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学习而言,时间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只有用足够的时间才能对学习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学习效果不仅要依靠学习时间的多少,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没有投入时间的学习就没有认真可言。但是,如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依然收获甚少,学习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而且感觉十分疲惫,那就是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太低。
☆☆☆
马骁是一个学习很认真的男孩。他很痴迷数学,每天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数学上,但是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有点难度的题目。马骁看到题目后很兴奋,“我一定要把它解出来。”
马骁从数学课上就开始对这道题目进行演算。中午妈妈催着让他午休,他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数学题。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又接着演算。
由于没有午休,马骁下午上课的时候昏昏沉沉的,被老师提醒了好多次。但是他的心思还在那道未解出来的数学题上。
下午放学回到家,马骁一放下书包,就取出草稿接着演算。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我看见你今天一直都在做这道数学题,还没有解出来吗?”
“还有一步就解出来了,妈妈。”马骁说道。
“学习一定要讲究效率,而你把一整天的时间都用在了一道数学题上。”
“我们老师说了,学习数学就要花时间多练。”
“花时间多练没有错,但是你要在自己大脑清醒的状态下多加练习,效果才会更好。”
妈妈的话很有道理,但是马骁还是纠缠在那道数学题上。
☆☆☆
故事中的男孩马骁对数学十分痴迷,为了一道题目可以茶饭不思、一整天进行思考。这种学习和钻研态度首先值得肯定和赞许,但是如果将这样的方式运用到平时各科目的学习中就有些不可取了,尤其是在考试中,不能在一道题目上耗费太多时间,这样会影响到综合成绩。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提高学习效率,争取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青春期的男孩身体和大脑正处在发育阶段,长时间连续不断地学习对身体健康和大脑运转都很不利。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
男孩小华始终记得小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一件事要么就做得最好,要么就不要做。”
现在小华上了初中,面对突然增多的课程,他心里面有些紧张,怕自己学不好。
于是小华告诉自己,他要把每一门课都学到最好。为了这一个目标,小华把课堂之外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他的一举一动班主任都看在眼里,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小华,你要合理地利用时间,不能蛮干。尽管你将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但是你的考试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
听了班主任的话,小华也深有体会。自己每天学得很累,但收获却很少。他想着自己不能再这样做下去,要有所改变。
小华决定在对的时间段里,做应该做的事情。早自习就要用来记忆东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就要用来认真听讲,该休息的时间就要用来休息,不能强迫着去看书。
小华把这些细节做到后,他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再不像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要抢时间来学习。
在期末考试中,小华是班里学习成绩进步最快的。
☆☆☆
故事中的男孩小华一开始在学习上有些“用力过猛”,他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让自己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尽管如此,他的收获却非常少。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改变学习策略,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提高每一分钟的使用效率,不浪费任何一分钟。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快得到提高。
没有正确地使用时间就是浪费时间。因此在学习中,男孩要学会不蛮干,正确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
首先,男孩要避免过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因为这样会导致自己大脑和身体疲劳,即使看书、写作业,也不会真正理解和记住内容。因此,男孩要对自己的学习时间有合理的规划,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适的学习。比如清晨,大脑比较清楚,可以进行背诵和朗诵。
其次,男孩在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避免在学习中被干扰。很多男孩学习效率低下都是因为自己抗干扰能力不强,在看书、写作业或者上课听讲时容易被干扰,总是分神做其他事情,这样原本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作业,可能要两三个小时都完不成。
最后,男孩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利用课间、休息、睡前等碎片化的时间,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来记忆几个单词、一首古诗,或者回想一下白天老师讲过的某道重点题,日积月累,这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因此,男孩要重视这些碎片时间,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