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如何才能获取自信?
→做好“自己确实能做到的事情”

以大人标准为基准的“OK线”,对孩子来讲是否太高了

在第2章中我们讲到,利用“OK线”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能够经常体会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也就是自我肯定感),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OK线”的高度。

在这里,我想针对如何为孩子设定“OK线”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

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OK线”的基准在于孩子,而不在于大人。社会上广泛认同的标准如何,旁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如何看待您的孩子,都与“OK线”的基准无关——总而言之,这个基准是不以大人对孩子的期待为转移的。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面向小孩子的舞蹈实验班的心理测试。舞蹈实验班某一天的课程是请专业的舞蹈家给孩子们进行技巧指导,最后让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展示训练成果。

班里的孩子们中,绝大部分都将要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表演舞蹈。按照测试计划,我们首先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我很紧张。”“心跳很快。”

“那么,现在在场的所有小朋友都绝对能够做到的事情是什么呢?”

经过孩子们的一番讨论,我们将当天的“OK线”定为“将今天学的舞蹈从头到尾跳一遍,中间不能停顿”。

为了达成这一天的“OK线”,在课堂上,所有孩子都一丝不苟地学习舞蹈。

终于到了给家长们表演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表现,真的做到了将那一天学到的舞蹈从头到尾跳了一遍,并且中间完全没有停顿。

也就是说,孩子们完美地达成了当天的目标。

孩子们都为自己的成功兴奋不已。能够毫无停顿地跳完整支舞蹈,让他们体会到了强烈的成就感。

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们给孩子们发放了一张问卷调查表,让他们给当天自己的表现打分。孩子们无一例外地给自己打了满分。所有的孩子都毫不谦虚地认为,当天自己的表现堪称完美。

然而,当我们将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孩子的父母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对于“您会给孩子今天的表现打多少分”这个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父母给自己的孩子打了100分。

在家长给孩子的评分中,虽然有80分、90分左右的高分,但也有家长只给孩子打出了50分、60分。这些家长在问卷上填写的原因五花八门:“孩子的动作比别的同学慢了半拍。”“跳舞的时候没有跟上节奏。”“舞蹈动作不够有朝气。”等等。

家长们在填写问卷之前,已经知道当天的“OK线”——孩子们“将今天学的舞蹈从头到尾跳一遍,中间不能停顿”。即便如此,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抓着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放,而忽略了孩子做到了什么。

孩子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才使这场表演收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效果。但这好不容易得到的自信被父母一盆冷水浇了下去:“你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在我看来,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事实上,在向我进行心理咨询的家庭之中,越是那些拿不出自信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就越倾向于给他们提出过高的、以大人的标准为基准的“OK线”。

也就是说,这些家长不顾孩子当前的能力只能勉强做到80分这个事实,擅自给他们设定了90分甚至100分的目标。

这样一来,就算最终得到了81分,孩子也无法达到家长设定好的“OK线”,因此,他们体会不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实际上已经获得了1分的进步,当然也就会逐渐地丧失自信心。

过高的“OK线”,只会让孩子失去获取成就感、培养自信的机会。这正是这些孩子总是拿不出自信的根本原因。

过高的“OK线”会夺走孩子的自信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达成更高的目标,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自信,因此,我不应该将孩子的目标定在80分,而是要让他们时刻追求90分、100分。”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想法忽视了一个现实——孩子目前的能力只能勉强达到80分,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将孩子的目标设定在90分、100分,孩子也极有可能无法达成这些目标。家长随意的一句话,就让孩子去追求那些不现实的高分数,其结果只会是将孩子的自信渐渐浇灭。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前只能勉强达到80分的孩子就永远不能提高到90分、100分。将孩子的最终目标定在90分、100分,本身并不是错误的。

但最重要的是,制订目标要从孩子确实能够做到的事情(得到80分)开始,让他们一步一步地积累成就感。这些成就感将带给孩子自信,推动他们向着100分的目标不断前进。

当今社会上,没有自信的孩子越来越多。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可能和亲子之间“OK线”的差距过大有关。

