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遗忘

信息在记忆中能保持多长时间呢?有些事情转眼即忘,如开学时教室里刚刚自我介绍过的同学的姓名,转眼间就怎么也记不起来;有些信息我们终生不忘,有些琐碎的事情甚至长期记忆犹新。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记忆容量更大一些,记忆保持得再长久一些。但是遗忘总是伴随着我们。遗忘一方面带给我们烦恼,但另一方面又给我们带来好处。正是因为存在遗忘,我们才不会被世界上充斥的繁杂刺激所困扰,无关紧要的信息被忘掉,我们才有足够的精力、脑力、记忆空间去适应环境。如果我们像计算机那样机械地把一切信息都完整地保存下来,就会导致许多不相干的记忆阻碍我们正常思考,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一、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遗忘。例如,学过的知识不能回忆起来,一个熟人的名字叫不出来等。遗忘有不同种类:能再认不能回忆叫部分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永远不能回忆或再认叫永久性遗忘。

二、遗忘的进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以自己为被试,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以再学时的时间节省率为保持量的指标。他先将无意义音节表学习到能够无误背诵的程度,然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再学习该材料,求出各个时间间隔后的再学时间节省率(表3-2)。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学习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得最快,之后逐渐变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先快后慢”。艾宾浩斯将实验结果绘成一条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图3-4)。

表3-2 遗忘的进程

图3-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相关链接3-5
艾宾浩斯——记忆的创纪元研究者

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1850年1月24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年2月26日卒于哈雷。187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任教。

1876年,艾宾浩斯在巴黎一家书摊上买了一本旧的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这一偶然的事情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费希纳研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使年轻的艾宾浩斯茅塞顿开,他决心要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他的研究成果载入《记忆》(1885)一书。此书记载了在学习、保持和回忆的整个领域中一系列创纪元的实验研究。他为了选用难度相等的记忆材料并避开过去可能已经形成的联系,特意编制了2 000多个无意义音节供记忆实验之用。他接受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以重复学习为构成联想的条件。他用一次完全回忆所需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实验分数,称作完全记忆法。另一计分方法称作节省法,就是在一次完全回忆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已发生遗忘,此时再来学习原先的材料,看能节省多少时间或节省多少重复次数,从而推知保持的数量。他比较了学习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的不同速度,比较了学习材料的不同长度对学习速度的影响,考察了过度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效应。最著名的保持曲线,即表明遗忘的发生规律呈现出一条先快后慢的曲线,永远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连续五年(1879—1884)用自己做被试,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之不影响其实验的结果。

图3-5 赫尔曼·艾宾浩斯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

三、影响遗忘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一般来说,熟练的动作和形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保持得更好。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忘得较慢。所以,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材料的数量,不要贪多求快。

2.学习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种学习材料如果学习到能无误背诵的标准,我们就称之为低度学习;如果在正确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称为过度学习。低度学习的材料易于遗忘,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保持效果要好一些。但过度学习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度学习超过恰能背诵程度的50%为最佳,此后再进行过度学习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自由回忆实验中,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单词,然后要求他们不按顺序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结果发现,单词回忆率与单词在词表中的位置有关: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的现象,叫首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回忆率也较高,这被称为近因效应;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回忆率最低。这种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

4.识记者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物,容易被遗忘。

四、遗忘的理论

1.衰退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这种看法接近常识,易于为人们接受。因为一些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痕迹的确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另外,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也的确存在着信息由于未被注意或复述而遗忘的现象。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无法排除学习后其他心理活动对记忆痕迹的干扰。有些实验已经证明,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也是遗忘的重要原因。

2.干扰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一旦干扰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这种理论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支持。干扰说可以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证实。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现象被安德伍德的实验所证实。实验者要求两组被试学习字表:第一组被试在学习前进行了大量的类似学习和练习,第二组被试没有进行这种练习。结果表明,第一组被试只记住了字表的25%,而第二组记住了70%。结果表明,前摄抑制随先行学习材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缪勒和皮尔扎克首先发现这种现象。他们让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后,休息5分钟,再进行回忆,结果回忆率为56%。如果被试在识记后和回忆间从事了其他活动,回忆率只有26%。这说明后面从事的活动对前面的学习起了干扰作用,因而使成绩下降。实验证明,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影响。如果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后学习即是复习,不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开始逐渐增加,材料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最大,以后抑制作用又逐渐减弱,到了先后识记的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作用最小。

3.压抑说

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弗洛伊德认为,任何遗忘都有动机,我们记不起是因为我们不想记,于是便把信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他在给神经症病人施行催眠术时,许多人能回忆起平时回忆不起来的事情,这些事情大多与罪恶感和羞耻感相联系,因为不能被自我接受,所以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当情绪联想减弱、压抑解除后,被遗忘的材料又重新被回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遗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例如,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一些学过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压抑说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这是前面两种理论所没有涉及的。但该理论缺乏实验证据支持。

4.提取失败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不是由于记忆痕迹的衰退,而是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就好像忘记了将物品放在什么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一旦有了提取线索,信息就可以被提取出来。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当时的知觉环境对信息进行编码。遗忘是由于提取线索不能匹配记忆中编码的性质,而不是信息遗失。生活中的“舌尖现象”就是这种理论的一个好例。提取失败的现象提示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无”的问题。如果没有关于某一件事的记忆,即使给我们很多的提取线索我们也想不起来。同样,如果没有恰当的提取线索,我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我们不知道书名、作者和检索编号,虽然书就放在书库中,我们也很难找到它。因此,在记忆一个一个的单词的同时,尽量记住该词的其他线索,如词性、词音、词组和语境等,这会帮助我们更容易记住单词。

提取失败理论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司法实践中,将当事人或证人带到事件发生的情境中有助于他们记忆的恢复。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习,特别是在测验情境下学习(如学生的模拟考试、戏剧的彩排、军队的实战演习等),都有利于记忆的提取。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

3.简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4.记忆的基本过程包含哪些?

5.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6.短时记忆容量为多少?通过什么方式可提高短时记忆容量?

7.简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8.科学的复习方法有哪些?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9.信息提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0.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根据遗忘的理论,如何克服遗忘现象?请简述主要观点。 lXVufL4JO2DvxvujSbd3WqWbVRsQR9lbq98dAyJLCay80lQ0OuhKJwAra6DcnD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