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肺功能检查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第一节 肺功能检查概述

一、肺功能检查定义

肺功能检查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了解和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器官组织功能状态的检查,主要检查呼吸气体容量和流量、呼吸压力或阻力及呼吸气体成分等呼吸生理指标。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对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

肺功能检查项目众多,包括肺容量检查、通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检查、气道反应性检查、呼吸动力学与气道阻力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影像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体成分分析等。每一检查项目也可有多种方法加以测定,并且测定的指标也非常多,反映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这些检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呼吸生理的改变及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二、常用检测项目及意义

(一)肺容积检查

肺容积是指胸腔内肺组织容纳的气体容积。在呼吸运动中,由于呼吸肌肉运动、胸肺的固有弹性回缩及肺泡表明张力等的作用,引起胸廓的扩张和回缩,并进一步导致胸腔内肺组织容纳的气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肺容积检查是最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主要指标有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及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等。虽然FVC因测试简便在临床中最为常用,但是如能进行TLC或RV检查,则判断肺容积变化的金指标是TLC。

正常情况下FVC、RV、TLC及RV/TLC应为正常预计值的80%~120%。肺容积减少的严重程度依TLC或FVC而定如下:轻度损害:80%<TLC或FVC%预计值≥60%;中度损害:60%<TLC或FVC%预计值≥40%;重度损害:TLC或FVC%预计值<40%。

肺容积减少常见于肺实质、肺间质、支气管、胸廓、胸腔及呼吸神经和肌肉病变等疾病。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等有呼出气流受限的患者,则因存在气体闭陷,肺呈过度通气状态,其残气量和肺总量均有所增加,以残气量增加更为显著,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增高时残气量增加,与此相应的是肺活量减少,且气道阻塞越严重者残气量增加越多,而肺活量减少越明显。

(二)通气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是指单位时间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体容积的能力,显示时间与肺容积变化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气体流量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肺通气功能。

肺通气功能包括分钟时间肺活量、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等。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检查是临床肺通气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中的时间容积曲线和流量容积曲线(图4-1-1)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对临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图4-1-1 各种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时间容量曲线和流量

1.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是指由于气流受限引起的通气障碍,主要表现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及其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 1 /FVC%的显著下降。时间容积曲线显示呼气时间延长,流量容积曲线显示呼气中后期流量下降更明显,呼气相流量向容量轴凹陷。常见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限制性通气障碍:

是指肺容量减少,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肺总量(TLC)、残气量(RV)、肺活量(VC)或FVC等减少,其中虽然FVC较为常用,但其下降可能因气体陷闭所致,故TLC更为准确。RV/TLC%可以正常、增加或减少。流量容量曲线显示肺活量减少(见图4-1-1)。肺间质病变常见此类型。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兼有阻塞性及限制性两种表现,主要表现为TLC、VC及FEV 1 /FVC%下降,而FEV 1 降低更明显。流量容量曲线显示肺容量减少及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此时应与假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区别,后者的VC减少是由于肺内残气量增加所致,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患者,行肺残气量测定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以鉴别。

(4)非特异性通气功能障碍:

其特点是:FEV 1 与FVC(或VC)下降,但FEV 1 /FVC(或VC)正常,且TLC正常。部分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小气道阻塞导致的结果。

2.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

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的划分主要是协助临床医师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教育,协助用药选择和判断药物疗效的目的。但应强调,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仍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判断。

我国《肺功能检查指南》、美国胸科协会(ATS)与欧洲呼吸学会(ERS)的《联合指南》等均建议,无论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可依照FEV 1 占预计值的百分率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作出判断。轻度损害:正常值下限<FEV 1 %预计值≥70%,中度损害:70%<FEV 1 %预计值≥60%;中重度:60%<FEV 1 %预计值≥50%;重度:50%<FEV 1 %预计值≥35%;极重度:FEV 1 %预计值<35%。

3.小气道功能异常

小气道是指直径在2mm或以下的气道。由于其在肺内分布广泛,总横截面积较大,气流较慢,因而气道总阻力消耗较低,个体间差异也较大。其检查方法较多,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肺量计检查中的流量容积曲线上的用力呼气50%及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 50% 、FEF 75% )及时间容积曲线上的呼气中期流量(MMEF)这几个指标判断小气道功能。当三者中有两个指标<正常预计值的65%时可以判断小气道功能异常。

小气道功能异常是介乎于正常或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间的一个状态,当出现通气功能明显障碍时,小气道功能一定发生异常,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此状态的评估了。