回顾自己作为心理训练师的职业生涯,我发现成年人总是喜欢以旁人的基准——社会常识、平均水平,或者是他人眼中的印象等——来看问题。因此,成年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OK线”设置得过高。

换句话说,成年人总是难以承认“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存在差距。

在这一点上,较之于成年人,很多孩子更敢于给自己打出“OK”的评价。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孩子在接受我们的心理训练的时候,总是能比成年人更快地收到成效。

如果家长能够将“OK线”的基准适当地调整,设定在适合孩子的高度上,孩子往往会以惊人的速度获取成就感,最终重拾自信心。

现在就试着给孩子划定一条“OK线”吧

家长想要“以孩子本身的标准为基准”给孩子划定“OK线”,那么与孩子的沟通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家长要搞清楚孩子目前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假设心理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在紧张的情况下发挥出正常水平,那么家长就需要和孩子一同思考:以孩子目前的能力,将紧张感控制在什么程度以下,孩子才不至于发挥失常?

在考虑如何让孩子发挥出正常水平的过程中,家长不必过分纠结于具体的情景,例如网球比赛、学校的考试等。这些特殊的情景,只不过是孩子容易感受到紧张的众多情景之一。无论是比赛时的紧张、考试时的紧张,还是举手发言时的紧张,其性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家长首先要搞清楚日常生活中哪些场面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情绪。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具体方法是将第1章中介绍的“情绪日记”改为“紧张日记”,记录下一周左右时间内孩子感觉到紧张时的情景。例如:

孩子在这一周里感觉到紧张时的情景:

①突然被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

②作为值日生,早上向老师问好的时候;

③补习班下课回家时,在路上遇见了同班女同学的时候;

④被没怎么说过话的同学搭话的时候。

接下来,我们要在这些情景的后面注上一些内容,包括数值化的紧张程度以及孩子当时的应对方法。最后家长要让孩子写明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是否使自己获得了成就感。接前例:

①突然被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

紧张度:90%。

我慌慌张张、语无伦次,没能答出老师的提问。

是否有成就感:否。

②作为值日生,早上向老师问好的时候

紧张度:60%。

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虽然我有些结巴,但还是很好地完成了。

是否有成就感:是。

③补习班下课回家时,在路上遇见了同班女同学的时候

紧张度:100%。

由于太过突然,我连直视对方眼睛的勇气都没有。

是否有成就感:否。

④被没怎么说过话的同学搭话的时候

紧张度:70%。

虽然有些惊讶,但我回应得还不错。我们东拉西扯地聊了10分钟。

是否有成就感:是。

在情景①和③中,孩子没能获得成就感。因此接下来,家长要让孩子考虑如果下次再遭遇同样的情景时自己应该采取何种确实能做到的行动,并将这个行动作为下一步的“OK线”。接前例:

①从座位上站起身时不要慌张,要稳稳当当地起身,站定之后再回答老师的提问。

③做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

于是,下一步的“OK线”就制订好了。当孩子能做到这些时,家长再和孩子一起考虑更进一步的目标。按照这样的模式,家长就能逐渐培养孩子“不怯场”的能力。

重点是将孩子“确实能够做到的事”作为“OK线”。

揠苗助长,只能导致孩子无法达成目标,并且因此产生自我否定感。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但是,家长也不能因此将目标设定得太低。设定“OK线”的目的并非达成这个目标本身,而是通过让孩子重复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和自信。说到底,“OK线”不过是为了让孩子构筑自信而打下的地基。

假设我们给一个平时能得80分的孩子设定的“OK线”只有50分,结果他得了60分。虽然这个孩子确实达到了“OK线”的要求,但实际上他并没能发挥出自己原本80分的实力,因此,他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如果孩子达到了“OK线”却不能给自己的表现打出“OK”的评价,那么“OK线”也就成了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总之,“OK线”不仅是自己“确实能够做到的事情”,更应该是“能够在达成之后让自己获得成就感的事情”。无论如何,目标的高度还是要与自己当前的实力相符的。

