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间质性肺疾病的肺活体组织检查

间质性肺疾病种类繁多,已知原因者,例如职业暴露、结缔组织病、药物等,依靠病史、体检、X线胸片和胸部CT、实验室检查,就能做出诊断,不一定需要肺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肺活检)进行病理的诊断。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除典型的IPF外,确定的临床诊断大多需要组织病理诊断的支持。而对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结节病等肉芽肿性疾病、一般也需要病理诊断。另外,对于一些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感染性疾病(结核)、肿瘤等,有时也需要肺活检才能与其他的间质性肺疾病做出可靠的鉴别诊断。

对于弥漫性肺部疾病临床经常应用的肺活体组织检查方法有以下3种:①经支气管肺活检;②经皮肺穿刺活检;③外科肺活检,包括胸腔镜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活检方法应根据诊断需要和病情认真选择,原则上首先选用创伤性小、阳性率和特异性高的方法。

一、经支气管肺活检

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是指经可屈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送入活检钳,将活检钳送到预定的外周肺病灶进行活检。该技术克服了常规可屈支气管镜只能对3~4级支气管内的组织取材的缺点,可对可屈支气管镜直视范围难以见到的外周肺病变进行取材。TBLB在X线透视监视下施行,有助于确定活检部位,并有可能减少气胸的发生。但临床上也可不在X线监视下 “盲目”进行TBLB,主要适用于弥漫性肺部病变;按规范操作,发生气胸并发症的比例不高。

1.适应证与禁忌证

TBLB的适应证包括:①普通可屈支气管镜难以窥见的肺组织内局限性病变,经其他检查未能定性者;②性质不明的弥漫性肺部病变。临床经验表明,TBLB对于影像表现为弥漫性病变、主要为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结核、结节病、肿瘤、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机会感染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TBLB的禁忌证包括:①一般情况极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检查;②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频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未控制;③肺功能严重损害、严重呼吸困难与缺氧、哮喘发作、大咯血;④不能除外血管畸形所致者;⑤怀疑病变为肺包虫囊肿者;⑥进行机械通气;⑦出凝血机制异常,有出血倾向。

2.术前准备

支气管镜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进行心肺体检。拍摄X线片(正侧位),必要时拍胸部CT,以确定病变部位。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测定,必要时验血型。心电图检查,对疑有肺功能不全者做肺功能检查。

术前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大致过程、常规并发症及配合检查的方法等,同时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书面同意;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术前用药可根据经验。

3.操作步骤

局部麻醉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因操作时间稍长,麻醉宜充分。首选2%利多卡因,术前15分钟开始喷咽喉部,每5分钟喷1次,共3次,总量2ml。也可采用气管内麻醉,最常用的方法为环状甲状膜穿刺将2%利多卡因滴入气管,术中酌情经支气管镜给予。整个手术过程2%的利多卡因总量不超过15ml。

弥漫性肺部疾病一般在中下肺明显,故纤维支气管镜应先送进右肺的基底支B8、B9、B10,此3支为常规肺活检部位。如病变上叶明显,则应先进入上叶各段,通常不在右肺中叶取肺活检,因中叶各支气管走向斜叶间裂,活检钳易穿透斜叶间裂,而无疼痛感觉,引起外伤性气胸。右下肺活检时应尽量避免在右下肺内基底段开口(B7)进行活检,尤其年龄较大者,因为此处距心脏较近,防止引发心律不齐。当纤维支气管镜进入第4或第5级支气管后,不能再前进时,将活检钳送进,嘱患者深吸气,将活检钳穿过支气管壁送到肺周边,在透视指导下可完全避免外伤性气胸和撕裂肺内带的血管。放到距胸膜2~3cm处或肺外带病变最多的地方,助手张开钳口,再向前推进1~2cm,在患者呼气末轻轻钳取肺活体组织,完毕后慢慢取出活检钳。活检钳穿通支气管壁,钳取肺组织及取钳时患者并无不适感觉。如活检钳到达肺外周时,刺激胸膜产生疼痛,需要提前嘱患者示意。应在不同的肺段,至少两个肺段内取标本。为了提高阳性率,可取5~6块,最多能取到10块肺组织。不同部位的标本应分开放置并标明部位,将取得的肺活体组织放入10%甲醛固定液中,以备组织学检查。术者应操作熟练、轻巧、迅速,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术后嘱患者休息片刻观察病情。