(三)弥散功能检查

弥散功能检查是反映肺气体交换能力的最常用检查项目。凡能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与弥散能力、肺泡毛细血管床容积及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反应者,均能影响一氧化碳弥散量,使测定值降低或增高。在疾病过程中,肺泡膜增厚或肺泡弥散面积减少均导致通气与毛细血管血流不均,从而导致肺弥散能力下降。

常见引起有效弥散面积减少的疾病有毁损肺、肺叶切除术后、肺不张、区域性气道阻塞、肺毛细血管阻塞(如肺栓塞)、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如肺气肿)等,引起弥散距离增加的疾病有肺水肿(间质或肺泡)、间质性肺疾病如肺纤维化、肺泡癌、毛细血管内弥散距离增加(如贫血)等。

弥散功能检查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是一口气法,测试简便快捷,且已标准化,但部分因呼吸短速不能长时间憋气的患者(如肺纤维化患者)无法采用这种方法测试,可采用重复呼吸法检查。

弥散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一氧化碳弥散量(D L CO)的减少,应该指出,单纯的生理异常极少出现弥散功能障碍。一旦出现,几乎都可以认为是由于疾病所致。通过肺容量如肺泡通气量(V A )来校正,比弥散量(D L CO/V A )可有助于判断弥散量的减少是由于有效弥散面积减少或弥散距离增加所导致。前者多只有D L CO的减少,后者则可伴有D L CO/V A 的下降。

正常情况下D L CO占正常预计值的80%~120%。弥散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如下:轻度损害:80%<D L CO%预计值≥60%;中度损害:60%<D L CO%预计值≥40%;重度损害:40%<D L CO%预计值≥20%;极重度损害:D L CO%预计值<20%。

肺弥散量仅反映肺总的弥散能力,并不能反映弥散过程中异常的环节。肺膜弥散功能测定是近年研究的一种测定肺弥散能力的新技术,可反映肺膜弥散量及肺毛细血管血量等各成分在弥散过程中的不同层面受累,阐明肺弥散功能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四)其他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阻力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肺部振动反应图像分析等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判断和研读,请参考相关的肺功能检查专著或论文。

必须强调的是,良好的质量控制是肺功能检查的生命线,应严格执行《肺功能检查指南》所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另一方面,所有肺功能检查的评估,都不能脱离临床资料单独评估,这也是肺功能评估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只看肺功能结果就轻易做出判断常会导致误诊或漏诊。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其他检查结果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是正确评估肺功能必要的保证。

第二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呼吸生理与病理改变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发生于肺间质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肺间质是指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和毛细血管膜之间的空隙,其中有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还有成纤维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细胞成分。此组疾病复杂多样,大多数病因未明,但它们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征,以及呼吸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改变。

肺间质炎症是间质性肺疾病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初期或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种类不同的炎症细胞数目增加。不同种类的炎症细胞特征可作为疾病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结节病的肺泡炎以淋巴细胞为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等。肺间质炎症的发展和预后常与炎症细胞的数量与类型有关。

炎症细胞的活化状态是另一个决定疾病进展的决定因素。如果炎症细胞没被活化,而只是存在于肺间质中,则仅可导致肺泡壁变形,通常不引起显著的损伤性改变。然而当某些炎症细胞被激活,则可损伤肺泡壁,特别是损伤Ⅰ型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活化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能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高活性的自由基,损伤肺实质细胞。它还能释放的结缔组织特异性蛋白酶可对肺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产生损伤作用。对上皮细胞基底膜损伤使上皮细胞失去附着的基础,从而无法重建正常的肺泡结构。嗜酸性粒细胞虽然其损伤作用不如中性粒细胞强,但也可损伤肺实质细胞和结缔组织。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的特点是形成慢性肉芽肿。肺泡巨噬细胞被激活不但可释放氧代谢产物和蛋白酶,而且还释放使肺泡壁纤维化的细胞因子。肺间质纤维化常常是慢性炎症持续发展的重要结果之一,肺泡间隔中形成胶原的主要细胞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导致肺泡间质内胶原组织聚集,结果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变小、后期结构重塑可致瘢痕形成。

肺间质炎症导致肺组织结构广泛的受损,炎症细胞既可损伤间质和胶原细胞,又可损伤Ⅰ型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因此间质性肺疾病实际上还可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微血管。若肺间质炎症病情较轻可自行修复,或在其导致严重损伤之前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而被抑制,则肺间质及肺泡等可以重建正常结构,肺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否则炎症严重或持续导致广泛损失,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沉积等导致肺结构的改变,受累的肺泡-毛细血管单位将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结构,最终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单位功能丧失。