特别是在给孩子设定“OK线”时,家长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与孩子保持充分的交流,慎重地做出决定。

☆☆案例

害怕上学

小F是一位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就在1月中旬寒假刚刚结束的时候,小F忽然不愿意去上学了。

家长问她为什么,她只是回答:“没什么,就是不想去。”小F的父母对此束手无策,就这样,她有两周多的时间都没有去学校。

心理训练师仔细地询问了小F的情况。原来,原本与小F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不知为什么忽然对她冷淡了起来,这使小F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然而,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小F不愿意去学校的开端。几天之后,小F仍然不愿意去上学,其实是因为她在无故旷课之后不敢面对同学们看待自己的目光。正是这种恐惧感,挡住了小F上学的脚步。

小F性格认真,她对自己“无故旷课”这件事情有极大的罪恶感,觉得不去上学的自己一无是处,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否定感。

经过更深刻的交谈,心理训练师发现,小F最害怕的是在早上上课前的这段时间去学校。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小F认为,同学们在上课时都在集中精力听讲,休息时则三五成群,或在操场上玩耍,或在图书室看书,只有在早上上学到开始上课的这段时间里,所有同学都聚集在教室里。如果这时看到自己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家会怎样看待自己呢?一想到这些,小F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惧。

为了让她放松心情,小F的妈妈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无论如何,早上先要让小F出门去上学,如果到了学校之后感觉不好,她可以马上回家。

但实际上,早上才是最让小F感到恐惧的时间段,“无论如何早上先出门上学”这个要求,对小F而言,难度其实是最高的。妈妈为小F设定的这条“OK线”,显然过高了。

于是,心理训练师对小F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在第几节课的时候到校是你能够接受的?”

小F说:“第三节课左右应该可以。但是这个时间到校不会有问题吗?”

小F和她的妈妈都下意识地认为“上学当然应该一早去”。这当然是世间公认的常识。但是,在寻找“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的时候,最好能够暂时将这些常识和旁人的价值观抛诸脑后,仅仅依据“自己的基准”“孩子的基准”来设定“OK线”。

所以,心理训练师为小F设定的“OK线”是第三节课时到校。之后,训练师又嘱咐小F的父母,如果小F能够达成这个目标,请他们尽一切努力帮助小F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肯定。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对某个人来讲的“OK线”,在别人看来可能并不能达到“OK”的标准。看到小F第三节课才到校,同学们可能会对她议论纷纷,老师也可能会批评她,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小F无法获得自我肯定。

但是,父母是小F最信赖、最亲近的人,如果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小F就能顺利地获得成就感。

小F一家人找我们进行心理咨询的那天是周二。到了这周的周四晚上,小F对妈妈说:“我明天想去学校。”妈妈想起了心理训练师的建议,就对小F说:“好,你可以第三节课再去。”小F听到妈妈的话,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了一句:“嗯。”

周五,小F没有再中途从学校折返,而是在学校一直待到了放学。

小F回到家,妈妈正在满脸微笑地等她,夸奖道:“真厉害,你做到了!”听到妈妈的夸奖,小F也如释重负地说:“嗯,我做到了!”晚上爸爸下班回家之后,小F又受到了爸爸的夸奖。

隔了一个周末,小F的父母心中还是有些许不安。好在这种不安最终被证明是杞人忧天。据小F的妈妈说,“她一大早就连蹦带跳地出门了”,小F终于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上。

连续两周没有上学的小F回到学校后,她的朋友们并没有太在意她的缺席,而是像往常一样接纳了她。小F这才发现,原来回到课堂是如此容易,之前她的一切担忧都是多余的。在感到有些扫兴的同时,她内心因无故旷课而产生的自我否定感也一并烟消云散了。

