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坐天下的十三衙门

清代宫廷事务,与历代王朝的不同在于,它不用太监管理后宫,而以内务府执掌一切,所有太监处于内务府大臣管控之下。

中国古代帝王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他需要牢固地控制权力,就要集权。而皇帝要维持统治,将江山传承下去,却又须分权给大臣。于是乎,集权与分权,成为皇帝与官僚集团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就皇帝而言,将权力托付给官僚集团,他又不放心,他需要有最贴心的、最亲近的人,去监督这些官僚。环顾四周,皇帝发现,他所能亲近、所能利用的人,只有宦官。这些宦官伴当们,在皇宫大内之中,陪伴着皇帝成长,皇帝熟悉他们,信任他们。

在宫廷之中,宦官日日陪伴在君侧,知道皇帝的心思。他们能讨皇帝的欢心,想皇帝之所想,博得皇帝的信任。所以皇帝们发出感慨:“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 更让皇帝们放心的是,宦官净身入宫,没有子嗣,就等于与外面的世界割裂。宦官出身贫寒家庭,没有外界的亲友势力可以依仗,无法对皇权形成威胁。

宦官们只想过上富贵生活,此外再无其他奢望。他们不同于权臣,大权在握后,更觊觎着皇权,好传给子孙后世,受用无穷。汉武帝时,开始用宦官典领尚书,参与政事,以达到削弱外朝的目的。南汉后主刘鋹则认为:“群臣皆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

宦官历史悠久,“自书契已来,不无阍寺” 。夏商两代,太监称为“宰”。到了战国时期,出现“宦者令”,为皇室服务,遂有宦官之称。“宦”是星座之名,在帝星之侧,故而被用来称呼皇帝周围的人。宦官又有诸多别称,如黄门、内官、内衬等。

唐代设中御府,设“中御大监”“少监”等。到了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太监遂成为宦官之专称。

朱元璋在奠定了大明江山的基业后,为了防止太监专权,特意在宫内树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同时规定,太监不能识字,只能从事“扫除之役”。朱元璋虽然严厉限制太监,却利用太监监督百官,他将太监视为恶狗,认为“有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 。到了朱棣手中,设置特务机构东厂,交给太监掌控,专门负责“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成为皇权的忠实走狗。宪宗时期设置西厂,武宗时期又设立内行厂,将文武百官全部置于监控之下。

明代历史上,太监弄权,达到极致。英宗时有太监王振,宪宗时有太监王直,武宗时有太监刘瑾,熹宗时更有张扬跋扈的魏忠贤。历朝皇帝对太监持纵容庇护态度。正德年间,朝臣弹劾太监。武宗怒道:“天下事岂皆内官所坏?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自知之。” 当有人弹劾太监刘瑾图谋不轨时,武宗大力袒护,甚至扬言,这天下,任由他刘瑾取走也罢。

明代中后期,皇帝懒得与官僚们过多接触,将朝政托付给太监。太监也故意让皇帝沉迷于酒色,好掌握权柄。如刘瑾时常乘武宗沉溺酒色时,过来请示国家大政,武宗厌烦道:“尔何为,乃一一烦朕。”于是一切皆由刘瑾掌握。得意之时,刘瑾称:“满朝公卿,皆出我门。”

明代的二十四衙门,受十二监的第一监“司礼监”领导,“其宦官在别署者,见之必叩头称为上司”。司礼监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外廷影响。后世的大明皇帝们懒于处理政务,创办了培养太监读书的“内书堂”,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太监,帮助“批红”。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有“批红”之权,每日里各种军国大事,皇帝稍微看上几个奏折,全交给太监处理。秉笔太监与内阁串联好,就可以操控国务。到了明代后期,司礼监太监甚至可以出席内阁会议,代替皇帝发号施令。所以黄宗羲哀叹,首辅权虽重,而司礼监之权又在首辅之上。

在很多时候,皇帝重用太监,充当自己的耳目,监视文武百官。太监控制的东厂等特务机构,成为悬于朝臣头上的一把利刃。皇帝又派遣太监至各地,为自己办理各类重要事务。万历帝为了增加税收,派太监为矿监税使,至各地征税。矿监使至各地,打着皇帝的旗号,巧取豪夺,盘剥天下,荼毒万民。

大明王朝的腐朽败亡,太监们特别“与有力焉”。到了顺治元年(1644),清军进入京师,多尔衮进朝阳门时,“内监以故明卤簿、御辇陈皇城外。跪迎路左,奏请摄政王乘辇” 。对于太监们来说,王朝更迭,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果然,清室进入紫禁城后,将大明王朝留下的太监略加裁汰之后,留用了大部分。相比前代,清代的太监权力已受到了很大限制,主要从事“供给洒扫之役”而已。

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在盛京(沈阳)去世。皇太极去世前,未曾指定接班人,此时有资格竞争帝位的,有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十一弟睿亲王多尔衮,双方各不相让。为了避免发生武力冲突,双方最后达成妥协,立六岁的福临为皇帝。

