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感觉

一、视觉

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视觉起主导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视觉是人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是人的高级感觉,它能获得外部事物的精细映像。视觉的产生离不开光,光是视觉产生的外部条件;光是电磁波,人们可以见到的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中很少的一部分,人眼可见光的波长分布范围在380nm~780nm。X光射线和紫外线等波长较低的电磁辐射与红外线、雷达射线等波长较高的电磁辐射都是人的眼睛看不见的。

宇宙中能够产生光的物体叫光源,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太阳是主要的光源,此外还有各种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日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产生由红到紫的不同光谱。除光源外,大部分物体不能自行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或者其他光源的光线。因此人眼所接收的光主要来自日光及其他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光。

光波有三种基本的物理属性:波长、强度和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视觉也有三种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红色或者绿色等色调是由混合光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所决定,而白、灰、黑等混合光中,由于没有起主导作用的波长,一般认为它们不具色调。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表现出来的色调越纯,即该颜色的饱和度越高。明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白色亮度最大,当其亮度减弱时,表现为一系列灰色,最终达到全部黑暗时,视觉消失。

(一)视觉的生理及传导机制

人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睛、视神经、皮下中枢和皮质枕叶区。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眼睛的大部分,如瞳孔、晶状体等实际是折光系统(见图2-1)。

图2-1 眼睛的结构

光线透过角膜和瞳孔经晶状体折射而聚集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入射光的“最后归宿”,视觉的感光机制依靠的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中央有一块不大的区域,称为中央窝。在偏离中央窝15°左右的区域,有一块区域是无视觉区,由于神经节细胞在此处聚集成束,形成视神经而传递进入大脑,这个区域为盲点。视网膜分为三层:最外层是感光细胞,它们离光源最远;第二层是双极细胞等;第三层是神经节细胞。感光细胞有两种:一是锥体细胞,一是棒体细胞。锥体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央,主要特点是清晰地分辨物体的细节,感受明度和颜色;棒体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对光具有较大的感受性,只感受明度,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视紫红质。研究表明,某些日间活动的动物,如大多数鸟类,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几乎全是锥体细胞,很少或没有棒体细胞,这些动物在白天视力很好,晚上就很差。我们称夜晚视力差的人为“雀目眼”,就是这个缘故。而夜间活动的动物,如老鼠,其感光细胞以棒体细胞为主,所以老鼠白天的视力很差。

视网膜的感光机制是光线经过折射系统到达视网膜,使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或棒体细胞产生变化,从而引起视觉神经的冲动并传入中枢。

相关链接2-2
盲点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盲点的存在。

二、实验材料:铅笔(或钢笔)两支。

三、实验程序:

(1)主试(老师)要被试(全班学生)每人左右手各拿一支铅笔,向胸前水平方向伸直,两支笔与地面垂直,笔尖朝上,两笔尖并列在一起。

(2)闭上右眼,左眼注视右手中的笔尖,左手持笔向左边移动,移到两笔尖相距约9.5厘米时,左手中的笔尖不见了,这是因为左笔尖的网膜像正好投射在左眼视网膜的盲点处;当左手中的笔继续往左移动时,又能看见左笔尖,这是因为笔尖超出了盲点的范围。

(3)闭上左眼,右眼注视左手中的笔尖,右手持笔向右边移动,移到两笔尖相距约9.5厘米时,右手中的笔尖不见了,这是因为右笔尖的网膜像正好投射在右眼视网膜的盲点处;当右手中的笔继续往右移动时,又能看见右笔尖,这是因为笔尖超出了盲点的范围。

(资料来源:沈德立,阴国恩.基础心理学.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

(二)视觉现象

1.颜色视觉

我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蔚蓝的天空、青青的小草、多彩的广告时时刻刻冲击我们的视觉。而对颜色的感觉使我们能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色彩不仅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促进了我们觉察与区分客体。对颜色的感觉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基本的颜色现象。

2.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主要有如下三条规律:①互补律: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如红色与浅绿色、黄色与蓝色等。②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会产生一种新的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如红色与蓝色混合产生紫色,红色与黄色混合产生橙色。③代替律:相混合的两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来代替。代替律说明,不管颜色的原来成分如何,只要感觉上相似,就可以互相替代,产生同样的视觉效果。

颜色混合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它是一种加法的过程。颜料混合是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是一种减法的过程,某些波长的光在混合的时候被吸收了。例如黄色与蓝色的颜料相混合,黄色颜色反射的黄光被蓝色颜料所吸收,蓝色颜料反射的蓝光又被黄色颜料所吸收,结果只剩下绿色部分的光波被反射回来,使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是绿色的。