在间质性肺疾病病变早期,由于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其呼吸生理功能可仍表现为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肺泡-毛细血管单位功能丧失,通气血流比失调,肺气体交换能力损害,肺功能可以逐渐出现弥散功能减低,而这常常是间质性肺疾病呼吸功能损害最早期出现的变化,其损害的程度常与患者活动后呼吸困难和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程度相吻合。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容积变小,纤维化组织形成和瘢痕收缩,逐渐出现以肺总量减少为特征的限制性通气障碍。由于肺的顺应性减低,为克服由此产生的呼吸弹性阻力的增加,患者呼吸潮气量减少、呼吸频率增快。如果肺泡受累同时有小气道受累阻塞导致气体滞留,则肺的含气量如残气量等也可表现为增加,但肺总量依然减少。终末小气道受累也可导致小气道功能障碍,表现为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障碍,而与肺气肿的重叠可能掩盖限制性损害的程度。间质性肺疾病除上述的影响肺间质和气道外,也可累及胸膜及肺循环,如伴有肺动脉高压则预后不佳。

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如图4-2-1所示。

图4-2-1 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第三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

典型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是弥散功能下降、肺容积减少、限制性通气障碍,但在不同疾病时期其肺功能改变的特点可各有不同。

一、气体交换功能异常

(一)弥散功能下降

弥散功能降低是间质性肺疾病早期改变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也是临床治疗中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较为敏感的指标。许多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在无显著临床症状、X线异常及肺容量减少出现之前,已可见弥散功能的降低。

一氧化碳弥散量(D L CO)是评价肺弥散功能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测定值在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区间以下或低于预计值的80%为异常。因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气体交换功能既可因肺泡呼吸膜增厚而使弥散距离增加,也可因肺泡腔容积减少而致肺泡通气量减少,两者均促使肺弥散能力的下降,但两者的作用强度可以不同。所以,如以反映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V A )进行校准,将D L CO与D L CO/V A 两个指标结合在一起分析,则对弥散功能减退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理解会更为准确和合理。如仅有D L CO减少但不伴有D L CO/V A 减低,说明主要是肺容积减少所致,而肺泡膜病变尚不算严重;如D L CO减少同时伴有D L CO/V A 减低说明患者已有毛细血管床减少、肺泡瘢痕形成甚至纤维化的改变,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予鉴别。

需要提醒的是,除间质性肺疾病外,其他许多疾病也可导致弥散功能下降,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贫血等,故在临床诊断时宜注意排除这些肺外病因。此外,弥散功能下降可见于部分临床呼吸困难症状并不明显或只在活动后才出现呼吸困难的肺外疾病患者。

(二)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以了解呼吸衰竭的发生。但由于呼吸功能的巨大代偿能力,发生呼吸衰竭时肺功能常常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失代偿的间质性肺疾病其动脉血气变化主要为低氧血症(PaO 2 降低),即使在病变晚期二氧化碳潴留(PaCO 2 增高)亦少见,反而是更为显著的下降,提示有过度通气,与呼吸浅促的临床症状相吻合。

二、肺容积减少

肺容积减少是间质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变的另一重要特征。VC、TLC、RV等肺容积下降。尽管三者的下降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但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如主要以肺泡隔增厚、纤维化和肺泡腔容积减少、肺顺应性下降为主,则RV下降,如肺间质炎症同时累及小气道,产生纤维化,则可导致小气道狭窄、阻塞,而出现气体的肺内滞留、肺含气量增加而致RV增加。因而RV可出现增加、不变或减少等不同类型的变化,但TLC一般还是减少的。故肺容积的改变通常以TLC为主要判断指标。

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状态不一样,因此肺容积的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可以没有显著改变,定期追踪随访可了解疾病的进展,治疗前后对照比较对明确治疗效果也大有裨益。

由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TLC的下降与VC下降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在基层医院或无条件测定肺总量时,可通过测定肺活量加以判断。但必须指出的是,肺活量和肺总量对判断ILD的敏感性都不高,原因在于该两项指标的正常变异范围均很大。因此常不能仅凭一次检查结果做出判断。

三、限制性通气障碍

通气功能检查是临床肺功能检查最为常用的方法。除可了解呼吸流量变化外,也可检测出FVC、VC等肺容量指标,因而间质性肺疾病也常进行通气功能检查。FVC的意义与VC大致相同。

间质性肺疾病的通气功能特征是限制性通气障碍。表现为FVC和FEV 1 均下降,但FEV 1 的下降主要是由于FVC下降所导致,因此,FEV 1 /FVC可正常或增加。但少部分患者如肺部病变同时累及小气道,也可出现FEV 1 /FVC下降,而表现为以肺容积变化受限为主的混合性通气障碍。非特异性通气功能障碍虽然发生率较少,但临床中也可发现。我们观察的4099份进行了包括肺通气和肺总量检查的报告中,非特异性肺功能异常只有66份,其发生率仅为1.6%,但对这些病例追踪随访,最后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有32例(48.5%)。