顺治帝登基的头七年里,朝政由多尔衮把持。顺治帝年幼,只能听其操控,所能履行的皇帝职责,不过是“拱手以承祭祀” 。清军入关之后的最初七年,由多尔衮摄政,此一时期,清室尚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因此要集中权力,以获取最后的胜利。在这一时期,多尔衮实际上执掌一切大权,“关内关外,咸知有睿王一人”。多尔衮专权跋扈,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在华的传教士汤若望则认为,多尔衮“大有自为皇帝的心思了”。

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去世,皇权与满洲贵族的矛盾开始爆发。多尔衮死后第二年,顺治帝亲政,立刻宣布了多尔衮的十余条罪状,下令将多尔衮开出宗室,平毁陵墓,鞭尸割头,可见其对多尔衮的痛恨。

顺治帝少时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至亲政之后,阅读大臣奏章,竟茫然不解,愤懑之下,发愤读书。顺治帝苦读九年,博览全书,无所不读,甚至阅读了刚出版的金圣叹批注《西厢记》《水浒传》。顺治帝亲政后,对满洲亲贵持有戒心,更情愿去亲近汉人大臣。在皇宫之中,陪伴顺治帝成长的人,则是太监,这其中有大明王朝遗留下来的太监,他们尝过权力的滋味,渴望着再次呼风唤雨。

在诸宦官之中,吴良辅对顺治帝的影响最大,也最得宠幸,不时怂恿顺治帝效法明王朝,恢复宦官旧制。此外,顺治帝本人仰慕汉文化,“专厌胡俗,慕效华制”。在他的主持下,推行满汉复职制,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大学士加殿阁衔,增加汉人大学士名额等等。

顺治十年六月,顺治帝发出上谕,历数了历史上宦官弄权的危害,同时又指出,“内府事务殷繁,须各司分理”,不得不使用内监,为设置“十三衙门”做了铺垫。

在入关之前,皇家事务已由内务府负责,“凡内廷之会计、服饰、宫御、武备等,皆统属于内务府大臣”。入关后,仍由内务府负责皇家事务,此时涉及的事务更为复杂,更为专业,这也是顺治帝想要创设十三衙门的主要考虑之一。

顺治十一年(1655),清廷正式裁撤内务府,设置十三衙门。在设立十三衙门的过程中,宫中太监出力颇巨,“吴良辅煽立十三衙门,其名率沿明旧” 。十三衙门为: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尚方司、惜薪司、钟鼓司、兵仗局、织染局。

入关前的内务府,以包衣为主,负责宫廷事务。入关之后,至十三衙门创设前,内务府一直为皇室服务。顺治朝,在内务府被短暂取消的时段内,包衣继续为皇权服务。

创设十三衙门,虽然遭到了很大的阻力,但顺治帝丝毫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能控制住太监,不使其过于跋扈。就顺治帝而言,创设十三衙门也有着深层考虑。在顺治朝前期,一直由摄政王多尔衮主政。至多尔衮病逝,顺治帝亲政后,他全面执掌权力的努力,遭到了满洲亲贵势力的阻挠。年轻的顺治帝,在重用汉人官吏的同时,也将自己身边的亲信太监加以任用。在内廷事务之中,顺治帝坚持使用自己的亲信太监,以避免外官控制内廷事务。

在心腹太监吴良辅的怂恿下,顺治帝最终创设十三衙门。在创设十三衙门后,他曾解释,虽然现在的内廷总管大臣忠诚为国,让朕无虑,可万一有如冷僧机这样的人,“专权作弊,何以防察”?冷僧机者,多尔衮亲信,曾担任过内大臣,于顺治九年被铲除。

适应时代变化,十三衙门的名称、职能也有所变更。顺治十二年(1655),改尚方司为尚方院。顺治十三年(1656),改钟鼓司为礼仪监,尚宝监为尚宝司,织染局为经局。顺治十七年(1660),改内官监为宣徽院,礼仪监为礼仪院。

顺治帝很是自信,他认为自己能牢固地掌握十三衙门。为了避免太监擅权,十三衙门“满洲近臣与寺人兼用”,实权在满臣手中,“事权不在寺人,且所定职掌,一切政事,毫无干预,与历代迥不相同”

十三衙门创设后,限定了宦官有六个不许,即:“宦官不许擅离皇城,不许干涉职司之外一事,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各色置买田产等。”有鉴于历史上太监弄权的危害,顺治帝铸铁牌立于内务府和交泰殿,禁止宦官干政,凡有违背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

就在十三衙门创办后不久,顺治十一年(1654)冬至次日,顺治帝大宴群臣。当日十三衙门的太监,依据明代朝堂陋习,入班行礼。众太监越过亲王班次,争相入殿行礼,乾清宫执事官太监孟进禄以“老臣”自称。有大臣目睹此景,上奏抗议,顺治帝随即颁布手谕,惩戒孟进禄等太监,同时规定,太监不得入班行礼。顺治十五年(1658),发生了内监吴良辅与官员结交、作弊纳贿的案件。此案爆发后,因为顺治帝宠幸吴良辅,使其未受到处罚,而牵涉进去的大学士陈之遴则被革职。

