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他人属于情商的一部分。认识他人的能力中就包括体察别人内心、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一定能够及时并尽可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且能够及时给予他人合理、适当的安慰与鼓励,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体贴、善解人意的印象。因此作为男孩,要想提高自己的情商,就必须学会理解他人情绪、体察他人内心。
十岁的小男孩傅宇泽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父母对他怀着满腔的爱意,对他照顾入微,什么事都满足他。这样“皇帝”般的待遇让傅宇泽觉得只要他想要,全世界都应该是他的。
所以,他对人不仅十分冷漠,还从不顾及他人情绪,只管自己心情好不好,过得舒不舒服。
有一天,傅宇泽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不太舒服,躺在床上休息,没有给他们准备果汁。傅宇泽就不开心了。
他说:“你妈妈怎么没有准备些喝的?没有果汁难道连杯水也没有吗?为什么不给我们倒水过来呢?”
同学说:“我妈妈生病了呀,再说了,为什么我妈妈一定要给你倒水喝啊,你想喝自己去倒啊。”
“我又不知道水在哪里。”
“就在厨房,你自己去倒吧。”同学说。
傅宇泽却没有动,他认为这应该是同学和同学妈妈做的事。他是客人,就应该享受客人该有的待遇。
但是同学因为一直担心妈妈的身体,没有心情照顾他,匆匆写完作业就去照顾妈妈了。
傅宇泽十分生气,“真是太没礼貌了,不就是生病了吗,又不是什么大事!”
“你说什么?”同学正好听到这句话,气得要和他打架,“以后别来我家了,我家不欢迎你。”
故事中的男孩傅宇泽是个情商非常低的人。父母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使他产生了“全世界都应该是自己的”的错觉。这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中,这种心理会令一个人变得非常自私,也会做出许多伤害别人的事情。故事中的傅宇泽,不懂得理解别人的情绪,竟然不顾同学生病的妈妈,语出伤人,最后影响了他与同学的友谊。
理解他人的情绪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高情商的体现。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其实都是因为人们不能很好地顾及别人的心情,要么产生误会,要么说话、做事无所顾忌,最后伤人伤己。所以作为男孩,一定要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情绪,减少生活中的摩擦,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萧子阳去上学的时候,一脸的不开心。他的同班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王海看到他的“臭脸”后问他:“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
“还不是我爸妈,”萧子阳说起来就来气,“昨天妈妈买了个大西瓜回来,说是给我买来降暑的,可晚上他们吃了一大半不说,还送给了邻居一份,真是太气人了,明明说了是给我吃的。”
“那么大一个西瓜你也吃不完啊。”王海笑话他:“就为这点事生气,你情商也真是够低的。”
“我怎么就情商低了?”萧子阳不服气。
“你父母是好心,买了西瓜给你吃,你却不理解他们的想法,还理所当然地认为西瓜全是你的。他们辛苦买来的,为什么要全给你吃?送给邻居也是好意,你又不理解,还埋怨他们,做你父母真可怜。”
萧子阳虽然觉得王海说得可能有道理,但还是觉得有些委屈,“难道真的是我的情商低吗?”
故事中的男孩萧子阳因为父母将西瓜送给了邻居而与父母生气。他的好朋友王海一语中的,萧子阳是个不懂得理解父母情绪的男孩,他没有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也没有体会到父母与邻居分享西瓜的善良和热情,只看到父母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他的做法会对父母造成伤害。由此可以看出,萧子阳的确如朋友所说,是个情商不高的人。
高情商的男孩懂得在说话、做事之前先体察别人的情绪,能够对别人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照顾。与这样的男孩相处,会让人感到愉快和轻松,人际关系自然也不会很差。因此作为男孩,要学会做一个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情绪的人。
首先,男孩要懂得感同身受。尽管世界上并不会有人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应学着尽量去体会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学着在语言上、行动上正确安慰别人。这就需要男孩遇事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要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清楚前因后果。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听别人把话说完。听别人说完要说的话,是了解别人心情的基础。
其次,男孩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技能。学会倾听,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对别人情绪的照顾。尤其是当对方情绪不好、需要倾诉时,高情商的男孩都会选择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倾听对方时,男孩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心情,才能适时给予对方安慰和鼓励。
最后,男孩要掌握说话的技巧。很多时候同样的语句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不会顾及别人情绪的人经常会语出伤人,虽然有时候不是有意为之,但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的确是很难弥补。久而久之,也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男孩要掌握必要的说话技巧,主要把握礼貌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对象的不同和交流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待人接物礼貌得体、文雅、富有内涵。这样的男孩才能给人一种体贴、礼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