由于小气道受累,检查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变化较FEV 1 /FVC更为敏感。FEF 50% 、FEF 75% 、MMEF等指标判断小气道功能。小气道阻塞可以说间质性肺疾病较早的肺功能损害表现,可与弥散功能障碍同时发生,也可以发生在弥散功能障碍之后。由于弥散功能检查设备较为昂贵,对于基层医院或尚无弥散功能检查设备的医院,可在常规通气功能检查时关注小气道功能指标用流速容积曲线等小气道检查方法来帮助判断ILD的肺损害,注意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

最大分钟通气量(MVV)主要反映通气功能的代偿能力,气道通畅性、胸肺顺应性、呼吸肌肉力量等均对MVV有重要影响。由于间质性肺疾病主要影响胸肺顺应性,故MVV也下降明显。

肺通气功能检查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敏感性不及肺弥散功能检查,但因测试简便,当FEV 1 和FEV 1 /FVC呈进行性增加、MVV呈进行性减少时,提示病情趋于严重。对肺功能损害程度及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定期追踪更有意义。

由于通气功能除与肺的顺应性相关性外,还与呼吸肌的功能及全身状态相关,因此间质性肺疾病的通气功能障碍常常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弥散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导致呼吸肌易于疲劳;肺的顺应性下降导致肺容积扩张受限;肺气肿和小气道狭窄、阻塞可致呼吸气流速度减慢;这些因素都可使通气功能障碍。

四、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是通过增加运动负荷了解心功能和肺功能相应的反应检查,常作为心肺功能代偿能力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间质性肺疾病在运动试验时可见呼吸浅促、最大运动负荷和最大耗氧量减低,分钟通气量/耗氧量高于正常人,但即使在最大运动负荷时也无呼气末肺容量的增加。在基线时气体交换能力可正常(轻度疾病)或下降(中度以上),但在运动状态下均可出现减低,且较静息状态下检查更为敏感。因此是较为敏感的评估早期病变和治疗效果的检查方法,鼓励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如果没有条件,也可采用简易的6分钟步行试验。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常有步行距离缩短,且伴运动中氧饱和度的下降。

五、其他肺功能检查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多为阴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脉冲振荡法气道阻力检查显示电抗负值加大、响应频率增加、肺部振动反应图像为两肺野面积缩小、上肺野面积有缺失及灰度弥漫性减弱、下肺野面积膨突及下肺灰度异常增加等。

第四节 肺功能检查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和效果判断方面都是最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诊断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早期活动性呼吸困难或咳嗽可能是主要临床症状,其他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但临床体检常可无特殊体征,影像学检查亦可无异常发现。上述症状并非间质性疾病所特有,也可见于其他呼吸系统或非呼吸系统的疾病,准确的临床诊断常较为困难。肺功能检查从呼吸生理和功能改变的角度进行临床观察,可能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帮助。

对于早期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弥散功能检查和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敏感性较高。其异常可先于其他异常表现之前即出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小气道功能检查对早期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虽稍逊于弥散功能,但仍不失为一较敏感的指标,对尚无条件开展弥散功能检查的单位,可用流量容积曲线等较易普及的小气道检查方法来早期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肺损害。肺容积检查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虽然不敏感,但若能在定期随访检查中发现肺总量或肺活量呈逐渐减低,则对疾病的进展判断意义重大。如果合并有肺气肿,其肺功能特点为弥散能力显著下降,但与气道阻塞程度和肺容量不成比例。这是由于肺气肿所致的过度充气与纤维化所致的肺容积下降互相抵消,肺纤维化有助于维持气道开放,同时两者对弥散能力的影响相互叠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合并肺气肿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单纯弥散障碍,因此单纯弥散障碍的鉴别诊断应包括合并肺气肿的肺间质纤维化。如弥散功能下降非常明显,或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发现有严重的低氧血症,还应注意排除间质性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

因此,对于疑似间质性肺疾病或有高危因素接触的患者(如工作环境有可能吸入可致间质性肺疾病的有害粉尘或颗粒、应用过某些具有致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者、患某些可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等患者),应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具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症状或胸片见肺间质改变者更应劝喻其作常规肺功能检查,以协助与心脏病或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

二、严重程度评估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间质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则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肺容量指标、通气功能指标及弥散功能指标从不同的呼吸生理角度分析其功能改变。但是,应该强调的是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还需结合临床症状。

