的认同,或者是一种能够体验到别人情感与心情的能力。它传达出了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呼应或共鸣,是一种接近“无心之感”的意境。在这当中,同感共情者并不是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对方的感受,而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与对方共同拥有或分享某种情感。

(二)同感共情的基础是价值中立

同感共情产生的基础是价值中立。所谓价值中立,指的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来访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作出是非好坏的价值评判,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对方,而应由来访者自己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最终自己解决问题。概括地说,价值中立的原则,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不评价、不指责、不干涉。在同感共情操作上,这叫作“判断抽离技巧”,在后面将另有叙述。

二、心理咨询同感共情技术的层次理论

(一)卡可夫的同感共情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卡可夫将同感共情划分为两种形式——初级同感共情和高级同感共情。具体地说,初级同感共情主要是通过沟通来实现对来访者形成一种基本的理解、认识,知道对方的感受是什么,以及这种感受下的体验和行为是什么。初级同感共情会有助于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咨询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并对有关问题加以澄清。高级同感共情则意味着咨询师不仅可以对来访者的表述作出反应,而且可以对那些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作出准确的反应。

(二)勒纳德的同感共情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勒纳德提出了“同感共情循环”理论,他就同感共情的表达分了五个递进式的步骤,其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一:同感共情趋向——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倾诉做积极地参与、接纳与肯定。

步骤二:同感共情共鸣——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倾诉做直接或间接的同感共情交流,以求共鸣。

步骤三:表达同感共情——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倾诉明确表达或交流其意识感受。

步骤四:接受同感共情——来访者专心接受咨询,形成一种对咨询师即刻理解的感觉或知觉。

步骤五:同感共情循环继续——来访者继续或者重新开始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向咨询师提供有关同感共情反应的准确性以及治疗关系的反馈。

在这一同感共情循环的过程中,同感共情被看作一种过程,它包括咨询师行为中那些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表达作出了某种程度的“趋向”和“同感共情”性的反应(即步骤一、步骤二),那么咨询师正处于一种与来访者的良好同感共情中。另一方面,“被接受”的同感共情体验将给来访者带来极大的鼓舞(即步骤四)。

三、同感共情的操作技巧

关于什么是心理咨询同感共情的工作程序,弗洛伊徳当年非常强调宣泄与解析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罗杰斯则十分强调真诚与无条件接受的作用,并强调同感共情的态度大于同感共情的技巧。到后来,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帕特森和艾森伯格细化罗杰斯的做法,列举出了一系列同感共情的引导技术,如:沉默、接受、复述、澄清、赞同、解释、保证、指示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强度不同,使用的时机也不尽一致。其中沉默、接受、重复等弱度引导行为通常在咨询的最初阶段使用,而解析、指示等则多用于咨询后期。

岳晓东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与教学经验提出,咨询师欲提高自己的同感共情能力,须主要修炼以下四项同感共情技巧,它们分别是:专注技巧、镜射技巧、判断抽离技巧、具体化技巧。

1.专注技巧

所谓专注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全心全意地关注来访者的态度与技巧。专注技巧力图给来访者传递“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等信息,这无疑会给来访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支持,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咨询过程包括理性和情绪两个部分,其中许多有意义的信息来自来访者的情绪或经验部分,涉及来访者感到最烦恼的东西。咨询师要想与来访者建立同感共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听到”来访者话语中的种种情绪暗示,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专注技巧才能得以实现。

2.镜射技巧

所谓镜射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对来访者说话中的情绪作积极的言语或体语回应,达到一致化。就如当一个人在照镜子时,他(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在镜子面前反射出来,同感共情的镜射技巧也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作及时的反馈回应。这种回应包括言语和体验两个方面。

3.判断抽离技巧

所谓判断抽离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在谈话中,尽量走出自我的参照框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对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作简单的是非评断。因此,判断抽离技巧是同感共情的具体实施,其目的在于与来访者“将心比心”,以尊重换信任,以理解促反思,从而帮助来访者认识、反思并摆脱其非理性思维与习惯。

4.具体化技巧

所谓具体化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在与来访者交谈中,不断要求他(她)具体描述、谈论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感受。例如,针对来访者的叙述,咨询师可多问“你可否说得具体些?”或“你可否举个例子?”之类的问题来帮助来访者厘清思路。此外,不要对来访者的话语作是非判断,少说“你怎么可以那么想”或“你想得太多了”之类的话,而应鼓励来访者多做自我分析。

四、同感共情的“是”与“不是”

简单来说,同感共情具有两大部分内容。

(一)同感共情是什么

1.同感共情是平等的

同感共情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心理咨询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而非权威的关系。其中平等是尊重、理解、中立、客观的前提保障。如果心理咨询关系一旦变成了权威关系(如医患关系、师生关系),则来访者需要或期望接受咨询师的指导,这就违背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