弥漫性肺部病变TBLB也可以不在透视引导下进行。活检部位应选择下肺的后基底段或外基底段。因易发生气胸,不在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行活检,也不能同时在两侧肺进行活检。将活检钳轻轻送入选择的支气管,当活检钳到达肺外周时,刺激胸膜产生疼痛,需要提前嘱患者示意。此时将活检钳退后1~2cm,在患者呼气末时进行钳夹。钳取组织标本后,有时可见到相应支气管内有少量血液溢出。另外,在送入活检钳的过程中,有时在未到达肺外周时可能会遇到阻力,提示活检钳顶到小支气管分嵴。此时不可用力,可稍微转动活检钳,微调方向,可顺利送入。一般建议在同侧肺取活检3~4块(亦有学者建议取4~6块)。

4.并发症及其处理

TBLB检查总的说来是安全的,除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外,以气胸较为常见。TBLB发生气胸的概率约为4%,发生率与操作技术及是否在X线引导下进行有关。气胸压缩20%以下无需抽气,若患者原有基础肺病、肺功能不全致呼吸困难加重者即需抽气治疗;如为张力性气胸需立即插管闭式引流。

TBLB少量出血亦常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量稍大者可用1∶10000肾上腺素稀释液或冰冻生理盐水局部灌注止血,出血量>50ml者需高度重视,要积极采取措施。有TBLB引起大出血致死的报道,需要特别注意。

5.注意事项

(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功能不全者,PaO 2 <70mmHg时应术前给氧,操作时给氧。对老年及病情较严重者应做SaO 2 和心电监护。

(2)肺活检前应常规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气管、支气管4级以内有无病变,气管支气管有无狭窄等。

(3)对肺部弥漫性病变应根据影像学表现挑选病变较密集的部位作TBLB,应尽量避开纤维化严重的区域。

(4)不要在肺大疱内活检,这样不但取不到肺组织,还会增加创伤。

(5)活检的位置不能过于向外,以免损及脏层胸膜造成气胸;也不能太偏向内,这样虽不易造成气胸,但易出血。

(6)缺氧、贫血和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小板计数正常,出凝血时间测定正常,也易出血,需加以注意。

6.诊断意义

TBLB是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程序中的重要步骤,对于诊断未明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积极考虑进行。虽然TBLB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诊断价值有一定局限性,但对于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可避免进一步的创伤性更大的肺活检。这些疾病包括肉芽肿疾病、感染、肿瘤(肺泡癌、癌性淋巴管炎等)、肺泡蛋白沉着症、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

对于胸内结节病,支气管内膜活检联合TBLB可使诊断阳性率达到85%以上。仅就TBLB而言,结节病肺内有弥漫性病变时诊断率为75%~89%;即使在X线胸片正常者,TBLB诊断率亦可达44%~66%。因此,在间质性肺疾病中,TBLB对于结节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考虑常规进行。在TBLB未能取得病理证据的情况下,方可考虑其他取材方法,例如经支气管淋巴结针吸活检、纵隔镜或胸腔镜肺活检等。在IIP中,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等有通过TBLB获得病理诊断依据可能性。而对于IIP中最为常见的IPF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由于TBLB标本太小,取材部位无代表性,难以显示病变性质和分布特征,也不能确定细胞浸润和肺纤维化的相对程度,对IPF和NSIP病理分类帮助不大。

近年来,开始探索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用于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取材的肺组织标本,明显大于TBLB标本,初步结果显示,在IPF/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慢性过敏性肺炎等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要优于TBLB;但冷冻肺活检后的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气胸等安全性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观察。

二、经皮肺穿刺活检

经皮穿刺肺活检是获取局灶性肺外周病变病理材料的重要方法。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如果TBLB取材不满意,也可进一步采用经皮肺活检,有时可以避免创伤性更大的外科肺活检。对于部分病例,如隐原性机化性肺炎外周实变阴影,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标本较TBLB满意。

经皮肺穿刺最常用的病灶引导措施有X线透视、CT机和B超。透视引导简便经济,可实时引导穿刺,但定位不够精确,也不能清楚显示病灶周围血管等情况,目前逐渐被CT引导所代替。B超引导也可实时监测,操作时短,但它显示的病灶和穿刺针位置常没有CT那么直观清晰,且只能显示贴近胸壁的病灶。CT引导应用范围最广,定位精确,对位置较深的小病灶或纵隔肿块也能引导。CT引导下穿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他引导方法。下面着重介绍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

