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研究方法

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诸多具体问题,如研究生教育的结构特征、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变迁、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等。这些问题复杂多样,或宏观,或微观,或外显,或内隐,或记录于文献之中,或体现在现实之内。为了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除基本的定量数据统计与分析外,还要综合运用制度分析、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2.3.1 制度分析

因其在方法论上的特殊性,制度分析可以视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是一种十分重视和强调对高度建构性和高度有序安排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方法。制度分析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具有高度社会建构性的分析单位,高度建构性意味着所研究的社会客体被认为是复杂的社会产物,反映了因具体情境不同而不同的各种规则与互动;二是分析层次是具有较高秩序安排的组织。制度分析“把制度作为一种原因,因此必然既强调制度所产生的高度社会建构影响,又强调制度所产生的高度有序化影响。是既具有现象学色彩的理论,又具有结构主义色彩的理论”(杰普森,2008)。

所谓制度分析方法,“实质上是人的行为分析、利益矛盾分析、人与人关系分析的总称”(高柏,2008)。也可以说,制度分析是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将制度视为社会分析的基础,并且作为社会实体的重要表征,是制度分析的第一要义。

2.3.2 文献法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法。制度文本是制度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将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诸多文本进行细致解读,分析符号背后的深层意义及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动力,尤其要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制度变迁中权力与利益重新分配与调整的过程,明晰各权力主体的运作规范等。

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学科目录制度、专业学位制度相关的制度文本均需进行重点研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等。本论文所涉全部制度文本列为附录A。

2.3.3 案例研究法

本研究将“组织的发展与作用”作为“教育制度”与“教育结构”的中间变量,并要从组织层面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过程进行细致考察。为了使研究问题更加深入,就必须对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开展典型的案例研究,解剖麻雀,深入分析,了解他们是如何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探索其结构调整的动因,总结其经验。而且典型地区、典型事件、典型院校更能集中体现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

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包括省区案例和高等院校案例两部分。对于案例研究有的侧重于定量数据分析,有的则侧重于对实地调研所收取的一手定性资料的分析。

2.3.4 访谈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各区域、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结构问题又各具特殊性;这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三大主体——中央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都提出了挑战。虽然在结构调整中三大主体能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但是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难点和困境,因而本研究需要通过访谈充分了解不同主体在结构调整上的考虑、需要,以及目前遭遇的问题。

通过访谈,一方面能够了解制度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更准确、更清晰地考察各种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影响。同时,省级学位委员会和高等院校是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实践者,对结构调整有深切认识,通过对他们的访谈能够反映出中观和微观层面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问题与诉求。 bkFvJ+B+b7Ani7Hm3FY9T07iY87c08eMxaIKVQsjeSGHRX75xHZMfDgxD4say+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