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戒掉吼叫,一个不吼叫的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他的第一任老师,是他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在世界学习的重要领路人。所以这个第一任老师的好坏,将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温柔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受到善意,孩子的内心也将充满爱。

严谨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受到责任,孩子也将学会认真细致。

讲道理的妈妈,会让孩子意识到理智的重要性,他也将培养自己具备冷静的头脑。

但是,吼叫的妈妈,只能让孩子感受到烦躁与恐惧,他也将因此变得暴躁,尤其是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他的不冷静几乎就是妈妈的翻版。

而面对孩子的不冷静,我们却从来没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总是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好管教”。于是我们只得继续重复之前的吼叫,妄图用高声、狂怒的姿态来压制孩子,寄希望于用这种自认为很有威严的状态来让孩子意识到“我是你妈妈,我比你有气势,你必须服从于我”。

可显然,孩子的反应总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最开始他可能会因被吓到而变得安静下来,可随着被吼叫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开始习惯,并意识到妈妈除了吼叫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对付他,他就会变得肆无忌惮。

这时候,无计可施的妈妈可能就会求助于其他人,比如,寻找能够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老师,希望孩子经老师“调教”后脾气能够变好。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带给孩子的影响是老师所无法企及的。一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只有你不吼不叫了,孩子才会变得情绪平稳,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并牢牢记在心里。

4岁的女儿不想上幼儿园,并哭着拒绝妈妈的劝说。

之前遇到同样情况时,妈妈会吼她,说“不去幼儿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或者“你不去我就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每次女儿的回应都是哭闹一番,甚至能一路哭到幼儿园。

但这一次,妈妈没有吼她,换了一种方式,妈妈蹲下来,一边给女儿穿衣服一边温柔地说:“你知道吗?老师们比你更早去了幼儿园,你最喜欢的小刘妈妈早早就在幼儿园里等你了。你难道不希望看到小刘妈妈吗?”

女儿的注意力被转移了,点着头说:“刘妈妈等着我呢。”

“对呀!”妈妈趁势说,“小刘妈妈那么勤奋地早去,你是不是也要像老师学习啊?”

女儿开始频繁点头,穿衣服的动作也快了,情绪平复下来,自己主动背上小书包跑到门口,挂着眼泪笑道:“妈妈,妈妈,我们快走吧。”

看,吼叫的妈妈换来的是哭闹的孩子,平静的妈妈能让孩子更快速地平静下来。你不吼叫,孩子也就不会被你的负面情绪“引导”。

等着别人来帮忙,永远都是被动的,只有自己主动改变,才能更快更熟练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要实现这一点,你只需要戒掉吼叫。

戒掉吼叫,你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并更快地发现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因为你不吼叫,孩子也不会失控,而不吼叫的你是冷静的,你可以更全面地观察,更直接地询问,这都有助于帮你快而准地找到问题的源头。

戒掉吼叫,你能更冷静地分析当前的情况,从而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不吼叫,你的头脑是清晰的,你就会意识到孩子需要什么、你想要孩子做到什么,你也能想起那些曾经学到过的道理和方法,也能更顺畅地实行你之前所学到的有效教育方法,并更好地体会这些方法所带来的真正的效果。只有这时候,这些方法才会成为你教育道路上真正的助力。

戒掉吼叫,你会发现孩子开心,而你的心情也将变好。

你不吼叫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因为你的糟糕表现而受到惊吓,不会产生愤怒的感受。而你冷静的处理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你的教导,于是他的问题也解决了。既然孩子没有了问题,你的烦恼还能留得住吗?

教育孩子是个“技术活”,需要用脑、用智慧;教育孩子不是“体力活”,吼两嗓子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妈妈的情绪将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并牵动所有家庭成员的情绪,尤其是孩子的情绪。妈妈是平静的、温和的、理智的,孩子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有了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孩子才会接受老师的教导,不管他学什么才能见成效。

妈妈拥有良好情绪→最初的源头

孩子才能拥有良好情绪→引发的影响

孩子进而安心投入学习→影响所致的动力

有所成就→满足自我与他人→妈妈的情绪更加平和→良性循环

这个关系环环相扣,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妈妈先起一个好头,好情绪的妈妈最容易获得孩子的亲近与信赖,不管是跟着妈妈学习还是听从妈妈的指导跟着老师学习,孩子都会学得安心。

所以戒掉吼叫,是所有妈妈应该优先解决的自我问题。

你也来做一个不吼叫的好妈妈,成为离孩子最近的一位好老师吧! fc8bGR4GQOHRVRA7cTFjFbRRDepbFkzlNQxzOKTjsTm73PqgFJXMzhGPadKqAr9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