3.视觉适应

适应是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1)明适应。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的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从电影院走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你会觉得阳光眩目,睁不开眼,过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景物。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在低照明的环境下已经适应的眼睛,若在极短时间内暴露在极亮的光线下,闪光照射后再回到低照明环境,视觉功能就会大大降低,并可短暂丧失。这种由于高强度闪光引起的暂时性光感受性下降,称为闪光盲。国外根据眼睛的这一特点,研制出一种闪光弹,专门用于对付犯罪分子。这种闪光弹亮度远比闪光灯强,在短暂的极强光线刺激下,犯罪分子眼前一片漆黑,只能束手就擒。

(2)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例如,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都发生暗适应过程。开始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才开始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与明适应不同,暗适应需时较长,整个过程需要30~40分钟才能完成。

4.视觉后像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停止,它还能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后像可分为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前者是指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后者指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例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位于黑色背景之上,就是正后像;在注视电灯引起正后像以后,还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出现在光亮的背景之上,就是负后像。

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如果用眼睛注视图中一朵绿花,时长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较长时间注视一种颜色后,再看其他物体,就会发现其他物体都会带有这种颜色的互补色。

5.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光线每秒闪动100次,但人们看不出它在闪动;高速转动的电风扇,人们也看不清每扇叶子的形状,都是由于闪光融合的结果。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它表明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可见,不同的感受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对刺激时间的感受性不同。

6.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例如,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两个小方形,分别放在一张白色和一张黑色背景纸上。此时,人们会看到,白色背景上的小方形比黑色背景上的小方形暗得多(图2-2)。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对比的效果也不同。可见,物体的明度受物体所在环境的明度影响,这种现象叫明度的对比效应。

图2-2 明暗对比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即物体的颜色也会受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变化。例如将一个灰色方形放在红色背景上,方形略显绿色;将其放在绿色背景上,方形略带红色。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背景颜色的互补色方向变化。

研究视觉对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8世纪初,法国巴黎一家毛毯厂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工人抱怨织进毛毯的黑色毛线的颜色,怀疑是由黑色染料造成的。经过研究发现,问题是由黑色毛线周围的颜色对比引起的,与黑色染料的质量无关。

7.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视敏度用视角大小表示,视角即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当你能够看清一个物体时,所对应的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通常用“C”形(图2-3d)或“E”形(图2-3e)视标测定视敏度。最小视角为1分(即1/60°)时,视力测定为1.0,这是正常眼的视敏度。人的视敏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视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照明、物体与背景的对比、眼睛的适应状态等。当眼睛正视物体时,光线落在中央窝处,此处锥体细胞密集并且直径很小,所以视角最小,视敏度最高;光线落在周围部分,则视敏度大减。

二、听觉

图2-3 视敏度测定

(一)听觉刺激

听觉,是人的另一种重要的感觉,是对一定频率范围内声音刺激的感觉。听觉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离不开敏锐的听觉,言语交流、言语听觉对人而言也较为重要。声音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物体的振动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产生疏密相间的运动,即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给人耳,从而产生听觉。

声波有三种物理属性:频率、振幅和波形,对应听觉的三个基本特性:音高、响度和音色。频率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不同的声音,其频率也不同。人耳能接收的频率范围为20Hz~20 000Hz。女子和小孩语音的频率高,听起来尖声细气;成年男子语音的频率低,听起来瓮声瓮气。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简称次声;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在工业生产和医疗中有广泛应用。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大小不一样,它们对空气的压力大小也不一样。响度是人对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与声波的振幅密切联系。振幅大,压力大,听到的声音就强;振幅小,压力小,听到的声音就弱。声波最简单的形式是正弦波。由正弦波产生的声音为纯音。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都不是纯音,而是复合音,它们由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叠加而成。音色是对声音品质的主观感受,与声波的波形密切相关。不同的发音体发出的声波都有自己的特异性。例如各式乐器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造成音色的差异,汇总在一起构成美妙的音乐。

(二)听觉的机制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图2-4)。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动物的耳郭可自由转动,其作用就是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进行定向。声音被耳郭收集后进入外耳道。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卵圆窗和正圆窗构成。声波从外耳道进入,首先是鼓膜产生相应振动。鼓膜带动听小骨运动,把声波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的面积相差较大,声音经过中耳的传导,可将声波放大20~30倍,然后经由正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前庭是平衡觉的器官。耳蜗是一螺旋状组织,内部充满液体。卵圆窗将振动传入耳蜗内的液体,液体压力的变化引起基底膜的移动。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中包含着大量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声音传至卵圆窗,其振动引起耳蜗液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机械振动便转化为神经冲动。