1.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诊断不明的肺部局限性病变,如果病灶在活检针可及的范围之内,都有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指征。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适应证:①肺部孤立性结节病灶,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或经一定时间观察后病变无变化或稍有增大,不能除外肿瘤者;②肺内多发结节,未能明确是肿瘤、感染或其他疾病者;③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肺内出现单个或多发性结节病灶,需要明确原因者;④肺部实变疑为感染,需要病原学诊断者;⑤肺部浸润性病变,特别是局限性浸润性病变,其他检查方法未能确诊者。

禁忌证包括:①重度肺气肿,呼吸功能严重减退;②肺心病、肺动脉高压;③咳嗽不能控制,不能控制呼吸,患者不能合作;④穿刺针道上有肺大疱,肺囊肿性病变,穿刺活检会导致气胸;⑤肺内病变疑为肺包虫病或血管性病变;⑥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不能纠正者;⑦肺内、纵隔内或胸腔内化脓性病变;⑧对侧肺切除者,特别是一侧肺全切除术后。

2.术前准备

术前操作者应全面了解病史、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结果,对有无出血史和药物过敏史应特别重视。检测凝血功能,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对高龄患者,应注意心肺功能。术者应与主管医师共同研究患者的胸部平片及胸部CT,观察病灶位置,病灶同周围结构的关系,特别是同肺门大血管和纵隔结构的关系,以便选择穿刺部位和针道。

3.操作步骤

根据病变位置,患者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作CT扫描。上叶、肺门病变多用仰卧位,中叶病变采取仰卧位侧方入路,下叶基底段和背段病变采用俯卧位。病灶部位薄层扫描,选择穿刺的最佳层面和皮肤穿刺点,置一金属标志于拟进针点,重复CT扫描核实无误后在皮肤上用色笔标记穿刺点。CT上,用光标分别测出皮肤进针点,允许进针的最大深度和进针角度。皮肤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5~10m l局部麻醉,令患者屏住呼吸进行穿刺。当针尖接近病灶边缘时再作CT扫描,核实穿刺方向正确后再将针尖刺入病灶内。获取组织标本一般采用切割法,穿刺针进入靶区后,将针芯向前推进0.5~1.0cm回拉,并旋转针头切割部分病变组织后拔针。操作中需注意,穿刺点选择原则是皮肤至病变的最短距离处;穿刺层面以显示病变最大层面为佳。活检时嘱患者保持相同呼吸幅度,穿刺应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进行。活检术后立即作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门诊患者应在放射科候诊室观察2~4小时。

4.并发症及其处理

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37%。在肺弥漫性疾病的患者发生率相对高;与进行次数、操作时间和穿刺针口径相关。少量气胸无需处理,肺压缩30%以上或经观察进行性发展者,须行排气和闭式引流治疗。

咯血是第二位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多数为自限性,极少数可在现场大咯血窒息死亡。中度咯血可以内科保守治疗,如肌注血凝酶(立止血)或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等。严重出血要考虑大血管损伤,必要时应紧急外科手术止血。偶尔发生肺部病变内出血,表现为CT扫描穿刺部位小片肺实质浸润灶,应立即停止穿刺。

其他少见并发症有皮下气肿和少量的血胸;而空气栓塞和肿瘤种植转移罕见,仅见个案报道。经皮穿刺肺活检导致的死亡极其罕见,有学者估计为0.01%~0.05%,死亡主要原因大量肺出血,窒息死亡;其次为空气栓塞或张力性气胸。

5.诊断意义

经皮肺穿刺活检最初用在肺外周结节性病灶,穿刺活检诊断率为74%~95%。在肺部弥漫性疾病中78%~87%的患者可获得有诊断价值的标本,诊断率为29%~53%,但气胸发生率可高达50%。因此,对肺部弥漫性疾病应小心选择病例,宜选择肺外周有浸润性病变者。对于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感染(结核、真菌等)和肿瘤(例如肺泡细胞癌、淋巴瘤),特别是肺外周存在实变病灶者,经皮肺活检因可取得较大组织,同时可做细胞病理学检查,有较大诊断价值,优于TBLB。

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方面,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价值与TBLB相似。对于几种特定的疾病,例如累及肺组织的结节病(特别是局限性病灶)、COP,如果TBLB未能明确,经皮肺穿刺可取得具有诊断价值的病理资料。对于IIP中常见的IPF(UIP)和NSIP,一般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取材。