不仅如此,小F还收获了重返校园后的自我肯定感。正是这种自我肯定感,帮助她轻而易举地跨过了“一早去上学”这道就在几天前还仿佛高不可攀的难关。

对情绪的理解方式因人而异

对于特定的某件事,自己会抱有怎样的、多大程度的情绪,只有自己才知道。在小F的例子中,父母为她考虑的“OK线”的高度,就和她自己内心的高度有着较大的差距。

小F的妈妈认为,只要告诉孩子“感觉不好的话,你可以马上回来”,小F就能放下顾虑,缓解压力,从而降低“OK线”的高度。或许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看法——因“早退”而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要比“迟到”小。

然而,在当事人小F的心里,对于“一早去上学”这件事情的恐惧,盖过了“可以早退”带来的安心感。所以,只有避开早上这个时间段,小F才能找回尝试的勇气。

妈妈心里的“OK线”:

一早去上学,感觉不好的话就早退<第三节课时再去学校。

小F心里的“OK线”:

一早去上学,感觉不好的话就早退>第三节课时再去学校。

“OK线”与他人的看法无关,只以自己的内心为基准。“OK线”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让孩子产生自我肯定感。

所以,我希望,在孩子为达成“OK线”而努力的时候,孩子的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内心的“OK线”,并尽可能地支持孩子。

有些家长一开始可能会给孩子设定比较合适的“OK线”,一段时间之后却会受到理想或者常识的影响,希望孩子能快点儿提高,从而在言行上越来越多地干预孩子,过快地提高孩子的“OK线”。

这样一来,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取的成就感就会逐渐减少,培养自我肯定感和自信的难度也会提高。搞不好,这样还会使孩子好不容易产生的自信转变为“自己果然还是不行”的自我否定。

在小F的例子中,如果在她克服困难达成“第三节课时去学校”这一“OK线”,体会到自我肯定感的时候,妈妈忍不住说出“下一次最好能一早就去上学”这样的话,就有可能让小F觉得自己其实是失败的,再次陷入自我否定的旋涡。

也就是说,把握好提升“OK线”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充分地体会到成就感。

只有让孩子从成就感中培养自信,才能让他们有主动挑战更高目标的意愿和勇气,激发出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

亲子携手,事半功倍

在怎样的情况下,孩子会产生怎样的情绪,程度有多深——这些事情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更进一步地说,孩子在达成预先设定的“OK线”时能获得多大的成就感、在没能达成时又会感受到多大的挫折感,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

父母虽然不能切身体会到这些,但可以做到和孩子共享。方法很简单,就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同样的心理训练。

例如,如果孩子正在进行针对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父母也可以尝试进行同样的以适应紧张情绪为主题的心理训练。父母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针对其他情绪的心理训练。

进行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家长理解“排除他人的影响,按照自己的基准”来进行训练的重要性。

那些总是忍不住以家长的视角来决定孩子的“OK线”的父母,如果能试着给自己设定几条“OK线”,就能体会到他人强加给自己的“OK线”带来的不快和不安。很多家长告诉我,自己这样做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尊重孩子的感受了。

同时,也有一些家长通过心理训练,切身体会到了达成目标的成就感是如何转化为自信的;也能感受到拥有自信,他们就会想要挑战更高的目标。

在训练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共享这些感受,孩子就不会只是被动地接受家长的安排,还能使训练的成果事半功倍。

以自己为基准的轴心,将成为人生的助力

不受环境影响,打造属于自己的轴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合适的“OK线”,也可以成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助力。

人们之所以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多数是因为在和他人的比较中感到了自卑,或者是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前面说过,孩子比大人更擅长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肯定的评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不同而变得焦急不安,并且越来越在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孩子的成长,然而另一方面,这时孩子很可能会强行为自己划定过高的“OK线”,并因为达不到这条“OK线”而感到痛苦、自卑。

当然,拥有远大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坏事,但是“OK”线一定要设定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当他们进入社会时,每个人都会经历形形色色的竞争,经受各种压力的考验。如果不能打造以自己为基准的轴心,仅用他人的眼光来评判自己的话,孩子内心难免会积聚大量的自我否定感,甚至可能会因此丧失对工作的热情,迷失人生的方向。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最需要的正是认同当下的自己,并打造属于自己的轴心,根据自己的基准给自己肯定的评价,从中获得坚实的自信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循序渐进地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应该做的事情。

