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汉字的特点

“汉字”这个名称,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

著名历史字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水里游鱼山上羊,

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

一个不会水中藏。

这是清代一诗人利用汉字的构造写的字谜诗,谜底是“鲜”。

木字口中载,非杏也非呆;

若把困字猜,猜了也白猜。

这个字谜的谜底是“束”。

以上两个谜语显示了汉字的一些结构特点。但汉字的根本特点,还在于每一个字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定的书写形式,这就是“形”。汉字是富于形象、独具魅力的文字,汉字在形体上是由图形逐渐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这种形体具有审美意义,即所谓建筑美,如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而且这种形体具有离析性,它由若干笔画和部首构成,而整个汉字的意义和它的形体构造都要发生关系。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读音,这就是“音”。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声调的文字之一,其读音可以有阴、阳、上、去、轻声等多种变化,具有音乐美。

每一个汉字都表示一个同它的字形结构紧密相连的特定的含义,这就是“义”。汉字是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汉字是一种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是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及重要传播媒介。一个方块字是一个魔方,凝结、显现着华夏文化的种种奥秘。如“婚”字就保留了古代的婚姻习俗。“婚”原作“昏”,后来才加了女字旁。婚字从女、昏声,因为上古成婚之礼在黄昏之时,孔颖达《礼记疏》:“男女之身,婚则昏时迎之,妇则因而随之。”《艺文类聚》:“婚,昏时成礼也。”为何成婚选在黄昏?因为上古文明不发达,娶老婆靠抢,太阳下山,正是抢婚的好时候。《周易》“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描述的正是当时的抢婚场面。后来抢婚演变成一种民俗,即使你情我愿,也要“佯抢”,“妇则因而随之”。“妥”字上有一“爪”,下有一“女”,抓住一个女的当老婆,自然就妥当、放心了。能够说明这种抢婚习俗的,还有一个“娶”字。“娶”从“取”得声,《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娶妇也像战争一样,通过劫夺的方式来达到。可见,汉字是凝聚历史文化的,正如饶宗颐所论:“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汉字的形、音、义都蕴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和文化信息。而避讳作为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始终和汉字密切相关。一方面,汉字所包含的大量信息被用来发展为避讳;另一方面,避讳的发展又反过来对汉字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GAaKplrD3mkQrNWL5lt4UIYYtnvI178Iqw1XpX10rDPRIRLxIZj8hUU8TZgc1K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