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现状调查

一、现状调查目的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的现状调查是指课题在没有进行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前,客观地观察和记录调查对象的状态及其相关特征,以描述调查状况的分布情况,探索问题的原因线索。现状调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握问题的现状,找出本底数据;二是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依据。在整个护理专案改善活动中,现状调查是课题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如果忽视现状调查,那么护理专案改善的目标值设定就没有根据,而且难以找到问题所在。

二、现状调查设计

现状调查不是随意就可以做的。在进行现状调查之前要事先做一个周密的计划,也就是现状调查设计,包括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等全过程的计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取得全面、有效的资料。完整的现状调查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调查目的和指标

明确调查目的是现状调查的最核心问题,是选定调查指标的依据。调查目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说明,所以进行现状调查应将调查目的转化为具体的调查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来达到目的。比如,为了解决门诊诊室内患者、家属包围医生看病,致使诊室内噪音大、嘈杂的问题,门诊护士决定立题成立专案加强诊室管理,选定“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实施情况为调查指标。

调查指标的确定要遵循代表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代表性就是在确定调查指标时应精选最能代表调查目的的指标。如“提高护士手卫生落实率”专案,在“护士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这两项调查指标中,“手卫生的依从性”较“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更能够代表手卫生落实率,故选择“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为调查指标。

客观性是不受主观思想或意识影响而独立存在的。一般来说,客观指标比主观指标好,故尽量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如“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这一指标客观性弱,而“出院后患者漏服药率”的客观性就较前者强。但护理工作常涉及较多主观性的指标,为了使指标更客观、科学,可以考虑将主观指标量化,疼痛评估就是一个把主观指标量化的典型例子。疼痛是个人的主观感觉,使用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法,把疼痛设为1~10个疼痛级别,将疼痛这一主观性指标变得可考量,个体在采取用药等疼痛控制措施前后的感受变得可比较。

此外,确定指标时还要考虑在调查过程中通过现有的条件是否可以获得调查结果,也就是指标的可行性。

2.根据调查指标确定调查项目,并设计调查表

将调查的目的转化为可以分析的指标后,要把指标转化为调查项目并制成调查表。调查表是用于登记或记录调查对象的资料,包括检查表、观察记录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用于收集数据,如表2-1。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分析项目是需要调查的一些关键指标,也就是直接用于计算的调查指标。分析项目定义要明确,问题简明易懂,尽量做到不加说明或少加说明也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备查项目通常不直接用于分析,是为了便于核查、补填和纠正错误的项目,如患者的住院号、姓名等。

表2-1 2013年4月手术间锐器盒垃圾混放现状调查表(例)

(注:如有混放情况请标注混放物例数)

3.确定现状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确定现状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过程等。例如,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调查范围应该包括医护人员在各个洗手时机是否进行洗手,包括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做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环境后、从接触患者的污染部位到干净部位、脱手套后等时机形成的调查总体。确定调查对象时应注意同质性,如调查某骨科脊柱术后患者便秘的情况,调查对象为调查期间在骨科住院的所有脊柱术后患者,这些调查对象形成了调查的总体,调查对象是脊柱术后的患者,不应包括其他手术后的患者。

4.确定原始资料收集的方式

原始资料收集方式有直接观察法、直接访问法、间接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在调查过程中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1)直接观察法:由专案改善活动小组的调查员直接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检查、测量等来取得资料。如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体温、压疮大小等,以及到现场收集标本等,这种方式取得的资料较为真实可靠。

(2)直接访问法: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问,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收集资料。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口头询问并将答案填入调查表,有利于调查对象理解问题,保证调查对象对问题的理解一致,一般应答率较高。

(3)间接调查法:通过其他间接方式获得调查对象的资料,如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获取患者信息等。间接调查法还包括间接访问法,指通过质量检查记录、信件、电话或网上访问等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接调查。

(4)问卷调查法:设计好调查问卷发给调查对象填写,但是如果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和设计者不一致,则会影响调查质量。

5.估算样本量

样本量是指要观察的单位的数量。如果观察的单位数量过少,会引起误差,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但如果样本量过多,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必要的浪费,也会给调查质量控制和实际操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在调查时要取合适的样本量,样本量的多少最好参考相关医学统计学的计算方式进行估算,当然也可以结合临床实际确定。

现状调查设计案例:对脊柱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做现状调查。

(1)确定现状调查目的:了解脊柱术后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

(2)把调查目的转化为可以分析的指标:手术后便秘发生率。

(3)把指标转化为调查项目:手术天数、排便的次数。另外,还要有住院号、姓名等备查项目。

(4)根据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如表2-2),以便调查员把调查到的信息填写在调查表内。

表2-2 脊柱术后患者排便情况的调查表

(5)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期间在骨科住院的所有脊柱术后患者。

(6)确定资料收集的方式:使用直接调查法,由专案改善活动小组的调查员每天向脊柱术后患者询问排便情况并记录,或通过收集体温单中大便记录间接调查。

(7)估算样本含量:估算需要调查多少例脊柱术后患者,样本量的估算可根据临床实际或参考相关医学统计学的样本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三、组织现状调查

进行调查前,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小组要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向调查员讲解如何向调查对象收集信息、怎样取得调查对象的配合、如何填写调查表以及调查的注意事项等,统一调查路径,以保证调查质量。专案活动小组组长应考虑在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误差,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对策与措施使调查得以顺利实施。小组内做好分工安排,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调查表等物品,掌握好时间进度,按现状调查设计计划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定时清理与检查资料,以保证调查质量。

四、整理与分析资料

现状调查收集到的是原始资料,必须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资料整理是资料分析的首要步骤,是将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

调查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根据调查目的和指标整理数据,使调查目的和指标更加具体与明确。数据的分组有两种,即类型分组和数量分组。类型分组是按分组因素的性质或类别进行的,适用于定性资料,如性别、地区、职业。数据分组是按分组因素的数量大小来进行的,如将观察单位按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分组。如脊柱术后患者的排便情况,根据《基础护理学》对便秘的定义,3天以上没有排便为便秘。因此,对其调查数据整理可分为:术后3天之内排便的患者、术后3天以后排便的患者、术后7天以后排便的患者。数据分组后根据原始资料的内容、性质和分析的目的建立数据库。资料录入前应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最好双人录入,资料录入要认真、仔细,防止录入错误影响结果。

录入数据之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汇总及分析。统计分析图表是陈述现状调查结果的重要形式。分析资料时常用的工具与方法有:简易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图表表达,应结合工作实际、根据需要来进行。在现状调查中,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深、新的统计技术工具,如果用简易图表就能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就没有必要用复杂的统计工具。

五、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的注意事项

(1)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或者从收集的数据中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略其他数据。数据必须能反映客观事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

(2)收集的数据必须具有可量化性。专案改善活动前、后收集的数据必须可量化,否则没有可比性,也不能判断采取的改善措施是否有效。

(3)收集数据要有时效性。收集近期的数据才能反映真实现状,收集的数据要有连贯性,不能连接起来的数据最好不收集。

(4)收集原始数据要亲临现场。专案小组成员需要亲自到现场去检查、收集、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5)经常检测计量工具的精密度、灵敏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记录数据的方法要标准化。

现状调查可以为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基本上所有的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都要进行现状调查。 GhjZaNccWcfiBaIONt7sZH41AstXxpPDlNP7V8+ePSZBlM+8OqIPjlji7gFmnf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