图2-4 人耳的构造

(三)听觉理论

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频率说和位置说。

1.频率说

物理学家罗·费尔德(Rutherford)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振动,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对应。如果听到的是频率低的声音,对应的卵圆窗连接的镫骨振动次数少,反之亦然,类似于电话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所以,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假如人要听到一个频率为1 000Hz的声音,那么听神经细胞就必须每秒发放1 000个神经冲动,但是人耳的基底膜不能做到每秒1 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因此,这种理论与人耳能接受1 000Hz以上的声音的事实不符。

韦弗(Wever,1949)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当声音低于400Hz以下时,单个听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与声音频率相对应。当声音频率升高时,单个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此时,神经元之间就联合“齐射”,就可以反映频率高的声音。韦弗认为,齐射原则适合于频率为5 000Hz以下的声音。

2.位置说

该理论的假设是,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位置说又分共鸣说和行波说。赫尔姆赫兹(Helmholtz,1863)认为,基底膜的横纤维的长短不同,基底膜上约有24 000条横纤维,靠近耳蜗底部处较窄,靠近蜗顶处较宽,因而就像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短纤维对高音发生共鸣,长纤维对低音发生共鸣,一条纤维只对一种声音频率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传到听觉中枢便产生不同音调的听觉。而行波说认为,基底膜对不同步定率的声音的分析,取决于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

(四)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

1.听觉适应

听觉适应需要的时间极短,恢复很快。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仅对作用于耳朵的固定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其他未作用的声音不发生适应现象。

2.听觉疲劳

听觉疲劳是指声音长时间持续作用,造成听觉感受性显著降低的现象。如果这种疲劳经常发生,则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如果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则产生声音的混合,由于两个声音的频率、振幅不同,混合的结果也不同。声音强度相当,频率相差较大,产生混合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接近,会听到声音起伏的现象,称为拍音。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另一个声音由于受到干扰而使听觉感受性下降,称为声音掩蔽。声音掩蔽的效果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关系、掩蔽音的强度、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时间间隔等。如果都为纯音,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频率相差越远,掩蔽作用越小;当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小;掩蔽音强度增加,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三、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又称为肤觉,是由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感觉。肤觉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身体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数目也不同。人的指尖、唇、鼻和舌尖部的触觉最为敏感,手掌的触觉比手背敏感,背腹部和足底的感受性很低。在触觉敏感部位,触点的密度大,触觉阈限小。肤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持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有重要作用。如果人丧失了痛觉,就不知道躲避危险;如果没有温觉和冷觉,就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皮肤感觉在人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触觉是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的感觉。物体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产生触觉;使皮肤明显变形,产生压觉。

(二)温度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热觉。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刺激温度等于生理零度,不产生温度觉。温度觉的适宜刺激是皮肤表面的温度变化。一种温度刺激引起的感觉,不仅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温度,更取决于刺激温度和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

由于身体不同部位的生理零度不同,对温度的敏感度也不同。身体裸露部位的生理零度为28℃,前额为35℃,衣服内部位为37℃。所以洗澡时,用手试水温,觉得不凉,等身体入水后,就觉得凉。如果将左手一个手指放入40℃的水中,而将整只右手放入37℃的水中,会觉得右手更热些。

(三)痛觉

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引起痛觉的刺激很多,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的刺激。痛觉的经验虽不讨人喜欢,但有重要的适应意义。痛觉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是一种警示信号,它告诉人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正在受到伤害,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适当处理。痛觉既可以是外部感觉,也可以是内部感觉。痛觉比较模糊,经常不能精确定位。例如,人们很难用语言向医生描绘他的头痛。痛觉常伴有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影响痛觉的因素很多,可以通过药物、电刺激、按摩、催眠、分散注意等方法减轻痛觉。

相关链接2-3
没有痛觉的孩子

9岁的金晨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她是足月出生,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正常。表面看来,金晨与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在金晨刚刚六个月时,其父母发现她从不怕痛。打针的时候,别的孩子总是痛得大哭大叫,可是金晨从来不哭,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激烈反抗;她常常咬破自己的手指和舌头,弄得鲜血淋漓,但毫无痛苦;有时候,她会将滚烫的热水喝下,舌头上烫起了皮,别人吓一大跳,而她自己却若无其事地把皮撕下。有一次,姐姐正端着一碗热稀饭,她突然去抢夺,结果稀饭撒在她的脸上,她顺手一抹连皮也抹下来了。她能爬树,也敢从高处往下跳,因而常常弄得皮破血流。给她在伤口上擦碘酒,她也感觉不到药水的刺激痛,只有“凉凉的感受”。《祝你健康》杂志记者曾采访过她,当记者用针刺她的“合谷”等敏感部位时,她笑嘻嘻地看着记者下针,丝毫也不害怕。记者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掐她脊背的皮肤,她大概由于正在专心与记者聊天,似乎没有感觉到。记者又更使劲地掐她的手臂,她才笑着说:“你在掐我。”记者问:“掐得痛吗?”她竟天真地反问:“什么叫痛?”

