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果你没有体验过动物的感觉,就很难理解什么叫“活该”“应该”

在前面一节里,庄子借由蘧伯玉和颜阖的对话,讲述了儿童是具有强大动物性的。庄子明确地告诉我们,一切儿童教育,首先是尊重并释放孩子们的动物性—天性,然后逐步“先迎合,后引导”,最后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我曾经旁观过一次关于身心灵的课程,这个课程脱胎于某种戏剧教育—里面有一些模仿动物的练习。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一匹狼。当你把背弓起来,像狼一样匍匐在丛林中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身体里一种隐隐的生命原始能量被激发出来了。

当这个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的时候,老师就鼓励同学像狼一样“呜呜”嚎叫。这让在旁边看热闹的我匪夷所思、惊慌失措,我觉得这些人真是“有毛病”。

后来,一个全程体验过课程的朋友跟我分享上课的感受,我才发现自己可能误会了,下面是他的分享:

“如果没有让自己体验过动物的感觉,你可能很难理解什么叫‘活该’,什么叫‘应该’,尤其是像我们这一辈人,从小活在被别人教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环境里,几乎没有接受过天性教育。”

虽然我出生在攀枝花这个小城市,但毕竟也不是“原始森林”。作为工矿子弟小学的孩子,我从小生活在家属院里面,也没有体会过更多与自然相关的东西。

我的朋友说:“如果你体会过像猫一样地爬,像鸟一样地站在树枝上—当然,是选择一根比较粗的树枝,甚至玩滑翔机从悬崖边飞出去,然后像鹰一样在天上盘旋翱翔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很‘奇怪’的生命的原始张力。之后,你就会发现人生中原来很多事其实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他说得很对。实际上,所谓“纠结”都是你认为的“应该”和“活该”之间打架的结果,而那个“活该”又常常被隐藏了。

那么,什么叫“活该”?孔子说“食色,性也”。一个长期在食物上压抑自己,天天想着红烧肉而不敢吃的人,终将有一天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把自己吃到内伤为止;一个身体欲望长期被压抑的人冲动起来,相信也能够让西门大官人感到汗颜。这些都是天性被过度压抑的后果。

现在,我们很多人要承担起教育儿女的重担。其实,我们还需要补习一门功课,就是重新为自己的生命补课。

一个成年人如果觉察到不但孩子需要和大自然更亲近,而且他自己也需要的话,他完全可以跟随自己的孩子重新过一遍释放天性的生活。 QYCHpFhg5V/CFnoMyCJFpz2PY5+V1W37KO8xP8iC9E7XFNviMzdU81Qj82l4Yj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