“认同自己”,并不是说满足于当下的状态,而是要避免自欺欺人、过高地评价自己,或者总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做不到的那些事情上而过低评价自己。只有同时认识到自己能做得到的事情和做不到的事情,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在彻底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建立以自己为基准的评价标准。用这个标准,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取得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更真切地体会到自身的成长。

我想,这样的自信一定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助力,推动我们前行。

☆☆案例

寻找以自己为基准的“OK线”

正上初中一年级的小G是一名游泳运动员。他从小学开始学习游泳,刚开始时进步很快,但到了初中之后,却很难在大赛中取得理想的名次。

小G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哥哥,他也是一名游泳运动员。这位哥哥曾经为了提高对紧张情绪的适应能力而进行过心理训练。然而小G的妈妈认为,小G的问题和哥哥的不同,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不肯努力。

在对小G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我们首先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测试他的性格特点。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每次心理训练师问他:“你的目标是将这个游戏完成几次?”小G总是会反问道:“哥哥完成过几次?”

如果训练师告诉他:“你哥哥试了10次,成功了5次。”小G就会斩钉截铁地说:“那我要成功7次。”

然而,当失败了3次,眼看无法达成目标的时候,他就会一脸不高兴地说:“我果然还是不行,我不想玩了。”

很明显,小G是太过在意自己的哥哥了。对于哥哥,他内心中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做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输给哥哥,不知不觉,在他心里形成了以哥哥为基准来评价自己的习惯。

拥有竞争意识本身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基准评判自己,除非小G真的能够胜过哥哥,否则他将永远无法获得自我肯定感。

对于小G来说,想要胜过比自己大5岁的哥哥,这个目标显然过高。正是这条过高的“OK线”,磨灭了小G的自信,让他丧失了干劲。

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否定小G想要胜过哥哥的心情。反之,我们还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将它作为帮助小G建立自信的前提。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小G的情绪,我们问小G:“你为什么想要胜过哥哥?你是怎样看待你哥哥的?”

一开始,小G似乎对坐在身旁的妈妈有些顾忌,回答时闪烁其词。经过交谈,他渐渐地对训练师敞开了心扉,也终于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最讨厌我哥了,所以我绝对不能输给他!”

想必家里有兄弟姐妹的人,都曾有过和兄弟姐妹关系不和的经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时还会起伏甚至反转。像小G这样十分反感自己哥哥的情况,多数都是暂时性的。

只是,小G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是一名初中生了。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父母察言观色,也知道讨厌自己的亲哥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小G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连自己也不愿意去面对它。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讨厌”的对象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情绪也不是小G自己能够控制的。小G强行压制这种情绪的结果,只能让他越来越在意和哥哥之间的差距。

渐渐地,小G失去了自己的基准,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哥哥为基准。

心理训练师还了解到,小G的妈妈也经常拿小G和他的哥哥进行比较。在训练师与小G的妈妈交流的过程中,“他哥哥”这个字眼就多次出现在妈妈的话语中:“这一点上他和他哥哥不一样……”“他哥哥如何如何,而他却如何如何……”显然,小G的妈妈平时也总是以哥哥为基准,来评价小G的所作所为。

当然,小G的妈妈并不是认为他的哥哥什么都好而他什么都不如他的哥哥。在交谈中,她也表示自己的两个孩子各有千秋。只是,无论好与不好,妈妈的评价基准永远在哥哥身上。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训练师对小G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说你是因为讨厌哥哥,所以才想胜过他。这一点我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我们先把‘想要胜过哥哥’这件事情放在一边,想一想现在的你能做到的事情有哪些吧。”

