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如何去处理其天性的问题

有时候,我会去幼儿园看孩子。我发现,在五十个孩子当中总会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他们具有天生的狂野和领导才能,他们知道怎么在一群孩子中变成孩子王,这恐怕也不是他们父母能够教育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那种天生成为领袖的人,他们自己的父母并不是领导。他们就是天生的孩子王,这就是天性。

另外,从Paul Maclean 提出的“三重脑”假说可知,人类的大脑分为把行动物脑、古哺乳动物脑和新哺乳动物脑三个部分。每个“脑”各司其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动物,不管他已经被驯化了多少代,他总会有欲望爆发的时刻,就像你去喂一只老虎,喂生的不行、喂熟的不行、喂活的不行、喂早了不行、喂晚了不行……

庄子在这个时候也引述了喂老虎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待孩子的天性,就像螳螂对待大的车轮、喂老虎的人面对老虎。

也不知道是因为教化还是食物的原因,许多中国人的天性从小就没有得以释放。尤其是60后、70后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些人连饭都没吃饱,从小就没有穿过一件合体的衣服,要不就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要不就是妈妈特意在买新衣服时买大三码,而三年之后刚刚合体时,衣服已经穿烂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天性是被压抑的。

现在的孩子可跟以前不一样了。从总体上来说,90后已经是没有匮乏感的一代了,而我们以前是有匮乏感的。

所以,我们后来就算吃饱饭,穿上合体的衣服,也总觉得这事儿不靠谱—行吗?我配吗?我值得吗?我值得穿这么合体的衣服吗?我吃得这么好,太堕落了吧?太危险了吧?太不应该了吧?我何德何能?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发出这样的声音。

但是,90后、00后,甚至10后的孩子,他们不是这样的。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享受到改革开放GDP给他们带来的红利。他们的父母也接受一种所谓尊重人性的教育,所以他们更像动物。

现在,假如你是一个养老虎的人,当你碰见一只小老虎的时候,该怎么办?

庄子在后面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很喜欢马,就按自己觉得好的方式,用竹筐去接马粪,用珍贵的大蛤壳去接马尿。爱马爱得出奇,还帮马去拍它身上的蚊子和跳蚤。结果,这匹马受到惊吓之后,咬断了嘴里面的缰绳,然后把头上和胸上的装饰物一起毁灭掉,发起脾气的时候,早已忘记爱护它的人的良苦用心。其实,这些故事都是在讲父母面对儿童教育时的种种幻化情境。

世界变了吗?变得很多;说世界没怎么变吧,也真没有什么变化。那么,面对像动物一样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是好呢?

从本质上来说,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如何去处理其天性的问题,就是一个已经被社会化改造过的人,如何与一个还有天性的“小野兽”之间交流的过程。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儿童教育对你来说将会非常困难。

那么,到底蘧伯玉给颜阖开了一个什么样的处方呢?我们又该如何去交流,并逐步把一个充满野性的孩子引导上正途且自己不受到伤害呢?

这些就是去解答如何一步一步地慢慢将你的孩子引入一个既维护他们的天性,又让他们学会社会化,并且重点是跟你的关系还很融洽,不会因为教育他们而把自己气到脑溢血、心脏病突发的地步。 ZUNSlwKq/QNgrxUSc3MiIkLZpXh8K6BqJExByqufjMhVlHibTbAKE2ltb1STYj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