三、协助确定治疗方案并随访疗效

间质性肺疾病因种类繁多,大多数病因未明,目前临床治疗中尚存在较大的困难,但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甚为良好,治疗后病情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这在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疗效更为明显。但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带来比较多甚至是长期的副作用,因此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上较为谨慎。是否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决定因素中,对是否有明确疗效的判断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前所述,肺功能检查特别是弥散功能检查或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的敏感性较高,且比胸部X线影像等改变更早和变化幅度更大,这有利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如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或在观察期内比较稳定没有进一步恶化,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可考虑激素减量或撤停激素治疗;相反,若肺功能逐渐变差,则提示疾病活动进展,提示激素疗效不佳,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案的选择。

由于肺功能检查是判断间质性肺疾病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在对该病应用各种药物治疗前后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根据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疾病进展评估

由于肺功能检查是非侵袭性的,也无放射性损害,因此可以用作多次持续追踪随访,进行疾病进展的评估。肺功能的变化对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作用远大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显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3个月的随访中如FVC下降超过5%,提示疾病依然进展,预后较差。而合并肺气肿者其FEV 1 /FVC比值下降也更为明显。

有条件者最好定期随访肺功能,如每3~6个月随访1次,建立完整的档案,既方便治疗观察,也方便科学研究。肺功能检查应列为间质性肺疾病的常规检查和随访项目。

第五节 肺功能检查的局限性

尽管肺功能检查对间质性肺疾病在临床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判断及疾病进展分析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时应予注意。

1.肺功能检查对明确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一般无帮助。间质性肺疾病病因复杂,大部分病因未明。肺功能检查主要是明确其功能损害,并分析相应的组织损害特点,但对病因诊断作用不大。详细了解病史如职业史、有无粉尘或有害气体接触史,是否服用某些药物,以及是否合并有如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对病因诊断或其他疾病的合并症诊断可能有重要作用。应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病因诊断。

2.肺功能检查对各种病理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无明显的特异性。间质性肺疾病呼吸生理改变复杂,但各种病因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较为一致,都是损害肺弥散功能、肺容积和通气功能。但这些改变对各亚临床类型的判断并无明显的特异性,不能作为区分各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依据。另一方面,各种肺功能改变也可见于其他多种呼吸系统或非呼吸系统疾病。因此肺功能检查须密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如高分辨胸部CT及病理检查等进行分析,才能对肺功能检查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用于指导临床。

3.由于人体呼吸生理的生物学差异及疾病状态下的代偿作用,肺功能检查的正常变异范围较大,与其他疾病重叠较多,不易简单区分为正常与异常,这特别需要多次重复检查追踪才更有临床诊断价值。

尽管肺功能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疗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郑劲平)

参考文献

1.郑劲平,陈荣昌.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552.

2.郑劲平.肺功能检查的图文报告解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394-396.

3.HyattRE,Cowl CT,Bjoraker JA,etal.Conditions associatedwith an abnormalnonspecific pattern of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Chest,2009,135:419-424.

4.郑劲平.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分级.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316-319.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481-486.

6.Pellegrino R,Viegi G,Brusasco V,et al.Interpretative strategies for lung function tests.Eur Respir J,2005,26:948-968.

7.朱政,郑劲平.小气道功能障碍及其评价//王辰.呼吸病学新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47-52.

8.Macintyre N,Crapo RO,Viegi G,et al.Standardisation of the single-breath determination of carbonmonox-ide uptake in the lung.Eur Respir J,2005,26:720-735.

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81-486.

10.刘清霞,郑劲平,谢燕清,等.一口气法与重复呼吸法测定肺弥散功能的比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10-515.

11.Berend N.Respiratory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physiology:Putting lung function into perspect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espirology,2014,19:952-959.

12.Assayag D,Vittinghoff E,Ryerson CJ,et al.The effect of bronchodilators on forced vital capacitymeasure-ment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Respir Med,2015,109:1058-1062.

13.Liu QX,Guan WJ,Zheng JP,et al.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 pilot study.Respir Care,2014,59:1071-1077.

14.彭敏,施举红,蔡柏蔷.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呼吸内科临床的 “新问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744-747.

15.Taniguchi H,Kondoh Y,Ebina M,et 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5%change in vital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extended analysis of the pirfenidone trial.Respir Research,2011,12:143-153.

16.Kim YJ,Shin SH,Park JW.et al.Annual Change i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 an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Over a 3-Year Follow-up.Tuberc Respir Dis,2014,77:18-23. XkndEPMgBJVZXWXv5nBtApvmdvCkPlSgDfZkYHNGLLgHIaHCpe5bMZTv/dDH5Q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