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不称心的事情。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独立的愿望日益增强,渴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有自行处理自己各种事务的权利。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熟了,不愿再被动地听从。
父母对于某些事情,难免会持过激的态度和言辞。但是孩子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毕竟有限,面对挫折也只有“碰壁”的份儿。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有郁闷、难过的情绪。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或者没有人引领他走出迷途,很有可能会陷入情绪化的泥沼,不可自拔。
☆☆☆
娟娟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老师对她的期望很高。高考结束,娟娟果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所一本院校,并且选择了自己很喜欢的专业—计算机。老师和父母都为她感到高兴,对她选择的专业也很支持,因为娟娟从小就很聪明,思维很敏捷,理科成绩向来很好。
娟娟进入大学,远离了父母,没有了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没有了老师严格的管教,没有了题海战术,她顿感轻松、自由了许多。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偷偷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男生。后来,娟娟鼓足了勇气跟喜欢的男生告白,男生感觉娟娟还不错,而且班级里女生又相对较少,于是就开始了交往。
谈恋爱的日子里,娟娟快乐极了,逃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即使去上课,也心不在焉的。由于学习松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娟娟有两门功课挂科了。这对于一向优秀的娟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开学的时候,男朋友也向她提出了分手。
娟娟沮丧极了,每天待在宿舍里痛哭流涕,也不去上课。老师知道了此事后,只得跟她的父母协商,让娟娟暂时休学一段时间,度过情绪的失控期。
☆☆☆
在学业和爱情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娟娟有点绝望了,情绪也一直没有调整过来,否则也不会被老师暂时劝退。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情绪的表现往往也比较极端。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欢呼雀跃,也会为不经意的失意而悲观厌世。因此,一定要记住,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却不可以永远地记在心上。清醒地认识自我,巧妙地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坏情绪扼杀在摇篮里,才能演绎更加美丽的人生。
☆☆☆
薇薇平日里是一个脾气暴躁,特别容易情绪化的女孩,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和爸爸妈妈吵架,同学们都越来越不喜欢她。
有一天,薇薇又跟同学吵架了。她的爸爸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对她说:“薇薇,我觉得你现在的人际关系有点糟糕,不过没关系,照爸爸的方法做,一定会有所改善的。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自己平静下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听了爸爸的话,薇薇决定试一试。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着薇薇去海边度假。在酒店的房间里,爸爸拿出了一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玻璃杯,装上了半杯清水,然后又拿出了一些蓝色的玻璃球。爸爸说:“薇薇,从现在起,当你生气想发脾气的时候,就把一颗蓝色的玻璃球放到杯子里。最关键的是,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人际关系还是会一团糟。”
此后的几天,薇薇一直照着爸爸说的方法做,每当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往玻璃杯里放一颗蓝色的玻璃球。后来,薇薇发现玻璃杯里的水变成了蓝色,爸爸走过来对薇薇说:“你看,玻璃球被我涂上了蓝色颜料。原来的一杯清水被投入‘坏情绪’后,也被污染了。你的言行举止,是会影响别人的,就像这杯水一样。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否则,坏脾气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给你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
薇薇点了点头,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改正。
☆☆☆
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事和苦恼,因此有时候也会喜怒形于色,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陷入情绪化的泥沼。其实,人的情绪化行为主要是由于不善于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平和稳定的情绪,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无数的事实也都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拥有一个好脾气,才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快乐的人生。所以,女孩遇到问题一定不能走极端,不能片面化,不能主观主义,而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多看事物积极的一面。
要知道,消极的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对我们的健康也十分有害。你就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怎样选择也全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