2.同感共情是互动的

同感共情是互动的。这是因为同感共情是在互动交流中表现的。这种交流需要咨询师敏锐地观察来访者的内心冲突与变化,并适时适刻地作出相应的回应,以便强化来访者的主述欲望。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学会主动回应,及时反馈,用心伴随来访者。对此,美国心理咨询培训专家贝特曼和岳晓东都曾指出:“如果患者感到被误解,无效的倾听对治疗关系是有害的。不积极的关注也是对患者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3.同感共情是真诚的

同感共情是真诚的。这是因为同感共情要求咨询师能够真情实意地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其喜怒哀乐。如果同感共情中没有真诚,就相当于大自然中没有空气,世间一切将因此变得苍白无力,生机全无。所以,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学会真诚待人、实话实说,以博得来访者的信任。

4.同感共情是多方位的

同感共情是多方位的。这是因为同感共情交流中既有言语的交流,也有体语的交流。其中言语的交流包括谈话的语气、语调及措辞等,体语的交流包括谈话时的面部表情、坐姿、手势等,这一切都应该协调一致,传达着同感共情的信息。如果咨询师一边与来访者说话,一边又在看表、梳头发、目视他方等,就会给来访者以心口不一、心不在焉的感觉。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不断克制减少自己的种种口头禅与小毛病,以给来访者最全神贯注的感觉。

总之,同感共情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理不设防,才能够正视自己的力量与不足,发现自身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最终有效地调整。对此,罗杰斯曾指出:“治疗师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能力,能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只要进行得顺利,治疗师不但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项意义,甚至在下意识里就对情况一目了然。”

(二)同感共情“不是”什么

简单来说,同感共情具有以下之特征:

1.同感共情不是同意

同感共情不是同意。两者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是对来访者内心感受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而非是对方想法和理念的完全接受;而后者是对来访者思想的完全认同。在心理咨询中表现同感共情,是为了“将心比心”,以尊重换信任,以理解促反思。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学会接受来访者,而不是认可他(她)的某些非理性想法。

2.同感共情不是同情

同感共情不是同情。两者的本质差别在于同情是一种主位似的反应,它包含了对来访者处境的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似的反应;而同感共情则是客位似的,完全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的反应,因而是平等的,共鸣似的反应。因此,咨询师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切忌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态度。

3.同感共情不是移情

同感共情不是移情。在心理学上,移情泛指个人把自己对以往生活中重要人物、事件及东西的爱与恨投射到另一个相关人物、事件及东西上的意向。同感共情与移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平等、中立、公正的情绪反应;而后者则带有个人的偏见、偏好或是情绪指向。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警惕自己的移情表现,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来访者头上。

4.同感共情不是热情

同感共情不是热情。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冷静、理性、温情的情绪反应;而后者则可能表现出过多的主动与主观。因此,咨询师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切忌表现得过分主动、热情,那样会令来访者感觉不适,望而生畏。

五、同感共情的两大障碍

同感共情技术是心理咨询的入门功夫,也是咨询关系建立的基石。在同感共情的表达与交流中,咨询师要警惕各式各样的障碍出现。岳晓东博士认为,这些同感共情障碍可以用两个情结来加以概括:一是“救世主情结”,二是“同病相怜情结”。它们都是心理咨询关系的陷阱。

1.“救世主情结”

所谓“救世主情结”,就是咨询师在谈话中不能平等对待来访者,时常摆出一副居高临下、释经说教的架势,既没有保持价值中立,也没有尊重理解,反而要求来访者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其实,就精神分析理论而言,咨询关系中咨询师的某些情感卷入,正是移情与反移情关系的表露。这种情感卷入不一定是主动的,许多时候还是被动,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无论其表现如何,都是咨询师觉察自省的焦点,它投射出了咨询师咨询技巧与人格成长的欠缺,需要加以深入关注和反省。

2.“同病相怜情结”

所谓“同病相怜情结”,就是咨询师在谈话中过分认同来访者的感受,时常摆出一副同苦共患、难忘沧桑的架势,令来访者感觉不知是谁在接受咨询。

同感共情中的“同病相怜情结”表现,也会严重阻碍咨询关系,使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同感共情泡沫化,这也会导致来访者对咨询关系和过程产生阻抗。就其根源来讲,“同病相怜情结”可能是来访者个人成长中某些“未完成冲突”或“未完成事情”的作用,它使得咨询师本能地过分同感共情(认同)来访者的某些感受,从而让咨询师陷入反移情的泥潭而丧失在咨询关系中的中立性与公正性。

岳晓东博士寄语:同感就是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回应 5/LBQdRq0AcvHKD3JEWzUwW2Jn/e2Wq1mtfmvKBzOdPa3IMed7f5DbJs0qZwpz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