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仅仅是为了快乐

还有一种很隐秘却是自我觉察的好方法,那就是我们讨厌什么样的人。当然,有些人对什么人都讨厌,那只能说明他的“厌点”比较低。我就认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当然,这种人也不是坏人,也许仅仅因为他的星座。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女青年对自己的母亲就抱有这样的情绪。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大概60%以上的女青年都会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不满。起码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她们是这样的。当然,如果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妈,而是老公的亲妈,那么这种情绪就更加明显了。其实,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的觉察,是对自己很重要的发现。

在《不是为了快乐》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讲得特别好:“以‘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为例,虽然大多数人不会有深仇大恨的仇家,但总会与令自己厌烦的人打交道……你可以仿效阿底峡尊者。尊者前往西藏时,他带了一个令人极度厌烦的人作为他的随行侍者,以便让自己有充分的机会修持安忍。”

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洞察。只要能够引发你情绪的东西,不管是高兴、悲伤、厌恶,还是愤怒,其实都是那个帮助你看见自己意识底层代码的真相乍现的时刻(the moment of truth)。

除了快乐以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把这些情绪视为很糟糕的情况,而且尽量避免它们。我们总是希望借由对愤怒、厌恶、悲伤情绪的疏远来达到离苦得乐的状态,并产生幸福、快乐的错觉。

其实,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快乐,或者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快乐。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解脱,需要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为某些事情而颤抖、为某些事情而浑身发麻、为某些事情而悲伤,以及一看到某些人就厌恶。你要知道这些时刻都是极其宝贵的人生礼物。如果开始启动自我觉察这个计划的话,你就会开始对自己采取行动,提升自我灵魂的高度,让自己成为解脱的人。

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想要了解自己、孩子或者身边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发现此人情绪出现巨大波动的时刻,去观察它、了解它、呈现它并反转它。

不过,为这些事情感到厌恶、愤怒,是在情绪而不是知识上。当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刻,一定要保持观察,甚至是隐隐地高兴,因为这距离你解脱—从周而复始的惯性情绪当中解脱出来不远了。

你有没有发觉父母在什么时候最令你不耐烦?这种不耐烦代表了你内在的什么?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我可以百分之一万地告诉你,再过三十年,你的儿子或者女儿会以同样的方式,变本加厉地把他们的不耐烦“回馈”给你。

一言以蔽之,

一切交流的本质,

都来自六字箴言“先迎合,后引导”。 V3AGI0R2XoEoxWKu/0yRfwbLPplrh/sKtvNCxfn8mkY5r4pG6xHNiuc9yNHyaM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