幸运的是,小G要参加的下一次比赛,参赛选手仅限于初中生范围。于是,在训练师的帮助下,小G开始思考在这次没有哥哥参加的比赛中自己能做到什么事情。

训练师的想法是,哥哥不在,对于小G来说,是一次寻找以自己为基准的“OK线”的好机会。

可是,当询问小G在之前的比赛中表现如何的时候,训练师却发现小G的竞争意识太过强烈,以至于即使没有哥哥参赛,他仍然会要求自己有完美的表现。所以,只要比赛过程中出现哪怕一点点的失误,他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降低,最终被对手一个接一个地超越。

实际上,小G入水时的表现总是能得到教练的称赞。小G要强的性格,使他从入水的一瞬间开始就充满了攻击性。这也是小G的优点所在。

就这样,训练师和小G决定,将这次比赛中的“OK线”定为“完美地完成入水”。

虽然在定下这条“OK线”时,小G的意识中仍然残留着对哥哥的竞争意识——“哥哥不擅长入水,在这一点上我比他强”,但是至少入水是否完美这件事情本身可以按照小G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因此,可以说这条“OK线”是以小G自身为基准划定的。

听说小G对自己的亲哥哥居然如此厌恶,小G的妈妈感到十分震惊。在这一天的心理训练结束之前,训练师告诉小G的妈妈,小G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十分自然的情况,但训练师也建议她暂时不要再拿小G和哥哥进行比较,直到小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以自己为基准的自我评价标准。

到了下一次比赛的时候,小G果然完成了完美的入水动作。小G因此获得了成就感,他借着这股自信,气势高涨地游完了全程,并且一口气将自己的最好纪录缩短了2秒。

小G的妈妈反省了自己之前将小G和哥哥相比较的做法,下定决心要改掉这样的毛病。同时,也正是因为受到了妈妈的鼓励,小G才能够将自我评价的基准拉回到自己身上。

不过,小G内心里对于哥哥的竞争意识并没有消失。看来要让小G和哥哥和解,彻底消除小G想要战胜哥哥的心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便如此,小G以自己为基准划定了“OK线”并将其达成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G已经从这样的成功体验中获取了足够的自信,也知道了以自己为基准来评判自己的重要性。

就算小G能意识到自己以前太过于看重与哥哥的差距,也不应因此怨恨自己,他只要将关注的重点移到自己身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能做到的每一件事,就能努力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如果小G能够这样思考,他的心理素质一定能够变得越来越强大。

只要小G能够不断积累自我肯定感、增强自信,想要追上那个似乎遥不可及的哥哥,或许用不了太长时间。

在兄弟姐妹之间,有时可以形成某种有益的竞争关系。但像小G这样,内心怀有非常强烈的执念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在这些案例中,多数情况下,是弟弟对哥哥或者妹妹对姐姐怀有过度的竞争意识。但是,哥哥对弟弟或者姐姐对妹妹怀有某种执念的情况也是有的,只是孩子们很少有倾诉的机会,而是把这种情绪暗藏在心中,隐隐作痛。

兄弟关系、姐妹关系中长幼有序的特点,使年长的一方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弟弟或者妹妹这样的事实,因此,他们很难在比较中得到自我肯定。

特别是,有些孩子从小就受到了“孔融让梨”式的教育,被家长反复教导要让着弟弟妹妹,这使得他们特别看重自己作为“哥哥”或“姐姐”的身份,最终促使他们为自己划定了过高的“OK线”——如果弟弟或妹妹得到了80分,自己就一定要得到100分,否则就成了不称职的哥哥或姐姐。

当年长的孩子无法保持这种优势的时候,“不称职的哥哥或姐姐”这块巨大的石头就会重重压在他们的心头,自我否定感也会渐渐地积攒起来。对于还处于孩童阶段的哥哥姐姐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之大,可能是大人无法想象的。

对于孩子,父母永远是最亲近的人。所以,能否将他们从这样的心理压力中解放出来,父母的所作所为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如果父母总是对他们灌输“作为哥哥或姐姐,你们理所当然地要比弟弟或妹妹能干”的理念,让他们过多地将意识集中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会产生潜在的恐惧心理,害怕自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可能就会失去哥哥或姐姐的地位。

