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这一篇,基本上就是庄子关于“如何与人沟通相处”的见解。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这两句说的是人心是非常险恶的,就如我前面分享的一样,庄子认为,“这就是人性”。如果你不理解“人心惟危”这个道理,就会生活在危险之中。
庄子叙述完孔子和颜回、孔子和叶公子高的对话以后,又讲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
颜阖是鲁国的贤人,他被邀请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父。在古代,许多知识分子一辈子的人生追求,就是做太子的老师,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甚至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如果他父亲(皇帝)的教育理念和你的不一样,那么这位父亲又会心生什么样的怨恨。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民主、讲究人权的消费者时代,大不了我们不干这份工作了。
但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一个君王来说,他要杀死一个人就跟捏死一只虫一样简单,甚至他会把杀人这件事情当成一种管理的工具。
当年,孙武在训练士兵的时候,为了震慑一帮女兵,活生生地就把君王当时最喜欢的女人的拦腰斩了。试想一下,如果看着上一秒钟还非常亲密地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下一秒钟已经被砍成两段,这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威慑力?
颜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份工作,便去请教卫国的大夫蘧伯玉。不过,颜阖又不能指名道姓地说得很直接,只有说:“现在有一个人,天性喜欢杀人。如果任由他没有法度地去做事情,以后他就会危害国家、危害人民;如果用法度去约束他的话,他马上就会反过来危害我。这人很聪明,能够很快就发现别人的过失,而且针针见血。但是,他看不见自己的过失。像这样的人,我该如何去教化他呢?”
颜阖说的这个人,大概就是卫灵公的太子吧,也有可能指的是卫灵公。总之,这是一份令人既想接受又害怕,可能会带来荣华富贵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的工作。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富贵险中求,要想发达、彪炳千秋,成为君王儿子或未来君王的老师,不得不考虑如是问题。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
他说:“Good question!你问了一个好问题。”
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好的文章一定是问出来的。你看,各种经书都是某个菩萨或者尊者,袒露右肩、单膝点地,然后提了一个问题。于是,佛陀就说:“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子),你问了一个好问题。”是不是一模一样?
当时蘧伯玉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你应当先有警戒心,随时观察自己会不会有过失。与人沟通的时候要做到亲近,在心里充满和顺。但仅仅是这样,还是有危险的。”
其中,“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就是指要随时警戒自己,处事随时要谨慎。而我们这一辈子很难做到“戒之”“慎之”。这是庄子在《人间世》中给我们的重要提醒。
看到此,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段故事说的是古代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你在家里面照看你的“太子”“公主”的时候,他们其实可能就和古代这些君王的“德行”是一样的。
现如今,哪家的孩子不是“小皇帝”呀?在心态上,他们基本上是想要什么就能要到什么,而父母也在有意无意地以孩子的“仆人”自居。
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故事讨论的就是一个关于养尊处优、天性泛滥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各位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者,都可以认真地看看蘧伯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说:“如果你外在对其表现得很亲近,总是对他很柔和的话,他必定要失败,要毁灭,因为他就会随性去作恶。由于他的角色使然,一旦做了国王,他会祸害国家。如果你心里的和顺外化成为美德的话,他就必定会妒忌你—你这个人怎么能这么好?”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万分之一时刻的美好生活,或者是想象出来的美好生活。然后,把相机举得高高的,把自己的脸拍得小小的,若隐若现地露出衬衣第二个纽扣下面若有若无的肌肉—本来就没有,还要去炫耀,当然会引发仇恨。
所以,管理这样的孩子,以及他期望的未来和人生,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对他严格要求呢,他会心生对抗,就像正直且严厉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逆反期,让她们备受伤害。那么,该怎么办呢?
其实,蘧伯玉和颜阖的对话反映出了儿童教育的两难之境,尤其是现代儿童教育。任其天性发展,必将成为烂人;严加管教,必然使自己痛苦万分。因为你在对他严加管教的时候,就是在做一件事情—螳臂当车。(庄子在这里引述了一个著名故事中的情景,后来就被引申为成语“螳臂当车”:一只螳螂,误以为自己的手臂可以挡住车轮的碾压。)
很多父母就像螳螂一样,误以为可以通过自己对孩子的呵斥或要求,挡住他们累生累世的习气,以及天性当中的野性。你看,庄子居然用“螳臂当车”去形容彼此之间力量的悬殊。毕竟,一个内在狂野的人,可能很难被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