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孩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只要多努力,多做习题,肯定能提升学习成绩,其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但对于学习这件事如果遵循这个理论往往会事倍功半。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作业,或者即便做题量不大,成绩也非常出色,这是学习效率高的表现。所以,在预习的过程中,男孩不要盲目投入大量精力,而是循序渐进,由简入难,采用科学的方法,一步步深入学习,这样才能提升预习效果,促进成绩进步。
☆☆☆
永顺是一名刚上初中的男生,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许多,他担心自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于是每天都在课前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永顺特别喜欢挑战自己,每次预习的时候,他都会挑选那些比较难懂的地方钻研,那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点他要么不看,要么一眼带过,并不会认真研究,仔细分析。
如此用心的学习,永顺认为自己的成绩肯定会有所提升,但一次考试结果出来后,他傻眼了。
永顺的成绩虽然没有大退步,但也没有太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些错误是很简单的知识点,属于送分题,他却做错了。
“难道是我还不够认真?”永顺在心里嘀咕。
这时,老师找到永顺,对他说:“你的基础不太牢固,可以尝试一下课前预习功课,应该对你很有帮助。”
“我有预习啊,我每天都会进行预习的。”永顺委屈地想着。
☆☆☆
故事中的男孩永顺在预习的过程中,只顾钻研难点、难题,反而忽视了基本的知识点,长此以往,不但没有提升学习成绩,基础知识还掌握得不牢固。其实,在预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简单的习题都没想清楚,怎么能解答更难的题目呢?如果我们连英语单词都不认识、没记住,怎么阅读课文、做短文练习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结果只能是摔跟头。预习就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从简单的内容开始,待简单的内容消化了,再学习难点。
☆☆☆
刘奇是个学习很认真的男孩,他每天都会利用一些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识点,但不知道是他的预习方法不对,还是不够努力,刘奇预习的效果并不显著,不仅没有提升学习成绩,反而让他经常感觉疲惫不堪。
“老师,为什么我预习功课没有效果呢?”这一天,刘奇苦恼地找到了班主任老师。
“这就奇怪了。”老师问他,“你是怎么预习的?”
“当然是看那些不懂的难题啊,我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答这些题目。”刘奇说道。
“那最后你解出来了吗?”老师又问道。
刘奇摇摇头,说道:“偶尔会解答出来,但大部分还是不太懂,只能第二天听老师是怎么解答的。”
“所以,你应该循序渐进地预习,先把基础打好,掌握基础知识,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才是正确的预习方法。”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老师。”刘奇恍然大悟,匆匆告别老师去预习了。
☆☆☆
故事中的刘奇对自己的预习感到困惑,他花了大量时间来解答难题,结果却不如意,反而让自己非常疲惫。经过老师的点拨,他恍然大悟,原来预习要循序渐进,先把基础打好。预习必须要掌握比较科学合理的步骤,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预习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一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梳理一遍,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大致分析和了解;二是标记或者抄录重点内容和要点知识,便于重点学习;三是要带着思考去预习,质疑书本上的内容,提升预习质量;四是对于不懂的内容,要主动查找相关工具书,尝试对问题进行解答,检测预习效果;五是预习完成后,要对自己的预习过程进行回想,厘清自己的思路和问题,巩固预习效果。总之,预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