如果家长读者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行,请务必改正,要将自己的每个孩子都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给他们足够的尊重。

将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作为“OK线”

在设定自己的“OK线”时,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OK线”必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举个例子,将“下一场比赛一定要赢”这件事当作目标自然无可厚非,但却不适合作为自己的“OK线”,因为是否能赢下比赛与自己是否发挥出了全部实力,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同理,像“不被教练骂”这种必须有他人参与才能成立的事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有时并不能改变结果。这就好比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不可能让天不下雨,此时自己能做的事,只有带一把雨伞,防止被淋湿而已。

将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作为“OK线”,孩子就不能获得成就感,自然也无法培养自信。这也就意味着,这类事情不适合作为“OK线”。

只有将自己能够控制结果的事情作为“OK线”,孩子才能积攒自信,达成最终的目标。例如,如果孩子以往总是在比赛快输掉的时候变得不认真起来,就可以将他的“OK线”设定为“无论何时,我都要做到认真比赛”;如果孩子以往被教练责骂时会感到失落,就可以将他的“OK线”设定为“如果被教练骂了,我就要大声鼓励自己振奋精神”。

这类事情不会受到比赛的过程或者教练的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孩子在比赛中做到了该做的事情,就能够获得成就感。孩子不断地积累自信,就有了足够的动力向着“赢下比赛”“不被教练骂”这些目标去努力。

☆☆案例

以自己为基准设定“OK线”

小H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也是一家豪门足球俱乐部青年队的队员。小H自从入队以来一直是主力队员,然而从大约一个月之前开始,他被排除在了首发阵容之外。

小H很想再次回到主力阵容,于是发奋努力地训练。

但他在练习赛中替补上场时表现不佳,多次出现失误,因此感到十分着急。

心理训练师首先问小H:“你最近参加比赛时,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想让主教练认同我的实力,我必须鼓足干劲去踢。只有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我才能回到主力阵容……”

“足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如何才能取得胜利?”

“什么?”

“是不是每个人都只顾着表现自己的优点,就能取胜呢?”

“不是,是要通过团队合作,比对方的队伍多得分才能获胜。”

“没错。以前你作为主力队员上场比赛时,队伍胜利与否和自己表现如何,你更重视哪一点?”

“那肯定是队伍的胜利了。”

“没错。但是现在参与比赛,你注意的重点已经转向了自己的表现。”

“原来如此……”

小H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取回主力位置,因此,将“向主教练表现自己”作为比赛时的“OK线”。

为了实现“回到主力阵容”的目标,小H急于向主教练表现自己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向主教练表现自己”这个目标,已经偏离了足球这项运动的本质,因此,将其作为“OK线”并不合适。

说到底,小H很难判定自己是否成功地向主教练展现了自己的优点。并且,这个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他人,并非小H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就算小H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但如果下次比赛时仍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进入首发名单,他就无法得到成就感。退一步说,就算成功地回到了首发阵容,他也无从得知其中的缘由与自己在上一场比赛中的表现有没有关系。最极端的情况是,这或许只是主教练的一时兴起。

说到底,“OK线”是仅根据自己为基准而设定的目标,因此,必须是自己能控制结果的事情;至于这个结果是否算是达成了目标,也必须由自己来判断。否则,设定“OK线”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话说回来,在这之后,小H终于将注意力放回到足球运动的本质——作为团队的一员赢得比赛上。为了能体会到成就感,他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OK线”:“即使坐在替补席上,我也要大声给队友鼓劲。”“如果能够替补上场,被抢走的球我一定要抢回来。”

没多久,小H就回到了主力阵容。人们很难想象,不久之前他还在为自己状态不佳而烦恼不已。

正是由于将自己的“OK线”放回到符合足球运动本质又可以自己控制的事情上,并将其一一完成,小H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才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果。 SYKYVdoqnNQWtAifZfkNGaqhyGhrf/tGcDSxlw7v5+SvB3SqaG21CBoenYUiTz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