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再以爱的名义去伤害

才几岁的孩子对你说“妈妈,我好爱你哦”时,你要相信,这绝对是他发自内心的爱,你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那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他满心满眼都是你,他需要你,他拥抱你,愿意亲吻你,更愿意随时随地贴近你,希望每时每刻你都陪伴在他身旁。从孩子的表达中,我们能感受到爱与依赖,你会觉得温暖,会觉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都被触动了。

但反过来,作为妈妈的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你有没有像孩子那样,毫无任何条件地就讲出“我爱你”?

答案应该是:没有。

因为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加上一句“你只有听话,我才更喜欢你”,或者是“你只有做到了……我才更开心,更爱你”。我们的内心永远有一个条件,孩子若是没有满足那个条件,我们所谓的爱,便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开启。

3岁的孩子不愿意好好刷牙,妈妈经过劝说、诱哄之后,发现孩子就是不听,忍耐力到了极限之后,便瞬间转换了脸色,皱着眉吼道:“你刷不刷?不刷牙就不要你了!”

本来就不情愿的孩子被吓到了,嘴一撇,几声吭哧之后,眼泪哗哗哗地开始掉,妈妈继续吼:“不许哭!给我好好刷牙!你要是还哭,就打你屁股!”

孩子的眼泪掉得更凶,妈妈刚想开口,就听孩子抽噎着说:“不……不……不要妈……妈妈生气……呜呜呜……”

妈妈的声音明显没有变小,继续吼道:“你好好刷牙,不再哭闹,乖乖听话,这样妈妈才不生气呢!妈妈喜欢听话的宝宝!现在给我张开嘴,把牙刷放进去!”

孩子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妈妈,眼泪没有停歇,即便听了话,开始刷牙,也并不那么情愿,还是哭,牙也只是草草刷了两下,换来妈妈最终的总结性吼叫:“你这就是糊弄事!等着你满嘴虫牙疼哭,到时候别哭着找我!”

妈妈气鼓鼓地要走,孩子哭着追着妈妈,生怕妈妈把自己一个人留在狭小的卫生间中。

能说这位妈妈不爱孩子吗?当然不能了!督促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是妈妈选择的处理方式,却明明白白地揭示了她行为的性质,这就是一次以爱为名义的伤害。

妈妈的吼叫中,充满了厌恶感,不管是“不要你”还是“打屁股”,都是孩子所恐惧的事情。“听话”“不哭闹”“好好刷牙”,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得到妈妈的爱,这也是孩子从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唯一收获。

可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用反对来表现独立的时期,一边是他成长的特性使然,一边是对妈妈爱的渴求,但是妈妈的爱又有那么多限定条件,孩子无法自然而然地享受与满足,他又该有多么难过。

“因为爱你所以我才会吼你”,这样一个如此别扭的逻辑,却被我们运用得娴熟无比。

如此渴望爱的孩子,又该如何从那么难听的吼叫与丑陋、狰狞的表情中感受到爱呢?他被恐吓、被威胁,还要为了获取爱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对心灵的伤害是很深的。

而且,给吼叫打上一个“爱”的标签,也不过是我们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骗一骗自己,让自己不会觉得吼叫有什么不对。不信你看看孩子,每一次你吼叫之后,孩子眼神中的恐惧,以及恐惧之下所压抑的渴望,难道不是最直接的证明吗?孩子哪里感受到爱了?

其实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带着他一起刷牙,或者是买一些关于牙齿的绘本,读给他听,让他知道刷牙这件事很重要,从小就要保护好牙齿。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远比强硬的吼叫有效得多。

每一个弱小的生物都会对爱有渴望,但他绝对不会渴望那会给他带来伤害的“爱”。

孩子为什么即便哭着也要说“妈妈不要生气”?他此时的哭,其实是在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懊恼,他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回那个对他笑的、温柔待他的妈妈。

你要意识到,有时候,你的爱,孩子不敢要,就像是玻璃渣里的糖,他怎么吃?吃了嘴里疼,他哪里还能注意到甜?

爱不是吼叫的借口,爱的名义之下隐藏着的伤害,远比直接的伤害来得更让人伤心、难过。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爱让妈妈自己也很累,爱是温暖的,吼叫是丑陋的,如何将这样两个完全相反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呢?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先从丢掉吼叫开始吧,最起码的爱,就是要和颜悦色,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温暖,让他意识到妈妈是容易亲近的。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真正温暖的爱。 +fvf2Op9Z7nZzzr+2HO9TqS8uDU0B0t9DYrY3xqYjMmQp79CleYENg+9dwMKcy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