三、外科肺活检

外科肺活检包括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在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中,由于TBLB取材太小,对于大多数病例无法提供全面的病理资料,诊断价值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外科肺活检取材。VATS肺活检可以直视并在异常部位活检,能取得较大的活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与开胸肺活检相比,VATS有以下优点:①避免剖胸手术,创伤性小;②切口小、美容效果好;③危险性小,并发症少;④住院时间缩短。但是VATS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费用高、麻醉要求高等。

(一)VATS肺活检
1.适应证和禁忌证

肺部弥漫性疾病经常规检查和其他活检方法(包括支气管镜检查和TBLB、经皮肺穿刺活检)未能明确诊断者,如无以下禁忌证,均可考虑VATS肺活检。

VATS肺活检的禁忌证包括:①胸膜腔广泛粘连闭合,胸腔镜无法进入者;②严重肺功能不全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肺储备功能极差,不能耐受单侧肺通气和手术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且无法纠正者;④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无法纠正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6个月内曾发生心肌梗死者;⑤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动、静脉瘤或其他血管肿瘤;⑥多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⑦肺包虫囊肿病;⑧剧烈咳嗽或极度衰弱不能承受手术者。

2.术前准备

除了常规的胸腔镜术前准备外,对于怀疑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例,术前胸外科手术医师、呼吸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应联合讨论,确定活检部位。活检时应选择病变的边缘部位,以便包括肉眼看上去正常的肺实质;避免在HRCT或手术中看上去“最严重”的病变部位;不从舌叶或右中叶的尖端取材,因为这些部位的标本往往缺乏典型的病理特征。活检要深入到胸膜下的肺实质,最大径为3~5cm。上述要点应在术前与手术医师认真讨论。至于标本的数量,一般推荐多部位取材(≥2个肺叶)。如果只从一个部位取材,有可能反映不出病变全貌。

3.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VATS由胸科医师完成,术后患者可返回内科病房,术后观察包括以下内容:①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呼吸和心率,必要时动脉血气分析。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颜色和量。术后24~72小时进行常规胸片检查,了解气胸吸收和肺复张情况。在肺复张后,夹住引流管观察24小时,无变化者,及时拔出引流管。③肺残端出血、漏气,较少发生,如果发现,可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待其自行闭合。因为切除组织都位于肺周边,出血和漏气多不严重。④术后常规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引起胸腔内感染。⑤术后呼吸衰竭,多为肺功能极差患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诊断意义

VATS肺活检与开胸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诊断率基本相当,诊断率为90%~96%。但是,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科医师不可能给出 “金标准”式的最后诊断,临床医师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做出临床-影像-病理学诊断。

(二)开胸肺活检

自从VATS得到广泛应用以来,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中,开胸肺活检(open lung bi-opsy)已较前少用。但开胸肺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而且费用低,在没有VATS条件的单位或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仍有重要应用价值。

开胸肺活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同VATS肺活检。对诊断不明的弥漫性肺疾病,经前胸小切口直接活检比常规开胸手术创伤性小,值得选用。对于大多数弥漫性肺部疾病,在第4肋间做一个小的前胸切口可充分暴露肺组织,可取得理想的活检材料。手术可采用局麻或全麻。术后注意患者的咳嗽、排痰和早期活动,第2天在经X线胸片检查证实肺已复张后,可拔除水封引流管,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其他注意事项同VATS肺活检。

开胸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诊断率可达90%~95%,其诊断意义同VATS肺活检。

(孙永昌)

参考文献

1.赵鸣武,孙永昌.支气管镜诊断图谱.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孙永昌.结节病的活体组织检查和病理诊断问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891-892.

3.王国本,周重范.肺部疾病的活检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4.孙永昌,陈亚红,姚婉贞.不同肺活检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210-212.

5.孙永昌.外科肺活检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243-245.

6.Fishbein MC.Diagnosis:to biopsy or not to biopsy:Assessing the role of surgical lung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Chest,2005,128:520S-525S.

7.戴令娟.肺弥漫性疾病的活体组织检查//蔡后荣,张湘燕,周贤梅.肺弥漫性疾病.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30-39.

8.Pajares V,Puzo C,Castillo D,et al.Diagnostic yield of 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 i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 randomized trial.Respirology,2014,19:900-906.

9.Poletti V,Casoni,GL,Gurioli C,et al.Lung cryobiopsies:A paradigm shift in diagnostic bronchoscopy?Respirology,2014,9:645-654. x/10bPQg7gzVGR+w/heA07MeWtu4w+m8PlK+2d9ZFxa7vPhm9cgaTPdvzKBSS/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