痛觉,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是机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它可以防止机体继续受损害以确保机体的健康。没有痛觉,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回避性反应就会减少。金晨的父母时时防止她发生意外,但意外总是难以避免。有一次,他们发现金晨的右脚畸形,拍片后才知道原来她的脚曾经骨折过,已经自然愈合了。她的右肘处骨头曾不慎跌断,她自己拆掉敷好的石膏,继续挥舞右臂,以致骨头错位而畸形。她不知道疼痛,也不懂得过量的活动将带来什么后果。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先天性无痛患者,必须学会如何防止烫伤、碰撞等。由此可见,痛觉具有何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资料来源:叶奕乾,杨治良,等.图解心理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65-166.)

(四)味觉

味觉指辨别事物味道的感觉,其适宜刺激是被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刺激。如果用吸水纸将舌面擦干,将糖或盐撒在舌面上,这时你并没有味觉,当唾液将糖或盐溶化后,才产生味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觉基本上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类。舌的各部位对各种味觉刺激的感受性不同。用蔗糖、稀盐酸、奎宁和食糖溶液,对舌上不同部位的测试得知,舌尖对甜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舌边对酸味敏感,而舌尖、舌中乃至整个舌部都对咸味较敏感。味蕾的再生能力很强,即使因为吃热的食物烫伤了舌头,也不会对味觉有太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的数量会减少,人的味觉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味觉的感受性明显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从17℃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温度超过36℃,感觉阈限又开始回升。在37℃时,对甜味最易觉察。对苦味的感觉阈限在17℃,以后随温度升高迅速提高。食物在20℃~30℃时,味觉敏感性最高。机体状态也会影响味觉的敏感性,饥饿的人对甜、咸较敏感,对酸、苦不敏感。

(五)嗅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引起的,其适宜刺激是挥发性的物质分子,其感受器为鼻腔上鼻道内棕色嗅膜中的嗅细胞。嗅觉感受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对不同性质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感受性。乙醚的嗅觉阈限为5.833毫克/升空气,人造麝香的嗅觉阈限为0.000 04毫克/升空气。其次,它和环境因素、机体状态有关。例如,温度太高、太低,空气中湿度的大小,鼻炎、感冒等疾病都会影响嗅觉的感受性。最后,适应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嗅觉感受性的下降。

四、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主要反映机体内部的状态和变化的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一)动觉

动觉又称运动感觉。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动觉的感受器存在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分别名为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在身体活动时,肌肉和肌腱的扩张和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压迫产生刺激,引起动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质,产生动觉。

动觉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重要意义。动觉与触觉结合,产生触摸觉,使人认识事物的形状、大小、弹性、软硬、滑涩、轻重等属性。动觉还是随意运动的基础。人在做出活动时,由动觉产生的反馈信号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动觉,人就不能正常地走路,动觉受损的病人走路时眼睛必须盯着脚尖。动觉还与人的言语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声带、舌头、嘴唇的精确运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言语活动。

(二)平衡觉

平衡觉又叫静觉。它是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旋转运动时所产生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其中半规管是反映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半规管内充满液体,液体内浮有丛生的毛状细胞。当人的身体做加速或减速的旋转运动时,管内的液体也随之摇动,刺激毛状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小脑,小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身体平衡的器官。前庭内也充满液体,前庭内具有纤毛的感觉细胞上,有一种极小的晶体,叫耳石。当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耳石便改变与感觉细胞纤毛的位置,因而引起兴奋,兴奋也传入小脑。

平衡觉与视觉、内脏感觉都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兴奋时,视野中的景物会发生晃动,人的消化系统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人的晕车、晕船等现象,就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引起的。平衡觉对于汽车、轮船、飞机的驾驶员和体育运动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人的平衡觉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平衡觉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而得到改进。

(三)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它是由内脏活动作用于脏壁上的感受器而产生的,主要包括饥渴、饱胀、惬意、恶心、疲乏、疼痛等感觉。

内脏感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性质极不确定,也缺乏准确的定位,分辨力差,所以又称“黑暗感觉”。当人的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汇合成为人的一般感觉。在通常的情况下,内部感觉的信号被外部感觉的信号掩蔽了。只有在内脏感觉十分强烈时,它们才可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才能为人所意识到。 A0ltLJD4oFZpxzgY9rl0J6Ncay8XsovauzqalIiosHRpKIRkF17zWb3i2/R2tHq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