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嫌名不讳:不避谐音之字

刘禹锡的《竹枝词》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句,句中巧用谐音汉字“晴”与“情”,使整首诗含蓄隽永,情趣盎然。避讳中的嫌名,也就是指汉字的谐音,即与名字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礼记·曲礼上》:“礼,不避嫌名。”东汉郑玄注:“嫌名,谓音声相近,若禹与雨,丘与区也。”即“禹”与“雨”、“丘”与“区”都是谐音之字。

早期的避讳只避正讳,无须避嫌名。如汉和帝叫刘肇,“肇”和“兆”同音,属于嫌名,但汉朝设有“京兆尹”这一官名,并未改“京兆尹”之“兆”字,即不避嫌名。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记载:“晋人避其君名,犹不避嫌名。康帝(即东晋康帝司马岳)名岳,邓岳改名嶽。”邓嶽,字子山,陈郡人,本名邓岳,因名字犯了晋康帝司马岳的名讳,改名邓嶽,而“嶽”即“岳”之嫌名,这里也并未避忌。

随着封建集权统治的加强和封建礼制的渐趋森严,避嫌名之风渐起。如汉宣帝名询,改“荀卿”为“孙卿”;三国时吴国立孙和为太子,为避“和”之嫌名“禾”,地名“禾兴”改为“嘉兴”;唐高祖父亲名李昺,须避嫌名“丙”、“炳”等,这些字都改为“景”,所以改“天和六年五月丙寅”为“天和六年五月景寅”。 JlzLBSP7kQ10AlbRIS7r0ZpQugmI+wcsspMtdl7JhhqblEWqwVvRn6AMwNfjke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