顺治帝6岁继位,14岁亲政,24岁去世,虽然执政时间较短,但平定了南明王朝及各地的反清起义,厘清了财政,缓和了满汉官僚集团的关系,可谓是有为之主。顺治帝在婚姻上,却有着难言的苦楚。从努尔哈赤时期,始与蒙古部落联姻。皇太极的一后五妃(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孝庄太后),都来自蒙古部落。与蒙古的联姻,使皇太极获得强有力的盟友,稳定住草原,得以全力经营中原。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这段婚姻是政治联姻,自然不包含感情的因素。一般来说,就是皇帝不喜欢这个女子,为了政治考虑,也会加以容忍。可顺治帝性格刚烈,不是个善于隐忍的人,他不喜欢这个表妹皇后,在顺治十年(1653)提出要废后,理由是皇后奢侈且善妒。在顺治帝的再三坚持下,孝庄太后不得不让步,同意废后,降为静妃。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来自科尔沁草原,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可顺治帝对这个蒙古皇后,同样没有兴趣,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此即董鄂妃。

董鄂妃本来已被选定,要嫁给顺治帝的弟弟,可在出入宫廷时,她与顺治帝产生了感情。顺治帝的弟弟襄亲王不服,找哥哥吵闹,被打了记耳光,悲愤之下,自杀身亡。襄亲王一死,顺治帝虽然有悔意,可还是难过美人关。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他将董鄂妃纳入宫中。顺治帝对董鄂妃投入了真挚的感情,想将她立为皇后,又提出了废后的请求。这次孝庄太后不再让步,联合大臣,压下了顺治帝的要求。

顺治帝脾气敏感而暴烈,易受情绪影响。朝鲜使者曾描绘他:“清主状貌,年甫十九,气象豪俊,既非庸流,眸子暴狞,令人可怕。”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围攻南京,清军作战失利,顺治帝暴怒之下,想要御驾亲征。孝庄太后劝告却不能奏效,便让与顺治帝感情极深的乳母去劝说。乳母劝说时,更激起了顺治帝的怒火,扬言要用刀砍乳母。乳母深知顺治帝的脾气,落荒而逃。到了次日,当顺治帝的怒火稍降后,经过传教士汤若望劝说,才放弃了御驾亲征。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妃患病去世。顺治帝为她操办了盛大的葬礼,破例封她为皇后,以宫女太监三十多人殉葬,又命四品以上官员去哭吊。顺治帝悲痛欲绝,终日郁郁寡欢,几欲自杀,身体状况也更加不佳。顺治帝身体羸弱,又沉溺于酒色,平时经常失眠,“倦极而眠,始得安枕”。顺治帝也自叹:“骨已瘦如柴,似此病躯,如何挨得长久。”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日,顺治帝突然染上了天花。天花在蒙古人、藏人、满人中感染的比例最高。如果童年时不曾出痘,则成年后随时会感染天花,侥幸者留下一脸麻子,重者丧生。天花病毒喜热厌寒,在天气炎热时节特别容易出痘。

顺治帝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之前,他下了“罪己诏”。诏书中罗列了顺治帝的十四条罪过,其中之一,便是设立十三衙门。“设立内十三衙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以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是朕之罪一也。”

客观而论,顺治帝创办十三衙门,并未造成太监弄权,影响朝政的局面。他清晰地意识到了太监的危害,制定了“六不许”等措施。他命工部立铁牌,警告太监不得干预朝政,影响到后世的内廷。他下“罪己诏”,只是临去世前,给自己的一个安慰,给满洲贵族一个妥协,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已。他一死,十三衙门即废除,而内务府再次恢复,并发展得更加完备。

24岁的顺治帝一死,在权臣鳌拜等人主持下,存在了不过七年的十三衙门被废除。康熙帝此时,不过是八岁儿童,大权掌握在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手中。此四人乃是满洲亲贵代表,不愿内廷事务被太监所掌控,遂撤去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圣祖既革十三衙门,以三旗包衣另立内务府,置总管大臣兼以公卿,而无专员。”内务府恢复之后,又仿效古代礼制,“次第立堂郎中及七司郎中,各率其属,以充其事”

内务府再度恢复,“收阉官之权,归之旗下” 。原先被顺治帝宠幸、包庇的太监吴良辅,此时无人庇护,立即被处死。鳌拜等人打击十三衙门,主要目的是忧虑太监弄权,影响到自己的权势。此后内务府一直存在,直至民国年间,仍在为逊清小朝廷服务。

至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铲除了鳌拜势力,对于内务府则仍然保留。康熙十六年(1677)一月,康熙帝增设敬事房,统一管理宦官,敬事房则处于内务府的管辖之下。敬事房对外无行文之权,一切行文须经内务府转达。敬事房的主要职责,不过是负责宫中皇帝、后妃及其子女的生活,负责宫中陈设、洒扫等杂务,再无昔日的辉煌。 0tdd2SGfaeZC818QqtP5bma7ZsI2B55aBiGEzocQSzUUQ0v2yjLDLDcVQaOpC7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